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2019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2019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2019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2019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秋季期9月月考试题高二化学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Ne 20 Na 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K 39 Ca 40 Zn 65 Ba 137第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丙烷的球棍模型 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某有机物的名称是2,3-二甲基戊烷 与C8H6互为同分异构体A B C D 2下列方法能用于鉴别二甲醚(CH3OCH3)和乙醇的是( )A李比希燃烧法 B铜丝燃烧法 C红外光谱法 D元素分析仪 3下列名称的有机物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 )A 2,2二甲基丁烷 B 2甲基4乙基1己烯C 3甲基2戊烯 D 3,3二甲基2戊烯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AB 标准状况下,11.2L的正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 5NA C常温常压下,11.2 L一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 NAD 14g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其原子数为4NA5下列有机物中,可以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A2-甲基-2-丁烯 B丙烯 C 1-氯-1-丙烯 D2,3-二甲基-2-丁烯6某烃结构式用键线表示为,该烃与Br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加成时,所得产物有( )A3种 B6种 C5种 D4种7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 )A2,2,3,3四甲基丁烷 B2,3,4三甲基戊烷C3,4二甲基己烷 D2,5二甲基己烷8体育竞技中服用兴奋剂既有失公平,也败坏了体育道德。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遇FeCl3溶液呈紫色B1mol此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为4mol和7molC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能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9 为除去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除去溴苯中的溴氢氧化钠溶液分液B除去苯中的苯酚饱和溴水过滤C除去乙烷中的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D除去乙醇中的乙酸氢氧化钠溶液过滤10已知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1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A6mol B7mol C8mol D9mol11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银氨溶液中滴加乙醛:CH3CHO+2Ag(NH3)2+H2OCH3COO-+2H+2Ag+3NH3+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H2O+CO2+C硫酸氢铵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H+2OHNH3H2O+H2OD氯乙酸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CH2ClCOOH+OH-CH2ClCOO-+H2O12向2.9 g某饱和一元醛中加入足量银氨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析出10.8 g银,该醛是( )A HCHO B CH3CHO C CH3CH2CHO D CH3CH(CH3)CHO13一氧化碳、烯烃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的醛化反应,又称羰基的合成,如由乙烯可制丙醛:CH2=CH2+CO+H2CH3CH2CHO。由丁烯进行醛化反应也可得到醛,得到的醛的种类为( )A2种 B3种 C4种 D5种14某烃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若分子中共线碳原子数为a,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最多为b,含四面体结构 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是( )A 3,4,5 B 3、14,4 C 3,l0,4 D 4,l0,415下列物质经催化加氢后,不能得到2-甲基丁烷的是( )A2-甲基-1-丁烯 B2-甲基-2-丁烯C3-甲基-1-丁炔 D3,3-二甲基-1-丁炔16芳香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7H6O2,将它与NaHCO3溶液混合加热,有酸性气体产生。那么包括A在内,属于芳香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 )A5种 B4种 C3种 D2种二、非选择题(52分)17. (16分,每空2分) I现有下列十组物质: O2和O3 126C和146C 4039K和4020Ca 甲烷和丙烷 甲醇和乙二醇 和 和 葡萄糖和果糖 蔗糖和麦芽糖 淀粉和纤维素(1)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填序号)(2) 互为同系物的是_;(填序号)(3) 中有机物按系统命名法命名为_。.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简式: 有机物的系统名称是_,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名称是_。 _, CH2=CHCOOH_, 2,5 -二甲基-2,4 -己二烯的结构简式:_。18(10分,每空1分)现有四种有机物:乙烯 2-丙醇 甲苯 乙炔,其中: (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其化学方程式是 。(2)能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是 ,该物质可用于一种常用塑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能用来制取梯恩梯(TNT)的是 ,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实验室制取该物质的反应装置如下: 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滴加饱和食盐水而不直接滴加水的原因是 , 乙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 。19(14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甲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能用于生产苯甲醛()、苯甲酸()等产品。下表列出了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请回答:注:甲苯、苯甲醛、苯甲酸三者互溶。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苯甲醛。实验时先在三颈瓶中加入0.5g固态难溶性催化剂,再加入15mL冰醋酸(作为溶剂)和2mL甲苯,搅拌升温至70,同时缓慢加入12mL过氧化氢,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3小时。 (1)装置a的名称是_,主要作用是_。(2)三颈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的原子利用率理论上可达_。【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全部反应物的总质量)100%】(3)经测定,反应温度升高时,甲苯的转化率逐渐增大,但温度过高时,苯甲醛的产量却有所减少,可能的原因是_。(4)反应完毕后,反应混合液经过自然冷却至室温时,还应经过 _、_(填操作名称)等操作,才能得到苯甲醛粗产品。(5)实验中加入过量过氧化氢且反应时间较长,会使苯甲醛产品中产生较多的苯甲酸。若想从混有苯甲酸的苯甲醛中分离出苯甲酸,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按步骤顺序填字母)。a.对混合液进行分液 b.过滤、洗涤、干燥 c.水层中加入盐酸调节pH2 d.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震荡20.