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doc_第1页
本科毕业论文-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doc_第2页
本科毕业论文-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doc_第3页
本科毕业论文-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doc_第4页
本科毕业论文-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化师范学院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2014 届)题 目: 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 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 院 别: 政法学院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班 级: 2010级1班 作者姓名: 学号: 201002010112 指导教师: 职称:教授 学历 研究生 论文成绩: 2014年 5月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一、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和意义2(一)是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2(二)是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三)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和文明化进程的需要2(四)直接影响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2(五)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3二、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上存在的问题3(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缺失3(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受限3(三)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和发展权受威胁4三、社会控制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4(一)社会控制手段单一,控制缺位5(二)社会控制过程不完整5(三)缺少法律法规的有效支持,控制维度存在诸多问题5(四)评价体系不健全,效能低下6四、社会控制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解决对策6(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儿童权益保护提供根本保障6(二)完善儿童权益保护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明确责任和义务7(三)建立科学的工作评价体系,加强监管8(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8(五)加强文化控制,营造良好氛围8注 释9参考文献9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政法学院 2010级 李佳摘 要: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尤其是其权利和利益保护问题已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主要表现在受监护权和受教育权均得不到保障以及人身安全权和发展权受威胁等问题上。而这一特殊问题又直接影响到我国发展的一系列主要问题。所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还是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文章将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从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成因基础上,提出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对策和思路。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对策;社会控制理论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ntrol Theory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Grade 2010, Li JiaAbstract:As a product of social transit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especially the protection of its interest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concern.Currently under custody mainly in the absence of the right to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and the right to personal security under threat and other issues.And this particular problem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series of major problems. So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Paul is not only a ne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Articles will be social control theory perspective, from the left-behind childrens rights protection existing problems in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s rights protection issues, we propose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strategies and ideas.Keywords: the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public welfare protedtion;proteetion edueational strategy; social control theory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和文明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而“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其权益保障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文明进步与否。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体系,但由于近年来留守儿童侵权事件频频发生,还是引起了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体系的反思,因此有必要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和意义我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他们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所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剧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的必要性也日渐凸显。(一)是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时间不能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因此发生了许多恶性案件。而且又很难及时的得到保护,这使得原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孩子在生活、安全等方面面临威胁。另外农村自身就存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不足,再加之社会保障体制又不完备,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只有在改变当前环境,解决其生活、教育等问题,维护其权益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才能够全面健康成长,承担起社会赋予的重责。(二)是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为祖国美好明天和民族未来的留守儿童,其能否茁壮长大成人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茁壮成长不仅是个人或家人的事情,还是全社会甚至整个民族的头等大事。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制约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从而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只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留守儿童才能够茁壮成长,以肩负起国家和社会的重任。(三)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和文明化的进程的需要农村留守儿童既是未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将来城市的主要构成部分,更是将来劳动力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肩负着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双重希望,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城市的主要市民,他们的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文明化进程。另外因为农村留守儿童是大多数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如果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护,父母在外打工就不能够安心工作,也就会出现农民工经常奔波于农村和城市之间,这样不利于我国城市化的顺畅发展。所以只有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减轻农民工的精神、心理负担,从“后方”解决农民工的威胁,使农民工可以安心工作和发展,这样才能够推动我国城市化和文明化的进程。(四)直接影响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村留守儿童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又是未来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主要承担人。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否。留守儿童是新农村发展的希望,但是一旦其权利和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就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所以,若是想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培养成为合格建设新农村的接班人,就必须让他们接受既好又全面的教育。