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3课 静物有声_第1页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3课 静物有声_第2页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3课 静物有声_第3页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3课 静物有声_第4页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3课 静物有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初中美术教案 9 年级上: 03 课 静物有声 初中美术教案 9 年级上: 03 课静物有声 一、教材分析 静物有声 静物画(静物有声)是以日常生活中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绘画。艺术家出于对表现人的生活的兴趣,把普通的对象变成了富于美感的艺术品。同时,静物有声还成为画家练习技巧和学院美术教学的一种手段,用于训练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静物有声根据课程标准第四学段“ 造型 表现 ” 和 “ 欣赏 评述 ” 学习领域的有关内容,教材以静物画为切入点,通过学生自己摆静物、描绘静物、改画、赏析作品等学习活 动,帮助学生了解静物画的创作过程,理解画家通过形、光、色、质、构图和空间等造型要素的处理,赋予作品以某种意味,有意识地表达情感。 教材以首页三幅作品的欣赏入手,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静物画表达情感。冠军的象征一画以饱满的构图,细腻地刻画了那些被打得 “ 遍体鳞伤 ” 的排球,叙述了中国女排冠军之路的艰辛;高更的椅子以高更曾经坐过的椅子为主体,椅子上没有影子的烛光,给人以脱离现实之感,传达了病中的画家忧郁悲凉和思念友人的心情;纪念贝多芬诞辰周年描绘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石膏像、小提琴和乐谱 等,表达作者对贝多芬的纪念与崇拜。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静物画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学2 / 13 习做准备。 教材中呈现的苏巴朗的有壶的静物和塞尚的静物,主要是介绍静物画中的两种常见的构图形式:水平线构图和三角形构图。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构图形式给人不同感觉,适合表现不同的主题与情感,理解构图在静物画中的作用。天伦之乐及其教学提示,帮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理解静物画要想做到 “ 静物有声 ” ,要能表达一定的主题与情感。 教材中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活动一主要是让学生分小组摆静物,并用铅笔作构图练习。在这一活动中, 学生通过选择描绘对象,确定构图组合和画稿练习来完成一幅静物画的构思过程;活动二是参照一幅静物画作品,从不同的主题进入,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改画,在临摹方法的辅助下,降低难度,达到运用静物画表达情感的目的。初中美术教案 9 年级上:03 课静物有声 评价建议栏目中,从欣赏和评述、构思构图、作业效果分析三个方面提出了学生自我检测的要求,强调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知识技能的运用。 资料库中介绍了什么是静物画、静物画的历史、什么是构思、构图,作为本单元学习的参考和补充。 学习大空间作为本单元学习的拓展和延伸,侧重从静物画 创作的不同表现形式、风格和不同工具材料的表现等方面进行3 / 13 了介绍。 欣赏分析、摆放静物学习构思构图知识和改画表现等学习活动构成完整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掌握欣赏静物画的一般方法,了解静物画表现情感的关键手段;在绘画尝试练习中运用构图知识来表达主题。初中美术教案 9 年级上: 03 课静物有声 二、教学目标 *掌握欣赏静物画的一般方法,了解静物画表现情感的关键手段,并能就静物画作品结合自己的感受发表独特见解; *了解绘画造型基本要素在静物画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于静物组合,构图和改画的尝试,在 学习过程中倾注个人情感。 三、教学思路 教学题材确定 教材选用了丰富的材料,应有所侧重,从不同角度进入。欣赏分析本课首页的三幅静物画作品,感受画面表现的不同情绪和主题,围绕作品中有意义的线索进行归纳,找出其中的联系:如冠军的象征满幅残破的排球、艰苦卓越、进取向上的寓意;高更的椅子宁静环境中的烛台和椅子、强烈的色彩对比、不眠之夜的伤感和思念;纪念贝多芬诞辰周年黑白分割的画面、贝多芬塑像和小提琴、黑暗4 / 13 与光明的象征意义等等。 从构图知识的学习进入,分析苏巴朗和塞尚的静物作品,感受 画面效果,体会和研究不同的构图形式并找出规律。 天伦之乐表现祖孙同堂的幸福生活。根据教材所作的提示,引导学生综合前面欣赏方法,揭示作品主题。 活动一摆放静物,铅笔构图练习承接以上欣赏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构思构图训练; 活动二参照作品改画,尝试运用静物画表达情感和主题。 教学组织 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各种学习用品、体育用品或自己喜爱的物品,以及搜集自己喜欢的静物画。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作品分析图示以及学生作品。 