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3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八单元学案及达标训练题(最新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文 章来源 m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校 _班级 _姓名 _ 【学习目标】 1.认识 “ 崛、帝 ” 等 8 个生字,正确书写 “ 嚷、闯 ” 等 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第 1 课时 【预习导航】 一、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语,看下面的加点的字能读准音吗?选择一下吧! 崛起( juqu)惩处 (chch)模范 (mm)吵嚷 (rngrng) 肇事 (zozho) 踊跃发言 (yuyo) 铿锵有力(kngqingjinjing) 二、下面的词语哪些难写,在田字格内写一写吧! 帝国主义伯父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喝彩 三、默读课文思考: 2 / 43 1.课文写了哪几个件事? _ 2.周恩来有什么志向?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志向? _ 3.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一写你的感受,并多读几遍。 四、资料袋: 1868 年,上海的租界当局建了一个外滩公园。公园建成后,租界当局就派巡警在公园门口看守 ,不准中国人入内。一天 ,虹口医院的几位医生想进入公园游玩,却被巡警强硬阻挡,不准他们进入。为此,他们向上海的租界当局提出抗议。几天后,租界当局回了一封信,只见上面冷冷地写道 :“ 我们并不认为中国人有进入公园的权利 ” 许多中国人被激怒了,他们联名写信向租界当局提出抗议,反对洋人对中 国人的歧视政策,但上海的租界当局根本不把中国人的抗议放在眼里,依然强硬地答复 “ 不准备给予中国人这项权利。 ” 没有多久,在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竟然挂出了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 :“ 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 。 【课堂探究】 一、自主探究:你能用上下面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中华不振疑惑不解耀武扬威得意扬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_3 / 43 _ 二、合作交流 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 1) “ 崛起 ” 是什么意思?当时的中国怎样?用书中一个词来概括? _ ( 2)仔细读书,找出说明 “ 中华不振 ” 的语句。 _ _ 2.“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 ( 1)中国的巡警为什么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_ ( 2) “ 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 这句话意思是: 4 / 43 _ 人 们 不 敢 怎 样 的 原 因 是 :_ 3.“ 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 ” 结合上下文思考,你认为周恩来在想什么? _ 4.“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 ” 此时周恩来静静 地坐在那里又可能想些什么? _ 三、拓展提升: “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这是周恩来的读书志向,与其他同学的读书志向相比,你有什么感受?你也好好想一想你的读书目的,有助于你的成长哟! _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校 _班级 _姓名 _ 第 2 课时 【达标训练】 一、看拼音,写汉字。 5 / 43 zjichorngxnjngchngchmfn 二、根据下面提供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比喻对事情的原委追问到底。() 2心里不明白,不能解释。() 3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4形容衣服破烂。() 5形容响亮有力而有节奏的声音。() 三、选词填空。 1在沈阳租界,周恩来看见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扬长而去。中国的警官不但不敢扣 留凶手,反而 _( A训骂 B斥责 c训斥)死者的家属 _( A阻碍 B妨碍 c妨害)交通。 2受到群众 _( A责问 B质问 c询问)之后,警官说: “ 这是治外法权,有什么办法 !” 3这是多么 _( A宽广 B宽阔 c广阔)的心胸啊 ! 四、我会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伯父对他说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嘿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 中华不振 的含义 6 / 43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在外国 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_ 2.中日巡警不惩处肇事的洋人。中日巡警把这个妇女训斥了一通。(把这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_ 3.这是中国的土地。(改为反问句) 4.中国人不想受帝国主义欺凌。要振兴中华。(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 六、课内阅读。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竞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 你(再在)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 “ 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 1用 “ ” 划去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7 / 43 2 “ 如此抱负和胸怀 ” 是指: 。 3 “ 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 ” 说明。 4文中画 “” 的句子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5 “ 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 效 ” 的意思是什么?魏校长为什么这么说? _ _。 七、试一试,填一填。 大江哥罢掉头东, _.面壁十年图破壁, _。