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核心竞争力探析论文.doc_第1页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核心竞争力探析论文.doc_第2页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核心竞争力探析论文.doc_第3页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核心竞争力探析论文.doc_第4页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核心竞争力探析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核心竞争力探析 (Title):Probing Into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re Competence 系 别: 专 业: 市场营销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核心竞争力探析摘要2010年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成功以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其中包括大家所热切关心的知识产权,这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作为我国汽车行业的领头羊之一,吉利集团近年来发展速度飞快,成长良好。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吉利则通过技术的自主研发、人才体系的打造、安全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创新的营销策略四个方式培育其核心竞争力,让其在竞争越发激烈的汽车市场中突围而出。本文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通过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的案例,对吉利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做一定的研究,探析吉利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同时分析吉利集团能够在日趋繁荣又不安定的中国汽车市场上突围而出的原因,揭示培育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与重要意义,并试图从中找出吉利在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借鉴吉利的成功,为我国汽车企业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营销策略;自主品牌;技术创新Research on The Core Competence of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AbstractMarch 28th, 2010, it is a milestone for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when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mpleted its $1.8b-buyout of Volvo with. As one of the bellwethers in our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Geely is very fast, and has good growth in the recent years. Core competence is the source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Geely, who rush out through the line of besiegers from the auto market where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etitive, throughs 4 ways tha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utonomously, builds up a talent system, establishes safety engineering system and uses innova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its core competence.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core competenc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hrough the case of Geely Holding Group acquired Volvo, 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core competence of Geely Holding Group, probing into its strategy of core competence cultivating, meanwhile point out the reason of Geely can rush out from Chinese automobile market where is flourishing and unstable, announce the way an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auto company, finally, take example by Geelys succeed, it also rai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Chinese automobile enterprises.Keywords: core competence, market strategy, self-owned br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目录一、绪论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2二、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4(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4(二)核心竞争力的特点6三、吉利汽车竞争力的分析8(一)吉利企业简介8(二)吉利核心竞争力的培育10 1.技术的自主研发10 2.人才体系的打造11 3.安全技术体系的建立12 4.