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纲分类.docx_第1页
两栖纲分类.docx_第2页
两栖纲分类.docx_第3页
两栖纲分类.docx_第4页
两栖纲分类.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栖纲分类两栖纲的分类现存的两栖类在脊椎动物各纲中是种类较少的一纲 现存的两栖类在脊椎动物各纲中是种类较少的一纲 全世界约有2 800余种 我国约有200 余种 200种 全世界约有2800余种我国约有200种。 分三个目: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 分三个目: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无足目(Aoda) 无足目(Aoda) /鱼 螈 捕 食为营钻穴生活的特化类型。 为营钻穴生活的特化类型。 体呈蠕虫状尾极短。 体呈蠕虫状尾极短。多具 长肋骨但无胸骨。 长肋骨但无胸骨。体表富 粘液皮下具有真皮鳞片 粘液皮下具有真皮鳞片 眼多埋于皮下。 眼多埋于皮下。无足目无足目或称蚓螈目、裸蛇目 无足目或称蚓螈目、裸蛇目为 原始的又是极端特化的一类。与它 原始的又是极端特化的一类。 们营地下穴居的生活方式相联系的。 们营地下穴居的生活方式相联系的。 1、外形似蚯蚓或蛇尾短或无尾。 外形似蚯蚓或蛇尾短或无尾。 2、皮肤裸露有许多环状皱纹富 皮肤裸露有许多环状皱纹 于粘液腺。 于粘液腺。 3、盲目但在眼睛和外鼻孔之间有 盲目 一能收缩的触角很敏感有助于钻 一能收缩的触角很敏感 穴活动。听神经退化。嗅觉发达。 穴活动。听神经退化。嗅觉发达。鱼螈本目只有一科 本目只有一科 即蚓螈科。 即蚓螈科。鱼螈为本 目代表。体长约40 40厘 目代表。体长约40厘 米穴居生活 米穴居生活近年在 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捕 获到鱼螈是我国仅 获到鱼螈 有的一种无足类。 有的一种无足类。繁殖期间 繁殖期间雌体在地下洞穴中以身体盘绕着卵以保护卵免于干 待卵孵出后幼体移到水中完成发育。 燥。待卵孵出后幼体移到水中完成发育。幼体具一对外鳃裂和尾 不时的游至水表面吸空气入肺。最后鳃裂关闭尾鳍消失 鳍不时的游至水表面吸空气入肺。最后鳃裂关闭尾鳍消失 移到陆地上变为营地下穴居的成体。 移到陆地上变为营地下穴居的成体。有尾目具有长尾。体表裸露。 具有长尾。体表裸露。 具有肋骨和胸骨。 具有肋骨和胸骨。水栖游 泳生活。 泳生活。不具有眼睑或具 有不活动的眼睑。 有不活动的眼睑。有尾目 共有8 230种 共有8科约230种几遍 布全球的温、热带地区。 布全球的温、热带地区。(1/5) (1/5)隐鳃鲵科大鲵本科包括现代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身 本科包括现代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 体一般为扁筒形头大眼小无眼睑口甚宽大 体一般为扁筒形头大眼小无眼睑口甚宽大 前后肢皆存在。世界上现存的隐鳃鲵科仅有两属: 前后肢皆存在。世界上现存的隐鳃鲵科仅有两属: 大鲵属和隐鳃鲵属。大鲵属在我国仅有一种即 大鲵属和隐鳃鲵属。大鲵属在我国仅有一种 大鲵。 产于湖南、湖北、贵州、 大鲵。食性为肉食性。产于湖南、湖北、贵州、 广西等省。