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学校 _班级 _姓名 _ 【学习目标】 1.认识 “ 荐、删 ” 等 7 个生字。会写 “ 篇、燥 ” 等 13 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8 / 43 3.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第 1 课时 【预习导航】 一、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词。看下面的加点的字能读准音吗?可以在田字格写一写难写的字。 推荐眼帘删掉燥热融洽黄昏客厅余辉堪称楷模 二、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的 “ 我 ” 是谁?主要讲了 “ 我 ” 和谁的 事? _ 2.课文写了那两件事? _ 3.你有什么疑问,试着解决,如解决不了课上解决,先把它们记录下来吧? _ 三、这么好的文章一定要多朗读几遍,你对哪些地方感兴趣,在一边标记一下,写一写你的感受吧! 四、读一读课后资料袋,你能看懂吗? 五、知识链接 9 / 43 常用的修改符号有以下几种: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调整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3.更换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4.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5.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课堂探究】 一、自主探究 下面的词语分别写谁?用上 这些词语谈谈你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认真平和质朴 二、品读感悟 1.“ 你看看叶老先生修改的那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 ( 1)从哪里看出叶老修改文章仔细?找出具体例子体会一下。 _ ( 2)你认为作者从中学到了什么?读一读具体语句,谈谈10 / 43 自己的体会吧。 _ 2.“ 删掉原句中 包 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 这句话中的 “ 干净了 ” 是指句子 _,“ 规范了 ” 是指语言 _ _ 。 从 这 句 话 体 会 到_。 3.“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 “ 拂 ” 的意思是 _,“ 春 风 拂 面 ” 指_ _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写法写出了作者对叶老的感受。你也能用这样的写法写一写你的某一种感受吗? _。 4.课文几处写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什么写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找出句子反复读一读,仔细体会体会吧! _11 / 43 _ 三、拓展提升 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叶老具有怎样的人品?写出了怎样的作品?你又有哪些收获呢?把你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吧! _ 26 那片 绿绿的爬山虎 学校 _班级 _姓名 _ 第 2 课时 【达标训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rngqihunghnzortujinshndio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 ()删掉 ()和平 () 透露 ()居然 ()摇曳 ()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画像一()作文一()评语 一()谈话一()湖水一()作家 四、照例子,写词语。 例:绿葱葱 12 / 43 例:密密麻麻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朋友。 不是 而是 。 2.阳光都是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像。九、用修改符号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纸上到处满是红色的圈。 2我每天晚上收听广播和电视。 3.我非常庆贺,自己见到了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 家。 七、根据原文填空。 1.刚进里院,一墙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像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 2.落日的余晕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如同,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显得。 八、课内阅读。 我非常庆幸,作家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13 / 43 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 15 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这段话中的 “ 我 ” 是指 _,作家是指 _。 2.“ 庆幸 ” 是为事情意外得到了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的意思。 “ 我 ” 感到庆幸的原因是() ( 1) “ 我 ” 能到大作家家里做客,很荣幸。 ( 2) “ 我 ” 第一次见到的作家竟是有着堪称楷模的人品和文品的大作家。 (3)“ 我 ” 的作文获了奖。 3.“ 我非常庆幸,作家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文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 中 “ 人品 ” 指叶老对待人_ ; “ 作品 ” 指 叶 老 对 待 写 文 章_。 4.“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 这句话的含义是() 叶老的教导使 “ 我 ” 懂得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时间虽然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用“ 爬山虎 ” 来纪念叶老先生。所以说 “ 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 。 14 / 43 爬山虎是四季常青的植物,所以说它总是绿的。 5.“ 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 ” 这里为什么用 “ 好像 ”“ 模模糊糊 ” ? _ 27乌塔 学校 _班级 _姓名 _ 【学习目标】 1.认识 6 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评价文中的人和事。 【预习导航】 一、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语,看下面的加点的字能读准音吗?