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张家港某5万吨级散货码头结构设计计算书.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张家港某5万吨级散货码头结构设计计算书.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张家港某5万吨级散货码头结构设计计算书.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张家港某5万吨级散货码头结构设计计算书.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张家港某5万吨级散货码头结构设计计算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 上海海事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张家港某5万吨级散货码头结构设计计算书学 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专 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5年06月 日目录一、设计资料 . 1 1.1 工程概述 . 1 1.2 自然条件 . 1 1.3 水文资料 . 2 1.4 地质地貌资料 . 2 1.5 船型资料 . 41.6 荷载分析 . 4二、港口总平面布置 . 6 2.1 港口总平面概述 . 62.2 码头水域设施 . 62.3 码头陆域设施 . 8 2.4 装卸工艺设计 . 9三、码头总体设计. 113.1 结构选型 . 113.2 初步设计 . 11四、码头结构设计. 124.1 面板设计 . 124.2 轨道梁设计 . 124.3 一般纵梁设计 . 314.4 横向排架设计 . 494.5 桩基设计 . 77上海海事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一、设计资料1.1工程概述本设计位于江苏省张家港,江苏省江海粮油贸易公司张家港储运部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目前拥有万吨级泊位3个,设计年吞吐能力合计180万吨;千吨级泊位2个(五节港),年设计吞吐能力合计30万吨;中转库15万吨;规范化露天堆场5万平方米;总储量为7万吨油罐多座;储备库8万吨以及相配套的生产生活设施。储运部主要承担长江干线地区粮食、大豆及油脂的中转任务以及国家粮油专项储备职能,是我国出口大米第一大港、长江流域最大的粮油集散地。储运部近几年粮食、油脂的水上年中转量均达到250万吨左右,储运部现有码头的吞吐能力已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江苏省江海粮油贸易公司决定自筹资金,对张家港储运部现有码头进行扩建。1.2自然条件1.2.1地理位置江苏省江海粮油贸易公司张家港储运部位于张家港市金港镇,长江福姜沙水道右汊南岸,地处苏锡常三市的水上门户。该处水路通过长江上达重庆、武汉,下至上海并出海;陆路距上海173Km,距南京220Km,交通十分便利。1.2.2气温多年平均气温 15.2C极端最高气温 38C极端最低气温 -14C全年35C及以上的高温天数:年平均5.1d1.2.3降雨多年平均降雨量 1025.5mm历年平均降雨天数0.1mm 124d 5.0mm 50d 10.0mm 30d 25.0mm 10.5d 50.0mm 3d历年一小时最大降雨量 93.2mm历年10分钟最大降雨量 26.2mm最长历时降雨量 109.2mm最长连续降雨日数 14d1.2.4 风况拟建码头区位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是北方冷空气南下和太平洋高压气旋北进的路径,冬春有寒潮入侵,夏秋有台风袭击,风力较长江中上游为大。根据该区域沿江的江阴、张家港、常熟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分析,本区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夏季以东南方向的海洋季风为主,春秋季为过渡期,以偏东风为主。从历年风况资料情况来看,当地常风向为SSE、ESE向,频率各占10%,次常风向为ENE、SE向,频率各占9%,强风向为ESE、SE向,最大风速20m/s。