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7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泉城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石城是指哪座城市吗?为什么南京又被称作石城? 找出本课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激发阅读兴趣 师:石城的 “ 石 ” 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南京以石而闻名。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课题是泉城(板书泉城),你们说这座城市以什么闻名天下?大声读课题! 师:你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有目的的从阅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解决初级疑问。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有些问题很快就能明白了。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师:你们的问题在文中找到答案了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这里并未直接进入 “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环节,哪怕是初读课文,学生也已经对课文产生初步联想及理解,教者不想打断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让他一气呵成连贯下来 2 / 57 2引入研究课题,生成高层次阅读期待。 师:有些问题同学们明白了,有些问题同学还未彻底的了解。济南素有 “ 泉城 ” 、 “ 泉都 ” 之称。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 “ 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 这甲天下的济南的泉,到底有什么绝妙之 处,能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 师:这个问题不忙解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书多读几遍,不光老师的问题能解决,你们心中的小问号也能解开。 3多种形式练读。 出示自读要求: ( 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大声慢速朗读课文,读通句子。 ( 2)小组检查: 由每组的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拿出铅笔,在其读错的词句后做上记号。课文读完后,指出他的错误读音,并帮助他纠正。 4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生词和词组: 晶莹剔透秋雨潇潇虎啸狮吼趵突泉拎到悬崖洞穴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水藻清清楚楚济南大约一亩见 方 忽()忽()组成占()比吊桶还粗三堆白雪 师:看看上面有没有你刚才读错的生词。现在,请你领着同3 / 57 学再读一读你刚才读错的那个词。 (重点指导读准:剔趵拎穴昼藻济) 师:现在,让我们大声的读读这些生词一遍。 5联系生词,品析济南泉水。 师:联系课文,你能不能从上面某个词中发现济南泉水的一些特点?也许从这里我们能找到济南泉水甲天下的原因。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指名回答。 6齐读课文,试着把这些特点读出来。 7同学们,我们读几遍了,背一背!背不出?不要紧,看书,记得几 句背几句。 这种记忆过程,能帮助学生主动思考课文写了那些内容。 第二课时 一小组学习,讨论研究课题。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师:济南有泉城的美誉。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比如,大明湖就是由众多泉水会聚而成。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 “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 、 “ 清泉石上流 ” 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 “ 齐多甘泉,冠于天下 ” 。那么,济南的泉到底有何绝妙之处,让他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 2学习策略提示 4 / 57 ( 1)古人说:开卷有益。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没 过于读书了。请你边读边画下你认为重要的语句。 ( 2)再读读你画下的语句,想想从中可以发现济南泉水的那些绝妙之处。 ( 3)想到了?不会说?没关系,按老师的提示慢慢说: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在于:第一 第二 ( 4)想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吗?到小组中去,听听别人的观点,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想一想,再你们刚才讨论的过程中,那一条最能突显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 全班讨论的问题与小组讨论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但又高一个层次,这样设计,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不让类似问题重复两遍 二浅处掘深,提 升阅读水平 1关于 “ 七十二泉 ” ,要告诉学生,(怎么下达?)(或者在学生汇报时渗透下去) 2师:同学们刚才都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也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们的观点实在没有谁好谁坏。 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地位是平等的。老师作为对话者,也应平等的介入关于文本的对话,传递自己的理解、情感及价值观。 5 / 57 师:我认为,济南泉水最绝妙的地方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数量众多、各具特色。因为济南有七十二泉,济南泉水实际数远不只这些,历代济南七十二泉,和 “ 七十二行 ” , “ 七十二变 ” 一样,是泛 指数量多的意思。事实上,据说济南的泉至少超过一百一十个,济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却各具风采。珍珠泉,平地涌泉,形如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古人曾以 百尺珠帘水面铺 的诗句赞美珍珠泉。趵突泉,泉水清澈,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水花四溅,喷射数尺,壮如白雪三堆。真是平地喷出三尺雪。最能反映这个特点的还得看第一小节。 ( 1)精讲第一自然节,体会的特点 指名读。找找那一句能反映济南的泉各具特色。 出示: “ 这些泉有的 秋雨潇潇 ” 指导朗读,练习用 “ 有的 有的 ” 说话。 三总结。 四名篇指 径,课内向课外延伸。 出示老舍名作: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选其中读一读。 10九寨沟 知识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 4、5 自然段。 6 / 57 、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 1 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情感目标: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 丽。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 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学生质疑: “ 九寨沟 ” 在什么地方?那儿什么样? 