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数学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 1 千克、 1 克、 1 吨有多少重,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2、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千克、克、吨的认识,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及千克、克、吨的简单应用。这些内容安排在 “ 有多重 ” 和 “1 吨有多重 ” 两个情境活动之中。教材结合 “ 有多重 ” 的具体情 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 1 千克和 1 克有多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1 吨有多重 ” 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位,了解 1 吨有多重。本单元是 “ 数与代数 ” 中 “ 常见的量 ” 的重要内容之一。 题目 1 吨有多重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盘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 1 克和 1 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 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对数学产生2 / 11 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 “1 千克 =1000 克 ” ,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 1 千克和 1 克的实际质量。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实物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课件) 1、故事导入。 2、建立物体质量的概念。 二、实践操作,建立概念 (一)认识生活中的秤。 (二)看一看常见物品的质量。 课件演示:牙膏重 190 克、一包方便面重 203 克 、一盒糖 500克、一桶洗洁精 2 千克、一桶油 5 千克、一袋大米重 25 千克。 师:看了这几样物体的重量,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千克和克是世界各个国家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还有一个有趣的英文名字,千克叫作 kg。 g 是表示克的符号! (三)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 介绍台秤的使用方法,认识台秤称物体所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 1、称一称。小组合作称出第一袋一千克的米米的质量。 2、掂一掂。掂掂手中这袋 1 千克米的质量并感受一下一千克的质量。 3、估一估。小组合作找出身边的物体进行掂一 掂,估一估,称一称的活动,找出一千克重大约有多少个物体? 4、猜一猜。( 1)猜小猴为乌龟和兔子准备的物品中有两袋3 / 11 棉花和石头,它们谁重谁轻? ( 2)称出石头和棉花的重量是两千在。 ( 3)感受物品不能从它的大小、多少来判断它的轻重,而应该实际的去称量才能知道。 5、拎一拎。把刚才称的两千克的物品拎一拎,感受两千克的质量怎样? 6、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物品是以千克为单位的呢? (四)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认识克。 师:老师这有 5 个 2 分的硬币,它有多重谁来猜一 猜 ?生猜。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我们来称一称吧 ? 2、称一称。称出 5 个 2 分的硬币。从而引出一个 2 分的硬币是 1 克。 3、掂一掂,说一说一克 2 分硬币放在手中的感受。 4、找一找,学具盒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 1 克重呢 ? 5、比一比。把 1 克重的东西跟刚才 1千克的米比起来,感觉怎样? (五)感受千克与克的关系 1、掂一掂。掂抽屉里一袋 100克的糖物品。说说比 1克怎样,比 1 千克怎样? 2、称一称。把学生的糖跟老师的糖合在一起,进行累加计算一下一共有几克?再拿到台秤上去 称称看。 3、引出千克和克的关系。 1kg=1000g 4、教 1 千克 =1000 克的读法。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有多重 1 千克 =1000克 1kg=1000g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4 / 11 搭配中的学问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1、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通过各种搭配活动,能有 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 准备 电脑课件 课时 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想和老师成为好朋友吗?(想)新朋友见面时,为了表示友好,一般都要握握手。周老师特别想和每个人握一下手,你们愿意与老师握手吗?(愿意) 2、老师随意与学生握手,特别注意与特别激动的孩子先握,有意让秩序乱起来,有意重复握。 3、师:老师要与全班同学每人握一次,要握多少次?( 59)刚才老师已经握了几个同学了?(不知道)你们 为什么也没记住呀?(太乱了) 4、师:是呀,太乱了!老师也不知道握了几个了。下面老师要是再握一次手,你们说应该怎么做?(注意点什么?) 5、学生说,教师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 看来同学们都同意5 / 11 要有一定的顺序。 6、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像你们刚才所说的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这些就是我们数学中关于搭配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搭配中的学问(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新知。 师:搭配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的特别多,不仅握手中会用到。像饭菜的搭配、穿 衣服、选择行走路线等方面都会用到。这节课,我们首先来研究配菜,可以吗?(课件出示星期一菜谱) (一)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搭配。 1、师:来看星期一的菜谱!你看到了什么,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观察,说出荤菜和素菜。引导学生明白 “ 荤菜和素菜 ”的意思。 2、师:如果按照一荤一素的的要求去搭配,星期一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呢?同时向学生渗透不挑食,合理膳食的思想教育。 3、学生独立思考配菜方案后。“ 把你的配菜方案给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 4、在班内说说。 “ 有几种配菜方 法? ”“ 你是怎么搭配的?谁来说一说? ” 学生能够较容易的说出两种配菜方案 “ 肉丸子和白菜、肉丸子和冬瓜 ” 5 、课件演示:我们用荤菜 肉丸子配白菜,一种;用肉丸子配冬瓜,两种。星期一有两种不同的配菜配菜方法。 (二)探究搭配方法,能够进行有序思考。 过渡:我们根据星期一的菜谱进行了合理的搭配,如果再增加一道荤菜的话,会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请看星期二的菜谱。 1、6 / 11 师:星期三都有什么菜?(学生说说)按一荤一素的要求,星期三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2、学生独立思考。 “ 把你的配 菜方法写下来 ” 学生独立探究,动手画或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有序搭配。 3、师:把你的配菜方法,讲给你们小组的同学听,小组长组织,让组员有秩序的说一说。 4、班内交流: “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配菜方法展示给大家看? ”“ 选一个代表 ”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班内讲一讲自己的配菜方法。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提问、补充(课件展示两种搭配方法,四种配菜方案) 5、对比评价。 “ 谁的配菜方法好,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 ” (学生评价)他按一定的顺序搭配,所以没有重复的,也不遗漏。 6、师:我们一起来,有顺序的搭配一下!(课件演示,师生共同搭配)固定 1 种荤菜,用牛排配豆腐,一种;用牛排配油菜,两种;用荤菜中的鱼配豆腐,三种;用鱼配油菜,四种。一共有四种配菜方法。也可以固定 1 种素菜, 。 7、师:星期三有四种搭配方法。其实,每一种方法都是大家的创造。不论哪种方法,都要做到按一定的顺序搭配,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三)运用方法,引申练习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学会了按照一定的顺序配菜,如果有 “ 两荤三素 ” ,你还会搭配吗? 1、出示星期五的菜谱,独立读一读图中的信息, 让学生说说星期五的菜。 2、师:按一荤一素的要求,星期五有几种配菜方法。(出示问题) 7 / 11 3、学生独立做。做后,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4、班内汇报。 “ 谁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搭配的? ” 让学生讲自己的搭配过程。 5、班内明确。星期五有 6 种搭配方法。教师让一个学生回答搭配方案,板书在黑板上。 6、升华:“ 大家搭配对了吗? ”“ 很棒!都学会有顺序的搭配。来,表扬表扬自己! ” 有 6 种配菜方案,有两个荤菜,三个素菜。大家仔细看,配菜方法数与荤菜素菜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搭配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总结出荤菜数乘素菜数等于搭配的方法数)。 (四)小结。 师:同学们刚才配菜,配的都很好。你们为什么配的这么好,有什么秘密吗?说给老师听听?(学生说)很棒!你真会说!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都学会了搭配中的学问,下面,周老师要考考你,会不会用搭配的知识解决问题。敢接受挑战吗? (一)出示情境图( P27、 1),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 1、提问学生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指导学生说说 “ 经过少年宫 ” 的意思。 3、然后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和填表。 4、反馈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按照什么顺序搭配的。 (二)出示情境图( P27、 2),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 1、提问学生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指导学生说说 “ 一套衣服 ” 的意思,并用文字或字母来表示衣服进行搭配。 3、教师拿出按照题目要求的实物来,让 5 个学生各拿一件进行搭配 ,其他8 / 11 学生记录。教师在黑板板书。 4、反馈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按照什么顺序搭配的。 四、师生总结概括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知识?(搭配中的学问)搭配中都有什么学问?你觉得自己的表现 怎么样? 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有顺序不遗漏不重复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有多重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吨有多重。 2、掌握 “1 吨 =1000千克 ” ,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 “ 吨 ” ,掌握 “1 吨 =1000千克 ” 。 教学难点:认识和明确 “ 吨 ” 的实际意义。 9 / 11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桶装矿泉水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课件出示大象的图片。猜一猜这头大象有多重?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有的同学都会用 “ 吨 ” 来表示大象体重了,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一道来学习 “1 吨有多重 ”板书课题。 对于这个问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 想弄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1、提一提:感知 1 吨有多重。 让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提一大桶矿泉水。 提完后,问: “ 你们觉得这桶水怎么样? ” “ 再给你加一桶,怎么样? ” “ 如果再加 10 桶呢? ” “50 桶呢? ” 学生猜这桶水的重量(猜后,教师出示精确的重量: 20 千克)。 50 桶这样的水重多少千克?(生独立计算后指名回答并板书: 1000千克) 10 / 11 师:这 50桶水重是 1000千克也就是 1 吨。 形成关系式 1 吨 =1000千克 读关系式; 2、算一算:小组合作,看图互相说一说多少物体的质量合起来是 1 吨。 分小组计算各图的物体数量 小组汇报: 3 头水牛约重 1050千克,约 1 吨; 10桶油约重 1000千克,是 1 吨; 20 袋面粉重 1000 千克,是 1 吨; 40 人约重 1000 千克,约1 吨。 3、举一举: 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教师逐一出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4、理一理: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 请大家把这些学过的质量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理一理。 反馈之后,教师问: “ 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 千克和克呢? ” 小结:通过刚才的整理,你知道这三个质量单位哪个最重?哪个最轻? 11 / 11 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2、单位换算 3、改错题。 早晨,我喝了一杯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门诊部个人工作总结
- 2025广东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招聘辅警50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灶具油烟机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鹤壁市面向社会招聘看护队员30名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合作协议书汇编6篇
- 初二周记范文汇编八篇
- 2025昆明市禄劝县人民法院司法协警招录(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福建亿力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招聘98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安徽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办幼儿园招聘26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机关单位餐饮项目发展计划
- 石材购销合同范本简单
- 基孔肯雅热科普宣传学习课件
- 数据结构(Java语言描述)(第2版)课件全套 张静 单元1-8 数据结构与算法 - 哈希表
- 2025年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答案
- 2025年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模板
- 2025年幼儿园教师教育部门政策法规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市场需求情况分析报告
- 眼科规培汇报总结
- 基孔肯雅热医疗机构门诊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语文部编版-测评练案答案
- 生活垃圾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