创新的营销策略13四、吉利核心竞争力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15(一)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激发自主研发能力15(二)品牌重新定位,塑造品牌形象15五、吉利的成功经验给中国汽车企业的启示17六、结论19参考文献20致谢21一、绪论(一)研究背景1.问题的提出1990年,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自此管理学界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掀起一个个高潮。中国经济学家唐海洲曾经对国内外企业发展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分析。他发现影响企业发展的根源只有两个: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市场营销力。企业要在越来越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认可,并且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必须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从其研究所得,核心竞争力的积极、正确地应用,不仅是企业在行业、本领域获得明显竞争优势的保障,而且是企业开辟新领域、建立新的利润增长点,甚至是建立新的主导产业、实现战略转移的重要手段。这一研究也说明了核心竞争力在吉利成功转型中的重要作用。2008年北京车展,战略转型中的吉利首次携24款展品震撼出击,一举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2009年上海车展,以“新吉利”为主题的吉利展台上呈现出34款展品,包括22款整车和14款动力总成,圆满实现再创辉煌;2010年北京车展上,在超过3000平米的自主品牌最大展台上,“技术吉利”共计展示了54款展品,包括39款整车、14款动力总成和1个BMBS模拟器,展品数量和质量空前,成功实现了更上一层楼。另外,吉利规划到2015年完成的5大技术平台、15个产品平台和40多款车型产品,也已经有大半浮出水面。在2011年11月22日发表的一篇网文吉利自主创新,多技术平台支撑产品后续更新中,对吉利近年在自主创新上的成绩作了肯定与表彰。文中显示,截至2010年11月底,吉利集团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三方面的专利达到了3254个,科技论文2089篇,科技成果共计达到89个。由此可见,创新能力和汽车核心技术是吉利集团最为依赖的竞争力,高新的技术能力也成为了吉利集团获得重大发展的主要因素。2.文献综述美国著名战略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与哈默(Gary hamel)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文中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唐海洲主编的卓越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市场营销力提到,影响企业发展的根源只有两个: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市场营销力。企业要在越来越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认可,并且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靠的就是企业一定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保罗特罗特(Paul Trott)在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中把企业长期的成功归功于该公司的产品的竞争力,在这种竞争力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营销。总言之,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巍然屹立,企业就要在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营销力上下功夫,并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水平上,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营销力。何宝文认为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汽车企业应根据不同的汽车产品和市场情况,灵活地运用各种定价策略,有效地保证企业定价目标的实现和定价方法的实施,提高竞争力,增加销售量。资深企业顾问许正文在三本管理:危机时代的汽车企业赢利之道中重视企业的战略转型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应该将资本运作、品牌运作、成本运作和人才运作相结合,在保证成本和价格优势的前提下,实现技术领先,品质优秀。综上所述,在吉利汽车通往成功之路上,必须重视转变战略观念,组织企业变革,低端起步,逐步向中高端攀升;区域突破,逐步向国际市场延伸。(二)研究意义北京时间2010年3月28日,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与福特汽车在瑞典正式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集团成功以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其中包括大家所热切关心的知识产权。09年收购全球第二大独立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公司、10年收购沃尔沃,锋芒毕露的创举让吉利集团的气势一时无二,另一方面,吉利集团也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曾经的吉利是以产品价格低廉而闻名的企业,面对如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吉利若仍固步自封的以低价为诱饵显然是无法成功的。相反,转变观念,组织变革,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出深刻分析,加强自主创新和研发的能力,在技术上领先、在营销上突破成为了吉利的成功之道。吉利的战略转型也对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和突破有很大的启发。对此,本文将在概述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对吉利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做一定的探析。同时分析吉利集团能够在日趋繁荣又不安定的中国汽车市场上突围而出的原因,揭示培育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与重要意义。