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珍贵的保护 广西等省。大鲵(俗称娃娃鱼) 动物之一也是全世界所关注的动物。 动物之一也是全世界所关注的动物。(2/5) (2/5)小鲵科小鲵体形较小 具眼睑身体不丰满。 体形较小 具眼睑身体不丰满。 体长10 13cm。昼伏夜出以昆虫、软体动物、 10 极北小鲵 体长1013cm。昼伏夜出以昆虫、软体动物、蚯 蚓为食。极北小鲵的分布甚广为亚洲东北部寒温带的代表种 蚓为食。极北小鲵的分布甚广为亚洲东北部寒温带的代表种在 我国东北地区均有分布。 我国东北地区均有分布。(3/5) (3/5)蝾螈科蝾螈本科为有尾目中主要的一科种类多 本科为有尾目中主要的一科种类多在我国已知有 15种 体躯较丰满体形似爬行类的蜥蜴尾长且多侧扁。 15种。体躯较丰满体形似爬行类的蜥蜴尾长且多侧扁。 具能动的眼睑。成体无鳃以肺和皮肤进行呼吸。 具能动的眼睑。成体无鳃以肺和皮肤进行呼吸。 我国华南所产的中国螈、东方蝾螈和肥螈的分布较广。 我国华南所产的中国螈、东方蝾螈和肥螈的分布较广。 此外尚有一些分布狭窄的种 此外尚有一些分布狭窄的种如产于云南滇池的滇螈 又名瘤蝾螈) (又名瘤蝾螈)。东 方 蝾 螈东方蝾螈喜欢栖息于山区溪流、 东方蝾螈喜欢栖息于山区溪流、小水潭和 水田中。腹部红色具黑斑是警戒色 水田中。腹部红色具黑斑是警戒色遇敌 害时暴露腹部可以吓退捕食者。 害时暴露腹部可以吓退捕食者。肥螈( 肥螈(achytriton brevies) )滇螈滇螈与其他两栖动物不同 滇螈与其他两栖动物不同它的成体具 有鳃孔或鳃迹。生活在海拔1900m 1900m的云南滇 有鳃孔或鳃迹。生活在海拔1900m的云南滇 池四周有水草的浅水处。 池四周有水草的浅水处。(4/5)洞螈科 (4/5)为水栖类型终生具有三对指状 为水栖类型 的外鳃虽然具有前、后肢 的外鳃虽然具有前、后肢但很细 分布于北美及南欧我国无。 弱。分布于北美及南欧我国无。泥螈泥螈(或称泥狗) 泥螈(或称泥狗) 体长约 30cm身体灰或褐色 30cm身体灰或褐色有黑色 斑点。 后肢各四趾。 斑点。前、后肢各四趾。以小 鱼或无脊椎动物为食。 鱼或无脊椎动物为食。产于美 国东部和加拿大。 国东部和加拿大。在国外广泛 用作为实验动物。 用作为实验动物。洞螈洞螈roteus anguinus(5/5) (5/5)鳗螈科体形长似鳗 体形长似鳗 长度可达96cm 96cm。 长度可达96cm。 终生保留三对 外鳃和三对鳃 裂。无眼睑 无眼睑 前肢很细弱。 前肢很细弱。 本科为完全水 栖生活种类。 栖生活种类。 仅分布于北美。 仅分布于北美。 代表种类为鳗 或称泥鳗、 螈或称泥鳗、 土鳗。 土鳗。鳗螈无尾目(Anura) 无尾目(Anura)成体不具尾体表裸露。 成体不具尾体表裸露。 一般不具肋骨。胸骨发达。 一般不具肋骨。胸骨发达。 营两栖、跳跃生活。 营两栖、跳跃生活。具发达 的四肢后肢特别强大 的四肢后肢特别强大适 于跳跃。肢体粗短。 于跳跃。肢体粗短。眼具可 动眼睑。 动眼睑。 本目在全世界有18 167属 本目在全世界有18科167属2 18科 600余种 我国有7 23属 余种 600余种我国有7科23属172 约占世界种类6 种约占世界种类6。(1/7)盘舌蟾科 舌呈盘状 (1/7)盘舌蟾科:舌呈盘状 盘舌蟾科:尖端不分叉舌周 尖端不分叉 围与口腔的粘膜相连不能自由伸出。 围与口腔的粘膜相连不能自由伸出。东方铃蟾体形较小体长约4.5cm 背面绿褐色 4.5cm。 体形较小体长约4.5cm。