也就是说,只有在其权利和利益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才能够承担起社会对他们的重托,顺利的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五)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因为国家政策的倾斜,招致城乡差距问题长期存在,教育上亦是如此。特别是由于农村外出人数的增加,留守儿童成为农村教育的一个主要难点。特别是受其农民工家长的影响,大多数留守儿童认为金钱比未来更重要,出现了“重利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观念,甚至在农村存在“读书无用论”思潮,因而他们宁愿辍学务工,这使得义务教育在农村难以落实。所以要想义务教育在农村得到落实,就应增加法律法规的执行力,提高留守儿童对教育的认识。也就是说,只有在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得到保障,并为其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的情形下,义务教育才能够顺利在农村落实。二、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上存在的问题 只有社会各方面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留守儿童的权益才能得到充分保障。固然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主,以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辅的儿童权益保障体系。但当前权益保护状况仍不容乐观,特别是其受教育权、人身安全权、受监护权、发展权等方面仍然存在严重问题。(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缺失我国民法通则第16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监护人,只有其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时,才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等担任监护人”。因此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权应当首先由父母来行使。但绝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被委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且这些委托监护人不仅年龄较大而且文化程度又低,甚至还要靠农活来支持生活,因此绝大部分很难胜任监护任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还要帮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分担家务,这在无形之中形成了“倒”责任关怀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甚至由于监护不力和亲情的缺失造成了更严重的问题,例如恶意伤害等犯罪行为。(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受限受教育权对未成年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是未成年人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都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其义务”。然而目前在农村,留守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还是不足的,仍存在问题。一方面“父母外出以后,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呈下降趋势,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其提供了保障,但动态留守仍使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不稳定,出现学习不连续现象”。1另一方面因为是隔代监护,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存在差距和代沟,不能给其较好的帮助和指导。最后由于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日益猖獗,导致部分孩子辍学,不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三)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权和发展权受威胁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发展权和人身安全权对其具有不可让渡性。而农村留守儿童却因家庭监管缺失、学校教育无效,过早地进入社会,在错误的社会误导下致使他们的人身安全等权益受到威胁。1.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权受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等权利。而这里的发展权包括了儿童享有与其身体、心理相适应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父母外出,致使他们亲情缺失,物质生活无法得到保证。另外由于沟通匮乏,又无人正确指导,情感方面亦受损,有的还陷入网游当中,和社会上的混混厮混,成为他们的爪牙,小偷小摸、贩毒吸毒等,这些都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能力、智慧和心理的发展未发育完全,发展权受限。2.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受威胁。人身安全权是每个公民的最基本权利。由于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很好的监管和呵护,留守儿童自身又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人身安全权得不到有效保障。一方面健康存在隐患,由于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监护,而这些老人受传统思想影响,其生活节俭,即便有一定的生活费用,也舍不得花,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营养无法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安全存在隐患,根据近年贩卖儿童案件的数据来看,其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群体。况且大多案件都发生在农村,多数又发生在农村滞留儿童中间,其中男性儿童多会成为人贩子注意的目标,而女性儿童多受到人身侵害。此外,对于意外伤害与死亡问题也应提高警惕。三、社会控制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缺乏亲情保障、学校教育不足、国家重视不够、社区纪律松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令人担忧。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控制系统其类型上可以划分为正式的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正式的社会控制主要包括:政府、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非正式的社会控制主要包括:家庭、个体、朋辈群体等。下面我将结合正式、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深入研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成因。(一)社会控制手段单一,控制缺位社会控制的手段主要有“组织控制、制度控制和文化控制。”2首先,制度控制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就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当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都有明文规定,但还缺少针对性,虽然谈到了保护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条目,但操作性也不强,如新订正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了委托监护制度,但目前对留守儿童的概念、监护人的权利与义务、委托监护人必须符合的条件等规定还是没有完全涉及到。其次从组织控制角度出发,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规定“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但是各级政府却只顾忙本地区的建设,他们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经济发展上,反而忽视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只要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人命关天大事,几乎无人问津。正因为当地政府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不够,疏于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所以说政府存在严重的管理缺位。另外政府职能缺位现象严重,如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够,对医疗、救济等社会保障服务的供给不足,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与卫生服务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最后从文化控制角度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为社会转型期的重大社会问题,本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事实却是对其关注几近为零,可见之前针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权益保护的种种支持只是纸上谈兵。(二)社会控制过程不完整社会控制过程是指“社会控制手段发挥功能的动态运作过程,包括四个具体的环节,即决策环节、实施环节、监控环节、反馈环节”。3然而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研究,社会控制过程还存在缺陷。如在决策环节中,“政府并没有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工作做出具体的规定,致使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工作处于该管没管的真空地带”。4实施环节的职能不在于消除矛盾解决问题,而是将控制手段有效的作用于控制对象,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问题却只是表面上的声势,并没有有效的作用于农村留守儿童自身,他们的权益还尚未得到保障。在监控环节内政府有关部门也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没能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在反馈环节,政府所采取的方法也还是没有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得到保障,对整个社会控制并没有产生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三)缺少法律法规的有效支持,控制维度存在诸多问题社会控制有三个维度,即控制力度、刚度、网络密度。而控制力度和密度是由社会通过法律等手段预先规定好的。