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9.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9.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9.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9.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9.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2课时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群落的物种组成判一判1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答案】2物种丰富度从两极到赤道逐渐增大,而山上则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答案】,3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答案】【解析】群落包括该环境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只是全部鱼,还包括其他动物。,二、种间关系连一连,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分层,水平方向上,光照,食物,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盐碱度,自身生长,四、群落的演替连一连,判一判1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森林()【答案】【解析】森林形成必须有适宜的气候条件。2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答案】【解析】光影响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3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最终能演替成森林()【答案】4冰川泥地和弃耕农田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答案】【解析】冰川泥地演替属于初生演替。5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答案】,1教材第71页“研究群落”的内容。2教材第7273页资料分析解决讨论问题。3教材第7576页探究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4教材第7879页思考与讨论初生演替过程。5教材第80页图415,教材第81页最后一段,教材第82页最后一段涉及简答题固定答案。,【答案】全部生物种群物种种间共生寄生垂直水平初生次生,【典例引领】1(经典高考题)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考点97析图列表突破核心概念种间关系,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答案】A,【解析】三种蝌蚪有共同的食物来源,可构成竞争关系;锄足蟾蝌蚪数量减少较多,表明水螈更喜食它;由于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了不同数量的水螈,改变了它们原有的竞争结果;无水螈的池塘中,最初一段时间由于食物和生存空间充足,近似呈“J”型增长,但由于蝌蚪间的竞争关系,最终仍然呈“S”型增长。,排雷(1)上述各种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捕食对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从种群角度都是有利的。(2)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b.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3)捕食是一种弱肉强食现象,广义捕食主要指大型肉食动物捕食小型动物的食肉行为以及草食动物的食草行为。而寄生是弱者依附于强者的现象,寄生生物(寄生者)主要从宿主(被寄生者)的体表或体内吸取营养,寄生生物一般能给宿主造成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死宿主。,(4)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同种食物或生活空间的现象)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含竞争,而生存斗争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之一。很明显,生存斗争内容更丰富,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A代表生存斗争、B代表种内斗争、C代表种间斗争、D代表竞争。,【考点剖析】,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和竞争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答案】C,【解析】生物群落是由若干个生物种群组成的有机结构,群落中的生物种类越多,个体数量分布越合理,越有利于能量流动,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大;反之,则越小;分析群落丙的种群中物种数目基本呈现数量金字塔型,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典例引领】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生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答案】D,考点98图表突破概念群落的结构类型,【解析】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叫演替;原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未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故原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原生演替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故演替速度非常缓慢;演替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光照竞争占优势的植被就会替代原来占优势的植被,故光照条件与群落演替密切相关。,排雷(1)任何群落都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如草原群落也有垂直结构。(2)玉米或竹子高矮不齐不叫分层现象,分层特指群落的结构而不是种群的结构。,【考点剖析】1(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了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如下图所示)。,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种群。,2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1)原因: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2)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位训练】2(2012大纲全国卷,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要准确理解群落垂直结构的概念。森林群落中的植物因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具有垂直分层现象,A项正确;森林群落中的动物因受食物等因素影响,也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项正确;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提供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有关,C项正确;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树下光照的强弱,肯定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D项错误。,【典例引领】3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答案】D,考点99核心概念突破演替的类型,【解析】围湖造田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破坏了生态平衡;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变化;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植被已被破坏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与初生演替相比,次生演替的速度快;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排雷(1)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2)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4)群落的演替中存在着环境与生物的共同进化。(5)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起点不同,因而速度不同。演替的最高阶段受无机环境的限制。恶劣的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不一定能达到最高的森林阶段。,【考点剖析】1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2.演替的原因(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2)群落内部环境变化;(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3演替类型(1)初生演替过程:a旱生演替: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b水生演替: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草本植物灌丛、疏林植物乔木。特点:演替缓慢。,(2)次生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乔木;特点:演替快速。(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4群落演替的结果特别提醒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森林中仍会有灌木、草本、苔藓等。,【对位训练】3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下列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BCD【答案】B,材料题答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提供材料的目的考查教材中哪部分内容。如上题中材料考查生态系统中演替的有关知识。(2)明确相关考查内容中的相关考点如初生、次生演替的区别判断,演替的方向、规律及原因等。(3)解读材料中提示性信息如【典例】中“人类活动”影响改变生态系统,不同于自然演替的过程。(4)针对问题精确组织答案,尤其是发散性思维题目要结合生物学原理回答,不要发散太远。(5)基本原则: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以群落演替为背景的材料分析题,【典例】阅读提供的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在许多自然景区,将原有植被清除,然后从农田运来土壤种植草坪。绿化用草坪不但需要大量灌溉来保证其生长,还需要不断进行施肥、除草、药物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对当地原有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材料2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著名旅游景区泰山的动植物种类逐渐减少,现在山上的森林多为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人工林,海拔800米以下几乎都是刺槐,挤占了泰山原有物种的生存空间。,(1)材料1中群落的演替与自然演替不同,自然演替的方向是_。如果对人工草坪不再进行种植管理,让其自然恢复,这种演替的类型是_。(2)材料2中刺槐在泰山当地无节制繁殖的原因可能是_,这会导致当地_丧失。自然林往往有病无灾,而人工林则往往会爆发严重的虫害,原因是_。(3)如果你是自然景观设计师,该如何对城市进行绿化设计?,【答案】(1)群落的结构和组成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对物质、能量的利用率逐步提高次生演替(2)刺槐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充足的生存空间,并且没有天敌生物多样性植物单一,控制害虫的天敌少(3)根据群落演替的自然规律,选用当地原有的植物,合理安排草本、灌木、乔木比例,增加物种丰富度,合理安排生物的水平和垂直结构。(合理即可),【解析】自然演替的方向与材料1中群落演替的方向不同,自然演替的结果是生物种类越来越多,营养关系越来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对能量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刺槐能无限制增长,说明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非常适宜,并且没有天敌。设计城市绿化的时候尽量选用当地物种,因为当地物种已经适应当地的气候等环境,同时要注意物种的多样性,合理设计群落的结构,提高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典例】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答案】D,对种间关系的相关曲线解读不清,【解析】纵坐标为甲、乙、丙三种鱼类的食物分布,有共同的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故构成竞争关系。,错因分析对上述曲线横纵坐标的含义未审清楚。,纠错笔记互利共生曲线同步变化(同生共死)。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两种生物甲和乙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并不构成竞争关系。,1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题组一群落的概念及结构,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答案】A,2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答案】C,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B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C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C,【解析】种群密度:每一种群单位空间的个体数(或作为其指标的生物量);物种丰富度:指某群落中物种的数量;调查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是群落中的各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而不是种群。,4(2015广州高三期末)种植抗旱的蒿类植物能有效治理局部沙化的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治理沙化环境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但不改变其速度B选用蒿类植物主要依据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沙化环境中影响群落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D在沙化环境中觅食的植食性动物之间只有竞争关系【答案】B,题组二群落的演替,【解析】种植抗旱的蒿类植物能有效治理局部沙化的环境,说明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蒿类植物具有抗旱能力,能改善沙化环境,所以依据了协调与平衡原理;沙化环境中影响群落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是水分;在沙化环境中觅食的植食性动物之间有:种间竞争关系,种内斗争,还有可能互利共生关系。,5如图是一温带地区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