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古诗词导学案.docx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古诗词导学案.docx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古诗词导学案.docx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古诗词导学案.docx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古诗词导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备课古诗词总课时10课时教材简析本单元共安排了十篇古诗词,分别是七步诗、鸟鸣涧、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花、石灰吟、竹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己亥杂诗、浣溪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每首诗词安排一课时。学情分析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了不少的古诗词,进一步丰富学生古诗词的积累。学生通过几年来的实践,都积累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也有许多感受与体会,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默写古诗词。2、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默写古诗词。2、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普集学区 六年级 语文 科下册导学案普集学区 六年级 语文 科下册导学案课题七步诗主备人弓娟歌课型古诗课时 1使用人 第 1课时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词典准确无误地认读十首古诗中难读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词。2、运用查阅工具书,借助文中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学习方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理解古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3、乐于讲述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感受诗句意境,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学习重 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2、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 习 过 程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2、 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根据注释理解诗的大致意思。 1、板书题目及作者2、指名生解诗人及创作经过。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合作探究1、品读前四句:这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的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什么自喻?用什么比作曹丕?(豆;萁。)“泣”是怎样的修辞?(曹植以“豆”自喻,拟人化的“泣”字,充分而又确切地表达作者的悲伤和痛苦。)品读后四句:这两句是谁在质问谁?(作者笔锋一转,集中书法了自己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想逼呢?1、写法领悟:借物抒情。前四句写物,后两句抒情。2、总结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交流展示全班展示教师指导。达标检测 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 ),用萁煎豆来比喻( ),表达诗人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的悲愤,揭露了( )。检测反馈。梳理拓展课外搜集曹植的诗并全面了解其人。 交流感悟自我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收获,谈体会。作业布置背诵古诗。板书设计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豆和豆秸相煎何急导学反思 普集学区 六年级 语文 科下册导学案课题鸟鸣涧主备人弓娟歌课型古诗课时 1使用人 第 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诗句的意思,体味诗句所描绘的意境。2、用文字描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情景。3、初读诗文,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感知诗意;赏读诗文,体味清幽。4、 感受诗人内心的安宁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学习重 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 习 过 程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2、根据注释理解诗的大致意思。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古诗。这首诗就像的音乐一样,清新、雅致,恬静、幽美,题目叫鸟鸣涧(板书)。合作探究1、小小的,细细的桂花落在地上声音响吗?声音小到都听不到,但王维却在那个夜晚听到了。2、这桂花落地的簌簌声告诉我们什么呢?诗人写桂花落地的声音都听得见,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呢?3、如果此时,你也站在这座春山面前,你会用什么词语,什么句子来形容?4、时鸣”怎样叫呢?是叫了几声,就停了,过一会又叫几声,又停了,咦?不是写夜静吗?怎么会写鸟鸣声呢? 教师点拨交流展示全班交流。学生评价。老师补充。达标检测 鸟鸣涧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山中空寂幽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 )的喜爱之情。检测反馈。梳理拓展样是歌颂明月,王维用“静”来表达,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经让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今天就让我们在来欣赏一首李白的月下独酌。自读,指名读,齐读。同样是月夜,同样是独自一人,李白感受到的是什么呢?(大概说诗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孤独。) 交流感悟自我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收获,谈体会。作业布置背诵古诗。板书设计鸟鸣涧 【唐】 王维山中月夜美 静导学反思 普集学区 六年级 语文 科下册导学案课题芙蓉楼送辛渐主备人弓娟歌课型古诗课时 1使用人 第 1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2、 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3、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学习重 难点感悟诗人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 习 过 程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 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2、 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3、 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1、 板书课题。2、 了解作者。合作探究1、请大家默读前两行,看看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 2、“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表现一种怎样的气氛?3、品读后两句诗 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的感受。 抓字眼:诗人没有再过多地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信念。那么,诗人是想表明自己的什么呢? 冰心:从字面可以解释为?诗人想用他说明什么?玉壶:玉壶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及时点拨交流展示全班交流。学生评价。老师补充。达标检测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表白,不仅烘托诗人送别时的()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表明诗人( )的崇高气节。检测反馈。梳理拓展人生自古重离别,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 希望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学诗方法,好好研读一下,作为课外积累。自我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收获,谈体会。作业布置背诵古诗。板书设计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 比喻导学反思 普集学区 六年级 语文 科下册导学案课题江畔独步寻花主备人弓娟歌课型古诗课时 1使用人 第 1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3、自学古诗,初步感知;赏析品读,领悟情感;诵背诗文,拓展延伸。4、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学习重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 习 过 程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2、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 1、板书课题,解题。2、作者简介: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么?合作探究赏读前两行句:黄四娘家花满螇,千朵万朵压枝低。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哪些词写出了黄四娘家的花多?2、赏读前两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什么样的蝴蝶怎么飞舞?黄莺的叫声怎么样?它好像在说什么?教师及时点拨前两行为静态描写,后两行由静转动,移情于物。交流展示全班展示。学生评价。老师补充。达标检测 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 ),被称为“()”。我曾经学过他写的另外一些诗: 、 、 。在这首诗中,表现诗人对黄四娘家春景的喜爱之情的是:( ),( )。检测反馈。梳理拓展自画诗境 自我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收获,谈体会。作业布置背诵古诗。板书设计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千朵万朵 压 满蝶 舞莺 歌导学反思 普集学区 六年级 语文 科下册导学案课题石灰吟主备人弓娟歌课型古诗课时 1使用人 第 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诗中“千锤万凿、若等闲、浑不怕、清白”等词的意思。2、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3、朗读古诗,初步感知;读懂古诗,理解诗意;赏析古诗,升华情感。