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si硬盘知识.doc_第1页
scsi硬盘知识.doc_第2页
scsi硬盘知识.doc_第3页
scsi硬盘知识.doc_第4页
scsi硬盘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SCSI硬盘的一些知识(资料来源:网络 向原作者致谢)SCSI的意思是指小型计算机接口方式,普通计算机只要增加一个PCI的SCSI卡就可以随意接驳SCSI盘了,如果是要用SCSI盘做C盘启动,只要在主办的CMOS设置里把第一启动设置成SCSI就可以了。对主办和其他周边没什么特别要求。也不影响其他IDE设备的同时使用。一个双通的SCSI就可以接驳多达30个同速度的盘,一个单通160的SCSI卡可以接15个同速度的盘。而彼此不影响速度,且只占用一个IRQ。和普通IDE硬盘比较总结几点优势:1.SCSI可支持多个设备,SCSI-2(FastSCSI)最多可接7个SCSI设备,ULTRA2和ULTRA3的双通可接30个SCSI设备。单通到15个盘。也就是说,所有的设备只需占用一个IRQ,同时SCSI还支持相当广的设备,如CD-ROM、DVD、CDR、硬盘、磁带机、扫描仪等。 2.SCSI还允许在对一个设备传输数据的同时,另一个设备对其进行数据查找。这就可以在多任务操作系统如Linux、WindowsNT中获得更高的性能。 3.SCSI占用CPU极低,确实在多任务系统中占有着明显的优势。由于SCSI卡本身带有CPU,可处理一切SCSI设备的事务,在工作时主机CPU只要向SCSI卡发出工作指令,SCSI卡就会自己进行工作,工作结束后返回工作结果给CPU, 在整个过程中,CPU均可以进行自身工作。4.SCSI设备还具有智能化,SCSI卡自己可对CPU指令进行排队,这样就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多任务时硬盘会在当前磁头位置,将邻近的任务先完成,再逐一进行处理。5.现在最快的SCSI总线有320MB/s的带宽,这要求使用一个64位的66MHz(166MHZ)的PCI插槽,但在普通PC机中也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33MB/s,6现在高端SCSI盘,10K/15K的单盘速度测试已经接近或超过2个7200转主流IDE硬盘RAIDO的方式了。但SCSI盘也分档次,一般型号越新越快,噪音和温度也控制越好。比如SEAGATE做的豹子系列以代数来分,有豹子1-7代,型号尾数代表代数,比如ST318705LC代表豹子5代18G,C代表80针服务器热拔查,如果是W结尾代表是68针。最新一万五千转的STX15 型号也是一样,比如ST336752LW 代表36G X15 2代。豹子以前的盘是酷鱼系列7200转的SCSI盘。FUJITSU做的SCSI硬盘以速度快而安静又低温而闻名。外表较SEAGATE温柔,有亲和力,符合她的特点。主流型号以英文字母最后一位的排序为档次区分,和SEAGATE略有不同。MAN318MC代表MAN18G 80针,如果是MAN318MP代表是18G 68针。先有MAH,再有MAJ,后有MAN,最后有MAM。MAN和MAM是最新高端盘,配备8MB缓冲,其中MAM是15K转的,和X15II相当。7较新的SCSI硬盘在接口方式上只有种-68针和80针(老式盘有50针的方式,这点早期玩SCSI的最清楚,有朋友还在用)。80针的设计原理是直接提供给服务器的热拔插模组的,支持热拔插。68针是面向普通PC用户的,不支持直接热拔插。80针的盘同样可以用到在普通台式机上(这也是我是使用和推广的方式),只需要增加一个80转68的LVD转接头就可以了,偶尔停电或不小心热拔插了也不用担心。转接头一定要质量好的,否则即使是U160的盘也变成40MB了,当然质量和价格是成正比的。