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全套图纸加扣3012250582 目录1. 设计方案综合说明11.1 工程概况11.1.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1.1.2 工程地质概况21.1.3 水文地质概况41.2 基坑设计方案综述41.2.1本工程特点41.2.2方案选择51.2.3地下水的处理61.2.4计算区段划分71.3. 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依据71.4 地质计算参数确定82.土压力计算102.1 区段一土压力计算102.2 区段二土压力计算161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3区段三土压力计算222.4区段四土压力计算283. 排桩挡土结构的设计计算353.1区段一排桩设计计算353.2区段二排桩设计计算403.3区段三排桩设计计算443.4区段四排桩设计计算494 排桩挡土结构的各项验算544.1区段一各项验算544.2区段二574.3区段三604.4区段四645. 内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685.1区段三水平支撑的计算685.1.1 支撑计算宽度及荷载685.1.2 第一道支撑结构设计计算685.1.3 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设计计算702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5.2区段一二四水平支撑的计算725.2.1支撑计算宽度及荷载725.2.2第一道钢管支撑结构设计计算735.2.3第一道圆形环梁计算:745.2.4第二道钢管支撑结构设计计算785.2.5第二道圆形环梁计算:805.2.6连系梁端面设计835.3腰梁计算835.3.1第一道腰梁(钢筋砼围檩)设计计算835.3.2 第二道腰梁(钢筋砼围檩)设计计算856. 立柱设计计算876. 1 立柱设计886.2立柱下钢筋砼立柱桩设计917. 基坑止降水设计927.1 开挖过程中抗突涌验算927.2基坑止水帷幕设计927.3基坑降水结构设计计算923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8.基坑监测方案949.电算校核9610.参考文献11211.致谢1134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 设计方案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厦门市海沧区钟山村。总用地面积约 27125.27m2,总建筑面积约 77990.44 万 m2,由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本基坑工程长约 230m,宽度为 73m。由三座塔楼(32F)和五层裙楼组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塔楼和裙楼均设地下室两层。建筑物0.00 = 12.00m(本方案中所涉及的标高均相对于此标高)。两层地下室的底板的顶面标高分别为:-5.7m、-9.9m。则基坑的实际挖深为 12.00m。现地面已经过初步整平,绝对标高+12.00m(相对0.00m)。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1.1.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位于厦门市海沧区兴港路与马青路交汇处南侧,属于钟山村管辖。场地原始地貌属冲洪积地带,现为菜地,地坪高程为9.8415.40m,整体较为平坦,局部地段起伏较大。按场地红线计:北侧距马青路约 4m,东侧距兴港路约 7m,南侧距已建外环路约 7m,西侧红线拐角外有一栋 8 层的建筑,其余为空地。按拟建物(含地下室)边界计:北侧距马青路约 30m;东侧距兴港路约 1521m;南侧距已建外环路约 10m,路对面为已建三期及海沧幼儿园,拟建物边界与既有建筑物(包括幼儿园)的最近距离约 40m;3#楼西北侧距离既有 8 层建筑约 35m。此外,拟建 1#楼西北角有一座广告牌需用拆除。1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场地内有架空输电线通过(详见附图 1),施工前需用妥善处理;未见有明显的地下埋设物标志,但场地周边的已建道路路侧有地下管线铺设。建议施工前对施工涉及范围内的地下管线情况应向有关方面作进一步了解,确保顺利施工。该场地交通便利,南侧距离既有建物物较近,施工时产生的噪声对住户及幼儿园会有些影响,应采取安全围护措施,并与有关方面做好协调工作,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总之,该场地工程环境条件一般。1.1.2 工程地质概况根据钻探揭露,结合已有地质资料,本场地分布的岩土层按地层年代及成因可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各层内再分别按成因、土质类别或风化差异程度划分亚层。