二、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特殊的技能(包括技术的、管理的等)以及相关的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品牌资源、企业文化等)组合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企业独具的,与他人不同的一种能力。企业持续竞争的源泉和基础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1990年由两位管理科学家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能力理论在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研究方面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指导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的产生代表了一种企业发展的观点:企业的发展由自身所拥有的与众不同的资源决定,企业需要围绕这些资源构建自己的能力体系,以实现自己的竞争优势。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由洞察预见能力和前线执行能力构成。洞察预见能力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知识、独有的数据、产品的创造性、卓越的分析和推理能力等;前线执行能力产生于这样一种情形,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会因前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而发生改变。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整体资源,它涉及企业的技术、人才、管理、文化和凝聚力等各方面,是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有学者为核心竞争力归纳了4种特性,进一步丰富了核心竞争力的定义。1.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独特专长 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独自拥有,不同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也不同,因而不易被同行模仿。它是企业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是企业技术、组织和文化的整合,从而使得它具有独特性,不可能被竞争对手模仿或占有,是企业个性的产物。2.核心竞争力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 核心竞争力必须有助于企业实现用户所看重的价值,它在为企业给消费者带来好处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关键的,对企业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应具有特殊的贡献,其价值性主要通过市场检验来实现,它能为顾客带来长期保值、价值升值、价值创新等。因此,消费者是决定一种能力是否为核心竞争力的最终裁判,企业符合市场需求程度越高,核心竞争力价值越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显著。3.核心竞争力应该能够衍生多种强势产品或服务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企业可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经营领域扩展到相关领域而衍生出众多的技术和产品,形成自已的系列产品,能够为自身复制和模仿,具有弹性效应。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通用的技能专长,而不是对应于某一两种产品本身。在企业的能力体系中,核心竞争力是母体,是核心,通过溢出效应,可以使企业在原有的竞争领域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可围绕核心竞争力进行相关的市场拓展,通过创新获取该市场领域的持续竞争优势。4.核心竞争力是个性化的“管理遗产”和超强的路径依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经过时间、知识、技术和人才的积累逐渐形成的,是企业在长期生产技术实践中以特定的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道逐步积累起来的,它的建立一般需要510年,乃至数10年,并深深扎根于企业组织,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因而它使竞争对手很难模仿,一旦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企业将获得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就在于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而这就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但是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比较模糊、抽象的概念,不好准确的把握,故而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形象的用“树型”模型(如图1所示)做了一个贴切的比喻,将企业比作一棵大树,最终产品是树的果实,业务单元是树的枝条,核心产品是树干,核心竞争力就是提供营养、水分和支撑的“树根”系统。由此可见,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实物体现,也是核心竞争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纽带,企业的核心能力产生核心产品,由核心产品形成不同的业务单元,并发展出最终产品。如图2.1:/view/7e8a7419227916888486d756.html图2.1 核心能力树型图(二)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巴顿(Leonard Barton)所总结,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四方面的内涵,包括:1.核心竞争力是价值高的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必须是那些能增加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减少威胁的竞争能力,它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2. 核心竞争力是稀有的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一无二的、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的竞争能力。