影响当地的台风平均23次/年,风向多为NE向,风力常在58级。1.2.5雾况多年情况表明,当地雾的出现多发生在清晨和夜间,上午10时后消散。多年平均雾日数 28.7d年最多雾日数 66d最长一次雾连续时间 71小时32分钟1.3水文资料1.3.1水文特征拟建工程所处河段上下游分别设有江阴肖山水文站和南通天生港水文站,经对两站多年实测潮位资料的统计、分析,拟改建码头区域潮位特征值如下(长办吴淞基面,下同):历年最高潮位 +6.69m历年最低潮位 +0.74m平均潮位 +3.19m最大潮差 3.39m1.3.2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 5.09m(高潮累积频率10%的潮位)设计低水位 1.54m(低潮累积频率90%的潮位)校核高水位 6.66m(重现期为50年的极值高水位)校核低水位 0.65m(重现期为50年的极值低水位)1.4地质地貌资料1.4.1地形地貌扩建段码头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由长江沙洲淤涨成陆,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初夏有梅雨、夏秋多台风雨。拟扩建码头位于长江南岸,为冲刷岸,岸线内凹,深槽贴岸,水深流急。江海粮油贸易公司张家港储运部南邻沿江公路,北靠长江,水陆交通十分便捷。1.4.2工程地质根据资料整理可得土层参数如下:表1.1 土层参数层序土层名称顶板标高(m)天然重度(kN/m3)地基m系数(kN/m4)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土容许承载力q0(kPa)1灰褐色淤泥质粉质粘土-12.90+2.7917.93000100802灰色粉砂夹淤泥质粉质粘土2.106.2019.23000300803灰色粉砂-14.00-10.2019色粉砂-21.90-10.1219色粉砂夹淤泥质粉质粘土-17.80-17.0619.155007038001206灰色粉砂-33.20-22.7619.1150008440001207灰色粉砂夹淤泥质粉质粘土-40.30-28.0619200008040001208灰褐色粉质粘土夹粉砂-43.403.7919200008040001201.4.3地质构造和地震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反映,拟建码头区内无活动性构造断裂存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域地震动参数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根据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对地震活动性与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研究表明,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可不考虑饱和沙土液化和软土震陷的影响。1.5船型资料拟扩建泊位为多用途中转码头,主要中转货种为食用油品和袋装粮食,其中油品年进、出口总量为70万吨,袋装粮食总量为55万吨,根据以上对现有泊位近几年到港和出港船舶船型的统计和分析,结合扩建段码头泊位拟安排货种的主要流向和岸线资源情况,考虑到今后运输船型的发展需要,根据业主要求扩建段码头泊位结构按停靠50000吨级油船设计,50000DWT油船船型资料如下:总长(L)型宽(B)型深(H)满载吃水(T)=229m32.3m19.1m12.8m。1.6荷载分析1.6.1船舶荷载(1)系缆力船舶系缆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计算可得系缆力为711.5KN。(2)撞击力式中:经计算,30000DWT杂货船靠泊撞击能量为218.7KJ,50000DWT油船靠泊撞击能量为253.2KJ,拟选用DA-A600H1000+1300橡胶护弦作为船舶靠泊码头的消能设施,按靠泊50000DWT油船计算,其作用在码头上的横向撞击力为P=1600KN。(3)挤靠力与撞击力相比,挤靠力不起控制作用,所以不用单独计算。1.6.2装卸设备荷载拟扩建段泊位前方平台配备的主要装卸设备为2台10吨门座起重机,轨距,基距,轮,工作状态最大轮压。1.6.3堆货荷载前方平台:20KN/m2;后方平台:40KN/m2;引桥部分:10KN/m2。