具体分层情况如下:(1)人工填土层:素填土(Q4 ml)(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与湖相沉积层:-1 粉质粘土(Q4al+pl)-2 中砂(Q4al+pl)-3 淤泥质土(Q4l)-4 粉质粘土(Q4al+pl)上述四个亚层在部分地段相互交错,因此不代表上下层关系。(3)第四系花岗岩残积土层:残积砾质粘性土(Qel)素填土 :分布于大部分地段的表层,顶面高程 12m ,厚1.22.4m,分布不均匀。黄、灰黄、灰褐色,松散稍密,稍湿湿,2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含少量碎石或砖块,回填时间约 8 年,车载堆填,未经专门压实处理,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均匀性较差。粉质粘土-1:顶面埋深 1.22.4m,顶面高程 9.610.8m,厚度 1.24.2m,分布不均匀。灰深灰色,软塑,很湿,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含砂量约 10%,无摇振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较高,韧性较高,含少量有机质。中砂-2:顶面埋深 2.44.6m,顶面高程 7.49.6m,厚度0.03.0m,分布不均匀。灰白、灰黄、浅黄色,稍密中密,局部密实,饱和,约含粉粘粒 1020%,粒径大于 0.2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 50,颗粒多为棱角形,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磨圆度较差。淤泥质土-3:顶面埋深 5.46.6m,顶面高程 5.46.6m,厚度0.74m,分布不均匀。灰黑色,流塑,饱和,主要由粘、粉粒组成,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含少量有机质,略具腥 臭味。局部含砂量较高,相变为淤泥混砂。粉质粘土-4:顶面埋深 6.610.6m,顶面高程 1.45.4m,厚度 0.54m,分布不均匀。灰黄、灰白、褐黄色,可塑硬塑,湿,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含砂量一般约为 1020%,局部可达 40%,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较高,韧性较高。残积砾质粘性土(Qel):顶面埋深 10.611.6m,顶面高程-0.41.4m,厚度未钻穿。黄、灰黄、褐黄等颜色,可塑坚硬,湿,母岩为花岗岩,含石英质砾粒约 2030%,长石已风化成粘土矿物,微具原岩残余结构,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较差,浸水易崩解、软化。钻探时未揭露到洞穴、孤石、软弱夹层等不利工程地质条件。3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1.3 水文地质概况本场地勘察时无地表水分布。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和运移于中砂-2 的孔隙中,其次为残积砾质粘性土。地下水类型多为承压水,部分地段隔水顶板缺失而呈现潜水弱承压水特征。根据各岩土层的特征判定:素填土属弱透水层,勘察时大部分位于地下水位以上,雨季时将分布有上层滞水或下卧土层的孔隙潜水,透水性及富水性较差;粉质粘土-1、-4 及淤泥质土-3属微弱透水层或相对隔水层,透水性及富水性差;中砂-2 属强透水层,透水性及富水性好;残积砾质粘性、全风化花岗岩、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1 属弱透水透水含水层,透水性及富水性较差一般,自上而下呈渐变过渡状态,无明显分界线;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2、中风化花岗岩的透水性和富水性受裂隙的发育和性质(裂隙面充填情况)的控制和影响,具各向异性。从场地分布的岩土层情况分析,该场地地下水量较丰富。1.2 基坑设计方案综述1.2.1本工程特点(1)拟建工程平面上不规则形状,实际开挖深度较大,深度达12.0m。平面范围大,基坑面积约为 17980 m2 ,周长约 600m.,因此该工程总体规模较大,在该地区不多见。(2)拟建场地周边环境复杂,北侧距马青路约 4m,东侧距兴港路约 7m,南侧距已建外环路约 7m,西侧红线拐角外有一栋 8 层的建筑,其余为空地。施工场地较狭小,基坑设计方案需确保临近建4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筑物的安全,控制周边建筑物的沉降。(3)整体土质较好,但存在广泛分布的中砂层及淤泥层,最下层残积砾质粘性土抗渗较为薄弱,估计工程整体变形、沉降较难控制。(4)中砂层、淤泥层、残积砾质粘性土层透水性较大,且工程三面环绕既有道路,对沉降要求较大,进而工程的止降水措施以止水为主,降水为辅,在工程实际中注意监控量测,防止过度沉降与过度固结沉降。