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盲从(mng)步骤(zhu)停滞不前(zh)B大儒(r)思索(su)腐草为萤(yng)C塾师(sh)譬如(p)辨伪去妄(wng)D懒惰(su)墨守(m)不攻自破(gng),D,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2分)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感悟。B毕业致辞是给学生毕业前上的最后一课,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独到的见解,严密的论证,充实的内容,还有情怀。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D过去二十年,香港的成就源自发展,未来,香港的进步更需要发展。,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使大家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B中国独创的深海利器,全球最大的钻井平台“蓝鲸2号”即将迎来首航。C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出现的问题的情景。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学校最近又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B,5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为生气,他一句话也不说,眼睛盯着她,狠狠地。”句中加点的词词性依次为:动词、名词、助词、副词。B“红旗飘飘”“自我检讨”“寻章摘句”“争先恐后”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C“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黄冈市教育局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教育局严禁有偿补课。”D“只有少一点花拳绣腿,多一些务实之举,老百姓才会真心点赞。”这个复句的第一层是并列关系。,C,7本文确立了一个中心论点,并设了两个分论点,请概括出来。(4分)(1)中心论点:_(2)两个分论点:_,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8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学校将开展以“浸润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6分)(1)【魅力汉字】请根据谜面写出谜底。(2分)两目不同心相连。打一字:_一边是绿,一边是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打一字:_,想,秋,(2)【众说纷纭】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0字左右)(4分),小明,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你是践行弟子规的典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知入”与“知出”张运辅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灵的“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选文有删减),9对本文中心论点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阅读后要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B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C本文主要论述了阅读时“入”与“出”的方法。D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D,10根据本文的内容,谈谈阅读中“入”与“出”的辩证关系。(2分)11本文第段画横线的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出”则是“入”的目的。,采用了举例论证。作用:通过举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例,论证了“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具体、形象,增强了说服力。,12下面这段文字放入本文的哪一段最恰当?说明理由。(3分)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灵,和作者的心灵契合。”13联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3分),第段。这段文字引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具身智能+商场客流动态监测与引导研究报告
- 具身智能+医疗诊断机器人AI辅助诊断研究报告
- 具身智能+城市交通信号智能调控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安全员之B证项目负责人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6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级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北省衡水十三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重庆市南坪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文山马关实验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机械制造业智能化生产与供应链优化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玻璃升降器拆装与检修课件
- 东南亚护肤品电商行业市场洞察(2025年8月版)
- T-CSER007-2024煤基固废人造土壤基质用于盐碱地改良的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GJB9764-2020可编程逻辑器件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 热催化转化-洞察及研究
- 《“十五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发布 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 拆电梯施工方案(3篇)
- 2025中国邮政校园招聘补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届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 职称评定政策解读
- 发动机装配工艺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