同学们,我们曾经跟着我们的语文课本浏览了许多名胜风光,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 7 / 57 出示:我在课文中游览过(欣赏过)什么样的哪里。(如:宁静幽雅的西 湖) 今天,老师再和大家去畅游一处人间仙境,好不好?(板书课题:九寨沟)齐读课题,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觉得要到课文中去弄懂些什么问题? (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称为 “ 九寨沟 ” ?它是怎样的一条沟? ) 二、初读课文 1.听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前面质疑的问题。 2.自由读课文,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同时读顺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读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3)指读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停顿。 三、再读课文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并概括出每段的意思。 2、 读后讨论,逐步归纳出:一、二自然段主要写九寨沟的地理位置。三、四自然段主要写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珍稀动物。最后一段总结,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3、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了解了课文住要内容。) 四、细读课文第一段 8 / 57 1、九寨沟在什么地方?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了解九寨沟位置。 2、九寨沟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1)如果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回答,你想用哪个词语?(神奇)理解 “ 神奇 ” :什么样的地方是神奇的? ( 2)如果用一句话回答,你又想用课文中的哪个句子?(出示句子: 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神话世界。) “ 童话世界 ” 是怎样的世界?(神奇、美丽) ( 3)如果要详细地说说九寨沟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准备用课文的哪几段来说? 3、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和三、四段的关系。 五、生字书写指导 1、重点指导 “ 县 ”“ 捷 ”“ 禽 ” ,描红。 2、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认识九寨沟的珍稀动物。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9 / 57 的神奇美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你心目中的童话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 在九寨沟这个童话般的世界中,你看到了哪些神奇的景物? 1.出示九寨沟风光,把学生带入九寨沟。 学生看图谈感受:一进入景区,有什么样的感受?用 “ 一进入景区,就 ” 的句式说。 2.出示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抓 “ 一 就 ” : “ 一,就 ” 说明了什么?(可用 “ 一,就 ” 说话) 抓 “ 童话世界 ” :在我们的心目中 “ 童话世界 ” 应是 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3.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 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赞美九寨沟的美)师述:这叫总写。 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吗?师述:这叫首尾呼应。 4.齐读大屏幕上的两句话。 5.过渡:从课文这两句话已让人感觉九寨沟的迷人风光,但10 / 57 课文就这两句行吗?为什么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景区,去真正领略这个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练读,整体感知: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九寨沟的哪些景物?讨论后再随机板书 。 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自然风光) 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珍稀动物) 过渡:你们是想先欣赏自然风光呢,还是先看看珍禽异兽?但书上提醒我们先看什么?(自然风光)从哪儿看出来的?(继续向纵深行进) 2.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风光,把相关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文中好词: 插入云霄清澈见底银光闪闪高低错落白练腾空 色彩斑斓森林遍布蔚为壮观银花四溅五彩缤纷大大小小 雪 峰: 森 林: 湖 泊: 瀑 布: 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这些好词分别是写什么的? 3.展开评读讨论,抓住文 中具体的词句,观察图画帮助理解,进行想象,指导朗读。 11 / 57 重点理解下列句子:(这部分的教学,可利用电教媒体来辅助。) 雪峰:(高)看图理解 “ 直插云霄 ” 。 “ 峰顶银光闪闪 ”是因为终年积雪不化。 湖泊:(多、清)抓住 “ 大大小小、颗颗 ” 体会湖泊多。看图理解 “ 清澈见底、色彩斑斓 ”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湖泊分布在沟谷中的景象。 (词语积累:说说描写颜色鲜艳美丽的成语) 彩池:(多、美)引导学生弄清 “ 彩池 ” 是怎样形成的( a.池底有彩色石块; b.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 森林:(多)相继理解 “ 遍布 ” 。 瀑布:(错落有致)通过朗读,使学生知道瀑布形成的原因及壮观的景象。 随即理解: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4.指导朗读,把最美的画面展现给大家。 读到这儿我们真想说: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 九寨沟真是个 (引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讨论第三自然段学习过程和方法。归纳出示: a.自由练读,整体感知。 b.逐句朗读,理解词句。 c.想象画面,加深体会。 12 / 57 d.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2、要求学生自己试着提问,帮助大家整体感知第四自然段,课文中描写的几种珍稀动物的 特点是什么? 3.课件出示连线。 体态粗壮的 大熊猫 善于奔跑的 金丝猴 行动敏捷的 羚 羊 憨态可掬的 小熊猫 4.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种动物,好好读读,体会他最惹你喜爱的地方,在文中加上着重号。 5.引导学生逐句读课文,并说出最惹你喜爱的地方。 谁喜欢金丝猴? a.这部分指导朗读的步骤:读出好玩 读出喜悦 读出陶醉,具体如下: 先引导学生要读出 “ 好玩 ” 。(觉得课文中还有那儿好玩,读) b.再好好读一读,想一想,这一段文字除了读出好玩,还应当要读出什么?(喜悦、激动) c.最后,光读出喜悦和激动,老师觉得还不够,知道最棒的还要读出什么?(陶醉) 6.课件出示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 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3 / 57 读到这儿我们更想说:雪峰插云 (引读) 7.朗读课文总写珍稀动物的句子。(读出动物的机灵、可爱) 三、小结 1.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一起来看看课题:九寨沟,觉得前面应加个什么词比较合适?