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练习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广东省中山市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练习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广东省中山市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练习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广东省中山市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练习 岳麓版必修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训练题1、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主要是因为( D )A、 他是热爱智慧的人B 、他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C 、他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D 、他首次用观察的经验解释自然现象,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 B )A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的兴趣 B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C城邦的发展,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体现 D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3、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这个新方向是( C ) A 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B 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C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D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4、古代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主要原因是(A)A城邦民主制度的高度发达 B希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C奴隶制的高度繁荣 D普罗泰戈拉等人的推动5、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A认为没有人就没有万物 B强调了人的价值和重要作用C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D突出了人的尊严和地位6、某天,临上课时,同学甲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有点冷。”同学乙说:“今天的风凉爽,好天气。”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B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7、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D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8、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 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9、我们把智者运动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D )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都是由人制定的A. B. C. D. 10、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寓意是亚里士多德( A )A.敢于挑战权威 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C.忘恩负义 D.求知欲强11、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如右图,现代奥运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重视个人价值,捍卫个人的独立性。这种核心价值观源于:A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 A )B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C古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D苏格拉底把研究的对象从社会转移到人身上12、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对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 B )A讨论主题不同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13、 “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下列人物与其评价不一致的是( C )A泰勒斯一西方的“哲学之父”B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柏拉图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D康德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不是柏拉图。14、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 C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15、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相同之处是 ( D )重视道德的力量 肯定人的重要性 强调知识的作用 推崇君主权威 A B CD13、阅读下列关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几则材料材料一: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后被称为“普罗塔戈拉命题”。这一命题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这就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提出怀疑。因为人是具体的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有其判断事物的标准,就等于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材料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或“道德即知识”)。其涵义是,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请回答:(1)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2)与普罗塔戈拉相比,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何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参考答案:(1)进步性: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或肯定人的作用),为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