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_第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_第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_第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_第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苏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首古诗。江南春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春日偶成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学会本课的 3 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 ,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 ,先说再写。 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2 / 12 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构想 指导学生通过借助工具书和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理解诗的意思,体会古诗的含义。指导学生在情景中感悟、讨论,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 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小组合作,理解江南春的诗意,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 “ 江南春 ” :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 “ 小李杜 ” 。 3 / 12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 1)读 准字音,注意节奏。 (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 2)解释词语: “ 绿映红 ” 、 “ 水村山郭 ” 、 “ 酒旗风 ” 、 “ 南朝 ” 、 “ 楼台 ” 、 “ 四百八十寺 ” (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 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 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4 / 12 (二)后两行 怀古。 1、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 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作业设计 1、背诵江南春。 2、默写江南春。 3、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5 / 1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小组合作,理解春日偶成的诗意,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教师简介作者程颢。 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 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 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 ( 2)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 ( 3)师生小结:一、二句写景 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 生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三、反复品味,精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 人程颢怎样的心情? 2、集体交流,通过诵读、言说表达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6 / 12 3、反复练读,熟读成诵。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交流。(提倡引用诗中原句,学以致用。) 2、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 “ 春游归来 ” 赛诗会(既可背诵其它写春天的古诗,又可以自己创作。) 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2、改写春日偶成。(将古诗变为白话文) 3、办手抄报: “ 诗歌里的春天 ” 。 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板书设计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清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课后反思 练习 1 7 / 12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包括 “ 处处留心 ” 、 “ 写好钢笔字 ” 、 “ 读读背背 ” 、 “ 口语交际 ” 、 “ 学写毛笔字 ” 五个板块。 教学目标 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写好钢笔字。练习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教学构想 以学生自学为主。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 ,然后老师在进行点拨。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练习 “ 处处留心 ” ,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学生学习过程 1、教学第一部分。 8 / 12 (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概括这段内容是爸爸和小芳的对话。 ( 2)出示秋天这首诗里的诗句,请同学们读一读,想想诗句主要写了什么。 ( 3)引导学生说说爸爸对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兴趣。 ( 4)诗句为什么不直接写秋天到了,苹果、葡萄都成熟了,而要写成苹果娃娃、葡萄娃娃呢?齐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 5)从学过的课文中,你能找出这样的句子吗? 请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全班交流。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学科(语文) 2、教学第二部分。 ( 1)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让它和人一样有感情,会说话。这样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让人特别喜欢读。其实,这样的表达方法我们也会,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我们会说成小溪在唱歌;荷花在风中摆动,我们会说成荷花在跳舞。书上也有几个句子,请读读。 (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下面几个句子写生动吗? ( 3)四人一组交流。 ( 4)全班交流。 3、教学第三部分。 (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 ( 2)想一想,怎样才能把 “ 太阳、闹钟、小鸟 ” 写得更生9 / 12 动些?指名交流。 ( 3)学生试写。 ( 4)朗读。 作业设计 写一个拟人句。 板书设计 处处留心 学写拟人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练习 “ 读读背背 ” ,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写好钢笔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读读背背。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春深似海:指春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大地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古木参天: 古老的树木高耸着,直指天空。 蔚为壮观:蔚,荟萃、聚集。汇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 4、同学们都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景色? 10 / 12 5、学生练习朗读的背诵。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指导。 (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 植、轻、租 ” 这三个字。 (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 “ 植、轻、租 ”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三个字的右半边中 “ 横 ” 画比较多,并且最后一笔都是横。 ( 3)教师范写 “ 植 ” 。提醒学生注意: “ 横 ” 画在右边别顶住 “ 竖 ” 画,还 要写得稳一点。 2、练习。 (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作业设计 1 抄写成语。 2 摘抄其他写景的成语。 板书设计 读读背背 11 / 12 成语写景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进行 “ 口语交际 ” 练习,推荐或自我推荐。 学生学习过程 1、审题。 (1)注意 “ 荐 ” 的读音,指名读题。 (2)教师提示学生说说班委职位及担任该班 委的条件,比如班委中的班长,各方面发展较全面,班上多数学生信任,此外还有学习班委、文娱班委、纪律班委、体育班委、卫生班委。 2指导。 (1)这里有 7 个班委职位,请用书上的办法,我们开个班委推荐会。 (2)宣布班会开始。 (3)思考:谁适合担任什么班委 ?为什么适合 ? 3交流。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说别人要实事求是,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