1.2.2方案选择本基坑的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即重要性系数 g 0 = 1.1 。针对上述本工程特点,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则。通过对工程场地地层分布的差异、周边环境的不同、开挖深度的不同及基坑形状不规则等情况的分析,并结合指导老师的意见,最终提出本支护设计方案决定采用柱列式排桩加两道钢管支撑的支护形式,同时考虑到整体工程较大,在三座塔楼上空采用圆形环梁支撑形式,腾出空间以便打开主体施工的工作面,且能减少立柱、支撑,使支撑受力更加合理。其中,采用三轴深层搅拌桩作为止水结构。在施工质量能保证的条件下采用该方案能确保地下室施工进度正常进行,保证工程如期完成。现简述设计方案如下:由于本工程的关键在于同时控制基坑开挖产生的变形对周边建筑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施工实际空间两类问题。故采用两道钢管支撑,第一道支撑中心位于-2.4m,第二道支撑中心位于-6.6m,以此为为基坑底部腾出约 5.6m 空间。支护桩采用直径 700800mm 的钻孔灌注桩,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主筋均采用 HRB335HRB400,5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有较好的性价比。支护桩与地下室最外侧承台间留有 1000 的施工间距,方便施工。1.2.3地下水的处理(1)止水帷幕:采用单排三轴(850mm650)深层搅拌桩、桩间搭接 850mm,间距 1200mm,搅拌桩的入土深度 14m。(2)管井降水:由于坑下有厚层的透水层(微承压水)存在,开挖后上覆土层很薄,若不采取降压措施坑底会出现突涌现象,使施工受阻。为此坑内暂布 8 口疏干井,开挖前先进行抽水试验,根据测得的数据再最终确定降水管井的数量。考虑开挖方案时需验算最小覆盖层厚度,经验算知当开挖至-1.1m 时就需要启用坑内降压抽水井进行抽水。待水位降下去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开挖工作。(3)坑外布置 8 口观测井,加强坑外水位观测。本方案提出在基坑开挖时,除须对基坑支护结构本身进行应力、变形监测外,尚应对周边建筑物和道路、管线进行动态监测,以及时掌握基坑工作的信息,指导基坑的开挖和地下室的建造。本工程采用本方案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造价较低。6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2.4计算区段划分图 1-1基坑平面分段图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的环境条件,设计过程中对基坑边界进行了分区计算,共分为四个计算分区,分别为:(1)AB 区段,(2)BC, (3)AHGF 区段,(4)FEDC 区段。每个计算分区的土层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充分考虑了临近建筑的附加荷载。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取为 1.10。计算时,分别进行单元计算以及空间整体结构计算。桩身内力采用经典法的计算模式。对四个区段分别计算。此外详细计算出各个支撑杆件上所受内力以及变形情况。经对单元计算与空间结构计算的结果比较,取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设计,提高本方案设计的安全度。1.3. 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依据基坑支护结构以及支撑体系的计算,严格按照7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 核工华南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厦门市星港花园 IV 期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 厦门合道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图纸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7 闽建建【41】号文 (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以及其它相关规范和规程进行。1.4 地质计算参数确定据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各地层物理力学指标如表 1-1。