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 化学反应速率 工业合成氨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16高考北京卷)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解析:选A。相对于食品,抗氧化剂可以更快地被氧气氧化,从而降低了包装袋中氧气的浓度,减缓食品被氧化的速率。2(2018哈师大附中月考)一定条件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 mol 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2 min时测得剩余N2为1 mol,下列化学反应速率表示不正确的是()Av(N2)0.25 molL1min1Bv(H2)0.75 molL1min1Cv(NH3)1 molL1min1Dv(NH3)0.5 molL1min1解析:选C。一定条件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 mol H2,2 min时测得剩余N2为1 mol,故2 min内以N2表示的反应速率v(N2)0.25 molL1min1,A项正确;由于同一反应中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H2)3v(N2)30.25 molL1min10.75 molL1min1,B项正确;v(NH3)2v(N2)20.25 molL1min10.5 molL1min1,C项错误、D项正确。3合成氨时,既要使合成氨的产率增大,又要使反应速率加快,可采取的办法是()减压加压升温降温补充N2或H2加催化剂减小N2或H2的量ABCD解析:选C。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的特点为正反应放热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要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加快,应选C。4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化学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v(W)3v(Z)B2v(X)3v(Z)C2v(X)v(Y)D3v(W)2v(X)解析:选C。对于任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其数值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v(W)v(X)v(Y)v(Z)3243。v(W)v(Z),A错误;3v(X)2v(Z),B错误;2v(X)v(Y),C正确;2v(W)3v(X),D错误。5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B加入少量水,v(H2)减小C加入CH3COONa固体,v(H2)不变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减小解析:选B。A项,加入的NH4HSO4固体溶于水发生电离:NH4HSO4=NHHSO,使溶液中c(H)增大,v(H2)增大;C项,加入CH3COONa固体,发生反应:CH3COOHCH3COOH,c(H)减小,v(H2)减小;D项,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发生反应:Cu2Zn=CuZn2,生成的Cu与Zn、稀H2SO4形成以Zn为负极、Cu为正极、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使v(H2)增大。6(2018江西五校一模)H2与ICl的反应分两步进行,且两步都为可逆反应,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H2IClHIHCl慢反应HIIClI2HCl快反应A反应、反应均为放热反应B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HCl的产率C总反应速率的快慢主要由反应决定DH2(g)2ICl(g)I2(g)2HCl(g)H218 kJmol1,加入催化剂可使该反应的焓变增大解析:选D。根据题图可知,反应和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都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反应均为放热反应,A正确;反应、反应和总反应都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慢反应决定总反应速率,则总反应速率的快慢主要由反应决定,C正确;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焓变,D错误。7可逆反应:mA(g)nB(g)pC(s)HQ,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符合下图中的两个图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mn,Q 0Bmnp,Q 0Cmn,Q 0Dmnp,Q 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压强增大,v正、v逆都增大,且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C正确。8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实验序号初始浓度c/molL1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CH3COCH3HClBr20.800.200.001 02901.600.200.001 01450.800.400.001 01450.800.200.002 0580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B实验和的v(Br2)相等C增大c(HCl),v(Br2)增大D增大c(Br2),v(Br2)增大解析:选D。A项,比较实验和可知,增大c(CH3COCH3),反应时间变少,v(Br2)增大。B项,实验和反应时间相同,起始Br2的浓度相同,则v(Br2)相等。C项,比较实验和可知,增大c(HCl)时,反应时间缩短,v(Br2)增大。D项,比较实验和可知,增大c(Br2)时,v(Br2)减小,故选D。9(2018长沙一模)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3 mol X和3 mol Y发生反应:3X(g)Y(g)2Z(g)H0,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4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0 s内反应速率为v(X)0.05 molL1s1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C其他条件不变,若初始投入2 mol X和2 mol Y,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D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变为4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一半解析:选C。60 s内反应速率为v(X)v(Z)0.005 molL1s1,A项错误;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B项错误;其他条件不变,若初始投入2 mol X和2 mol Y,相当于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C项正确;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变为4 L,相当于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Z的平衡浓度小于原来的一半,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0(2018沧州高三质检)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15 molL1A、0.05 molL1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t0t1时c(B)未画出,t1时增大到0.05 molL1。