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章末检测2-(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章末检测2-(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章末检测2-(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章末检测2-(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章末检测2-(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一、单项选择题1图1的实验装置中,能够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A甲与丙、甲与乙 B甲与乙、甲与丁C甲与丙、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的化学能贮藏在下列哪种物质中?()。A水 B无机盐 C氧气 D有机物3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4 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A B C D5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绿叶 b叶绿体滤液 c叶绿体滤液 (叶绿体有气泡产生) (叶绿体无气泡产生)研磨过滤遮光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6森林公园是天然“氧吧”,到此“吸氧”的最佳时间是( )。A凌晨 B上午 C黄昏 D深夜7下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 h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光合作用放出氧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 B C D8“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A吸收二氧化碳 B吸收水和无机盐 C生产有机物 D释放二氧化碳9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A清洁鱼缸里的水 B提供新鲜的食料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D起杀菌作用10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 )。A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B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C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D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11右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C当光照强度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当光照强度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12世博会馆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绿墙,一年可吸收4吨的二氧化碳,能使空气清新是植物体进行的(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吸收作用 D光合作用13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陆生植物叶的上下表皮(ab表示细胞)。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甲是上表皮Ba能进行光合作用C乙是下表皮Db能进行光合作用14 李明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晚上,他将金鱼藻放入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的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并记录在下表中。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156025253510455A试管与灯的距离越近,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B气泡是金鱼藻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C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D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152015年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价值的是( )。A保护土壤和涵养水源 B调节气候和制造氧气 C净化空气和消除噪声 D侵占人类生存空间16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以下不宜采取的措施是()。A 合理利用和开发 B 兴修草原水利 C 营造草场防护林 D 将草原改造成农田17下列关于植被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植物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终年常绿B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C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D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18技术设计能力是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需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审美评价能力。你对这项设计活动采取的态度应该是( )。A学校已经是花园式校园,何必多此一举B绿化校园是校长和园丁的事,与己无关C很想通过这次设计活动,学会技术设计的过程和方法D对老师布置的设计任务,不想多费心思,敷衍了事二、综合分析题19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分析回答:(9分)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甲 乙(1)观察甲装置可知: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_;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_。A与C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_个变量。(2)步骤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_作用产生的;从B瓶、C瓶挤出的气体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C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所吸收,而B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是被叶片进行的_作用所消耗。(3)步骤用乙装置脱色时,大烧杯内装的液体是_,小烧杯中的液体将变成_色。(4)步骤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_瓶的叶片。实验证明: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所需的原料有二氧化碳。20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表自土壤;材料二: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水桶里,只浇水。经过五年,再次称量,柳树质量已达80多千克,而泥土减少却不到100克,如图甲所示; 材料三:18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A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钟罩内的小鼠却可存活较长时间; 材料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称为光合作用。 甲 乙 丙 (1)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成立,则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为 ; (2)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 ; (3)如今,依据碘能使淀粉变 色的特点,常通过检测淀粉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为便于观察,需要进行如图丙的实验,当实验结束取出小烧杯后,可观察到酒精和叶片的颜色分别是 。21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6分)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1)步骤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运走耗尽。(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 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4)步骤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22(5分)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1)玉米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 中。(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 。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 。(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 。答案1A 2D 3D 4B 5B 6C 7C 8A 9C 10B 11A 12D 13B 14C 15D 16D 17A 18C19(3)清水(1)光 二氧化碳 两 (2)呼吸 光合 绿 (4)B 光20(1)土壤质量明显减少(从具体质量的数值予以比较等也可)(2)绿色植物能释放供动物维持生命的气体(植物能产生氧气) (3)蓝 酒精呈绿色,叶片呈黄白色21(1)淀粉(2)蓝 淀粉 叶绿体(素)(3)二氧化碳 (4)叶绿素22(1)胚乳 (2)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清水(蒸馏水)(4)移走小烧杯 司马迁与班固司马迁作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班固作汉书,书未成而作者因与外戚窦宪的关系,死于狱中,事在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相去公元元年各约90年。今日看来,这两部书好像联袂而出。其实它们间隔了大约180年,等于我们现在距离清嘉庆朝的时间。史记为私人著作,汉书则经皇帝看过,有国史的色彩。司马迁自称“成一家之言”和“藏之名山”,已和班固作书的宗旨不同。况且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两位史家的个性癖好不同,这也使他们在取材行文之间,有相当的出入。在公元前90年和公元90年,中国的史家和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已有大幅度的变化。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斥百家,独尊儒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而是为了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他坦白地承认提倡学术,旨在支持当时政权。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根据此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司马迁和董仲舒同时代,他读书不受这种政策的影响。而到了班固生活的年代,“正规的”儒家思想已有一百多年的基础。司马迁和班固一样,自称是周公和孔子的信徒。可是今日我们一打开史记,随意翻阅三五处,即可以体会到作者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他自称“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应当是一种真实的写照。他所崇奉的“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也可以说是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立场就已经和经过正统限制的所谓儒家不同了。史记里写荆轲和高渐离饮酒击筑,又歌又泣,旁若无人,已近于董仲舒所说的“邪辟”。并且项羽是汉高祖刘邦的死对头,而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若在后代必称“项酋”“伪楚”,而“本纪”只能降格为“载记”)。文中又把项羽写成一个虽暴躁却又浑憨可爱的角色,其英雄末路,令人怜惜。与之相较,刘邦反像一个伪君子。史记除了刺客列传之外,还有滑稽列传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可谓涉及九流三教,有呈现整个社会之剖面的样子。班固书里虽有东方朔传,却不再缕列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也因其如此,司马迁就受到班固的指责。汉书里就有司马迁传,内中批评他“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这些地方还不足以表现班固的正统思想,最使我们看出他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斥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的,乃是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这表里列有1931位古代名人,包括传奇中的人物如女娲氏、有巢氏,论语中有名的孔门弟子,春秋中的国君等,至秦亡为止。由作者“显善昭恶”的原则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内中得“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以周公、孔子殿后。仲尼之外即再无圣人,孟子也只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申子、墨翟、韩非都属“中上”,与孙膑、白起一流。刺客荆轲则为“中中”,和孟尝君、吕不韦同品。而“下下愚人”里既有蚩尤、共工、三苗,也有倾国倾城的褒姒和妲己。秦始皇虽焚书坑儒,班固只贬之为“中下”,因为他下面还有二世胡亥列入“下中”,宦官赵高列入“下下”。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想出世俗观念中儒家的拘泥,并不一定是孔子和他门徒的真性格。那些呆板多方面的样子,还是后人所造,其目的在维持文官集团的紧凑。总算还是中国读书人的运气好,得有太史公司马迁在兰台令班固之前写作,否则没有史记,径由汉书开二十三史之端,中国史学的传统,必更趋向“文以载道”的方针,更缺乏“百家殊方”的真实性和生动活泼了。1. 关于史记和汉书的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汉书完成于汉和帝永元四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成书年代相差约180年。B. 史记为私人著作,而汉书则经皇帝看过,带有国史的色彩,因此汉书在编修上要比史记更为严谨和准确。C. 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的宗旨和班固作汉书的宗旨有很大不同,这就决定了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D. 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斥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的思想并未受此影响,而班固则不同,这也是史记和汉书风格差异的重要原因。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支持当时政权。班固受其影响,并呈现于汉书的创作中。B. 司马迁和班固都认同儒家思想,但是作者个人气质的巨大差异使得史记和汉书文风差异明显,司马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