1.6.4车辆荷载(1)20t汽车;(2)10t平板车。1.6.5风荷载根据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提供的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扩建段码头区域按基本风压W0=0.4KN/m2计算。1.6.6地震荷载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本次设计不考虑地震荷载。二、港口总平面布置2.1港口总平面概述由于设计码头位于长江南岸,属于内河港,考虑到河口港水深不足的问题,初步设计采用栈桥式结构,用引桥连接码头与后方陆域,在水深较深处布置码头。码头平面暂定为开敞式结构,因此不设置防波堤和口门,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影响正常工作,可以暂停作业,船舶离开泊位进入锚地躲避风浪。2.2码头水域设施2.2.1泊位数拟扩建泊位为多用途中转码头,主要中转货种为食用油品和袋装粮食,其中油品年进、出口总量为70万吨,袋装粮食总量为55万吨,本泊位按照50000吨级油船设计。50000DWT油船船型资料如下:总长(L)型宽(B)型深(H)满载吃水(T)=229m32.3m19.1m12.8m。经过查阅资料可知,50000吨级油船年通过能力约为500万吨,因此一个泊位已经满足扩建要求。2.2.2泊位长度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中相关规定:当在同一码头线上连续布置多个泊位时,其码头总长度宜根据到港船型尺度的概率分布模拟确定,也可按下式确定:端部泊位:中间泊位:考虑到本设计为码头的扩建,泊位长度按照端部泊位考虑,则2.2.3码头前沿设计高程根据规范要求,对于桩式结构的开敞式码头,码头前沿高程通过下式确定:式中: ; 经计算可得:E=7.09m。考虑到安全因素和绘制图纸以及施工的方便,确定为E=7.10m。2.2.4码头前沿设计水深式中:经计算可得:码头前沿设计水深D=13.7m。2.2.5航道水深 =12.8+0.2+0.5+0.2+0.15+0.4=14.25m2.2.6航道宽度由于设计资料比较匮乏,假设横流V满足,则取n=1.69,r =7。其宽度按下式确定:2.2.7防波堤和口门综合考虑风、浪的作用,认为该港所处的水域为内河水域,受风、浪的影响较小,同时考虑到工程预算和其他因素,本次设计不设防波堤、不设口门,当风浪因恶劣天气影响过大或遭遇其他无法进行码头作业的天气时,进港船舶可暂时离开作业区,进入锚地避风,待风浪过后继续进行作业。2.2.8锚地由于设计码头是河港,所以一般采用双浮筒系泊的方式。锚位长度:S=L+2(r+l)=229+2(3.55+30)=296.1m锚位宽度: B=4b=432.3=129.2m单个锚位面积:A=SB=38256m2.2.9回旋水域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本港口由于无掩护水域,而且是受水流影响较大的河港,采用直径为2.5L的水域,即2.5L=572.5m。2.3码头陆域设施2.3.1码头前沿作业区本设计中,扩建段码头平台总宽度为30m,可以分成两段,分别是前方平台和后方平台。前方平台宽14.5m,主要设置有两座门座起重机,门机轨道间距是10.5m;后方平台宽15.5m,主要供车辆行驶。2.3.2引桥由于本地区码头近岸水深不足,因此与岸线连接的部分设置三座引桥,引桥长度暂定为40m,其中,外侧的两座引桥宽11m,设置9m宽的行车道,2m宽的食用油品管线区;中间引桥宽9m,仅设置汽车行车道。2.3.3码头后方作业区 (1)杂货堆(库)场面积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相关规定,件杂货、散货库(场)所需 式中,E库(场)所需容量(t);年货运量(t);库(场)不平衡系数;; 经计算可得:由于道路和引道会占用后方堆场一定的面积,前方库(场)的长度为泊位长度减去,宽度取,并且尽量和泊位对应。本次设计仅一个泊位,且泊位长度为262m,初步拟定后方库(场)长度为230m,宽度60m,总共设置一个堆场,一个库场。 (2)油罐所需容量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相关规定,原油码头需要的油罐、油库容量可以按照下式计算:式中:容量(); 年货运量(t);平均储存期(d),取;油品密度();0.85;经计算可得:2.4装卸工艺设计2.4.1设计参数(1)货种分析扩建码头位于江苏省张家港,扩建泊位是多用途码头,其主要进出口货物为食用油品和袋装粮食,其中,袋装粮食为件杂货,年进出口总量为万吨,食用油品属于液体散货,年进出口总量为70万吨。