图乙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1)若t4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则B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2)若t5时改变的条件是升温,此时v(正)v(逆),若A的物质的量减少0.03 mol时,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3)t3时改变的某一反应条件可能是_(选填序号)。a使用催化剂b增大压强c增大反应物浓度(4)在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v(正)_ _v(逆)(填“”“”或“v(逆),平衡正向进行,故此反应为吸热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3A(g)2C(g)B(g)H100a kJmol1。(3)图乙中t3时刻v(正)、v(逆)以同等倍数增大,故改变的条件应是增大压强或加入催化剂。(4)在恒温恒压下充入惰性气体,各组分浓度以相同倍数减小,相当于减压,因本反应为等气体体积反应,平衡不移动,v(正)v(逆)。答案:(1)0.02(2)3A(g)2C(g)B(g)H100a kJmol1(3)ab(4)11(2018西安二检)已知:若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只改变一种条件)的变化状况如图所示(第10 min到14 min的浓度变化曲线未表示出):(1)第2 min反应温度T(2)与第8 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_(填“”或“”)T(8);第10 min时反应改变的条件是_。(2)比较产物苯乙烯在23 min、56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表示的大小_。(3)反应物乙苯在56 min和1516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56)大于v(1516),原因是_。解析:(1)由题图看出,4 min时各物质浓度不变,4 min后平衡正向移动,8 min时达到平衡,则4 min时改变的条件应为升高温度,故T(2)T(8)。第10 min时苯乙烯的浓度瞬时减小,而另一种生成物H2的浓度却瞬时不变,随后逐渐增大,说明改变的条件为移出部分苯乙烯(或减小苯乙烯的浓度)。(2)该反应体系在23 min时处于平衡状态,而在4 min时升高温度,所以56 min时苯乙烯的反应速率增大,故v(23)v(56)。(3)56 min和1516 min温度相同,在相同温度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1516 min时各组分的浓度均小,故56 min反应速率大于1516 min反应速率。答案:(1)v(23)(3)温度相同,反应物浓度56 min大,化学反应速率大12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及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探究铜和稀硝酸反应的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气密性已检查。已知:FeSO4NO=Fe(NO)SO4,该反应较缓慢,待生成一定量Fe(NO)2时突显明显棕色。(1)实验开始时先将Y形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缓慢滴入稀硝酸,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2)铜片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本实验A装置生成的气体中,若有NO2,则B瓶中的实验现象为_;若只有NO生成,则B瓶中的实验现象是_。实验二探究化学反应产物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利用上图装置测定溶液突显明显棕色的时间。序号温度铜片/g稀硝酸/mL硝酸铜/g125 225 5200.5325 5201.0(4)请将上表中实验1的实验条件填写完整。_(5)通过实验发现实验1、2、3的反应速率并无明显变化,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继续进行的实验是_。解析:(1)实验开始时先将Y形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使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产生CO2,利用生成的CO2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O2反应生成NO2,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2)铜片和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若生成的气体中有NO2,NO2溶于水生成的硝酸能将Fe2氧化为Fe3,B瓶溶液出现血红色;若生成的气体中只有NO,则B瓶溶液出现棕色。(4)探究化学反应产物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产物的量,由于产物为硝酸铜和NO,故铜片和硝酸的量不变。本题中实验1为对照实验,不加硝酸铜,实验2、3分别改变硝酸铜的量。(5)由于硝酸铜的量几乎不影响反应速率,故还需研究另一反应产物NO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答案:(1)利用生成的CO2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O2反应生成NO2,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溶液出现血红色溶液出现棕色(4)5200(5)研究NO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3在容积为1.0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_0(填“大于”或“小于”);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 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_。(2)100 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 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 s又达到平衡。aT_100 (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_。b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_。(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解析:(1)由题意及图示知,在1.00 L的容器中,通入0.100 mol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说明反应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由图示知60 s时该反应达到平衡,消耗N2O4为0.100 molL10.040 molL10.060 molL1,根据v可知:v(N2O4)0.001 0 molL1s1;求平衡常数可利用三段式:N2O4(g)2NO2(g)起始量(molL1) 0.100 0转化量(molL1) 0.060 0.120平衡量(molL1) 0.040 0.120K10.36 molL1。