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实录:古诗二首《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doc_第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实录:古诗二首《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doc_第2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实录:古诗二首《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doc_第3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实录:古诗二首《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doc_第4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实录:古诗二首《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实录:古诗二首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2、50分钟学两首古诗,能不能背几首学过的古诗,让王老师走进咱们哪个班?你们中间,领教对古诗的感悟。一、初读读正确1、自读投影出示 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完后,互相说说,借助下面注释理解大概的意思教师板书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四人小组讨论3、朗读古诗读正确二、比较读整体感悟想一想有何相同的地方?随机出示1、背景介绍学生回答:南宋师:对于南宋的时期了解吗?生:教师介绍历史背景2、比较写作规律看看这两首诗前几句有何相同?后几句有何相同?写事,写景后面都写到了什么?朝廷的腐败板书:权贵 百姓三、解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了解第二首诗大意2、解读重点词遗这儿的遗做什么讲?板书(遗留)3、解读重点词胡尘他理解第三句,他说的首先是胡尘?(1)胡尘是什么意思?(2)想象:播放音乐 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老人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小孩在流泪,这一滴滴的泪是怎样的泪?(3)当你彷佛感受到这一切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4)有层次朗读4、解读重点词又一年(1)又一年是多少年呀?(2)你能确切地说去是多少年?(3)背景介绍 (整整65年了,780个月,2万3千7百多天)(4)朗读体会(5)师范读5、课外延伸示儿6、小结四、解读题临安邸1、权贵们在干什么?谁看到了他们在干什么?2、解读为什么把杭州做汴州?(背景介绍)3、解读醉字,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4、你此时的心情怎样?(焦急 愤怒)5、感受作者心理你仿佛感受到了林升那颗怎样的心?五、课堂小结1、场景不同,人物不同,又有相同的地方,那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忧国忧民)2、表演背诵六、延伸1、学生尝试写写出示;面对醉生梦死的权贵,面对水深火热中的遗民,面对忧国忧民的作者你想对谁多几句话?2、反馈随机生回答面对醉生梦死的权贵,补充你知道范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