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就业是谁的责任.doc_第1页
错误就业是谁的责任.doc_第2页
错误就业是谁的责任.doc_第3页
错误就业是谁的责任.doc_第4页
错误就业是谁的责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错误就业是谁的责任 “职业规划指导对我来说已经晚了”现就职于北京一家保险公司的唐凯说受父亲影响唐凯自幼喜欢绘画1989年他报考了天津大学建筑系却最终不幸被调配至化学专业他最讨厌的一门学科唐凯毕业后没有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也未能回归自己的艺术理想而是进入了保险行业因为家里人说“那里待遇好一些”“我觉得我浪费了自己太多光阴那些从小的理想和大学四年的专业训练与我现在的工作没一点关联”面对千龙网记者毕业已经10年的唐凯自嘲般苦笑据统计目前在职者中有55左右的人群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出现错误另据一项对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太对口”和“完全不对口”的人分别占15.7%和11.4%两者总共比例为26.1%“许多高校心理咨询还处于空白其中有关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辅导更是微乎其微”有关人士指出在大学生“错位就业”一遍又一遍地上演的时候学校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把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提高到应有的地位不仅可能改变大学生今后的一生而且也是高等教育人性化的体现错位就业引发多米诺效应目前就业竞争前所未有地激烈而不解决户口、起薪点下降以及自己无从业经验、专业不对口等求职中的各种问题在一遍遍无情地拷打着大学生们的心理承受力在采访中心理学者提供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因专业选择、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已跃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4位前三位分别为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关系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部分学生惊惶失措迫于就业压力病急乱投医有些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特长进入一个陌生的工作领域工作与志向南辕北辙事业的成功则如水中月镜中花遥不可及据北京市人才测评考试中心主任王拥军提供的信息目前在职者中有55左右的人群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出现错误其中主要原因是专业不对口、与兴趣爱好志向相去甚远等因素另据一项对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太对口”和“完全不对口”的人分别占15.7%和11.4%两者总共比例为26.1%专业不对口意味着人们在工作中要经受更多的磨难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单位非专业者只能从事辅助性工作个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为适应新工作必须耗费精力重新学习在这种环境里焦虑不安和自我否定便主宰了他们的情绪“我学了四年的中医现在却在这里搞行政”王海丽2000年毕业于中国中医药大学因为找不到工作留京被迫改行现在在一家广告公司搞行政领导对王并不是很满意她也觉得委屈毕竟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一个专科生都比不上呢”王坦言她现在的痛苦一是很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二是自己并不喜欢这份活高校职业规划指导几近空白“北航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中心有15名老师其中3名专职心理咨询他们服务于全校近20000名学生平均每人面对7000人”北航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马喜亭副教授告诉千龙网记者“咨询老师工作十分繁重”据记者了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有3个咨询室每周开放5天每天3个小时一般每人咨询1个小时按此比例即使满打满算一周也只能接待45名学生在咨询中心墙上的指示栏里记者发现三个咨询室各有分工其中第一咨询室专注于职业生涯发展心理辅导“有几个学生正在走廊里走来走去表情焦急地等候咨询据了解北京市开展心理咨询的近30所高校中心理教育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为万分之六其中包括大部分兼职人员实际比例为万分之二而在香港和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为11500“现实情况是与高校心理咨询力量普遍弱小相比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指导需求却愈来愈大”马喜亭副教授对记者说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任何概念一项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的205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职业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国外的职业规划却从孩提时代就已开始有的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做性格测试看他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大学生交的学费里有2030是用于他毕业后的就业指导社会上有很多职业指导的机构国内的高校也有就业办这样的机构“但中国的就业办无非是提供就业信息和办办手续而已”一位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说千龙网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高校时发现提到就业指导许多学生和老师都简单认为是提供招聘信息、举办毕业生招聘会等行为通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个别高校都已意识到职业规划指导的重要性并专门为此“自立门户”今年2月26日清华大学学生职业测评室正式开张提供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辅导许多学生通过校园网完成了自己的职业测试一位接受过测评的大一学生李晓说“我比较幸运一入校就有了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意识”“通过网络测评激发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兴趣许多人希望能对自己的测评结果进一步分析纷纷预约老师进行面对面咨询”主持这项工作的金蕾莅老师在接受千龙网采访时说“截止上月网上就有80人预约咨询我一个人根本应付不过来”清华大学网上职业测评的开通也是社会测评机构涉足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尝试与清华大学合作推出网上职业测评的北森测评网有关人员告诉千龙网记者学校通过购买他们的职业规划测评系统向学生开放使社会测评机构得以进入高校职业规划市场同时也促进了职业规划意识在高校学生中的普及据悉目前北大、北航等高校都将相继采用这个系统清华的觉醒和尝试在北京高校中实属“罕见”由于意识和资金的多重匮乏多数高校的职业规划指导尚属萌芽有的甚至一片空白 “职业规划指导对我来说已经晚了”现就职于北京一家保险公司的唐凯说受父亲影响唐凯自幼喜欢绘画1989年他报考了天津大学建筑系却最终不幸被调配至化学专业他最讨厌的一门学科唐凯毕业后没有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也未能回归自己的艺术理想而是进入了保险行业因为家里人说“那里待遇好一些”“我觉得我浪费了自己太多光阴那些从小的理想和大学四年的专业训练与我现在的工作没一点关联”面对千龙网记者毕业已经10年的唐凯自嘲般苦笑据统计目前在职者中有55左右的人群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出现错误另据一项对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太对口”和“完全不对口”的人分别占15.7%和11.4%两者总共比例为26.1%“许多高校心理咨询还处于空白其中有关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辅导更是微乎其微”有关人士指出在大学生“错位就业”一遍又一遍地上演的时候学校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把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提高到应有的地位不仅可能改变大学生今后的一生而且也是高等教育人性化的体现错位就业引发多米诺效应目前就业竞争前所未有地激烈而不解决户口、起薪点下降以及自己无从业经验、专业不对口等求职中的各种问题在一遍遍无情地拷打着大学生们的心理承受力在采访中心理学者提供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因专业选择、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已跃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4位前三位分别为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关系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部分学生惊惶失措迫于就业压力病急乱投医有些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特长进入一个陌生的工作领域工作与志向南辕北辙事业的成功则如水中月镜中花遥不可及据北京市人才测评考试中心主任王拥军提供的信息目前在职者中有55左右的人群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出现错误其中主要原因是专业不对口、与兴趣爱好志向相去甚远等因素另据一项对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太对口”和“完全不对口”的人分别占15.7%和11.4%两者总共比例为26.1%专业不对口意味着人们在工作中要经受更多的磨难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单位非专业者只能从事辅助性工作个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为适应新工作必须耗费精力重新学习在这种环境里焦虑不安和自我否定便主宰了他们的情绪“我学了四年的中医现在却在这里搞行政”王海丽2000年毕业于中国中医药大学因为找不到工作留京被迫改行现在在一家广告公司搞行政领导对王并不是很满意她也觉得委屈毕竟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一个专科生都比不上呢”王坦言她现在的痛苦一是很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二是自己并不喜欢这份活高校职业规划指导几近空白“北航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中心有15名老师其中3名专职心理咨询他们服务于全校近20000名学生平均每人面对7000人”北航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马喜亭副教授告诉千龙网记者“咨询老师工作十分繁重”据记者了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有3个咨询室每周开放5天每天3个小时一般每人咨询1个小时按此比例即使满打满算一周也只能接待45名学生在咨询中心墙上的指示栏里记者发现三个咨询室各有分工其中第一咨询室专注于职业生涯发展心理辅导“有几个学生正在走廊里走来走去表情焦急地等候咨询据了解北京市开展心理咨询的近30所高校中心理教育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为万分之六其中包括大部分兼职人员实际比例为万分之二而在香港和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为11500“现实情况是与高校心理咨询力量普遍弱小相比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指导需求却愈来愈大”马喜亭副教授对记者说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任何概念一项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的205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职业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国外的职业规划却从孩提时代就已开始有的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做性格测试看他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大学生交的学费里有2030是用于他毕业后的就业指导社会上有很多职业指导的机构国内的高校也有就业办这样的机构“但中国的就业办无非是提供就业信息和办办手续而已”一位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说千龙网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高校时发现提到就业指导许多学生和老师都简单认为是提供招聘信息、举办毕业生招聘会等行为通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个别高校都已意识到职业规划指导的重要性并专门为此“自立门户”今年2月26日清华大学学生职业测评室正式开张提供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辅导许多学生通过校园网完成了自己的职业测试一位接受过测评的大一学生李晓说“我比较幸运一入校就有了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意识”“通过网络测评激发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兴趣许多人希望能对自己的测评结果进一步分析纷纷预约老师进行面对面咨询”主持这项工作的金蕾莅老师在接受千龙网采访时说“截止上月网上就有80人预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