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第2课时)学案_第1页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第2课时)学案_第2页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第2课时)学案_第3页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第2课时)学案_第4页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第2课时)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第 2 课时)学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 4 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知道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解释守恒的原因。 2了解通过实验确定物质元素组成的基本原理。 【学习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 【学习难点】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质量写定律的概念: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位:一切 _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只能适用于解释 _变化。 3、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一般要求在(填 “ 密闭 ” 或 “ 开放 ” )系统中进行,以防止有质量的增减。 4、下列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 1 克水蒸发变成 1 克水蒸气 铁生锈质量变大 煤炭燃烧后质量变小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质量不变 2 / 6 【新知导学】: 1、下列是电解水的微粒示意图,按要求完成练习 反应前各原子个数(),反应后各原子个数() 通过上面的统计知道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填 “ 变多 ” 、 “ 不变 ” 、 “ 变少 ” ) 二、合作 、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微观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与交流: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从微观上分析哪些一定不改变?哪些一定改变?哪些可能改变? 活动二、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应用计算 ( 2)某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的组成如何? 2、有机物 R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该有机物中有哪些元素? 3、 XX年奥运会 “ 祥云 ” 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 “ 绿色奥运 ” 的理念,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H8+5o23co2+4H2o,则 a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3 / 6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 ag 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 bg 白色固体,此时参加反应的氧气为() A( a+b) gB( a-b) gc( b-a) gD无法判断 2、 So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目前有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在高空喷洒粉末状物质 x,脱硫效果可达 85%,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2So2+o2=2caSo4+2co2,由此可知 x的化学式是() A caoB caco3c ca( oH) 2D caS 3在化学方程式中 ac2H5oH+bo2mco2+nH2o 中,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a+b=m+nB a=2mc a+2b=2m+nD n=2b 4下列各项: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种类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质量 分子的数目,其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B c D 【课后训练】 1某同学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镁带完全燃烧后,称量剩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4 / 6 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原因可能有 _,改进措施是 _。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将 2g氢气在 20g氧气中燃烧,生成 18g水 B将 20mL酒精与 2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 40mL c将浓硫酸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 D将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加热,溶液质量减轻 3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 三硝酸甘油脂,三硝酸甘油酯的化学式为c3H5N3o9,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反应方程式为: 4c3H5N3o912co2+10H2o+6X+o2 ( 1) X 的化学式是 _。( 2)推断 x 的化学式的依据是_。 4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 A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是H2和 co 5甲醛是室内装修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质。用下面化学反应 可 检 测 室 内 甲 醛 含 量 是 否 超 标 :4kmno4+5R+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其中 R 代表甲醛的化学式,试确定 R 的化学式为() 5 / 6 A cH2oB c2H4o2c c2H4D cHo2 6 XX年 10月 16日,我国载人航天飞船 “ 神舟五号 ” 在指定区域成功着陆。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 A)和过氧化氢( H2o2),它们混合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A=N2+4H2o,则肼的化学式为 _,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_。 7早在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的质 量增加了。 ( 1)波义耳的实验结果是否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简析原因。 ( 2)试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 3)碘的某种氧化物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 co的污染程度。已知该氧化物的 1 个分子可将 5 个 co 分子氧化为 5 个 co2分子,同时生成 1 个 I2 分子。则该碘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 8如图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为什么? 9化学家舍勒 和普利斯特里早在 18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 “ 燃素理论 ” 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 “ 燃素 ” 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散逸到空中去了),使6 / 6 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 “ 燃素理论 ” 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减轻,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料时,做了大量定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 “ 燃素理论 ” 相违背。他大胆质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 “ 燃素理论 ” ,真正发现了氧气。 请回答:( 1)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 拉瓦锡具有 _的科学精神。( 2)拉瓦锡推翻 “ 燃素理论 ” 的实验事实是 _。 ( 3)用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