8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表 1-1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表压缩模量变形模量直接快剪抗剪冲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土钉锚天然地基强度指标标准值岩土体与锚固体与负摩阻抗拔土体极承载力特征天然重度固体粘结渗透系数层岩土层极限侧阻极限端阻极限侧阻极限端阻力系数系数限摩阻值内聚力内摩擦角强度特征值kEs0.1-0.2E0力标准值力标准值力标准值力标准值ii力号名称fakcfrbqsikqpkqsikqpk标准值qpkkPakN/m3MPaMPakPakPakPakPakPakPakPacm/s素填土80183.5121220200.351220310-4-1粉质粘土12018.54.3106(28)6(7)20230.71325610-6-2中砂22019.582053055600.6040651.610-2-3淤泥质土60172.4112.215180.81015310-6-4粉质粘土210195.5150(32)12(14)30350.72040810-6残积砂质粘性24018.5717202250550.73060510-5土9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土压力计算2.1 区段一土压力计算(1)嵌固深度计算拟设两道支撑,根据规范宜采用瑞典条分法计算嵌固深度: ciK li + (q0bi + wi ) cosqi tanjiK - gk (q0bi + wi )sinqi 0(JGJ 120-99 A.0.1)式中ciK 、 jiK 最危险滑动面上第 i 土条滑动面上土的固结不排水(快)剪粘聚力、内擦角标准值。li 第土条 i 的弧长。bg k 整体稳定分项系数,应根据经验确定当无经验时可取1.3。wi 作用于滑裂面上第 i 土条的重量,按上覆土层的天然土重计算。q i 第 i 土条弧线中点切线与水平线夹角。当嵌固深度下部存在软弱土层时尚应继续验算软下卧层整体稳定性。由于土质较好,暂取hd = 0.4h = 4.8m估计滑动圆心位于基坑内侧 2m 基坑顶部 1m 处。滑动面如图 2-10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 所示图 2-1 区段一圆弧滑动面计算图滑动安全系数:1.312*滑面信息*土条总数: 60圆心半径(m):(-2.000,13.000) R = 16.920m*土条信息*第 13 个土条:几何信息左上点坐标(m):(-6.908, 0.000)左下点坐标(m):(-6.908, -3.192)右上点坐标(m): (-6.415, 0.000)右下点坐标(m):(-6.415, -3.334)土条尺寸: 宽度 = 0.493m, 底部长度 = 0.513m土条面积: 1.610m2土条底部倾角:-15.99411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物理信息土条底部: C = 20.000kPa, = 22.000受力信息土条自重: W = (29.789kN, -4.662m)土条底部: 法向力 = (28.636kN, 0.000m), 切向力 = (16.640kN, 16.920m)土条左侧: 法向力 = 0.000kN, 切向力 = 0.000kN取hd = 5m(2)计算主动、被动土压力系数计算公式:Kai = tan2 (p8 - j2i )K pi = tan2 (p8 + j2i )式中:K ai 第 i 土层的主动土压力系数。K ai 第 i 土层的被动动土压力系数。j i 第 i 土层的内摩擦角。Ka、Kp 计算如表 2-1表 2-1区段一主、被动土压力系数土层重度内聚内 摩 擦K aK p厚度 ZKaK p名称力 C角素填183.51(地面超载换10100.700.8412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土算后的换算层厚)续表 2-1区段一主、被动土压力系数土层重度内聚内 摩 擦K aK p厚度 ZKaK p名称力 C角粉质粘土18.52.22660.810.90中砂19.525300.330.58淤泥质土171.5112.20.720.96粉质粘土193.530120.650.81残积砾质18.5未钻穿(取至桩20220.450.672.191.48粘性土底 5.4)(3)土压力计算s a 、s p :主动土压力:首层土压力计算如下换算上界面:sa0 = -2c1 Ka1下界面:s a1 = g1h1Ka1 - 2c1 Ka1i 层土压力计算如下:上界面:i -1s ai-1 = Kai g j h j - 2ci Kai j =1下界面:isai = Kai g j h j - 2ci Kaij =1式中13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s ai 第 i 界面上部土压力。s ai 第 i 界面下部土压力。g j 第 j 层土的天然重度。Kai 第 i 土的主动土压力。ci 第 i 土的内聚力。h j 第 i 土的计算高度。计算结果如表 2-2:表 2-2区段一主动土压力(kN/m)s a 0-19.76s a123.58s a14.36s a 237.31s a 228.81s a341.80s a3110.96s a 4134.53s a 461.71s a5105.25s a579.76s a 6125.15注:对于中砂层土压力计算时按规范应采用水土分算、但考虑到水文条件中缺少sat,且中砂层分布范围较少、层厚不大,此计算采用水土合算。