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现象的成因分析.doc_第1页
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现象的成因分析.doc_第2页
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现象的成因分析.doc_第3页
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现象的成因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现象的成因分析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现象有所抬头,特别是城市边缘乡村的学生,不良行为有增多之势,一些学生在语言、行动中经常出现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有的甚至还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形成学生不良行为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不当或三者没有有效协调造成的。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是造成部分学生不良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在广大农村,家庭教育意识极其淡薄,许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再加上有些家长教育水平缺乏、行为不当,这是造成学生不良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有三:其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劳动率的提高,加之产业结构的调整,种田已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从而使农村大部分学生家长远离家庭,转入工厂或外出打工。因长时间不在家,其在校上学的子女大部分都是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由于是独生子女,加之隔代惯养,因而对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们的要求是言听计从、一味满足,从不违背他们的意愿,也无能力束缚他们的行为,从而使他们形成了自傲、任性等不良个性,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其二,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有些家长常年在外,偶而回来一次,觉得对不起小孩,因而会多给些钱或者他要什么给什么,对子女的物质要求过分迁就,认为满足他们的要求是对他们的补偿,却从不与子女交心,对子女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从不过问或过问甚少。 有的父母信奉“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人”或“树大自然直,人大自成人”等缺乏科学根据的育儿观念,采用了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的育儿方法。考试成绩不理想,拳打脚踢或者不闻不问,这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叛逆情绪,诸如破罐子破摔、离家出走等。这些方法对子女成长极为不利,也易导致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现象。其三,家长自身行为不当影响孩子。如家长护短惯儿,自家小孩回来说被人欺或被人打了,家长不问青红皂白马上找人家争吵;小孩违反了纪律被老师训斥了两句哭回去了,家长马上找老师论理,甚至有些家长还对老师说:“我家小孩长这么大,我都舍不得打,你凭什么打他,他学习好坏不关你的事”试想这样的家长,其言行会传给孩子一个什么信息?还有的家长整日整夜打麻将、语言粗俗、信鬼神、占小便宜等,这些对子女的不良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是造成学生不良现象的主要原因。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目前学生中出现不良行为现象学校方面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受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影响。如有的教育工作者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讲的是爱党爱国爱人民,做的却是与党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的事,或者对学生缺乏爱心、耐心,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有的教育工作者,不能根据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实际进行教学,采取的教育形式不够恰当,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 其表现为: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摆架子,缺乏调查研究,不了解事情始末,批评学生振振有词,而缺乏有的放矢;在全体学生面前讲不该当众讲的学生缺点,或者动辄“揭短”,严重挫伤了犯错误学生的自尊心,使其感到无地自容,从而易产生对教师的对抗情绪等。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本达不到“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目的,只能导致师生关系激化,必然会出现诸如当众与老师争辨、顶撞老师,或者不上学、离家出走等不良现象。其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顾抓教学质量,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德育教育机制上,有的学校没有形成一定的德育运行机制,没有建立德育教育机构及其队伍,德育是学校的盲点,学校所拥有的只是应付检查的花架子。其三,受义务教育和上级部门评比制度的影响。由于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毕业生不经选拔,直接升入初中学习,学校对入学新生没有严格要求他们应该具备起码的道德标准和学历标准,那些在原学校本就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升入初中后仍然恶习不改、我行我素;在知识层次上,有的新生根本就不具备该年级的基础知识水平,于是放任自流,干脆破罐破摔,从而影响他人、影响班风甚至是全校校风。 三、社会教育是造成学生不良行为现象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就社会教育而言,其一,受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学校周围和生活社区没有什么好的文化设施,有的是营业性歌舞厅、游戏室、台球室、网吧、酒吧,特别是现在社会上泛滥的网络游戏、聊天等,使不少中学生沉溺其中,有的还患上了“网络成瘾症”,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心理疾病。目前受网络影响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乃至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其二,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里充满了暴力、凶杀、色情、赌博、恐怖、抢劫、偷盗等,中学生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思想品德不良行为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其三,那些从事娱乐经营的业主和个体摊贩以及社会不良分子,思想素质差,唯利是图,采用卑劣手段吸引中学生去尝试、去购买、去体验,而中学生由于认识不足,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加之好奇心强,极易受其引诱,放弃学业,从而沦落为思想品德不良的学生。 以上三个方面的是造成学生不良行为现象的主要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