虽然我国保证留守儿童权益的法律已有很多,如已经拟定和出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但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这些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的规定还很少,或即便有规定,也不细致,控制力度和密度不够,控制力度弱化等。如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但由于各级政府对其重视不够,强制力和执行力不足,这就造成了义务教育的城乡分割。另外控制刚度是由社会控制实施过程的状况而决定的,即针对违反规定的制裁行为越严格,刚度就越高,但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缺乏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有关规定,如其监护制度的缺失等。然而对于这一现象政府并没有严格具体的处罚细则,所以控制刚度较低。(四)评价体系不健全,效能低下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评价工作是指评价主体对政府实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工作的审核过程。其中主要包括上级政府机关、纪检部门、群众代表等评价主体。但是在这个工作的进行过程中这些主体间却没有明确的计划与规划,没有统一的计划和检查。尤其是上级政府机关、纪检部门在管理上该管的没管。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被侵权案件频频发生,而各级政府却只忙于本地区的经济建设,追求业绩,忽略了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关注。纪检部门也没有针对政府开展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工作做定期检查,没能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而且政府在开展保障留守儿童权益工作时又缺少社会公众代表的评价和监督。最后,因为现行的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工作绩效指标体系本身存在不健全、不系统等问题。此外,农村经济体制较弱,基础设施又不够完善也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重要因素。四、社会控制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解决对策鉴于之前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问题成因的探讨,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问题是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然而留守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的权益缺失,都违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文章就解决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儿童权益保护提供根本保障任何一项制度要想长期有效地执行下去就必须要完善法律保障。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也不列外,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首先,要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措施做出明确规定,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和处罚办法,加强其操作性。其次,要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委托监护制度的规定,尤其是其中留守儿童的概念、法定监护人和委托监护人的权利与义务、委托监护人必须符合的条件等规定完全没涉及到。所以必须完善留守儿童的权益保障体系,强化监护人的义务,加大委托监护制度的实施,建立家庭为主,学校和其他人为保障,国家为补充的监护体系。再次,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医疗等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建立一套包括生活、医疗、安全等完整的保障体系,如建立寄宿学校,大力兴办民办教育和民工子弟学校等。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从制度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使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落到实处。最后,增加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律,建立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条例,保护留守儿童的各项权益,细化对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监督和处罚的方式方法,对侵犯留守儿童权益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其法律责任。(二)完善儿童权益保护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明确责任和义务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是一个包括教育、监护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的综合问题。所以,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单靠某一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全面发挥他们的责任。政府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提高保护儿童权益的效能并不断改革监护制度,在现有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监护制度的概念,设立专门机构。其次,投资上把对留守儿童的投资纳入其年度财政预算,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资,保证教育政策的实施,并对设置障碍的学校进行处罚。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的经济投资,增加本地的就业岗位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发展。这样有利于解决孩子留在家乡的后顾之忧问题。最后,构建党委政府兼顾机制,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问题,切实承担起责任并把留守儿童权益保障问题纳入政府重要日程,尽快采取行动措施来保障其权益,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问题。社会方面也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妇联等社会组织开展一些代替性活动,建立以社会为主体的代理机构。其次,扶贫机构和其他社会群体也要以农村社区为依托开展各种支持行动,如建立生活互助组。再次,还要重视对代理监护人的文化教育和心理教育。建立留守儿童法律服务中心,提高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使其做到知法守法。最后,基层共青团等社会组织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长效帮扶计划,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共同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困境。学校方面应该切实改进寄宿条件,将寄宿制纳入学校重要议程。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如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治理学校周边秩序,净化周边环境,消除不稳定因素保证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家庭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父母应该谨慎为留守儿童选择代理监护人,在选择时充分考虑代理监护人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其次,在外务工的父母应该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交流,尽可能多的与孩子联系,了解孩子的动态。最后,父母和代理监护人应与学校维持正常的接触,并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关怀。(三)建立科学的工作评价体系,加强监管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评价工作是政府维护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评价主体对政府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工作实施的审核过程。政府作为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肩负着保护每位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权益不受侵犯的职责。所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问题的探讨,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其管理服务职能,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评价体系,依据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内容,制定具体的考核目标,来评价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工作的完成情况,更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迫在眉睫的新问题。(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首先,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合理调整学校的布局,加大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让农村留守儿童住在学校就可享受家庭的温暖。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发挥社区组织的作用,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改善力度,为其生活与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最后,建立一套完整的包括生活、医疗、安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上困难。 (五)加强文化控制,营造良好氛围文化控制的方式主要有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社会舆论等。所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法规来给予保障,还需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来支持,包括社会上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其他组织和人员,以及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在内的各种媒体,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发挥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民间力量的社会支持作用。同时,也要呼吁基层共青团、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