教学时可分若干小组,准备若干静物台及静物、衬布等。 教学策略 用本 课首页的三幅静物画作品进行教学导入。围绕作品描绘物品的象征意义,画面效果给人的感受,以及形、光、色、质、构图与空间等造型要素的运用等问题,在学生中展开议论。教师通过提示导向,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揭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表达的情感。这一环节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达到初步了解静物画,掌握欣赏静物画的一般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与表现的欲望的目的。 接下来从学习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主体与背5 / 13 景的关系等内容入手,运用对比欣赏、改变构图的演示、实物摆放等方式进行教学。结合前面情境导入时所提到 的问题,请学生根据确定的主题,就如何选物、如何摆放、如何构图、如何处理背景与主体的关系以及光线角度、形状色彩的利用谈谈自己具体的想法。 活动一分小组摆静物,并用铅笔作构图练习。各组确定一个主题如 “ 表现一位旅行者的生活 ” 、 “ 表现一位乐手的生活 ” 等等,来选择静物进行摆放和描绘,此活动的目的是静物的选择、组织与构图训练。学生合作摆放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帮助和指导。静物摆放强调大小组合、色彩配置、质感区别以及前后关系等,特别注意运用所学构图知识。各组选派代表,讲解本组静物的构思。构图练习中对形状的描绘不作太高要求, 强调画面整体效果。 第二课时主要是按照活动二设置的教学内容,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作品或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改画练习。改动其中的物体或背景均可,素描或铅笔淡彩等形式不限,重点让学生体验一幅作品中的某些物品或背景改变,其主题与情感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对象组织在画面中至关重要,选择哪些物品、如何摆放、主次关系如何、处在什么样的背景中、大小疏密怎样、表现什么样的情感等问题都是进行静物画创作时必须认真考虑的。学生的作业更多地考虑构思、立意与构图,对于形体的表现则应相对淡化。 6 / 13 教学评价 在欣赏评述活动中 ,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构思构图能够明确地反映所表现的主题;作业效果反映了知识技能的运用。 四、教学选择 学生生活有地域差别,静物的选择也会反映出有地方特点的主题,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为改画习作设置不同难度的要求,以适应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 五、教学建议 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教学导入部分可以一幅作品为主,旁及其他。对于主要欣赏的作品,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挖掘,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借助其他作品的比较,可以更好地解决欣赏活动中的问题。也可以采用泛泛而谈,抓住诸多作 品的共同特点,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赏析,让学生对静物画有整体的认识。 教材中活动二设置的教学内容有一定难度,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活动一绘制的草图为主要素材,把教师提供的作品或自己收集的作品作为作业的参照和摹本,改动其中的物体或背景。衬布的褶皱表现难度较高,摆放时尽量避免,只求色彩的利用。 7 / 13 可以考虑模仿和改画的方式,临摹主体,改变主题;或模仿主题,改变主体。如 “ 爸爸的椅子 ”“ 草丛中的排球 ” 等等。 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课题导入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主题设置情境,比如,假如你是一位画家,如何以静物画方式表现 “ 儿时的玩具 ” 、 “ 体育课后 ” 、 “ 我的书桌 ” 、 “ 校园午餐 ” 等主题。 在欣赏过程中提示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身临其境地欣赏作品。如学习的艰辛、与好友离别的时刻、儿时与祖辈嬉戏的情景等等,设身处地地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情感。 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教学程序可根据学情灵活安排:如理解作品主题导入教学 静物摆放 ?熏表现主题 摆放静物与画家作品比较,进行造型要素分析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构图练习 作品欣赏,体会情感,绘画练习。 把欣赏活动按梯次贯穿于知识学习和实践尝试过程之中,建立在一定的感性认识上。 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静物的选择要注意形状整体、不过于复杂,大小搭配合适,便于学生表现。 摆放静物的活动中,可以考虑替换不同色彩的衬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色彩关系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 运用数码相机及时展示摆放效果,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也便于指导和评价。 