(学生任意说) 2.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看。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 下面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板书设计: 10九寨沟 (自然风光)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珍稀动物)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11、田园诗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散文诗的语言特色,感知荷兰的静谧与美丽。 2、激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世界文明的热爱之情。 3、积累文中佳词妙句,并能用之描述身边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教学创意着眼点:感受与表达想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14 / 57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1、指名读题 ,用不同语气。?! 2、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 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想到了 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 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 我们刚刚学过的美丽的九寨沟能不能称作田园诗情? 3、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 4、过渡: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 2、简单交流,不作深入要求。 三、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1、过渡:是呀,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 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 2、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呢?它又让你感受到15 / 57 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3、自读自悟 4、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等会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5、大组交流反馈: a、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b、说说为什么喜欢?(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同学补充或看有关图片 d、有感情朗读 6、同学们说的多好呀,看来我们大家不虚此行!是的,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现在看来,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或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真正的荷兰是指怎样的荷兰呢? (真正的荷兰不仅仅体现在那水之国花之国,更是那骏马的自由王国,是那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是那宁静安谧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园、 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还是那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四、拓展迁移 16 / 57 1、同学们,今天我大家一起游览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着那迷人的田园诗情!还记得吗?首先,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 (一生说,可结合图片);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 (同上);到了傍晚,我们看见 (同上);是的,运河之中装载着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我们上了小船,之间夜幕降临, (同上) 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呀! 2、真美呀,我们又一次陶醉在这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中,感受着那份 宁静悠闲和富足安适,感受着作者对这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的赞美和向往。建议大家: a、选择自己喜欢的美词美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积累背诵。 b、继续搜集这样的描写田园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一读,比较、感受、积累。 3、(如时间允许)课堂内向学生推荐一篇具有域外风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等。 12、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 “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17 / 57 教学中、难点 :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 “ 我 ” 为什么喜欢桂花? 18 / 57 从文中找出 “ 我 ” 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 “ 我 ” 为什么喜欢桂花。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 l)为什么说摇花对 “ 我 ” 来说是件大事?(理解 “ 总是 ” ) ( 2)画出 “ 我 ” 摇桂花的句子。 理解 “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 。 想象 “ 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 的情景。 为什 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 “ 真像下雨 ” ,而且是“ 好香的雨 ” ? (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 “ 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 摇花乐 ,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 。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1桂花雨 我喜欢的是桂花 19 / 57 摇花乐(言、行) 怀念、热爱家乡 比不上家乡的桂花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采 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三、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小组交流 三、指导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2、描红体会间架结构 3、议描红体会后,完成习字册。 习作三 习作要求 : 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把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告诉他们。写好后,自己把信寄出去。 第一课时 20 / 57 课时目标: 1、能够读懂例文,领会王磊的家乡迷人的风光和古老的风俗。弄清他写作的重点。明白书信的格式。 2、明确本次习作要求。