中考历史复习 第11课时 中国近代史考点二 近代化的进步课件1.ppt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1课时 中国近代史考点二 近代化的进步课件1.ppt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1课时 中国近代史考点二 近代化的进步课件1.ppt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1课时 中国近代史考点二 近代化的进步课件1.ppt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1课时 中国近代史考点二 近代化的进步课件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目标】1.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企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识记公车上书时间、内容和维新派创办刊物,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掌握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正确评价辛亥革命。4.记住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复习重点】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复习难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影响,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主要内容:经济领域:工业化(核心),发展资本主义政治领域:实现政治民主化军事、思想、社会生活近代化,经济上工业化,政治上民主化,思想上科学民主化,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先进的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5,第5课洋务运动,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自主复习一:请同学们背诵导学案95页第二主题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下列基础知识。,1.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派别、代表人物、口号分别是什么?2.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内容有哪些?3.洋务运动的性质、意义分别是什么?说明:自主复习完后,小组内同学互查,1号-4号2号-5号、3号-6号。,小组合作探究,洋务运动为什么破产?,?,合作要求:1、组长组织组员依次发言,2、记录员记录本组讨论结果,8,?,小组合作探究,9,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10,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3.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2.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是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1.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一无是处,也有人认为它有进步性。你是怎么看的?请说明理由。,局限性:,积极性:,各抒己见,思考探究,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1、同治夷务中说:“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知识擂台赛,2、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自强新政B、发展资本主义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3、造成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根本原因是: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1)(2)“清朝中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请回答:(1)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洋务派奕,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下面四幅图是,(2)这一运动的口号是什么?(3)请你说出这一派别开展的主要活动.(4)用一句话评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办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自强”、“求富”,16,自主复习二:请同学们背诵基础知识小组内互相说一说,1、公车上书时间,原因。内容:.结果;影响,.,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失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康、梁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2、戊戌变法的时间;直接原因;开始标志。结果:;性质:影响:。,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德国强占胶州湾,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失败,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最大的功绩,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小组讨论:,根据戊戌变法内容讨论:当时社会上哪些人赞成变法?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合作要求:1、组长组织组员依次发言,2、记录员记录本组讨论结果,赞成者:维新派;开明地主官僚;知识分子;实业家;不甘当亡国奴的光绪帝等。反对者: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无所谓者:广大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后果:顽固派扼杀了这场变法,变法失败。,戊戌变法的领导阶级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维新派的政治团体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直接原因是。戊戌变法发生于年,又称。戊戌变法的性质是.戊戌变法的目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强学会,公车上书,马关条约的签订,1898,百日维新,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自由抢答,优胜者加分,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总理:孙中山先生(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一、孙中山主要的革命活动:,1、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影响:它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到新阶段。,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4、1911年领导了辛亥革命,5、1912年元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首都南京,1912年为民国元年。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办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合作讨论:同盟会纲领和“三民主义”的联系?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什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核心,推翻清政府统治,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解决土地问题,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失败,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在中国行不通。,教训,沙场秋点兵比比谁最棒!,一、选择题:,1、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实现了民族独立,3、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第8课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陈独秀,自主复习三:请同学们背诵基础知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近代化的起步,技术,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反映出怎样的特点?,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历史感悟,中国近代史上的几次思想解放运动,(1)第一次: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与封建思想的第一次交锋;(2)第二次: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3)第三次: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前期大力提倡科学与民主,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中国需要勇敢地敞开胸怀。,敞开胸怀,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敞开胸怀,更要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明贡献给全世界。,1、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A蔡元培B陈独秀C李大钊D鲁迅2、对新文化运动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达标检测,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4、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A宣传“尊孔读经”B宣传维新变法C宣传推翻清王朝D宣传民主、科学,二、材料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1)材料一中“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指的是哪四次侵华战争?(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变法维新”指的是什么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