普通头子也有,是SE方式的40MB,从外观上往往普通SE的转接头和LVD的转接头没太大区别,唯一可靠的办法是接上盘后使用,2个判断指标,一是看显示的速度,二是看测试的数据。有些人担心通过转接会影响速度,但实际测试结果是一样的。8SCSI和IDE比在设置上稍微复杂点,如果一个通道上接2个以上的盘就需要分配ID了,就象几兄弟要排队。不然就一个盘都识别不了。80针盘的跳线法是在转接头上进行的。68针的盘是在硬盘盘体上的跳线上进行的。如果只接一个硬盘。就不需要进行跳线的。IDO是默认是启动的盘,其他ID是非启动盘。SCSI通道要默认占用一个ID7。SCSI通道都会自动终结,不需要另外终结也可以教稳定使用。但在SCSI盘这头给于一个终结信号是稳妥可靠的,所以高档LVD线揽都有多头,在末端配备终结器,分固定终结器和活动终结器9所谓LVD是指低电压传输方式,因为要实现80/160的理论速度,必须是LVD方式,英文这样写的:Low VoltageDifferential ,LVD分80MB和160MB。LVD是以2条信号线为一组进行信号传输的,其中一条处于高电位,另一条处于低电位。想让接收信号的一方识别电位的改变,就必须对两条线分别施加高、低电压。这种方式在双方都受到干扰时,能够将干扰部分互相抵消而保持正常的数据传输,同时还扩大了信号的可识别临界范围。但LVD方式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必须保证两条线与干扰源的距离相等,所以两条信号线必须捆绑在一起(就象局域网中使用的双绞线一样)。真正的LVD用扁平线应该是双绞型的,至于有些U160扁平线纯粹是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使用它后,尽管也有可能正常工作,但将无法保障25m的可接线长度。10双U160LVD通道SCSI和单U160LVD通道SCSI的区别:双160是2个160并行通道,可每个通道接拨1-15个U160盘,而单U160卡是一个U160通道,另一个是40MB的通道。2着不是一个档次的,一般双通卡比单通卡要贵不少。11说了这样多,好像比较复杂,其实简单的说就是要用LVD的SCSI卡 + LVD的SCSI盘 + LVD的线就可以组成你理想中的快速,稳定,耐用的SCSI系统,尤其做音频,视频和非编的人非得使用SCSI盘才能保证不掉桢。使用IDE来非编是件很痛苦甚至是无法完成的事。12那么普通玩家用SCSI的有哪些突出的可以感受到的好处呢? A。在移动拷贝数据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比IDE反应快。举例说明:拷贝一个460MB的文件到SCSI盘只花费约10多秒的时间。 B。我们都知道做系统用的C盘有着频繁的数据查找和读写,产生碎片和不连续空间,实践表明IDE盘在系统使用时间久了(比如一个月不整理碎片和空间)就会明显感觉系统响应时间变慢,而SCSI做系统盘之后这样的感觉几乎不再有啦! C。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有没有试过同时听MP3,玩Q3/CS,后台还在开2,3个拷贝窗口和数个IE窗口呢?比较明显的感觉是在分区间拷贝大文件时,SCSI的优势和速度就表现得淋漓尽侄了。 D。不过要说明的是,如果单纯从装系统所用的时间或启动系统所用的时间上来比较SCSI和IDE的优劣,那你得到的结果会让你失望,因为往往SCSI比7200转的IDE盘在这点上要慢一点,除非是最新的15K盘。那些仅仅注重这2点的人建议不要购买SCSI。我们的做法一般都是拿SCSI盘做系统,同时使用IDE做备份盘。当然你如果钱多抛弃IDE盘也没人指责你,SCSI虽然比IDE贵了不少,但物有所值,尤其适合重载工作的场合,比如网吧。何况现在全新的二手SCSI设备大约只有行货一半。呵呵。