确定写信的对象。选择写作的重点来介绍家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远方的同学给大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小男孩王磊。你们想了解他的家乡吗?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写给远方的小伙伴李阳的信。 二、学习例文,领悟书信的内容,把握书信的格式。 1、自由读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阳介绍了他的家乡的哪些方面呢?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回答。板书:迷人的风光古老的风俗 3、这些地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 的印象?王磊是怎样来写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封信。 4、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用上平时自己了解的关于家乡特色的材料,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把自己最想介绍给好友的地方:古老的风俗 赛马写得特别具体。 5、这是一封信,你发现了写信的格式与我们平时的习作有21 / 57 什么不同了吗? 6、同桌互相交流。 7、指名交流。一起做批注。教师相机点拨:书信由六部分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贺语、署名、日期。 ( 1)称呼在信的开头,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 2)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 ( 3)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是信的主要内容,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一层意思可以分为一个自然段; ( 4)祝贺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 ( 5)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在靠右处写署名,在署名的下一行靠右写日期。 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 a.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 b.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 c.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 三 |、根据习作要求写作。 1、读了王磊写给李阳的信,我们了 解了天山脚下的迷人风光和古老的风俗,让每一个读了这封信都产生了要到他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如果让你也来像王磊一样来介绍22 / 57 介绍我们自己的家乡,你想介绍什么呢?静静地想一想。 2、小组交流。 3、指名全班交流。 板书:独特的地理位置四季风光丰富的物产 四通八达的交通 4、播放可爱的家乡风光纪录片,再次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确定写作的重点。 5、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教师点拨:没有远方亲朋好友的,可以给其他人写信,写给文中的王磊和李阳也可以,还可以写给知心姐姐、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家在外地的同学还可以向家乡的小伙伴介绍我们扬中 6、动笔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写习作。( 10 分钟左右) 二、互相交流。( 6 分钟左右) 三、全班交流:( 8 分钟左右) 四、复习写信格式,誊写。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写信的方式向别人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想把自己写的这封信寄出去的同学,课后可以用信纸再誊抄一遍,抄写时也要注意书信的格式。老师还要提醒你,别忘23 / 57 了写信封。有人会写信封吗?(出示信封样式) 第一行的方格里写收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下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地址要写 具体。中间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下边靠右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最后一行写上寄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我们这的邮政编码是 230022 练习三 教学目的 1、学习读书时作记号,熟悉常用记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练习使用这些记号,逐步养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3、体会读书名言,明确读书意义,激发读书热情。 教学重点 熟悉常用记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通过预习新课文练习使用这些记号。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部分: 1、读题,了解题意。 2、了解一些记号。 3、自己预习 16 课,并 根据需要做记号。 4、集体检查。 5、读名言,说说作者通过打比方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二、教学第三题: 24 / 57 1 写好钢笔字。 2 教师范写提醒:上面的 “ 帽子 ” 会变化,有时大,有时小。 3 比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朗读练习。 (3)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4)集体讨论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3)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学生说说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 5 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25 / 57 读通。 (2)指名是试读,正音。 (3)教师告诉学生这是歇后语,教师范读,学生观察。 (4)讨论,总结:歇后语分两部分,前部分像谜面,后部分像谜底。 (5)小组交流歇后语的意思 (6)讨论结果,教师适当指导。 “ 竹篮打水 一场空 ” 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 “ 十五个吊桶打水 七上八下 ” 比喻心神不定。 “ 小 葱拌豆腐 一清二白 ” 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 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 比喻什么都不懂。 “ 黄鼠狼给鸡拜年 没按好心 ” 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 (7)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学会赞美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恰到好处的语句赞美别人,从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26 / 57 教学准备: 1、创设情境所需要的道具:围裙、盘子、菜肴、作文本、录像等。 2、课前指导学生完成赞美的力量这一课题研究,做 好语言及思想的积蓄。 教学过程: 一、师作示范,引入赞美 师:同学们今天真精神,一双双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眼神里写满了对老师的尊敬与对知识的渴求;一个个小胸挺得直直的,像春日里一株株迎风而长的小树苗。从你们的神情中老师看得出来,你们是积极向上的,你们的集体是优秀的。