(2)100 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降低,说明平衡N2O4(g)2NO2(g)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温度升高,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T 100 。由c(N2O4)以0.002 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 s又达到平衡,可知此时消耗N2O4为0.002 0 molL1s110 s0.020 molL1,由三段式:N2O4(g)2NO2(g)起始量(molL1) 0.040 0.120转化量(molL1) 0.020 0.040平衡量(molL1) 0.020 0.160K21.28 molL1。(3)温度T时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该反应逆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1)大于0.001 00.36 molL1(2)a.大于反应正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温度升高b平衡时,NO20.120 molL10.002 0 molL1s110 s20.160 molL1,N2O40.040 molL10.002 0 molL1s110 s0.020 molL1,K21.28 molL1(3)逆反应对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关键在态度 生命只有一次【教学目标】1、知道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带来不同的结果;掌握遇到挫折时应对的策略。2、了解青少年轻生的主要心理原因,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善待生命【新课讲授】1、 导入新课: 爱迪生发明电灯时,曾先后实验了七千六百多种材料,失败了八千多次。有人对爱迪生赞叹道:“你失败了八千多次,真了不起!”爱迪生回答道:“先生,你错了,我只是证明了七千六百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而已。”想一想: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对待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2、 新课探究关键在态度1、面对挫折,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什么不同的结果?(怎样正确对待挫折?)(1) 当我们用消极的态度对待挫折,我们只能看到悲观、失望和灰暗的一面,遇到挫折总是退缩、回避或者妥协,最终被挫折所压倒。(2)当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我们就会看到乐观、进步、向上的一面,就能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最终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 2、如何走出挫折,取得事业的成功?(你认为积极战胜挫折,走向成功,需要做到哪几点?)正视挫折,端正心态。(前提)树立信心,增强勇气。(根本保证)冷静对待,客观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基础)确定恰当的理想和目标。(动力)自我疏导,自我排解。(主要方法)请求帮助,向他人倾诉。(有效方法)精神升华,将挫折、痛苦、忧愁转化为行动的不竭动力。(主要方法)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具体方法有:自我疏导、合理宣泄法、移情法、目标升华。不同的心态,不同的结果积极心态:取得成功,成就事业消极心态:悲观失望,一事无成反思你以往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如何改进?3、积极走出挫折的方法(1)正视现实和挫折,不回避,端正心态。(2)认真分析和解剖挫折产生的原因。(3)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4)树立信心,增强勇气。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之美生命是美丽的,真正的美丽! 虽然生命有时并不完美,但我们无法不去赞美生命的美丽。虽然生命会走向尽头,如同鲜花会繁衰,草木有枯荣。但这些世间的生命在自己有限的时间中展现了那么绚丽的风采。我珍惜生命,因为我崇拜真正的美丽。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过分地看重目标的实现和过程的艰辛,忽视了过程中的快乐和美好。他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严重一些的挫折,往往会用自己的生命换取问题的所谓“解决”。某县七年级(九)班的历史老师江某检查学生作业时,发现王某未完成作业,便把他叫到教室外的走廊上批评了几句,王某承认了错误,但老师还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作检讨,当老师走近教室后,王某没有跟进去,竟转身从四楼跳了下去。事发后,王某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不治身亡。关键在态度 生命只有一次【教学目标】1、知道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带来不同的结果;掌握遇到挫折时应对的策略。2、了解青少年轻生的主要心理原因,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善待生命【新课讲授】3、 导入新课: 爱迪生发明电灯时,曾先后实验了七千六百多种材料,失败了八千多次。有人对爱迪生赞叹道:“你失败了八千多次,真了不起!”爱迪生回答道:“先生,你错了,我只是证明了七千六百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而已。”想一想: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对待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4、 新课探究关键在态度1、面对挫折,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什么不同的结果?(怎样正确对待挫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版】小学四班级下册 跳跃2
- 中国舞蹈音乐教学课件
- 2025年船舶驾驶员适任考试模拟题与答案解析
- 2025年行政主管招聘面试预测题及实战演练指南
- 2025年制造业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手册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操技能部分要点梳理及模拟题
-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及课件
- 2025年钎焊工艺考试重点及应试技巧
- 会演戏的玩具教学课件
- 申通快递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助产专业介绍
- 2025年职业卫生培训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招投标流程及风险防控措施
-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件(共十一章)
- 民宿合伙协议书范本
- 医学检验质量培训
- 2025年洛阳理工学院招聘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 NBT-4701焊接工艺评定中英文格式-填写范本-20
- 远洋航线设计、航法及气象导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