选择一下吧! 洗漱( shs)惬 (qiqin)意语塞( ssi) 反驳 (bbo)逻辑( jj)挣钱( zhngzhng) 二、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筋疲力尽: _ 睡 眼 朦 胧 :_ 惬意: _疲倦: _ 三、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乌塔的什么事?你对乌塔的做法有什么感受? _ 15 / 43 四、看看下面的地图, 你能标出乌塔的旅 游路线吗? 【课堂探究】 一、自由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_ 二、 品读: “ 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孩子单独出门? ”这是乌塔反驳作者的话。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乌塔有自己的思想,她认为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独立。文中还有许多写乌塔的语言,找一找这些句子,从中你能体会到乌塔的什么特点? _ _ 三、讨论:你对乌塔的做法有什 么疑问吗?谈一谈你的观点吧! _ 【达标训练】 16 / 43 一、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 漱 惬 码 驳 逻 辑 推 _ 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我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 2.我问乌 塔你一个人不怕危险吗你爸爸妈妈不担心你吗 三、我会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她告诉我她叫乌塔,已经岁了。 她告诉我: “ 我叫乌塔,已经岁了。 ” .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_ .她说,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 _ 四、课内精彩语段阅读。 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 “ 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你的话不合逻辑。 ” 17 / 43 1这段话通过语言描写,突出了乌塔() 对生活的热爱。 对事物有独特的见解,有独立意识。 思想上的独立。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同 不满 3把 “ 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 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28尺 有所短寸有所长 学校 _班级 _姓名 _ 【学习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明白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的道理。 2.学习书写格式。 【预习导航】 一、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语,看下面的加点的字能读准音吗?选择一下吧! 冒昧( miwi)嫉妒( dh)寂寞( mm)受益匪浅( fifi) 告诫( jji)患者( hunchun)和睦( huh)年逾古稀( yy) 18 / 43 三、这篇课文有封信组成:一封来信和一封回信。仔细读 读着两封信,信中主要讲了成长中的什么事? _ 四、柯岩,满族人,当代诗人、作家。从事多种文学形式的写作,已出版专著 50 多部。她原名冯恺,柯岩是她的笔名。关于这个笔名,柯岩解释道: “ 我们古代人把绿绿的小树称之为柯;岩呢,当然是大大的坚硬的石头。因此,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根必须透过岩石的缝隙寻找泥土,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它的生命力必须加倍顽强 ” 【课堂探究】 一、感知内容 1.张国强同学在信中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柯岩老师在回信中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应该主要解决? _ 二、品读: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这句话中的 “ 尺 ” 指什么样的同学? “ 寸 ” 又指怎样的同学?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 三、对比这两封信, 你对信的格式有什么发现吗? 19 / 43 _ _ 【达标训练】 一、结合课文,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形容孤单的样子。( ) 同心协力,共同与艰苦和危险作斗争。( ) 得到不少好处。( ) 指年龄已经超过了岁。() 二、在括号里填上 带点字的反义词。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 2.我们不能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化。 3.中队长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没有一个同学()。 4.大家对他是那样信任,因此,从来没有一个人()过他的能力。 三、我会填。 写信的格式很重要。开头写( ),要( )写。称呼后面要加() 正文( )写,每段开头空( )格,信末祝福语( )写。最后写( ) 和( )。名字写在( ),日期写在( )。 四、课内阅读。 20 / 43 让我们一起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一个人()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形单影只,十分寂寞;()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分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你愿意试一试吗 ? 1.给上文空白处加上标点。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并用关联词造句。 3.用 “” 画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4.你能举例子说明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吗? _ 快乐双休七 学校 _班级 _姓名 _ 一、看拼音、写词语。 rngqimfnboftujin shndiogufnxnjngzor 二、用 “ ” 画去加点字的不恰当读音。 喝 (hh)彩惩处 (chch)燥 (cozo)热 21 / 43 铿 (jinkng)锵冒昧 (miwi)惬 (jiqi)意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灯()酒()风()日() ()武()威 得意()()()()相处形()影() ()疲()尽()()与共受益()浅 热闹 ()()()少 ()盛年()古稀 四、读句子,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填序号 )(4 分 ) 1解: 剖开,分开; 除去; 讲明白,分析说明; 懂,明白。 (1)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 () (2)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大家才解开了这个谜。 () 2品: 物品,物件; 等级,种类; 性质; 品质; 体察出来的好坏、优劣等。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大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第一个 “ 品 ” 的意思是 ();第二个 “ 品 ” 的意思是 ()。 五、补充句子。 1.有志者。 2.莫以善小而不为,。 3.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22 / 43 4,一日难再晨。岁月不待人。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今天,天空烈日当空。 2.我们班 大约有五十六个人。 3.乌塔是聪明勇敢的一个女孩。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各有志。千百年来,对于为什么而读书有过多种不同的答案。 “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 许多人为了个人的升官发财而读书,书不过是他们的敲门砖。门敲开了,书就丢到一边去了,门敲不开,书对他们也不再有什么用处了。渺小的目的,当然不可能产生持久而伟大的动力。 周恩来根本反对只是为个人找出路而读书。 1913 年,他考上了天津南开学校。有一次,大家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有的同学说,南开很有名,在这里毕了业,就 能有个好前途。周恩来却说:我们生活在 20 世纪列强竞争的时代,国家贫弱不振,外国侵略者一天紧逼一天,眼看中国就要灭亡,青年人怎么能只想个人的前途呢?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能有前途。 1为下面两个词分别在原文中找出它们的反义词。 伟大 富强 23 / 43 2划横线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 敲门砖 ” 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 3 “ 周恩来却说 ” 这个词语后面用了冒号加 以停顿,为什么 “ 说 ” 的内容不用引号呢? _ 4在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上,为了突出少年周恩来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伟大目标而读书,文章采用什么方法给我们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24 / 43 3.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第 1 课时 【预习导航】 一、小资料。 洗衣机: 1906 年,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冰箱: 1923 年,瑞典两个工程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 电视: 1925 年,苏格兰发明家贝尔德首次推出电视系统。 青霉素: 1928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霉菌的原液里发现青霉素,它至今仍是人类有史以来发 现的最好的抗菌素。 石英钟: 1929 年,世界上第一批石英钟问世。 拉链: 1931 年发后,拉链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广泛使用。 因特网: 1969 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二、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查工具书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呼风唤雨出乎意料依赖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归根到底 三、在文中画出下面的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 “ 千里眼 ”“ 顺风耳 ” 和腾云驾雾25 / 43 的神仙,来寄托自己 的美好愿望。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 树梨花开 ” 来形容。 【课堂探究】 一、自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二、重点句品读。 1.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作者以一种特殊句式,强有力地说明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 呼风唤雨 ” 变为现实,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这种句式是,在文中句子旁边标注下来。 2.第三自然段中哪个句子说明了农耕社会的落后?这个句子是个什么句式?和小组内同学一起再往下说几个? 3.第四自然段中列举了哪些方面的科技成就?再举出更多的例子。 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树万树梨花开 ” 这句诗本来是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用在文中合适吗?你从中体会到了26 / 43 什么? 5.通读全文,作者用到了、等修辞手法,用到了、等写作方法,让全文只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 20 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再一次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并试着把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三、第五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国数学家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点明是 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也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发挥你的想象力,在今后,科学技术还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变化?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学校班级姓名 第 2 课时 【达标训练】 一、读拼音,写生字。 chngdqinshutngyunzhnnggngshhu ()()()() 二、比一比组词。 27 / 43 幻()驾()赖()联() 幼()架()懒()连() 三、选词填空。 