13购买SCSI盘要注意区分老型号的厚盘或老型号的薄盘,这类盘价格便宜往往让你心动。即使是薄盘也会让你失望。淘汰盘有部分是厚盘,相当于2个IDE堆砌起来还要高点,有的虽然也是U160接口,4MB缓存,但速度就别指望很快了。尤其是噪音,我见过IBM那种U160厚盘,在已经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还是给吓了一大跳,那个噪音估计比美国的长弓阿伯奇战斗直升机的声音有大没小,整个桌面都在震动,好在价格便宜,36G的他只卖360元。说到噪音,FUJITSU在这方面是老大!他的MAJ/MAN/MAM系列的工作噪音和安静的IDE硬盘一样,很多时候我分辨不出究竟是IDE的声音还是SCSI盘的声音。新型SCSI都和IDE硬盘一样大小厚薄的,不同的是SCSI的外观比较眩!电路板更是IDE没法比的,多了缓存芯片,CPU,大量的高档坦电等。其次是品牌的考虑,做SCSI的厂家并不多,时间久了,形成了对SCSI优劣的一个心里定势。希捷,富士通,昆腾,日立是主要的大制造商,惠普,康柏,戴尔等其他品牌的服务器SCSI盘多为他们的OEM盘。其中以希捷和富士通的最多,他们是老大。IBM自己有做SCSI盘,典型代表是ULTRA STAR DDYS系列,在性能和温度噪音控制上并不如SCSI的老大,坏盘率也比较高点。安装SCSI的必备知识和驱动下载 开篇特别提示:普通用户严禁使用SCSI卡自身的BIOS里自带的FORMAT 功能,它是属于低级格式化,使用后99%以上的SCSI盘不可恢复!切忌!切记!A. 第一次插上卡接好盘后,开机应该有SCSI卡的BIOS检测信息和提示BIOS设置快捷键,一般不需要进入BIOS设置,默认的就是最佳的. 除非你要用SCSI的VERIFY功能检测硬盘是否有物理坏道的时候.B. 检测搜索15个ID后(如果是双通道卡就会先后搜索2个通道的15个ID),能正确识别出盘的型号,容量,同步速率,带宽模式.C. 第一次上SCSI做系统前,我们的做法一般是先接好卡,盘,进入以前的老系统,推荐的系统是WINDOWS2000/XP,在2K/XP里找到卡的驱动后,用磁盘管理器进行分区和快速格式化. (WIN2K有个强大的磁盘管理器,位置在:在我的电脑上点右键-管理-磁盘管理.特别提示: 有不少朋友反映说在系统里找不到新装的SCSI盘,其实原因很简单,不是盘坏了,也不是系统不认盘,是因为系统要经过磁盘的签名和标记后才可以显示在资源管理器里.这些都是要在磁盘管理起里进行的.D. 如果是要用SCSI做系统启动,主要在用2K/XP的磁盘管理器快速分区和格式化后记住要激活下要做启动盘的C区,这个原理和DOS下的FDISK一样,需要SET ACTIVE.E. 除ADAPTEC的产品外,其他如LSI53C1010 INITIO或QLOGIC的SCSI卡在装2K或XP时,第一次重起后,需要按F6 键,按提示放入事前作好的SCSI的驱动软盘.否则就会出现满屏的蓝屏提示:Inaccessible unknowharddrive.F: 假如你买了一片不同型号的新卡想直接把SCSI系统盘接到新卡上,不能直接把老卡拔掉后接新卡.会出现蓝屏2K/XP系统会CRASH掉.除非是重装系统.最省事的办法是,老卡老系统不动,把新卡也插上进系统,等系统认出新SCSI卡的驱动后,再关机,把SCSI线接到新卡上,拔掉老SCSI卡,这样你就不需要重装系统而升级到新的SCSI卡了!SCSI与各种接口的比较 与IDE的比较SCSI既然是一种扩充接口,就不可避免的把它与其他接口比较一番,这一节我们就把IDE、USB、IEEE1394等接口当作对手吧。 IDE相信大家都很熟了,是个人计算机连接硬盘、光盘等设备的基本接口;由于功能与SCSI接口相近,经常放在一起讨论,这里则以外观、接口特性、整体性能等方面来比较。 SCSI目前并非基本接口,因此必须以扩充接口卡的方式存在,相当容易分辨;但在SCSI外设日渐普及、使用者逐渐增加的趋势下,有的厂商干脆直接将SCSI的控制芯片、接口内含到主板上,此时就必须注意了! 