即使一种竞争能力很有价值,但是如果可以被许多竞争对手所拥有,那它产生的则只能是竞争均势而不是竞争优势。3. 核心竞争力是难以模仿和学习的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必须是不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学习的,并且模仿和学习的成本很高。在以下情况下形成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难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学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经历和条件;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其所表现的竞争优势之间的联系不易被清楚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一定的社会人文环境有关,包括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习俗传统等。例如日本企业中家族式的管理能创造极高的企业效率,但这种管理模式却很难为美国企业所模仿。4. 核心竞争力是难以被替代的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必须是难以被替代的,它应该没有战略性的等价物。所谓战略性等价物是指如果当两种不同的资源或竞争力可以分别用于实施同一种战略的话,那么这两种资源或竞争力在战略上讲就是等价的。通常来说,一项竞争力越是来源于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就越难找到战略上的替代物。三、吉利汽车竞争力的分析(一)吉利企业简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200亿元,连续七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五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吉利集团现有吉利熊猫、帝豪EC7、TX4以及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及中国龙等10余个系列,30多款整车产品;拥有1.0L-1.8L全系列发动机及相匹配的手动/自动变速器,通过收购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快速丰富了吉利自动变速器的产品线,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重要保障。 迄今为止,吉利已在海外建有近200个销售服务网点,在乌克兰、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设厂进行SKD/CKD组装生产和销售,累计实现海外销售十几万辆,位居中国轿车出口前列。2004年,吉利汽车出口4846 辆,名列中国轿车出口第一名;2005年,吉利出口轿车近7000辆,出口国扩展到30多个国家;2006年,吉利进军欧美的脚步明显加快,吉利汽车分别在德国法兰克福和北美亮相,年度总销售量达20.4万辆。吉利集团投资数亿元建立了吉利汽车研究院,目前已经形成较强的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电器的开发能力,每年可以推出4-6款全新车型和机型;自主开发的4G18CVVT发动机,升功率达到57.2kw,处“世界先进,中国领先”水平;自主研发并产业化的Z系列自动变速器,填补了国内汽车领域的空白,并获得中国汽车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自主研发的EPS,开创了国内汽车电子智能助力转向系统的先河;同时在BMBS爆胎安全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拥有各种专利16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10多项,国际专利20多项。吉利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吉利战略转型的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吉利公司现有员工130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00余人。拥有院士三名、外国专家十多名、博士数十名、硕士数百名,高级工程师及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数百名,在吉利各条战线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吉利汽车后来居上的重要保障。 集团还投资数亿元建立了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超过4万人;每年有近万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为中国汽车工业和社会输送了宝贵人才;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委托,投资建立的浙江汽车工程学院,是中国首个专门培养汽车车辆工程硕士、博士的研究生院。2007年5月“吉利同济汽车工程研究院”的成立,创造了民营企业与高等学府联合开发、联合办学的新模式。 集团贯彻“时刻对品牌负责,永远让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集团狠抓质量体系建设,已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为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开展了海湾GCC、欧盟的EEC&ECE等国际认证工作。 吉利集团从1998年到2010年的销售量统计如表3.1:/view/0188a93510661ed9ad51f3af.html图3.1 吉利1998-2010年销量统计表由图表可见,吉利汽车年销量从1998年进入汽车市场开始,就逐年递增。从1998年的仅仅200辆,到2010年的415843辆。本着“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的发展战略,吉利集团制定了十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5年,吉利汽车将在五大技术平台、15个整车产品平台上衍生出以左、右舵兼顾,满足各国法规和消费习惯的40余款车型;将拥有满足国内外法规要求的汽、柴油兼顾的六大发动机平台、10余款发动机和全系列手动、自动的变速器;将在海内外建成15个生产基地,实现产销200万辆的目标。 (二)吉利核心竞争力的培育1.技术的自主研发专利是企业技术实力最高体现形式之一,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其中发明专利具有绝对的原创性,含金量最高。吉利集团在自主研发及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应用方面都在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水平,集团内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部,并聘请了具有专利分析与诉讼实务经验的美国专利律师担任部门领导。