被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只存在于下层残积砾质粘性土中因此:s p5 = 2c6 K p6 = 2201.48 = 59.2kPas p6 = g6 DK p6 + 2c6 K p6 =18.552.19 + 59.2 = 262.11kPa土压力分布如图 2-214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6.794.36 23.5837.3128.81 41.80110.9661.70 134.5359.2079.76105.25262.11 125.15图 2-2 区段一土压力分布图15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2 区段二土压力计算(1)嵌固深度计算拟设两道支撑,根据规范宜采用瑞典条分法计算嵌固深度: ciK li + (q0bi + wi ) cosqi tanjiK - gk (q0bi + wi )sinqi 0(JGJ 120-99 A.0.1)式中ciK 、 jiK 最危险滑动面上第 i 土条滑动面上土的固结不排水(快)剪粘聚力、内擦角标准值。li 第土条 i 的弧长。bi 第 i 土条的宽度。g k 整体稳定分项系数,应根据经验确定当无经验时可取1.3。wi 作用于滑裂面上第 i 土条的重量,按上覆土层的天然土重计算。q i 第 i 土条弧线中点切线与水平线夹角。当嵌固深度下部存在软弱土层时尚应继续验算软下卧层整体稳定性。由于土质较好,暂取hd = 0.4h = 4.8m估计滑动圆心位于基坑内侧 2m 基坑顶部 1m 处。滑动面如图 2-3 所示16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图 2-3 区段二圆弧滑动面计算图滑动安全系数:1.326*滑面信息*土条总数: 61圆心半径(m):(-2.000,13.000) R = 16.920m*土条信息*第 37 个土条:几何信息左上点坐标(m):(4.905, 12.000)左下点坐标(m):(4.905, -2.447)右上点坐标(m): (5.396, 12.000)17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右下点坐标(m):(5.396, -2.218)土条尺寸: 宽度 = 0.491m, 底部长度 = 0.541m土条面积: 7.031m2土条底部倾角:25.004物理信息土条底部: C = 20.000kPa, = 22.000受力信息土条自重: W = (130.772kN, 7.151m)土条底部: 法向力 = (127.408kN, 0.000m), 切向力 = (46.969kN, 16.920m)土条左侧: 法向力 = 0.000kN, 切向力 = 0.000kN土条右侧: 法向力 = 0.000kN, 切向力 = 0.000kN顶部超载: 大小 = 9.811kN, 作用角度 = 270.000,力臂 = 7.151m顶部超载水平分力:大小 = 0.000kN, 力臂 = 1.000m顶部超载竖向分力:大小 = 9.811kN, 力臂 = 7.151m取hd = 5m(2)计算主动、被动土压力系数计算公式:主动土压力Ka = tan2 (p8 - j2 )Kp = tan2 (p8 + j2 )18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式中:K ai 第 i 土层的主动土压力系数。K ai 第 i 土层的被动动土压力系数。j i 第 i 土层的内摩擦角。Ka、KP 计算表 2-3表 2-3区段二主、被动土压力系数土层重度内聚内摩擦K aK p厚度 ZKaK p名称力 C角素填土182.31(地面超载换算10100.700.84后的换算层厚)粉质粘土18.51.22660.810.90中砂19.535300.330.58淤泥质土171.2112.20.720.96粉质粘土19430120.650.81残积砾质18.5未钻穿(取至桩底20220.450.672.191.48粘性土6.4)(3)土压力计算s a 、s p :主动土压力:首层土压力计算如下换算上界面:sa0 = -2c1 Ka1下界面:s a1 = g1h1Ka1 - 2c1 Ka1i 层土压力计算如下:上界面:19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i -1s ai-1 = Kai g j h j - 2ci Kai j =1下界面:isai = Kai g j h j - 2ci Kaij =1式中s ai 第 i 界面上部土压力。s ai 第 i 界面下部土压力。g j 第 j 层土的天然重度。Kai 第 i 土的主动土压力。ci 第 i 土的内聚力。h j 第 i 土的计算高度。计算结果如表 2-4:表 2-4 区段二主动土压力(kN/m)s a 0-16.76s a18.40s a1-13.13s a 24.84s a 215.46s a334.94s a391.91s a 4110.77s a 444.87s a594.64s a572.40s a 6126.20注:对于中砂层土压力计算时按规范应采用水土分算、但考虑到水文条件中缺少sat,且中砂层分布范围较少、层厚不大,此计算采用水土合算。