要比就比最好的,光比外型当然不能服众所以还要比内在,下面是SCSI与IDE接口的简易对照表;看一眼,很快就可以明白两者的差异: SCSI IDE 可使用设备 硬盘、光驱、ZIP、MO、扫描仪、磁带机、JAZ、打印机 硬盘、光驱、ZIP、LS-120 可连接设备数 7或15部 最多可接4部 安装方式 可内接、可外接;安装步骤统一,内外都相同 只能内接;安装步骤简单 传输速率 5160MB/Sec 3.366MB/Sec 价格 略高 便宜 主板功能 部分内置,通常需自行扩充 内置 可使用设备: 许多外设设备都有2种以上的接口供使用者选择,例如硬盘、光驱等常见的储存设备;不过有的设备并无IDE接口(例如JAZ),你只能选择SCSI。可连接的设备数: IDE除了连接设备的种类受限制之外,连接数量也只能在4个小时以内。这在早期计算机外设昂贵、一般人对计算机扩充需求 不迫切时,并不会造成困扰;反观今日,DIY玩家在硬盘、光驱便占去2个IDE接口的情况下,只要再加块硬盘和刻录机,计算机便丧失扩充能力,若想再加部MO或DVD,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SCSI接口可串接多部外设的特性边成为扩充设备的主要选择,这也是SCSI逐渐普及的原因之一。目前除了玩家之外,需要超大容量的工作站级计算机、或要求好效率、高稳定性的环境也都是选择SCSI接口。安装方式: SCSI设备的安装可归纳成几个简单的步骤(串接方式、ID与电阻器的设置),所以严格说起来并不会比IDE复杂太多,只是在安装SCSI设备时必须细心检查几个小地方,才能使外设正常运行;再加上有使用经验的人不多、有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才造成“SCSI很难搞定”的错觉。传输速率:目前IDE接口(Ultra DMA/33)的传输率为33MB/Sec,最新一代则称为Ultra DMA/66,最高传输速度可达66MB/Sec;而SCSI接口几经改良,传输率已经从5、10、20、40MB/Sec以倍数飞跃到80MB/Sec,而且目前已经开发出160MB/Sec的产品呢!价格: IDE已经内置于主板,所以不需多花钱;这时SCSI卡几百元的额外花费也许会让你感到心疼,但是计算机能力的提升、性能稳定、传输快速等特性都回让你觉得物超所值。 除了可连接的设备、种类较多以外,一般人选择SCSI的另一项主要原因是SCSI的整体性能比IDE接口好;这牵涉到SCSI接口本身的结构优势。SCSI占用较少的CPU资源 使用传统IDE接口时,CPU需要随时在线地全程控制数据的传输动作,所以IDE传输数据的过程中,CPU不能做任何事,必须等在旁边,知道传输结束才可执行后续的指令。目前较新的Ultra DMA接口以运用Bus Mastering技术提高性能、减少资源占用,但是也仅能局限在PCI通道内,整体而言,仍比不上SCSI。 早期在SCSI接口下,CPU将传输指令给SCSI之后,可随即处理后续的指令,传输的工作则交由SCSI卡上的处理芯片自行负责;且传输过程以DMA(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由SCSI直接访问内存,待SCSI处理完毕、发出信号同志CPU后,CPU再进行后续处理即可。目前“即插即用”的SCSI卡虽然也改用Bus Mastering,不过通过独立处理芯片的协助,占用CPU资源的情况还是相当少。多任务运行 SCSI具备多任务运行能力,在进行传输操作时,若中间有空闲产生(正在从磁盘中读取数据),其他外设可先行使用通道,使SCSI通道与各项外设都能充分利用,借以加速整体的性能。串接设备的传输速率相互独立,通常IDE有2个通道,每个通道可连接2个设备,但同一通道中的数据传输率却以速度教慢的设备为标准;且其中一个设备正在使用通道时,另一设备必须等到该设备完成传输操作才能使用通道传输数据。 