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等”对“不等”的启示(1)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对于解集非空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我们常用“两根之间”、“两根之外”这类简缩语来说明其结果,同时也表明了它的解法这是用“等”来解决“不等”的一个典型例子从表面上看,“等”和“不等”是对立的,但如果着眼于“等”和“不等”的关系,会发现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另一面设、是代数式,我们把等式叫做不等式,、相应的等式我们把一个不等式与其相应的等式对比进行研究,发现“等”是“不等”的“界点”、是不等的特例,稍微深入一步,可以从“等”的解决来发现”不等”的解决思路、方法与技巧本文通过几个常见的典型例题揭示“等”对于“不等”在问题解决上的启示 1否定特例,排除错解 解不等式的实践告诉我们,不等式的解区间的端点是它的相应等式(方程)的解或者是它的定义区间的端点(这里我们把、也看作端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端点的验证,否定特例,排除错解,获得解决问题的启示 例1满足(4)12的的集合是() 251221312, 2122712, 26256, 226,256(21),(1991年三南试题) 分析:当12、6、0时,(4)0,因此排除、,故选 例2不等式 0的解集是() 22 0或02 20或02 0或0 分析:由2不是原不等式的解排除、,由2是原不等式的一个解排除,故选 这两道题若按部就班地解来,例1是易错题,例2有一定的运算量上面的解法省时省力,但似有“投机取巧”之嫌选择题给出了三误一正的答案,这是问题情景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利用“等”与“不等”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目光投向解区间的端点,化繁为简,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朴素思想,这种“投机取巧”正是抓住了问题的特征,体现了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地解决问题的机智在解不等式的解答题中,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探索结果、验证结果或缩小探索的范围 例3解不等式(11)1(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分析:原不等式相应的等式-方程(11)1的解为1(1)(1是隐含条件)原不等式的定义域为(1,)(,0)当或时,(11)0,故解区间的端点只可能是0、1或1(1)当01时,1(1)1,可猜测解区间是(1,1(1);当1时,1(1)0,可猜测解区间是(1(1),0)当然,猜测的时候要结合定义域考虑 上面的分析,可以作为解题的探索,也可以作为解题后的回顾与检验如果把原题重做一遍视为检验,那么一则费时,对考试来说无实用价值,对解题实践来说也失去检验所特有的意义;二则重做一遍往往可能重蹈错误思路、错误运算程序的复辙,费时而于事无补因此,抓住端点探索或检验不等式的解,是一条实用、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2诱导猜想,发现思路 当我们证明不等式(或、)时,可以先考察的条件,基本不等式都有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而且这些充要条件都是若干个正变量相等,这就使我们的思考有了明确的目标,诱导猜想,从而发现证题思路这种思想方法对于一些较难的不等式证明更能显示它的作用 例4设、为正数且满足1,试证:13()13()13()32(第36届第二题) 分析:容易猜想到1时,原不等式的等号成立,这时13()13()13()12考虑到“”在基本不等式中表现为“和”向“积”的不等式变换,故想到给原不等式左边的每一项配上一个因式,这个因式的值当1时等于12,且能通过不等式变换的运算使原不等式的表达式得到简化 13()()4 1, 13()()41, 13()()41, 将这三个等式相加可得 13()13()13()111(14)()()()(12)(111)(32) 32,从而原不等式获证 这道题看似不难,当年却使参赛的412名选手中有300人得0分上述凑等因子的思路源于由等号的成立条件而产生的猜想,使思路变得较为自然,所用的知识是一般高中生所熟知的再举二例以说明这种方法有较大的适用范围 例5设,是满足1的正实数,求证:3()3()3()3()13(第31届备选题) 证明:3()()9(23)2, 3()()9(23)2, 3()()9(23)2, 3()()9(23)2 3()3()3()3()(23)(2222)(29)() (59)(2222)(29)()(19)(222222) (59)(2222)(29)()(59)()(29)()(13)()13 当12时,原不等式左边的四个项都等于112,由此出发凑“等因子”对于某些中学数学中的常见问题也可用这种方法解决,降低问题解决对知识的要求 例6设,8,求 的最大值 分析:猜想当2时取得最大值,这时中的4个项都等于3要求的最大值,需将向“”的方向进行不等变换,由此可得3 (341)222,3 22,3 22,3 22于是32()824,8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大值为8 当然,例6利用平方平均数不小于算术平均数是易于求解的,但需要高中数学教材外的知识利用较少的知识解决较多的问题,是数学自身的追求,而且从教学上考虑,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先有猜想,后有设计,再有证法,也是数学地思考问题的基本特征 3引发矛盾,启迪探索 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或最小值时,都必须考虑等号能否取得,这不仅是解题的规范要求,而且往往对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启示特别当解题的过程似乎顺理成章,但等号成立的条件却发生矛盾或并不一定成立这一新的问题情景将启迪我们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例7设,21,则2 422有() 最大值14最小值14 最大值( 1)2最小值( 1)2 分析:由4224,得原式2 44( )22 4( 14)21414若不对不等变换中等号成立的条件进行研究,似已完成解题任务,而且觉得解题过程颇为自然,但若研究一下等号成立的条件,则出现了矛盾:要使4224中的等号成立,则应有212,这时 414,第二个“”中的等号不能成立这一矛盾使我们感觉到解题过程的错误,促使我们另辟解题途径事实上,原式2 (2)2442 1,而由122 得0 4,18,原式 2121( 1)2,故选 等号不一定成立而启迪我们对问题进一步探索的典型例子是1997年全国高考(理科)第22题: 例8甲、乙两地相距千米(),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不得超过千米小时()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千米小时)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固定部分为元 把全程运输成本(元)表示为速度(千米小时)的函数,并指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 分析:,(0,由2 当且仅当,即当 时等号成立得,当 时有最小值这是本题的正确答案吗?那就得考虑 是否一定成立当 时可以,但 是有可能大于的这就引发了我们进行分类讨论的动机,同时也获得分类的标准 综上所述,”等”是不等式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风景,从“等”中寻找问题解决的思路,本质上是特殊化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从教学上看,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肃庆阳西峰数字服务就业中心招聘10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招聘1人(人才派遣)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公司租赁经营用房合同5篇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霸州市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通关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
- 泗阳保安考试题库及答案
- 筑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房产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意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业科技服务与项目承包合同
- 职教高考机械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狗猫鼠全文赏析课件
- 国有企业外部董事个人履职报告
- 船舶拆解资金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年中国包月视频点播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皮带机安全知识培训
- 增值税发票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对酒驾醉驾问题谈心谈话记录内容范文
- 【《以儿歌为载体的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路径分析》11000字】
- 2025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题(+答案)
- 零星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案
- 2025年秋招:中国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