发现发明 1.地质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了大油田。 2.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人员的()创造。 改变改观 3.由于天气原因,学校()了开运动会的计划。 4.在大家的努力下,这里的面貌()了 不少。 四、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呼()唤()腾()驾()出乎()()归()到() 造句: 五、问句有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判断下列问句属于哪一种。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2.难道不是人类在呼风唤雨吗?() 3.你知道是谁在呼风唤雨吗?()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 ( 1)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_28 / 43 _( 2)在新的世纪里,现 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 _ 2.把下面的句子用一句话写出来。 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 代 科 学 技 术 。 _ 七、课内阅读。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 只能在神话中用 “ 千里眼 ”“ 顺风耳 ” 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来形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赖()幻想()大概() 2.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_ 29 / 43 3.仿写句子。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4.作者是 在本段引用古人的诗句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问题? _ “ 春风 ” 在 本 课 指_。 “ 梨花 ” 在 本 课 指_。 八、小练笔。 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 写下来。 30电脑住宅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 6 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30 / 43 【预习导航】 一、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 仓库储存烹调防盗综合判断 二、认真读一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的哪些设施?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是怎样工作的?填写下面的表格。 电 脑 住 宅设施功能如何工作 【课堂探究】 一、小组内交流上面 表格的完成情况,然后在班内交流。 二、认真读课文,试着以 “ 电脑住宅主人 ” 的身份向 “ 参观者 ” 介绍电脑住宅。 温馨提示:可以用上文中 “ 大门外、进入住宅 ” 等词语,让顺序更条理。 31 / 43 三、如果让你当设计师,你打算怎样设计电脑住宅?也可设计智能化的商场、医院、学校 【达标训练】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 标出。 储存( chzh)烹调( pnghng)综合( zngzhng) 二、连线。 气象密码休息系统 输入资料空调状态 面貌控制电脑判断 自动特征综合指挥 三、选择恰 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既 又 只要 就 只有 才 如果 就 1.电脑根据气象资料,为主人提供一个( )节能( )舒适的家居环境。 2.( )主人下达 “ 同意入内 ” 指令后,大门()会打开。 3.()按一下开关,整栋房子()进入 “ 休息状态 ” 。 4.( )给家里电脑 “ 预热 ” 洗澡,一回家( )能洗上热水澡。 四、阅读下面的段落,完成文后的练习。 卧室在二楼,床头有一个写着 “ 休息 ” 二字的开关。主32 / 43 人在睡觉前,只要按一下开关,整栋房子便进入 “ 休息状态 ” 。 除走廊等处留有必要的灯光外,其他地方的灯全部熄灭。这时,没有关闭的窗户自行关闭,空调系统减弱风力,房子四周的防盗报警装置进入工作状态。这一切将持续到第二天早晨主人起床为止。 1写出近义词。 必要 ( )减弱 ( )持续 ( ) 2.本段体现了电脑住宅的什么特点?()多选 A.舒适 B.节能 c.便捷 D.安全 3文中的两处 “ 休息 ” 都加了引号,他们的作用分别是()()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c.表示着重指出 D.表示特定称谓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学校班级姓 名 【学习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 “ 恐龙、凶猛、鸽子、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 ”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33 / 43 第 1 课时 【预习导航】 一、认真读一读课文,科学家最初提出的假说是: 为这一假说提供有力证据的发现是: 二、把第四自然段多读几遍,理一理恐龙演化的过程。 繁衍生息的情况它们的特点作者说明的角度 第一代恐龙大小似狗,形态如驼鸟 形态各异 的庞大家族 有的两足奔跑从生活习性上 有的 有的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从身体形态上 有的 有的从性情上 有的 (其中的) 猎食性恐龙身体渐小,越来越像鸟类从体态、习性、体表的不断变化上 骨胳中空, 脑颅膨大, 前肢渐长, 34 / 43 体表长出羽毛, 转移到树上, 【课堂探究】 一、本文主要向人们介绍的科学家提出的假说是什么? 文章的三、四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的是什么? 二、品读体验。 1.“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 的画卷涂上了 点睛 之笔。 ” 联系上下文不难发现,作者所说的 “ 画卷 ” 指的是: 从把在辽西的发现称为 “ 点睛之笔 ” ,可以看出: 2.认真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结合 “ 预习探究 ” 中的表格,试着在小组里复述恐龙演化为鸟类的过程。 温馨提示:理清课文介绍的顺序,可以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己了解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 选择小组里表现好的同学在班内介绍,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写出你对 “ 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 这句35 / 43 话的理解。 三、语言积累。 “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 空翱翔的鸟儿。 ” 中加点的词语 “ 一支 ” 指的是恐龙中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 “ 漫长的演化 ” 是指经历了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的变化,作者用词准确,体现了科普文章的严谨,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再找一两句这样的句子,和小组内同学认真品读。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学校班级姓名 第 2 课时 【达标训练】 一、读拼音写词语。 xingmngbnzhngdnshmiohuqngyngmnji ()()()()()() 二、选词填空。 吨顿屯 ()兵()时()位 36 / 43 斩崭 ()新()断()露头角 笨体 ()育()拙愚() 三、词语积累,并对号入座。 ()()翱翔欣喜()()茹()饮()毋庸()() ()的恐龙()的鸽子()的演化()的羽毛 1.指无需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 2.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生吃禽兽。() 3.形容高兴到极点。() 四、写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反义词。 1.如果电脑确认你是 “ 未登记 ” 的陌生人,即使你和主人很()也进不了门。 2.恐龙很笨拙,而鸟类很()。 3.有些恐龙很凶猛,是食肉动物,而有些恐龙很(),以植物为食。 4.我们的祖先大概也没有料到,在最后的一百年里,他们那么多的幻想,纷纷变成()。 五、照例子,写一写。 例:我国的科学家在辽宁西部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科学家发现化石。 37 / 43 1一支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我们头脑中浮现出轻灵的鸽子和五彩斑斓的孔雀。 例:恐龙学会了飞翔。 一种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1.恐龙具备了滑翔能力。 2.恐龙后代繁衍成了庞大家族。 六、我读课文有收获。 1.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最终变成了。 2.在研究 了大量和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而且。 3.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飞向, 。 七、认真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用 “” 画出写恐龙生活习性的句子,用 “” 画出写恐龙性情的句子。 2.请将恐龙的一支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补充完整。 身体体表转移到 在树林间具备最终 八、课下搜集更多关于恐龙的资料,办一期以恐龙为主题的38 / 43 手抄报。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太空蔬 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预习导航】 一、小资料。 太空育种:起步于 20 世纪 60 年代,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个国家成功地进行了卫星搭载太空育种。我国是 1987 年开始将蔬菜等农作物的种子搭载卫星上天的。在此后的十多次太空搭载育种中,相继进入太空的农作物达50 个大类、 400 多个品种,主要有青椒、番茄、黄瓜、丝瓜、胡萝卜等蔬菜种子,还有水稻、小麦、高粱等粮食作物和花卉草木种子。 二、初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在每个自然段旁作简单的标注。 写下自己的疑问: 【课堂探 究】 一、认真读课文,经过航天之旅的种子普遍具有、的特点,39 / 43 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等领域。作者最后赞美了赋予种子“ 魔力 ” 的魔法师 。 二、本文与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样,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请找出典型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 三、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想法? 四、认真阅读第 178 页的选读课文人造发光植物,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们听。 【达标训练】 一、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 标出。 特殊( shch)处于( chch)差异( chch)比较( jiojio) 二、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实现 1恐龙在进化中飞向蓝天,是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一大( )。 2考古工作者最近又( )了一个古墓群。 3用太空葫芦提取的苦瓜素来治疗糖尿病是医学上的一重大( )。 4 “ 神舟五号 ” 的发射,( )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40 / 43 培育 培养 1经过多年努力,专家们已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然气管网管道保温施工方案
- 风电场运营与维护管理方案
- 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估与治理方案
- 桥梁建设全过程质量监控方案
- 多肽药物生产安全保障措施方案
- 体育场管护合同范本
- 位物业管理合同范本
- 买实木家具合同范本
- 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 口红主题沙龙会策划与执行
- 公司思想培训课件
- QGDW10942-2018应用软件系统安全性测试方法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机理及起火事故分析
- 群众工作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学习解读《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T223-2025课件
- 解读2025年《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微课
- 《肺癌的AI诊断》课件
- 教育技术数字教材及教学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 2025年浙江国企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二年级学考备考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