截止2010年11月底,吉利集团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三方面的专利达到了3254个,其中在2010年就增加了1516个;科技论文2089篇,科技成果共计也有达到89个。如下表:表3.2吉利专利申请、科技论文、科技成果完成情况汇总表年份专利科技论文科技成果发明实用新型外观合计增长率2000-200510294988-2006151025417194.3%-2007191265219715.2%256172008332258534374.1%30623200984747108939173.8%560252010(截至11月底)1411235140151661.4%96738合计30224644883254-208984 /dfpd/2011-11/22/content_14143430_4.htm吉利集团副总裁兼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在2011年收获“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十大人物”,他一直以来都积极鼓励技术创新,积极引导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中,广开思路、创新设计,使科技创新贯穿于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在吉利收购沃尔沃谈判过程中,赵福全更是为吉利争取了沃尔沃全部的知识产权,打造了吉利一流的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体系。2011年,吉利集团获得“2011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十大品牌”称号。除了上述专利的数据统计以外,吉利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还有以下三方面的体现:(1)研发能力迅猛提升目前,吉利汽车研究院已经形成独立的造型设计、工程设计、工程分析、试制试装和同步工程能力,完全具备了汽车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及新能源等关键技术的哦正向自主开发能力。(2)车型产品层出不穷科学的产品平台规划与不断深化的通用化建设,不仅理顺了吉利产品序列,更使吉利新品不断推出成为可能。目前,吉利汽车研究院已形成了平均每个季度至少推出一款全新车型的开发能力。2009年,吉利EC718、EC718-RV、中国龙、海景和熊猫1.0升等车型成功上市。2010年,吉利又有包括首款C级轿车、首款SUV、全新经济型轿车等在内的10多款车型投放到市场。(3)核心技术不断突破首先是“安全第一”战略硕果累累:吉利独创的BMBS爆胎监测与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带动主动安全技术的全面提升;2008年远景在中国汽车技术中心CNCAP第三方认证中成为自主品牌首款四星级轿车,2009年仅为A00级别的吉利熊猫更以45.3分的成绩,成为第一款自主品牌五星级经济轿车。其次是保持动力总成自给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常规动力总成方面,先进的GeTec吉利节能环保高效发动机系列正在开发中,除常规汽油机型外,还包括小排量增压和缸内直喷机型,以及采用高压共轨技术的柴油机,这些机型均可直接满足欧V排放标准,将在未来2011-2012年内陆续实现量产;同时吉利在研的还有高效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目前样机已经开发完成,正搭载于整车上测试。在新能源技术方面,以熊猫平台开发的第一代基本型纯电动车、第二代高性能电动车,以及Plug-in、怠速启停等混合动力车型均均已全面推出市场。2.人才体系的打造吉利汽车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另一策略就是通过人才体系的打造,不断吸纳一流的汽车人才加盟,尤其以收购沃尔沃的吉利团队而言,吉利就像海绵一样,不断吸纳着顶尖人才的加盟。吉利的人才培养、招收,已经形成体系,从技术工人的培养,高级人才的培育到高端人才的引进,受到国家的肯定。2006年底,著名海归汽车专家赵福全博士加盟吉利担任技术领军人,根据吉利战略转型的需要和董事长的要求,立即着手进行技术体系整合。在克服种种困难之后,终于将原本分散的技术力量凝聚为合力。至2009年,赵福全带领吉利成立两大研究院吉利汽车研究院和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吉利汽车研究院,作为吉利研发大本营,负责完成各项研发任务;浙江汽车工程学院,负责汽车高级人才的培养。同时各基地技术部行政上隶属基地管理,技术上则由技术体系统一掌控,负责在产产品的质量改进与工艺改良。从而形成了能够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负责的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的完整体系。2010年成功收购沃尔沃更让赵福全名声在外。一个企业的人才体系,就如一个金字塔,核心人才和领军人物在顶端,而具体工作的落实和产品的生产,则在底层,战略规划再出色,没有出色的员工和技术工人,就如流沙上建筑,根基不稳。吉利在发展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清楚的认识到,技术工人需要自己培养。与吉利造车几乎同时起步,吉利办起了培养专业技工的“浙江吉利技师学院”、“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等职业学校,后来又在北京昌平办起了“北京吉利大学”,在海南办起了“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在杭州办起了“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并将在湖南创办“湖南大学湘江学院”,涵盖了从中职中专到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各办学层次,一个企业形成如此完备的教育体系,堪称绝无仅有。吉利是个很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企业,因为他的工人来自自己的高职院校,其行政管理人员来自北京吉利大学。古有岳家军所向披靡,因为都是子弟兵。吉利从学生时代就培养的工人和员工,灌输企业的理念和信仰,毕业之后进入企业各个岗位,是另一种形式的子弟兵。我国汽车评论员飞来峰就曾说道,“企业的发展靠人,上靠领军人物、核心人才,下靠一线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两者缺一不可。吉利的人才体系,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3.安全体系的建立Euro 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是汽车行业内人士公认的目前国际汽车界最具影响力的安全评定机构,也是最受广大汽车生产商和消费者认可的权威评测之一。 