反观SCSI接口,除了通道本身的速度上限之外,串接在同一通道的设备可尽量以最快的速度传输,不会受到其他设备的影响。与USB比较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可串接的设备有扫描仪、喇叭、屏幕等多种,是主板的在、内置接口,操作系统也普通支持,更重要的是“即插即用”、“在线插拔”的特性,有安装方便、设定简单等优势,是许多人都相当看好的新兴接口:USB 可使用设备 扫描仪、喇叭、鼠标、键盘等目前约10种 可连接设备 最多可接127部 安装方式 仅能外接;安装步骤简单 传输速率 4或12MB/Sec 价格 接口免费(内置),设备价格略高 你可以看得出来,USB接口在连接数量、安装方式上有很明显的优势,不过在传输速率上,SCSI接口有有压倒性的胜利。这是因为SCSI与USB两者不是替代性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搭配组合:一般而言,SCSI适合数据流量大的外设,例如硬盘、光驱等;而USB则较适合低流量的设备,例如鼠标、键盘等。与IEEE 1394比较IEEE 1394又称为Firewire,是最新推出的接口,他的功能强大、速度快、安装方便、连接数量多,结合目前多种接口的优点:IEEE 1394 可连接设备 光驱、硬盘、抽取式存储介质 可连接设备数 最多可接63部 安装方式 仅能外接;安装步骤简单,可以“点对点”或以“集线器”等方式串接 传输速率 400MB/Sec(50MB/Sec) 支持能力 即插即用、在线插拔 事实上,至目前为止,市面上并没有IEEE 1394的接口与外设,所以笔者仅能从规格方面来做比较。由上表可以简略看出,除了速度稍逊与SCSI接口外,多项功能都优于SCSI,也难怪有人预测IEEE 1394有希望取代SCSI的地位;不过SCSI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而IEEE 1394也尚未有产品问世,最后的结果就留给读者去猜测吧。 SCSI硬盘安装启动设置详解 SCSI硬盘一向认为是昂贵且高不可攀的存储设备,不仅本身价位高于IDE硬盘很多,而且必须另外选择SCSI接口卡。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一般计算机用户便倾向于使用IDE接口的硬盘。IDE硬盘虽然具有低价的优势,但始终敌不过SCSI硬盘的强悍速度;再加上SCSI接口为进行多任务的最佳利器,许多追求稳定、速度的玩家还是钟情与SCSI硬盘。 很多人认为安装SCSI硬盘简直是大工程,不像IDE硬盘那样,只要设置先后(Master或是Slave)就可以是使用了。其实他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毕竟愈严谨的安装与设置,愈能提供我们稳定的使用环境。 认识SCSI硬盘: 每当SCSI又发表新规格的时候,SCSI硬盘便跟着同时支持新规格,着使得SCSI硬盘俨然成为SCSI外设的领导者。由于开发硬盘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因此SCSI硬盘在接口上的配合,总是能够跟得上时代;再者,硬盘是计算机相当重要的设备,而且缺他不可。其实所有的硬盘都长得差不多,不过因为SCSI规格的不同,而使得部分外观上还是有一些差异。 不同SCSI规格的硬盘: 采用68-Pins Wide SCSI接脚,可以使用16-bit的通道宽度传输数据。 采用60-Pins Narrow SCSI接脚,只能以8-bit的通道宽度传输数据。 Jimper(跳线)设置,主要用来调整硬盘的ID、终端电阻开关等。 SCSI硬盘是相当昂贵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在搬运时绝对请你要十分小心。