作为你们的老师,共同成长的朋友,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师:我看到同学们的眼神更亮,小胸更直,更透出一股自信来。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老师对我们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赞美。 二、交流格言,感知赞美 师:(板书:赞美)说得真好。这让 我想起一个故事来,一个关于美国 “ 钢铁大王 ” 卡耐基的故事。 1921 年卡耐基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执行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当记者采访时,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 “ 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 ” 确实,赞美就如同是拂面27 / 57 而来的春风,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鲜花。德国诗人歌德就曾有这样一句名言: “ 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 ”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赞美的格言。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感受赞美的魅力。 生拿出材料进行交流。 三、情境互动,学习赞美 1、师: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 火把照亮别人的心田,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那么,如何对别人进行真诚的、恰如其分地赞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在 “ 赞美 ” 前板书“ 学会 ” 两字) 2、创设情境 师:老师先想和大家一起表演个节目。(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围裙、盘子、可口的菜)谁愿意做我的儿子或女儿? 师:现在,表演开始。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劳累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会怎么对妈妈说?(教师表演将烧好的菜端上桌,并不停地用袖子拭汗,用手捶背) 先后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适时引导:赞美别人时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 言语要真诚,不说奉承话。同时,也要伴有真诚的神态举止,这样别人才能接受。除此以外,也应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等正确使用赞美语。 3、情境练习一 28 / 57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老师给每一小组发了我们班上同学的作文本。大家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赞美的?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学生讨论、交流) 师:老师现在是一名记者,我想采访一下被赞美的同学。听了同学对你的赞美,有什么感受吗? 3、情境练习二 放本班同学大扫除的录像,看完后选镜头中的一位同学来赞一赞, 看看谁最会赞美别人。 四、联系生活,运用赞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赞美。比如,园丁、警察;再比如,陌生人给小孩让座、同学捡起地上的垃圾等等。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象刚才老师表演妈妈一样,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在情景中去赞美别人。 生讨论练习后,每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五、全课总结,升华赞美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差不多每一位同学都学着去赞美了别人。现在,我们就来反思一下,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你的心里感觉怎样?(生自由说后师总结)是啊,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纯真的心,能为别人缤 纷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这样的人,必定拥有快乐的心灵,高尚的人格。请大家记住:授人29 / 57 以玫瑰,手有余香。 备课人:任苾芳 备课时间: 教学时间: 备课类型:详备 9.泉城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石城是指哪座城市吗?为什么南京又被称作石城? 找出本课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激发阅读兴趣 师:石城的 “ 石 ” 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南京以石而闻名。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课题是泉城(板书泉城),你们说这座城市以什么闻名天下?大声读课题! 师:你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有目的的从阅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解决初级疑问。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有些问题很快就能明白了。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师:你们的问题在文中找到答案了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0 / 57 这里并未直接进入 “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环节,哪怕是初读课文,学生也已经对课文产生初步联想及理解,教者不想打断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让他一气呵成连贯下来 2引入研究课题,生成高层次阅读期待。 师:有些问题同学们明白了,有些问题同学还未彻底的了解。济南素有 “ 泉城 ” 、 “ 泉都 ” 之称。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 “ 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 这甲天下的济南的泉,到底有什么绝妙之处,能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 师:这个问题不忙解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书多读几遍,不光老师的问题能解决,你们心中的小问号也能解开。 3多种形式练读。 出示自读要求: ( 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大声慢速朗读课文,读通句子。 ( 2)小组检查: 由每组的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拿出铅笔,在二号同学读错的词句后做上记号。课文读完后,指出他的错误读音,并帮助他纠正。 4检查自读情况 。 出示生词和词组: 晶莹剔透秋雨潇潇虎啸狮吼趵突泉拎到悬崖洞穴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31 / 57 水藻清清楚楚济南大约一亩见方 忽()忽()组成占()比吊桶还粗三堆白雪 师:咱们的 2 号看看上面有没有你刚才读错的生词。现在,请你领着同学再读一读你刚才读错的那个词。 (重点指导读准:剔趵拎穴昼藻济) 师:现在,让我们大声的读读这些生词一遍。 5联系生词,品析济南泉水。 师:联系课文,你能不能从上面某个词中发现济南泉水的一些特点?也许从这里我们能找到济南泉水甲天下的原因。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不理解的词,查字 典。 指名回答。 6齐读课文,试着把这些特点读出来。 