Euro NCAP的测试内容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柱状物侧面碰撞和后部冲击碰撞,评价指标共分为成人保护、儿童保护、行人保护和安全辅助4大类,合计30余小项,涉及的测试考查数据接近1000个。近期,国内外多家媒体都报道了帝豪EC7在11月23日获欧洲权威安全评定机构Euro-NCAP四星评定,成为历史上第一款获得四星评价的中国自主品牌车型,这一消息在业内外引起轰动。为确保吉利车的安全品质,吉利做了大量细致的开发工作。以帝豪为例,共有200多名研发人员参与了帝豪的安全开发,先后进行了CAE仿真与试验验证、100余次的整车碰撞试验、180余次滑台试验、数百次零部件验证试验以及大量的仿真分析。帝豪EC7/EC8在主被动安全方面在同级别车型中最为丰富。在人性化安全方面,帝豪车型具有多处先人一步的前瞻性设计。率先导入行人保护理念,使用人车友好型保险杠系统为行人带来更高级别的安全保护。据介绍,吉利独创的安全技术与 BMBS技术息息相关。它专门针对在事故中占有极高比例的高速爆胎危害而开发设计。统计表明,高速公路上70%的交通事故是轮胎爆裂引起,而爆胎事故几乎都会导致车毁人亡,高速爆胎发生时,司机从发现状况到采取制动措施通常需要3秒钟,而在这时间里汽车已经失去控制。吉利BMBS技术,实时检测轮胎气压,当爆胎发生时,系统快速智能反应,即刻实施自动紧急制动,使汽车平稳减速。BMBS技术是汽车安全技术的一项重大发明,BMBS技术在08年1月北美车展全球发布,并获得“技术创新特别贡献大奖”。吉利表示,吉利汽车要实现“保四争五”的安全开发目标,这包括所有新开发的车型,包括经济型轿车,其中80%的车型将争取达到C-NCAP碰撞五星成绩。据资料显示,在四大类测试项中,帝豪EC7在儿童保护、行人保护和安全辅助三项都已经达到了Euro NCAP五星的标准,只有成人保护一项得了27分,距离五星要求只差2分。为此,ENCAP还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这个成绩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里程碑。至此,吉利在A0级车、A级车、B级车上都有了五星安全认定。在安全技术方面 ,吉利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状元。4.创新的营销策略吉利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技术、人才与安全体系上的创新,其在营销模式的创新至关重要,因为无论创新使技术如何完美,产品是如何的吸引人,人才体系如何强大,如果其不能在销售终端实现对消费者的“化学反应”,那么技术、产品、人才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试对吉利汽车营销创新进行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者的选择任何被制造出来的商品都是为了消费,因此正确的选择消费者是至关重要的,吉利汽车打着“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标语进入中国汽车市场,这个标语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买的起,即是汽车的价格与消费者的收入成一定的比例;其次是好车,也就是说吉利汽车不是低质的低端汽车,总括起来就是造对于消费者来说性价比高的汽车。消费者的收入情况存在很大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消费者对于汽车有不同的需求,对于收入较低的消费者来说汽车只是人类的代步工具,对于收入很高的消费者来说汽车更是他们身份的彰显方式,因此汽车消费的心理价值也许会与其作为代步工具的价值等同,甚至在购买决策中被赋予更大的权重。吉利汽车进入国内汽车业时就是运用了现今比较时髦的所谓水平营销方法,对汽车消费的市场边界进行了重新界定,将原来被排除在外的寻常大众重新考虑进来,并承诺要为其提供高性价比的汽车(买得起的好车),这样的营销方法使得吉利迅速占领国内低端汽车市场。 (2)营销模式的创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市场条件下,选择不同的销售模式,吉利在销售模式上表现出足够的机动性。在创业初期,由于主要目标是销量,吉利采用的是“捆绑式”销售,在全国各地以区域经营的形式,由经销商买断产品,企业只同经销商发生支付关系,而不直接同客户发生营销关系,这样吉利可以全身心的搞研发和制造,抓内部管理,搞流程设计和制度建设,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在当时是非常适合吉利的。为适应未来产品系列的不断壮大,吉利在母品牌之下构建了3个整车子品牌,即全球鹰、帝豪和上海英伦,各子品牌彼此并列平等,分别代表不同的品牌特性和风格,弃分网销售为分产品销售,通过网络建设和服务满意度提升品牌的价值,使吉利的产品营销形象彻底改变。此外,吉利允许有实力的经销商跨产品经销,同时经销高档和低档的产品,这样不仅会使现存的销售网络发生最大效用,而且也会降低建立新销售网点的成本;对于实力有限的经销商则只允许其经销低档产品。一方面有的经销商不能经销某种产品已经足以说明此产品的特殊档次,另一方面有实力的经销商又能利用同时经销多种产品的机会发挥规模效应实现最大化效益。 (3)售后服务创新随着各品牌之间质量的差距越来越小,售后服务成为产品品牌的重要内容,而且重要性越来越大,大有超过产品质量的趋势。吉利汽车的售后服务在国内汽车业中处于领先的地位(从湖南光大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了解到,在315TS联合腾讯汽车、太平洋汽车网、爱卡、中国汽车网等共同发布的2008年度汽车投诉统计报告中显示,汽车行业倍受关注的处理投诉解决效率、服务态度和结果认可度上,吉利汽车表现优异,三项总分255.3分,位列第二,仅次于合资品牌上海大众) 。这一方面说明吉利在售后服务方面做得比较成功。有学者认为,在所有的创新中营销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正是通过独特的营销创新,吉利汽车进一步巩固国内市场、低端市场,进一步向国际市场、中高端市场进发。四、吉利核心竞争力培育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激发自主研发能力我国汽车企业处在发展初期,要想迅速地掌握技术,引进不失为好方法。即使是技术发达的国家,也相当重视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在消化吸收过程中,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改进,继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但是,引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消化吸收也不是根本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达到技术上的资历和超越,实现自主研发。吉利汽车在收购沃尔沃及其100%的知识产权后,势头持续勇猛,据消息报道,2011年第三季度沃尔沃汽车在全球市场保持强劲增长,零售销量达103,119台,同比增长22,396台,增长率为二成八。