(12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有机物G()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实验室由有机物A制备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D的名称是 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2)AB、BC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aA分子存在顺反异构b可以用NaHCO3鉴别D和FcE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4)写出D+FG的化学方程式 。(5)H是F的同系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F多28,H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峰面积比为311,则符合该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写出其中H的一种结构简式 。高二化学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DCDACCD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CBCCBDA17. (16分,每空2分) I (1) (2) (3) 2,2-二甲基丙烷 . 3,5,6-三甲基-1-庚炔 2,3,5-三甲基庚烷 2-甲基-1,3-丁二烯丙烯酸 浓H2SO4 18.(10 分,每空1分)(1) CH3CHOHCH3 浓H2SO4 浓H2SO4 CH2CHCH3+H2O 一定条件 (2) nCH2CH2 (3) (4) CaC2 +2H2O Ca(OH)2 + 减缓反应速率 除去乙炔中的硫化氢等杂质气体 19(14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球形冷凝管 冷凝回流,防止甲苯的挥发而降低产品产率(2) 66.25(3)H2O2在较高温度时分解速度加快,使实际参加反应的H2O2减少,影响产量(4)过滤 (1分) 蒸馏(1分) (5)dacb20. (12分)(1)丙三醇(1分) 碳碳双键和溴原子(2分) (2)取代反应、加成反应(2分) (3)bc(2分) (4)(2分) 司马迁与班固司马迁作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班固作汉书,书未成而作者因与外戚窦宪的关系,死于狱中,事在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相去公元元年各约90年。今日看来,这两部书好像联袂而出。其实它们间隔了大约180年,等于我们现在距离清嘉庆朝的时间。史记为私人著作,汉书则经皇帝看过,有国史的色彩。司马迁自称“成一家之言”和“藏之名山”,已和班固作书的宗旨不同。况且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两位史家的个性癖好不同,这也使他们在取材行文之间,有相当的出入。在公元前90年和公元90年,中国的史家和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已有大幅度的变化。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斥百家,独尊儒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而是为了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他坦白地承认提倡学术,旨在支持当时政权。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根据此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司马迁和董仲舒同时代,他读书不受这种政策的影响。而到了班固生活的年代,“正规的”儒家思想已有一百多年的基础。司马迁和班固一样,自称是周公和孔子的信徒。可是今日我们一打开史记,随意翻阅三五处,即可以体会到作者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他自称“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应当是一种真实的写照。他所崇奉的“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也可以说是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立场就已经和经过正统限制的所谓儒家不同了。史记里写荆轲和高渐离饮酒击筑,又歌又泣,旁若无人,已近于董仲舒所说的“邪辟”。并且项羽是汉高祖刘邦的死对头,而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若在后代必称“项酋”“伪楚”,而“本纪”只能降格为“载记”)。文中又把项羽写成一个虽暴躁却又浑憨可爱的角色,其英雄末路,令人怜惜。与之相较,刘邦反像一个伪君子。史记除了刺客列传之外,还有滑稽列传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可谓涉及九流三教,有呈现整个社会之剖面的样子。班固书里虽有东方朔传,却不再缕列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也因其如此,司马迁就受到班固的指责。汉书里就有司马迁传,内中批评他“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这些地方还不足以表现班固的正统思想,最使我们看出他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斥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的,乃是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这表里列有1931位古代名人,包括传奇中的人物如女娲氏、有巢氏,论语中有名的孔门弟子,春秋中的国君等,至秦亡为止。由作者“显善昭恶”的原则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内中得“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以周公、孔子殿后。仲尼之外即再无圣人,孟子也只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申子、墨翟、韩非都属“中上”,与孙膑、白起一流。刺客荆轲则为“中中”,和孟尝君、吕不韦同品。而“下下愚人”里既有蚩尤、共工、三苗,也有倾国倾城的褒姒和妲己。秦始皇虽焚书坑儒,班固只贬之为“中下”,因为他下面还有二世胡亥列入“下中”,宦官赵高列入“下下”。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想出世俗观念中儒家的拘泥,并不一定是孔子和他门徒的真性格。那些呆板多方面的样子,还是后人所造,其目的在维持文官集团的紧凑。总算还是中国读书人的运气好,得有太史公司马迁在兰台令班固之前写作,否则没有史记,径由汉书开二十三史之端,中国史学的传统,必更趋向“文以载道”的方针,更缺乏“百家殊方”的真实性和生动活泼了。1. 关于史记和汉书的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汉书完成于汉和帝永元四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成书年代相差约180年。B. 史记为私人著作,而汉书则经皇帝看过,带有国史的色彩,因此汉书在编修上要比史记更为严谨和准确。C. 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的宗旨和班固作汉书的宗旨有很大不同,这就决定了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D. 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斥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的思想并未受此影响,而班固则不同,这也是史记和汉书风格差异的重要原因。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支持当时政权。班固受其影响,并呈现于汉书的创作中。B. 司马迁和班固都认同儒家思想,但是作者个人气质的巨大差异使得史记和汉书文风差异明显,司马迁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C. 史记和汉书在对待项羽的态度上差异明显,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这在汉书中是不可能出现的。D. 史记里的人物涉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如日者(占卜的人),而汉书秉持官方正统思想,较少记录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人物。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表达了对司马迁的看法“是非颇缪于圣人”,他认为史记的叙史观念有悖于圣人之道。B. 汉书里的卷二十古今人表按照官方正统观念把历史人物分为三等九则,内中得“上上圣人”者十四人,仲尼之后即再无圣人,表现了极强的独尊儒术的态度。C.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孔子及其门徒的形象,多半出于汉朝“独尊儒术”以后的历史典籍,这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