7同学们,我们读几遍了,背一背!背不出?不要紧,看书,记得几句背几句。 这种记忆过程,能帮助学生主动思考课文写了那些内容。 第二课时 一小组学习,讨论研究课题。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师:济南有泉城的美誉。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比如,大明湖就是由众多泉水会聚而成。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 “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 、 “ 清泉石上流 ” 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32 / 57 巩就评价道: “ 齐多甘泉,冠于天下 ” 。那 么,济南的泉到底有何绝妙之处,让他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 2学习策略提示 ( 1)古人说:开卷有益。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没过于读书了。请你边读边画下你认为重要的语句。 ( 2)再读读你画下的语句,想想从中可以发现济南泉水的那些绝妙之处。 ( 3)想到了?不会说?没关系,按老师的提示慢慢说: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在于:第一 第二 ( 4)想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吗?到小组中去,听听别人的观点,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想一想,再你们刚才讨论的过程中,那一条最能突显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 全班讨 论的问题与小组讨论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但又高一个层次,这样设计,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不让类似问题重复两遍 二浅处掘深,提升阅读水平 1关于 “ 七十二泉 ” ,要告诉学生,(怎么下达?)(或者在学生汇报时渗透下去) 2师:同学们刚才都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也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们的观点实在没有谁好谁坏。 33 / 57 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地位是平等的。老师作为对话者,也应平等的介入关于文本的对话,传递自己的理解、情感及价值观。 师:我认为,济南泉水最绝妙的地方可以归结为八个字 :数量众多、各具特色。因为济南有七十二泉,济南泉水实际数远不只这些,历代济南七十二泉,和 “ 七十二行 ” , “ 七十二变 ” 一样,是泛指数量多的意思。事实上,据说济南的泉至少超过一百一十个,济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却各具风采。珍珠泉,平地涌泉,形如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古人曾以 百尺珠帘水面铺 的诗句赞美珍珠泉。趵突泉,泉水清澈,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水花四溅,喷射数尺,壮如白雪三堆。真是平地喷出三尺雪。最能反映这个特点的还得看第一小节。 ( 1)精讲第一自然节,体会的特点 指名读。找找那一句能反映济南 的泉各具特色。 出示: “ 这些泉有的 秋雨潇潇 ” 指导朗读,练习用 “ 有的 有的 ” 说话。 三总结。 四名篇指径,课内向课外延伸。 出示老舍名作: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 每小组发一份材料,由组长读,其他同学仔细听 10九寨沟 34 / 57 知识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 4、5 自然段。 、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 1 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 丽。 情感目标: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 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35 / 57 学生质疑: “ 九寨沟 ” 在什么地方?那儿什么 样? 同学们,我们曾经跟着我们的语文课本浏览了许多名胜风光,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 出示:我在课文中游览过(欣赏过)什么样的哪里。(如:宁静幽雅的西湖) 今天,老师再和大家去畅游一处人间仙境,好不好?(板书课题:九寨沟)齐读课题,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觉得要到课文中去弄懂些什么问题? (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称为 “ 九寨沟 ” ?它是怎样的一条沟? ) 二、初读课文 1.听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前面质疑的问题。 2.自由读课文,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同时读顺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 字词,正音。 (2)读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3)指读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停顿。 三、再读课文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并概括出每段的意思。 2、读后讨论,逐步归纳出:一、二段主要写九寨沟的地理位置。三、四自然段主要写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珍稀动物。最后一段总结,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36 / 57 3、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了解了课文住要内容。) 四、细读课文第一段 1、九寨沟在什么地方?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了解九寨沟位置。 2、九寨沟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1)如 果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回答,你想用哪个词语?(神奇)理解 “ 神奇 ” :什么样的地方是神奇的? ( 2)如果用一句话回答,你又想用课文中的哪个句子?(出示句子: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神话世界。) “ 童话世界 ” 是怎样的世界?(神奇、美丽) ( 3)如果要详细地说说九寨沟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准备用课文的哪几段来说? 3、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和三、四段的关系。 五、生字书写指导 1、重点指导 “ 县 ”“ 捷 ”“ 禽 ” ,描红。 2、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认识 九寨沟的珍稀动物。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37 / 57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你心目中的童话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 在九寨沟这个童话般的世界中,你看到了哪些神奇的景物? 1.出示九寨沟风光,把学生带入九寨沟。 学生看图谈感受:一进入景区,有什么样的感受?用 “ 一进入景区,就 ” 的句式说。 2.出示一 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抓 “ 一 就 ” : “ 一,就 ” 说明了什么?