由于目前的SCSI硬盘转速都相当高(约7200RPM10,000RPM),因此不管是以外置方式或是内置方式来安装硬盘,都需要配备良好的散热环境。 以内置方式安装硬盘:大部分从市面上买回来的硬盘都是内置式硬盘,只有某些厂商回将较高级的SCSI硬盘搭配外置盒来出售,如此一来便成为现成的外置式硬盘。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计算机机箱散热性良好,也有空余的空间,可以剩下外置盒的钱,直接将SCSI硬盘接在计算机机箱内。安装时的必要工具: 要将硬盘安装到机箱内,需要一些工具来帮忙,你至少需要准备以下两样: 1、 十字改锥:硬盘、SCSI接口卡都需要用螺丝来固定在机箱上,这时必须借助十字改锥来完成这些工作。 2、 尖嘴钳:你必须借助尖嘴钳来拔除、插入硬盘上的Jumper,以设置硬盘的ID、终端电阻开关等等。 备齐所有套件:以内置方式安装SCSI硬盘时,请准备以下各组配件: 1、 SCSI硬盘:这当然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主角。 2、 SCSI接口卡:除非你的主板已经内置了SCSI接口,否则绝对要准备一张SCSI接口卡;此外SCSI接口卡和硬盘的搭配也相当重要,请依照硬盘的SCSI规格来搭配使用。如果你使用Fast SCSI接口卡来搭配Ultra-Wide SCSI硬盘,虽然在使用上没问题(可以用转换头),但是速度与通道宽度却会降低长Fast SCSI的标准。 3、 SCSI排线:SCSI内置排线分成50-Pin Single-Ended、68-Pin Single-Ended、68-Pin LVD三种,请认清楚自己的SCSI硬盘必须搭配哪一种排线。 4、 螺丝:用来固定硬盘与SCSI接口卡,两者使用的规格可能不一样喔!安装步骤: 安装SCSI硬盘之前,请你先了解一下整个流程: 硬盘Jumper设置固定接口卡与硬盘以排线连接硬盘与接口卡接上硬盘电源 接着我们可以开始在机箱上安装SCSI硬盘咯! 1、 调整SCSI硬盘Jumper(跳线):硬盘上的Jumper可以用来设置SCSI ID、终端电阻、Parity Check等等。 2、 将SCSI接口卡插在主板上:将SCSI接口卡插在主板上的正确插槽,并确认是否正确插入;接着利用十字改锥与螺丝将接口卡固定好。 3、 固定硬盘:将硬盘固定在机箱固定架上。 4、 连接排线:用排线连接SCSI接口卡与硬盘,68-Pins Wide SCSI为特殊梯形接头,因此在连接上没有反接的困扰。 若安装的是Narrow(50-Pin)的硬盘,请注意50-Pin排线的红线部分要对准硬盘或接口卡的Pin-1。 5、 将固定架插回机箱中并接上电源:确定固定架中的硬盘是否已经安装好,然后在将硬盘电源线插上。 到目前为止,硬件的安装大致上已经没有问题,请你再检查一次SCSI接口卡、排线、电源线是否连接正确;如果一切都确认无误,你可以打开主机电源,看看屏幕上SCSI BIOS的显示是否已经可以找到这台SCSI硬盘的型号。启动后出现了SCSI BIOS的画面,找到了SCSI硬盘,表示硬件安装正确! 外置硬盘: 将SCSI硬盘外置有很多好处,例如:1、 不需要用到硬盘时可以关闭电源,减少硬盘无谓的工作量。2、 拆卸、安装方便,不需要打开主机机箱。3、 ID可以直接在机箱上的开关切换,不需要在硬盘上插拔Jumper。4、 外置盒可以配备独立完善的三热系统,让硬盘有更好的散热工作环境。 一般较常见的SCSI硬盘外置盒,其外接接口为低密度50-Pin或是高密度50-Pin的SCSI接头,外置盒内部则以50-Pin的内接排线连接于硬盘。至于Ultra Wide SCSI硬盘的专用外置盒则较为少见,其外接接口为68-PinWide接头。内部则以梯形68-Pin WideSCSI内接排线连接于硬盘。