4、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学习重 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2、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 习 过 程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2、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3、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到底赞颂了石灰的什么?1、板书课题,解题。2、简介作者。合作探究1、赏析第1、2句: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表现什么?这两句是赞颂石灰的什么呢?读了这两句诗有何感受呢?赏析第3、4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读了这两句你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扬石灰吗?(不是)那你觉得他是在写谁呢?(自己) 1、教师及时点拨。2、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诗人于谦人生的追求。他不畏权贵的品格和清白高洁的节操永留人间,后人永远崇敬他、怀念他,这首石灰吟也因于谦而被传诵不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交流展示全班展示。学生评价。老师补充。达标检测 石灰吟这首诗通过吟咏石灰,表现了诗人( )、( ),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检测反馈。梳理拓展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情感呢?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篇。自我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收获,谈体会。作业布置背诵古诗。板书设计石灰吟 千锤万击不怕磨练 烈火焚烧 清白留世 不畏艰险 粉骨碎身勇于献身导学反思 普集学区 六年级 语文 科下册导学案课题竹石主备人弓娟歌课型古诗课时 1使用人 第 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诗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等词。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3、初读诗文,自主感知;读懂古诗,理解诗意;品读赏析,领悟情感。4、体会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学习重 难点1、 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2、 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 习 过 程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2、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3、 提问:是写“竹”还是写“石”? 1、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3、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合作探究 品读前两句 “咬”字极为有力,体会到什么?(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坚韧不拔性格) “破岩”是什么?体会竹子的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前两句写竹子的根在山岩中扎根牢固,暗语什么?(暗语作者坚守人生宗旨不改变。) 品读后两句 竹子不屈服于哪些?在交流中理解“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 后两句写竹子历经磨难之后,照样坚韧不拔,又暗语什么?教师及时点拨。交流展示全班展示。学生评价。老师补充。达标检测 竹石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的坚忍不拔的性格,表现了诗( )的品质。检测反馈。梳理拓展推荐阅读郑燮的另一首竹诗:竹(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阅读郑燮的另一首诗竹。自我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收获,谈体会。作业布置背诵古诗。板书设计竹石 【清】郑燮磨难 打击坚强不屈 挺拔有力导学反思 普集学区 六年级 语文 科下册导学案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主备人弓娟歌课型古诗课时 1使用人 第 1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水平。3、初读古诗,初步感知;再读古诗,理解诗意;赏析悟情,体会写法;课外研读,提高积累。4、 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的热情。学习重 难点1、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2、品词析句,提高对古诗的欣赏水平。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 习 过 程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2、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1、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3、解题。合作探究1、第一、二句是写诗人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时的心情。“忽”字写出了喜讯来得突然。“涕泪”写出了什么?第三、四句中告诉我们诗人和家人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情绪 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杜甫“喜若狂”的心情?第五、六句是把诗人内心的狂喜之情进一步渲染和升华。“放歌”“ 纵酒”能让 你体会到什么? 第七、八句“即从穿”“便下向”写出诗人同到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急切返乡的异常欢快的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热情。这里用了哪些地名? “放歌”“ 纵酒”写“喜若狂”的“狂”态;“还乡”则写“喜若狂”的狂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穿起来,就出现了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从眼前一闪而过。交流展示全班展示学生评价。老师补充。达标检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 )写的一首( )言( )诗,“闻”的意思是( )。全诗围绕( )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检测反馈。梳理拓展 同学们学诗的兴致这样高,老师为大家再推荐杜甫写的另外一首诗歌春望。 希望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学诗方法,好好研读一下,作为课外积累。自我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收获,谈体会。作业布置背诵古诗。板书设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悲喜交集欣喜若狂放歌纵酒归心似箭导学反思 普集学区 六年级 语文 科下册导学案课题 己亥杂诗 主备人弓娟歌课型古诗课时 1使用人 第 1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2、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3、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4、 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学习重 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 习 过 程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2、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 1、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合作探究1、赏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2、赏析第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吗?3、感悟写作方法。1、教师适时点拨。2、“创景抒情”,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交流展示全班展示学生评价。老师补充。达标检测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 )和( )的强烈愿望。检测反馈。梳理拓展拓展:出示己亥杂诗第5首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希望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学诗方法,好好研读一下,作为课外积累。自我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收获,谈体会。作业布置背诵古诗。板书设计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政治毫无生气变革(选拔人才)导学反思 普集学区 六年级 语文 科下册导学案课题浣溪沙 主备人弓娟歌课型古诗课时 1使用人 第 1课时学习目标1、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2、反复吟诵,讨论交流,品味赏析,领悟情感。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重 难点1、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2、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 习 过 程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1、 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2、 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 1、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3、写作背景。合作探究1、上阕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这些画面渲染出一派怎样的春景?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感受到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教师适时点拨。2、这是一首触景生情(即景抒怀)、蕴含人生的小词,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抱着乐观的态度,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交流展示全班展示。学生评价。老师补充。达标检测描述以下句子表现的画面,说出其中包含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检测反馈。梳理拓展积累蕴含人生哲理的诗词句。 希望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学诗方法,好好研读一下,作为课外积累。自我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收获,谈体会。作业布置背诵古诗。板书设计浣溪沙 【宋】苏轼幽雅的风光和环境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导学反思 普集学区 六年级 语文 科下册导学案课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主备人弓娟歌课型古诗课时 1使用人 第 1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能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