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69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15亿瑞典克朗。2011年前九个月,沃尔沃汽车总共销售333,865台,同比增长二成三。其中,中国市场增速继续领跑,实现同比增长六成八。但是吉利有着如此强劲的势头很可能只是一种短期现象。这样的势头能否延续还要看其能否吃透沃尔沃的核心技术,最终在自身技术上实现超越,做到自主研发,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吉利应该加大对引进技术的消化的投入增加人员的培训,为自主研发搭桥铺路。(二)品牌重新定位,塑造品牌形象身处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初期,国内几乎所有汽车企业都大打“低价招牌”,吸引国内大部分的廉价消费群体的青睐。在2007年之前,吉利也曾是“低价战略”的先锋。但在2007年6月宣布战略转型,不再生产4万以下车型之后,吉利做了一个大转身。品牌的定位关系到品牌的价值。但并不代表只有高档的定位才能显示汽车产品的价值,适合大众的品牌同样具有高价值。在我国,大众对于国产轿车的心理定位尚不为高,在同样价位的中档车选择中,大部分人会选择欧美日系车而放弃国产车,故吉利在对其品牌进行重新定位时,应注意一下两点:1.应立足国情,做大众品牌不可否认,汽车品牌中的部分品牌如劳斯莱斯、宾利,发源自西方,定位高端,已有百年历史,对消费者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但品牌不一定高价,美国、日本的企业并不追求高档品牌,相反,比较知名的品牌都是一般消费者能够消费得起的品牌,如雪弗兰、丰田都定位不高,随着我国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吉利汽车品牌可审时度势,定位于适合大众购买的性价比高的品牌。2.塑造品牌形象,做特色品牌国外汽车的品牌形象并非一朝一夕完成的,它们经过长期的塑造,一再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固定的形象。例如,提及日本车,总会让人想到“经济适用”,美国车则“舒适、动力强劲”,德国车“精致、耐用”,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汽车的文化。中国汽车由于历史短,积淀少,在消费者心中还难以树立固定的品牌印象。因而,吉利汽车应在品牌形象这一方面花大力气,为消费者塑造一种即使廉价也可优质的积极形象。五、吉利的成功经验给中国汽车企业的启示通过对吉利核心竞争力的探讨,可以为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以下几点借鉴:(一)技术研发实力 技术研发是汽车企业的基础,吉利的成功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因此,发展技术研发力量是我国汽车业的当务之急。但不同时期的技术发展的特点是不同的,应该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看吉利的发展,也是最早由学习引进的技术开始的。由于汽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我国企业可以由易到难,逐步深化。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善于利用全球的技术资源,实现从技术合作到完全独创。同时,要抢占新时代的技术发展潮流,争取获得另一片天空,如环保,节能、安全等,这就一定要坚持走独立研发,技术原创的道路。(二)成功的营销理念 成功的企业都是技术与营销的完美结合,因为技术的最终裁判是市场上的顾客,因此永远都要以顾客指导技术,以技术成全顾客。我国企业在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核心技术之前,更应该要以成功的营销来弥补与国外公司在技术上的差距,通过准确的分析出自身的优势,并利用这一优势坚持走专业化的道路。例如可以通过挖掘国外大企业所没有留意或覆盖到的细分市场来打开市场缺口。例如本田摩托最初进入美国市场时,就是以当时美国市场上没有的小排量,轻型化摩托,打开了全是大排量,重型摩托的美国摩托车市场的。(三)优秀的人才结构优秀人才是组成企业雄厚的技术实力,先进的管理水平的基础,是企业最关键的资源。放眼世界500强,无一不求贤似渴,而其内部又无一不人才济济。正是这样聚集了优秀的人才,才令企业持续不断的保持竞争优势。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是否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其本质上就是是否拥有掌握先进技术,具备研发创新能力的人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才就是实力。吉利集团的人才体系在前面已经有所分析,覆盖全国多地的研究院和对高新人才的引进就可体现吉利对人才的渴望。而对于急需发展技术实力,成长中的我国汽车企业而言,可以借鉴吉利的做法,创造出吸引人才,保留人才的环境,通过满足人才的需要,提供人才自我实现的环境和机会,使企业成为孕育优秀人才的温床,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材料。六、结论通过以上探讨,可以看到吉利集团核心竞争力的组成,无论是作为源泉的技术研发,还是创新的营销策略,或是独特的人才体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支持,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如果缺乏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再成功的营销也无法将低劣的产品卖出去,而如果拥有一流的技术研发实力,却没有成功的营销帮助,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再优秀的产品也无法取得市场上的成功的,而作为这二者组成要素的人才,则是吉利强大技术研发实力和成功营销的保证,而这三者的相互融合就是吉利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吉利取得竞争优势,赢得市场成功,获得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正如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所说的:“如果你能生产出更好的产品,那么你就能拥有市场。我们的原则在于不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而生产某产品,而是生产出一种优秀的产品去赢得市场需求。”基于李书福的这样一种理念,吉利集团始终如一的将产品的开发作为公司的核心,公司认为,只有一流的技术才会拥有一流的产品,而吉利获得今日的成绩,也就在于吉利拥有一个实力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它确保了吉利生产的产品的先进性和优秀性,以及拥有满足顾客需求的潜质,保证了其独特性。因此,技术实力是吉利取得成功的源泉。但仅仅拥有优秀的产品并不一定会取得最终市场的成功,为了取得市场的成功,就必须保证产品符合顾客的需求,令技术为顾客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