目前最新的Ultra2 Wide SCSI LVD硬盘,由于连接的排线要求较高,再加上特殊的双绞线设计,因此不论在外置盒排线或是SCSI外接线都必须重新设计,目前仍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产品。 安装两个以上的SCSI硬盘:若是你有两块以上的SCSI硬盘,可采用以下的排列组合来安装:1、硬盘都内置于同一张SCSI接口卡:一般SCSI接口卡所附的内置排线只能连接12台设备,如果需要内置多块硬盘,可能需要另购排线。另外有些Ultra2 SCSI LVD接口卡不仅可以同时提供内置Ultra2 LVD SCSI与Ultra-WideSCSI,而且能让这两种规格的SCSI设备,在同一个SCSI通道中不相互牵制、影响。2、 两块SCSI卡连接多块硬盘:这是比较奢侈的做法,因为你需要再买一块SCSI接口卡;但是如此一来,连接的数量与SCSI的长度就没有顾虑了。 3、 同时使用外置与内置方式:同时内置与外置SCSI硬盘,也是一种连接多台硬盘的方式,但是也要注意内置排线加上外置线的总长度是否超过限制。还有外置的最后仪态与内置的最后一台硬盘都必须打开终端电阻。 一般建议在安装高级SCSI硬盘时,尽量使用内置的方式,例如Ultra-Wide SCSI或Ultra2SCSI,因此这些需要频宽、低噪音的硬盘,若采用内置的方式能够达到理想的性能。 经过前面的安装说明,相信你已经把自己的SCSI硬盘安装完毕了,此时一定迫不及待想要使用这块硬盘。别急,因为后头还有一些必经的程序需要你动手去做呢!在这里我们将要告诉你如何使用SCSI硬盘来启动。在进行SCSI硬盘的启动设置之前,请你先预习一下整个过程:在System BIOS中关掉IDE硬盘SCSI BIOS的SCSI ID设置软驱启动硬盘分区与启动硬盘设置高级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设置System BIOS的启动顺序并重新启用IDE硬盘。 关掉IDE硬盘: 如果你的计算机这样中已装有可启动的IDE硬盘,请先从System BIOS中将他们关掉。1、 在刚开机的时候,按下Delete键。2、 进入System BIOS的画面,用方向键移动光标,选择STAND COMS SETUP,并按下Enter键。3、 使用Page Up与Page Down键,将这些IDE硬盘设为None。SCSI BIOS设置 接着请你确认启动SCSI硬盘的SCSI ID,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到SCSI ID中,设置启动设备的SCSI ID。 重新启动后,当屏幕中出现了以下画面时(以Adaptec AHA-2940U/UW为例),立刻按下Ctrl + A 键:1、 出现SCSI BIOS画面时,立刻按下Ctrl + A 键。2、 键入SCSI BIOS的菜单画面,以方向键来移动光标,选择SCSI Disk Utilities并按下Enter键。3、 选择Boot Device Options并按下Enter键。4、 选择Boot Target ID并按下Enter键。5、 在SCSI ID菜单中选择你开机硬盘的ID,选后按下Enter键。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请确认SCSI硬盘的ID是否为这里所设置的ID。6、 回到上一菜单,确认Boot Target ID已经设为所选的硬盘ID ,这时请按下Esc键。7、 确认你是否要存储设定,选择Yes并按下Enter键。8、 在按下Esc键离开此画面。9、 在第一画面按下Esc键,选择Yes,离开SCSI BIOS公用程序。 若以SCSI设备启动,系统会以第一台SCSI设备做为启动盘,因此设置SCSI Boot ID的作用,就在于让系统将此ID的硬盘认定为第一台SCSI设备。