8 / 13 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调整摆放静物时使用取景框进行观察,简便实用,感受也不同,更利于整体把握构图。注意提示学生,取景框在眼睛和物品之间 滑动时,感受物体在画面中的放大和缩小,制造不同的构图效果。 六、教学资料 静物画 以日常生活中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绘画。通常以油画、水粉、水彩或素描为描绘手段。静物画成为独立的绘画样式是从世纪开始的,在此之前,它只是作为宗教画或肖像画背景上的点缀。到世纪,静物画在北欧 ?穴主要是荷兰、佛兰德斯 ?雪渐趋普遍,逐步成为完全独立的绘画艺术样式。在近现代,静物画还成为画家练习技巧和学院美术教学的一种手段,旨在训练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早期的静物画常常具有各种宗教寓意或象征意义:如描 绘面包、酒、水隐寓耶稣受难,描绘骷髅、计时用的水漏或沙漏、蜡烛等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描绘花卉、水果、蔬菜象征时令变化、四季转换等。静物画体裁的产生,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当时艺术家对于表现人的生活的兴趣,其中有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构图 9 / 13 在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一般来说,构图涉及多种形式法则,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被认 为是 “ 画之总要 ” ,极受重视。 塞尚画静物 因为画模特儿时人会动,这使塞尚很恼火,所以他多画静物,他往往把不同的对象安排在一起,借以获得不同色彩的形的完美和谐。塞尚在摆静物时也是十分讲究的,有位青年画家在看到他摆静物的过程曾写道 ?押 “ 他把衬景布很轻地铺在台面上,显得很自然。然后再安排水果,使各个水果的色调形成对比,造成互补色的震动感,把绿色放在红色上,黄色压在蓝色上,斜放着,转过来,如果需要把水果放稳,就用钱币把它垫起来。他在做这一工作时是非常仔细和十分谨慎的;人们会以为他是在给他的眼睛摆宴席。 ” 这席话可 以帮助我们更深地理解塞尚的静物画。 教案 赵锟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课静物有声 年级 年级上册 10 / 13 执教 赵锟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欣赏静物画的一般方法,了解静物画表现有关知识,并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对静物画作品发表独特见解;了解绘画造型基本要素在静物画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于静物组合和草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码相机、静物台及衬布、 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物品、取景框、作业纸和铅笔等。 一、导入 引导学生就课题展开议论,理解静物有声的含义,进入作品欣赏的学习内容。 小结:艺术家出于对表现生活的兴趣,描绘那些静止的物体,表达他们的心声,把极其普通的对象变成了富于美感的艺术品。 二、作品欣赏 冠军的象征欣赏引导(关于题材): 排球和冠军之间的联系; 作品给予我们的整体感受;画家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11 / 13 如果我来表现这个题材。 高更的椅子欣 赏引导(细节分析、感受): 作品给予我们的整体感受与冠军的象征一画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依据时间、物品感受画面的环境气氛 ?押明亮的、沉闷的、宁静的、压抑的? 椅子、书籍和蜡烛在这里有什么寓意吗? 强烈的色彩对比与画家当时的心情,平静的、高兴的、心烦意乱的、伤感的还是其他; 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谈谈当时的心情。 同样是椅子,天伦之乐却表现了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运用以上方法,尝试对比分析。 小结:欣赏静物画的一般 方法,从画面的整体入手,最初的感受十分重要;细心揣摩使你形成这种感觉的原因,作品中描绘的物象与表现主题的联系,光线的角度、物品的组合构图以及色彩、质感的表现都是形成画面效果的重要因素。 冠军的象征。 高更的椅子。 天伦之乐。 三、构图分析 比较苏巴朗和塞尚的作品,不同的构图和光线给我们完12 / 13 全不同的感受。有壶的静物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使物体凸现在深沉的背景上,水平线构图使画面平静并具有秩序感,表现出沉着、宁静、优雅的古典风格;塞尚的静物明快艳丽,三角形的物体组合、衬布的斜线以及水果不同方向的摆放,使画面形成活跃气氛。 进一步要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这些可以帮助你更深刻地理解作品表达的内涵。 有壶的静物及构图示意。 静物及构图示意。 四、摆静物 按照活动一的任务要求分组,确定各自的主题,运用以上所学知识摆放静物;各组派代表就表现意图、光线运用、色彩搭配、物品组合的构图方式等内容进行讲解。教师结合拍摄的图片讲评静物。(可用构图稿代替) 用构图草样讲解或数码相机对各组静物的 不同角度拍照并演示。 五、画草图 学生分小组以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