20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被动与压力:被动土压力只存在于下层残积砾质粘性土中因此:s p5 = 2c6 K p6 = 2 201.48 = 59.2kPas p6 = g6 DKp6 + 2c6 K p6 =18.552.19 + 59.2 = 262.11kPa土压力分布如下图 2-416.7613 8.404.8415.4691.9134.9444.87110.7759.2072.4094.64262.11 126.20图 2-4 区段一土压力分布图21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2.3 区段三土压力计算(1)嵌固深度计算拟设两道支撑,根据规范宜采用瑞典条分法计算嵌固深度: ciK li + (q0bi + wi ) cosqi tanjiK - gk (q0bi + wi )sinqi 0(JGJ 120-99 A.0.1)式中ciK 、 jiK 最危险滑动面上第 i 土条滑动面上土的固结不排水(快)剪粘聚力、内擦角标准值。li 第土条 i 的弧长。bg k 整体稳定分项系数,应根据经验确定当无经验时可取1.3。wi 作用于滑裂面上第 i 土条的重量,按上覆土层的天然土重计算。q i 第 i 土条弧线中点切线与水平线夹角。当嵌固深度下部存在软弱土层时尚应继续验算软下卧层整体稳定性。由于土质较好,暂取hd = 0.4h = 4.8m估计滑动圆心位于基坑内侧 2m 基坑顶部 1m 处。滑动面如图 2-5 所示22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图 2-5 区段三土压力分布图滑动安全系数:1.321*滑面信息*土条总数: 60圆心半径(m):(-2.000,13.000) R = 16.920m*土条信息*第 37 个土条:几何信息左上点坐标(m):(4.905, 12.000)左下点坐标(m):(4.905, -2.447)右上点坐标(m): (5.396, 12.000)23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右下点坐标(m):(5.396, -2.218)土条尺寸: 宽度 = 0.491m, 底部长度 = 0.541m土条面积: 7.031m2土条底部倾角:25.004物理信息土条底部: C = 20.000kPa, = 22.000受力信息土条自重: W = (126.660kN, 7.151m)土条底部: 法向力 = (123.681kN, 0.000m), 切向力 = (46.027kN, 16.920m)土条左侧: 法向力 = 0.000kN, 切向力 = 0.000kN土条右侧: 法向力 = 0.000kN, 切向力 = 0.000kN顶部超载: 大小 = 9.811kN, 作用角度 = 270.000,力臂 = 7.151m顶部超载水平分力:大小 = 0.000kN, 力臂 = 1.000m顶部超载竖向分力:大小 = 9.811kN, 力臂 = 7.151m取hd = 5m2)计算主动、被动土压力系数计算公式:主动土压力Ka = tan2 (p8 - j2 )24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Kp = tan2 (p8 + j2 )式中:K ai 第 i 土层的主动土压力系数。K ai 第 i 土层的被动动土压力系数。j i 第 i 土层的内摩擦角。Ka、KP 计算表 2-5表 2-5区段三主、被动土压力系数土层重度内聚内摩擦K aK p厚度 ZKaK p名称力 C角素填土183.51(地面超载换算10100.700.84后的换算层厚)粉质粘土18.54.22660.810.90淤泥质土174112.20.720.96粉质粘土190.530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文最易错别字的
- 饿了外卖市场经理月工作总结
- 如何说课培训课件
- 2026届山东省海阳市美宝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教学查房的价值与意义
- 2026届贵州省施秉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SMT生产现场培训
- 南昌市南大附中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立达中学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生产恢复管理办法
- 整体护理考核
- 电焊工职业健康安全培训
- 采购比价询价管理办法
- DB50∕T 1604-2024 地质灾害防治边坡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规范
- 歌曲《化蝶》教学课件
- 2024年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培训计划
- 冲刺2025年高考政治大题突破-大题预测0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80周年 (解析版)
- 《日本武士文化介绍:大学日语文化课程教案》
- 供暖工程资料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