其他SCSI设备的启动设置: 除了SCSI硬盘可以做为启动设备之外,其他例如MO、抽取式硬盘、ZIP、CD-ROM等,也都可以用来作为启动设备哦!MO、抽取式硬盘、ZIP属于Removable Disks设备,除了要设定他们作为启动ID之外,还需要做以下设置:1、 进入SCSI BIOS主菜单,选择Configure/View Host Adapter Settings并按下Enter键。2、 选择Advanced Configuration Options并按下Enter键。3、 选择Support Removable Disks Under BIOS as Fixed Disks并按下Enter键,将此项变更为All Disks或Boot Disk Only。4、 将BIOS Support for Int13 Extensions设置为Enabled,如此可以支持SCSI CD-ROM启动。 设置完毕后,便可以让任何一张抽取式磁盘作为启动盘了!若是SCSI BIOS在屏幕上显示出SCSI BIOS Installed Successfully!,就表示你不需要安装任何驱动程序,就可以在操作中看到这块硬盘了。如果显示的SCSI BIOS NOT INSTALLED,则表示SCSI BIOS没有管理到SCSI硬盘,将Include In BIOS Scan设为Yes,并把BIOS Support for Int13 Extension设为Enable。 开机硬盘的设置操作: 完成了BIOS的设置工作之后,紧接着我们便要开始进行硬盘的各项操作。首先请你准备一张3.5寸启动盘(最好是Windows98的启动盘),次磁盘中必须含有FDISK.EXE与FORMAT.EXE两个文件。在使用软盘启动前,请检查一下System BIOS中的启动顺序是否为A,C,SCSI。 硬盘分区: 1、 将磁盘放入磁盘机中,重新启动。 2、 启动后在A:之下执行FDISK.EXE。 3、 Enable large disk support即表示支持FAT 32,可以让一个分区大于2GB。输入Y按下Enter继续。 4、 选择Create DOS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开始建立分区,并按下Enter键。 5、 选择Create Primary DOS Partition建立DOS分区。如果你想要将所有硬盘空间分成一个主分区,请输入Y;若想要分成两个以上的分区,请输入N。出现此信息时,表示硬盘已经分区完成。 6、 按下Esc键离开FDISK。请你再次执行FIDSK,选择Set active patition来指定启动分区。如果你已经装有IDE硬盘,且刚开始没有先在System BIOS中将IDE硬盘设为None,则此处不能将分区指定为Aactive。离开FIDSK程序之后,请你重新启动,这样刚才的分区硬盘设置才会生效。高级格式化硬盘:硬盘分区完毕之后,请你重新启动,在A:输入FORMAT C:/S并按下Enter键,开始C盘的高级格式化。而/S表示在格式化之后,将启动系统文件复制到C盘中,让硬盘可以直接启动。高级格式化完成,此时可输入硬盘名称,或直接按Enter键回到DOS模式。 一般我们所指的格式化,泛指高级格式化,因此硬盘在出厂时已经做过低级格式化了,所以没有必要再做一次低级格式化。不过SCSI BIOS中倒是附了一个低级格式化的程序,可以直接将SCSI硬盘再做一次低级格式化的操作。 经过了格式化之后,你的SCSI硬盘不但可以启动,同时也可以直接存储数据了。请你将启动盘退出来,并重新启动。先前你已经将可启动的IDE硬盘从System BIOS中取消掉了,所以在SCSI硬盘重新分区与格式化的工作完成之后,请记得在System BIOS中将IDE硬盘重新启动。 安装操作系统: 如果你想在SCSI硬盘上安装Windows98系统,最好使用Windows98的启动盘来启动,因为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