背面绿褐色腹面有醒目的 橘红色与黑色相间的花斑当它受惊扰时 橘红色与黑色相间的花斑当它受惊扰时就翻过身来肚 皮朝天鲜艳的腹色起着警戒色的作用。栖于山间溪流中 皮朝天鲜艳的腹色起着警戒色的作用。栖于山间溪流中 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地区。 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地区。产婆蟾(2/7)蟾蜍科:有腮腺能分泌毒液。 蟾酥” (2/7)蟾蜍科:有腮腺能分泌毒液。 “蟾酥”鼓 蟾蜍科膜明显。舌端不分叉舌能自由翻出口外。 膜明显。舌端不分叉舌能自由翻出口外。花背蟾蜍也名芮氏蟾蜍。体长平均在6cm左右 6cm左右 也名芮氏蟾蜍。体长平均在6cm左右雌性最大可达 8cm。背面多呈橄榄黄色有不规则花斑腹面乳白色。 8cm。背面多呈橄榄黄色有不规则花斑腹面乳白色。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和内蒙古一带。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和内蒙古一带。黑眶蟾蜍头部具有黑色骨质嵴。它不但治灭大量田间有害昆 头部具有黑色骨质嵴。 且能消灭大量白蚁。分布于华南一带。 虫且能消灭大量白蚁。分布于华南一带。(3/7)雨蛙科 身体较小。背部多为青绿色。四肢细长 (3/7)雨蛙科:身体较小。背部多为青绿色。四肢细长 雨蛙科:指趾末端膨大成为吸盘可以借此吸附在附着物上。 指趾末端膨大成为吸盘可以借此吸附在附着物上。无斑雨蛙身体小 身体小体长 4cm左右 左右。 仅4cm左右。皮 肤光滑。 肤光滑。背部绿 腹部白色 色腹部白色 喉部黄色。 喉部黄色。指趾 端各有肉质的吸 盘。 分布于东北、华 分布于东北、 北和华中地区。 北和华中地区。雨蛙绿雨滨蛙 丽红眼蛙(4/7)蛙科 是两栖类中最大的一科舌端分叉 (4/7)蛙科:是两栖类中最大的一科舌端分叉能自由活 蛙科:动。具有背侧褶。鼓膜明显一般无毒腺。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具有背侧褶。鼓膜明显一般无毒腺。后肢发达适于跳跃。黑斑蛙从眼 后到后肢 的基部有 隆起的背 侧褶 侧褶背 中线上有 一条皱纹; 一条皱纹; 繁殖季节 雄性手指 内侧出现 婚瘤” “婚瘤”。体型较小体长约在5cm 5cm左 体型较小体长约在5cm左 头的长宽度几乎相等。 右。头的长宽度几乎相等。鼓 膜大而明显。皮肤光滑。 膜大而明显。皮肤光滑。背面 绿色背侧褶很宽金黄色。 绿色背侧褶很宽金黄色。金 线 蛙背面、体侧为棕灰色鼓膜区有三角形 背面、体侧为棕灰色 黑色斑大腿背面有显著黑色横纹。 黑色斑大腿背面有显著黑色横纹。全身 细长尤其后肢。 哈士蟆油” 细长尤其后肢。 “哈士蟆油” 分布:东北、华北及及青海、 四川等省。 分布:东北、华北及及青海、 四川等省。中 国 林 蛙体型大雌性超过12cm。鼓膜显著且大。趾间具全蹼。 体型大雌性超过12cm 鼓膜显著且大。趾间具全蹼。 12cm。 皮肤极粗糙无背侧褶背部具许多清楚的纵行肤棱。 皮肤极粗糙无背侧褶背部具许多清楚的纵行肤棱。背 面黄绿色腹面白色。 面黄绿色腹面白色。 遍布长江以南各省。 遍布长江以南各省。 已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 国家II级保护动物。 已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虎 纹 蛙体型特大体长可达 体型特大 1820cm体重达0.5kg 1820cm体重达0.5kg 以上。