(可用 “ 一,就 ” 说话) 抓 “ 童话世界 ” :在我们的心目中 “ 童话世界 ” 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3.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 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赞美九寨沟的美)师述:这叫总写。 38 / 57 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吗?师述:这叫首尾呼应。 4.齐读大屏幕上的两句话。 5.过渡:从课文这两句话已让人感觉九寨沟的迷人风光,但课文就这两句行吗?为什么呢? 下面就让我 们走进景区,去真正领略这个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练读,整体感知: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九寨沟的哪些景物?讨论后再随机板书。 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自然风光) 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珍稀动物) 过渡:你们是想先欣赏自然风光呢,还是先看看珍禽异兽?但书上提醒我们先看什么?(自然风光)从哪儿看出来的?(继续向纵深行进) 2.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风光,把相关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文中好词: 插入云霄清澈见底银光闪闪高低错落白练腾空 色彩斑斓森林遍布蔚 为壮观银花四溅五彩缤纷大大小小 雪 峰: 森 林: 湖 泊: 瀑 布: 39 / 57 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这些好词分别是写什么的? 3.展开评读讨论,抓住文中具体的词句,观察图画帮助理解,进行想象,指导朗读。 重点理解下列句子:(这部分的教学,可利用电教媒体来辅助。) 雪峰:(高)看图理解 “ 直插云霄 ” 。 “ 峰顶银光闪闪 ”是因为终年积雪不化。 湖泊:(多、清)抓住 “ 大大小小、颗颗 ” 体会湖泊多。看图理解 “ 清澈见底、色彩斑斓 ”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湖泊分布在沟谷中的景象。 (词语积累:说说描写颜色鲜艳美丽的成语 ) 彩池:(多、美)引导学生弄清 “ 彩池 ” 是怎样形成的( a.池底有彩色石块; b.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 森林:(多)相继理解 “ 遍布 ” 。 瀑布:(错落有致)通过朗读,使学生知道瀑布形成的原因及壮观的景象。 随即理解: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4.指导朗读,把最美的画面展现给大家。 读到这儿我们真想说: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 九寨沟真是个 (引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讨论第三自然段学习过程和方法。归纳出示: 40 / 57 a.自由练读,整体感知。 b.逐句朗读, 理解词句。 c.想象画面,加深体会。 d.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2、要求学生自己试着提问,帮助大家整体感知第四自然段,课文中描写的几种珍稀动物的特点是什么? 3.课件出示连线。 体态粗壮的 大熊猫 善于奔跑的 金丝猴 行动敏捷的 羚 羊 憨态可掬的 小熊猫 4.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种动物,好好读读,体会他最惹你喜爱的地方,在文中加上着重号。 5.引导学生逐句读课文,并说出最惹你喜爱的地方。 谁喜欢金丝猴? a.这部分指导朗读的步骤:读出好玩 读出喜悦 读出陶醉,具体如下: 先引导学生要读出 “ 好玩 ” 。(觉得课文中还有那儿好玩,读) b.再好好读一读,想一想,这一段文字除了读出好玩,还应当要读出什么?(喜悦、激动) c.最后,光读出喜悦和激动,老师觉得还不够,知道最棒的41 / 57 还要读出什么?(陶醉) 6.课件出示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 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读到这儿我们更想说:雪峰插云 (引读) 7.朗读课文总写珍稀动物的句子。(读出动物的机灵、可爱) 三、小结 1.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一起来看看课题:九寨沟,觉得前面应加个什么词比较 合适?(学生任意说) 2.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看。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下面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板书设计: 10九寨沟 (自然风光)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珍稀动物)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11、田园诗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散文诗的语言特色,感知荷兰的静谧与美丽。 2、激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世界文明的热爱之情。 3、积累文中佳词妙句,并能用之描述身边的景物。 42 / 57 教学重难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教学创意着眼点:感受与表达想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1、指名读题,用不同语气。?! 2、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 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想到了 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 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 我们刚刚学过的美丽的九寨沟能不能称作田园诗情? 3、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 4、过渡: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 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湿病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儿童之家招聘信息员考试试题类型及答题策略指导
- 2025年全国高级健康管理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金融投资顾问面试测试题与答案大全
- 2025年建筑行业水电工程师应聘面试宝典预测题及解答技巧
- 桑科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陪诊师考试要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试试题与答案
- 2025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能力)综合试题及答案二
- AQ/T 7014-2018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规程(正式版)
- 《智能产线设计与仿真》课程标准
- 全案设计高级感合同
-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2024-2029年高速示波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投资研究报告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40道压轴题训练(解析版)
- 北京版小学英语1至6年级词汇(带音标)
- 中国律师学 课件 陈卫东 第10-17章 律师收费制度-律师非诉讼业务(二)
- 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临床用药解读
- 初中学生校园安全
- 急救药品作用及不良反应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