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书愤》比较赏析公开课.ppt_第1页
《蜀相》《书愤》比较赏析公开课.ppt_第2页
《蜀相》《书愤》比较赏析公开课.ppt_第3页
《蜀相》《书愤》比较赏析公开课.ppt_第4页
《蜀相》《书愤》比较赏析公开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蜀相,书愤,比较鉴赏,尚德中学语文组燕子老师,【目标达成】,目标一:课前预习检查1、了解熟悉杜甫、陆游的生平经历,完成表格。2、积累相关名句。3、完成优化设计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目标呈现】1.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主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2.通过蜀相书愤两首诗比较,感受爱国诗人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并掌握比较诗歌阅读的方法技巧。3、通过比较阅读,鉴赏不同诗人相同主题诗歌的异同,以及同一作家不同作品内容和风格的不同。4、反复吟诵,吟咏诗韵,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作品: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作品:“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作品: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知人论世,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这首有名的七律书愤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目标二:整体感知,吟咏诗韵要求:1、自由读2、有感情朗诵3、齐读强调内容:朗读提要如下1、节拍:XX一XX一XX一X和XX一XX一X一XX。2、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平声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1)根据朗读提要,请同学们给蜀相书愤划分节拍,并再次放声朗读。(2)请学生示范有感情朗读这两首诗,教师点评。(3)再次齐读两首诗。,目标三:置身诗境,品味诗韵比较赏析蜀相和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那知”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艰难,道出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倾力报国,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开篇自问,多少郁愤?,首联对比,陆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杜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颔联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陆诗,颔联对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杜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两相比照,何等悲怆?,陆诗,颈联对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杜诗,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陆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这句诗,是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尾联对比,【目标检测】,比较蜀相和书愤,从感情、风格和表现手法三方面,说明有什么异同。,背景(知人论世):杜甫颠沛流离,流落到异地,寄人篱下。陆游遭受贬谪,但是此时又重新被任用。,相同点: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2.作者经历: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创作时间、生活境遇)。3.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不同点分析,1.情感:同样写诸葛亮,角度不同,意境情感迥异。杜甫表达的是对于诸葛亮命运的慨叹,一代将才最终功亏一篑,抱憾离世,留下的是昔人已逝,风采不再的旷古悲凉。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作为一个失意的老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诸葛亮的钦佩和羡慕。钦佩诸葛亮的将才;羡慕诸葛亮遇到明主,得以大展宏图,成就事业。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2.作品风格:杜甫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和二四两联叹惋)陆游沉郁豪雄(以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