雄蛙鸣声低沉 以上。雄蛙鸣声低沉如 牛吼。背棕色 牛吼。背棕色皮肤较光 鼓膜大。 滑。鼓膜大。为世界上著 名的食用蛙产于北美洲 名的食用蛙产于北美洲 很多国家引入进行人工养 殖。牛蛙(5/7)树蛙科: (5/7)树蛙科: 树蛙科1. 指趾末端膨大成为很大的吸盘 指趾末端膨大成为很大的吸盘; 吸盘; 个体较大; 2个体较大; 前后肢均具半蹼。一般多树栖 树栖。 3前后肢均具半蹼。一般多树栖。斑腿树蛙皮肤背面光滑腹面多瘤。 皮肤背面光滑腹面多瘤。 体色随环境而有变化 体色随环境而有变化大腿 后方有状花斑 后方有状花斑故名斑腿 树蛙。雄蛙体小雌蛙体大。 树蛙。雄蛙体小雌蛙体大。 是夜间部的同学非常温驯 是夜间部的同学非常温驯 愿意和人类短距离接触 愿意和人类短距离接触是 少数还愿意信任人类的蛙类。 少数还愿意信任人类的蛙类。中国树蛙大树蛙(6/7)姬娃科:为一大科在世界有56 200种左右 (6/7)姬娃科:为一大科在世界有56属200种左右但 56属 种左右 姬娃科在我国仅有4 12种 其中以2 在我国仅有4属12种其中以2属(狭口蛙属和姬蛙属)最为常见。 狭口蛙属和姬蛙属)最为常见。 特征:口狭小头狭而短身体也比较小。 特征:口狭小头狭而短身体也比较小。花狭口蛙(7/7) 负子蟾科:负子蟾科的成员均完全水生性后肢 负子蟾科:负子蟾科的成员均完全水生性强劲而有发达的蹼前肢纤细而无蹼无舌头。背部皮肤海绵状 强劲而有发达的蹼前肢纤细而无蹼无舌头。背部皮肤海绵状 负子蟾将卵放在背部的小囊中孵化 负子蟾将卵放在背部的小囊中孵化完成变态或接近完成变态时 离开母体。 离开母体。爪蟾 负子蟾两栖纲国家保护动物*大鲵 *细痣疣螈 *镇海疣螈 *贵州疣螈 *大凉疣螈 *细瘰疣螈 *虎纹蛙 别名疣螈、黑痣疣螈。 别名疣螈、黑痣疣螈。 体长11 15cm。雌螈一般大于雄螈除唇缘、 11 体长1115cm。雌螈一般大于雄螈除唇缘、指、趾 及尾外全身布满瘰粒与疣粒。前后肢几乎等长。 及尾外全身布满瘰粒与疣粒。前后肢几乎等长。体色除 尾部腹缘及四指为橘红色外其余皆为黑色。 尾部腹缘及四指为橘红色外其余皆为黑色。 产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甘肃。 产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甘肃。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细痣疣螈镇海疣螈贵州疣螈 大凉疣螈 细瘰疣螈最毒的蛙 最毒的蛙叫毒箭蛙。 最毒的蛙叫毒箭蛙。当地的印第安人用它的毒液抹擦 制成毒箭、毒镖因而得名。 箭、镖制成毒箭、毒镖因而得名。毒箭蛙生活在中南美洲的丛 林里体长3 5cm同我们常常见到的小青蛙差不多大 林里体长35cm同我们常常见到的小青蛙差不多大色彩非常 鲜艳美丽。毒箭蛙的皮肤里有许多腺体腺体能分泌极毒的毒液。 鲜艳美丽。毒箭蛙的皮肤里有许多腺体腺体能分泌极毒的毒液。 只要有十万分之一克就能使一个人中毒死去。 只要有十万分之一克就能使一个人中毒死去。飞蛙亚洲森林中的一种飞蛙夜间以捕捉蚱蜢为食。它能跳跃到2m 亚洲森林中的一种飞蛙夜间以捕捉蚱蜢为食。它能跳跃到2m 远的树枝上如果下一棵树更吸引它的话它也能跳得过去。 远的树枝上如果下一棵树更吸引它的话它也能跳得过去。飞蛙 弹射到空中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