(2)设计船型扩建段码头泊位结构按停靠50000吨级油船设计计算,油船船型资料如下:=。(3)作业班制:三班/昼夜。(4)年营运天数:天。2.4.2工艺方案设计通过对本设计的货种进行分析,袋装粮食的装卸采用一般件杂货的拖装吊工艺系统工艺系统,使用油品则采用管道运输。对于袋装粮食的装卸,在码头前沿设置两台吨门座起重机作为垂直运输机械,进行前沿装卸作业,待货物从船上卸下后,则通过汽车和平板车进行水平运输,到达库(场),在库(场)通过轮胎式起重机等机械,卸入库(场)堆垛。 对于食用油品的装卸,通过油脂管线进行输送。油脂管线从后方贮罐区开始,沿着上下游两座引桥的外侧铺设,管线数量为6根,管线设计流量为400t/h,如果流量不够,可以考虑两根管线同时接卸,以缩短卸船时间。2.4.3装卸工艺流程袋装粮食装卸流程:食用油品装卸流程: 三、码头总体设计3.1结构选型 码头型式根据结构分类一般有重力式码头、板桩码头和高桩码头。其中,高桩码头在我国的各个港口中应用十分普遍。高桩码头的主要优点是结构轻,适应性好,对软土地基的适应性更是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码头。由于本设计是河港码头,软土是地基表层的主要结构,相对的硬土层则一般在较深处,考虑到码头在宽度方向的尺度相对较大,岸坡坡角相对较小,因此初步设计码头结构使用梁板式高桩码头。3.2初步设计3.2.1码头长度从前文的计算中可得本设计泊位长度为262m,但是考虑到本设计为码头的扩建,已建泊位原为端部泊位,扩建后则需按中间泊位考虑,因此其泊位总长度存在富余量,取该富余长度为10m,因此本设计只需扩建252m即可满足要求。为了避免码头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应力,需设置变形缝(凹凸缝),将码头沿长度方向进行分段。变形缝的宽度取为20mm,变形缝内用泡沫塑料填充,以保证结构自由伸缩。变形缝的间距取为63m。由于该地区土质条件不好,为了加强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把结构分段处的两端做成悬臂式上部结构,悬臂的长度为1.5m。码头沿长度方向分为4段,每段63m,初步拟定每段设置11榀排架,排架间距6m。3.2.2码头宽度码头平台总长252m,总宽30m,由前方平台和后方平台两部分组成。前方平台宽14.5m,每榀排架下设5根600mm600mm预应力砼空心方桩基础,靠前沿的轨道梁下布置双直桩,后轨道梁下布置叉桩,叉桩斜度为3:1,在前方双直桩和后方叉桩中间加设一根直桩。后方平台宽15.5m,每榀排架下设4根600mm600mm预应力砼空心方桩基础,桩基均为直桩。四、码头结构设计4.1面板设计由于现浇板工作量大,施工速度慢,而只用预制板的话则整体性较差,所以面板采用叠合板的形式,面板预制部分取为350mm,面板现浇部分取为150mm,磨耗层厚度取为50mm,与面板的现浇部分一起浇筑。连续板计算跨度:长跨:弯矩计算时:,剪力计算时:短跨:弯矩计算时:,剪力计算时:因此,长边计算跨度与短边计算跨度之比为6/4.45=1.32,则按照双向板计算。4.2轨道梁设计4.2.1梁截面参数本设计中每段预制轨道梁长为5.6m,纵梁搁置在横梁上,搁置长度为0.3m,净跨5m,横向排架间距为6m。该梁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梁,主要参数见表4.1和表4.2:表4.1 轨道梁截面编号截面名称类型参数1轨道梁B=0.5mH=1m表4.2 轨道梁截面参数截面名称截面面积(m2)截面惯性矩(m4)弹性模量(kN/m2)材料重度(kN/m3)材料名称轨道梁0.54.166667E-023.25E+0725C404.2.2连续梁参数表4.3 连续梁参数梁跨长(m)截面单元分割数11.5轨道梁1026轨道梁1036轨道梁1046轨道梁1056轨道梁1066轨道梁1076轨道梁1086轨道梁1096轨道梁10106轨道梁10116轨道梁10121.5轨道梁104.2.3节点支撑、连接条件表4.4 连续梁节点支撑、连接条件节点连接方式支撑方式1铰接自由2固接简支3固接简支4固接简支5固接简支6固接简支7固接简支8固接简支9固接简支10固接简支11固接简支12固接简支13铰接自由4.2.4荷载分析计算 (1)永久作用纵梁自重: 预制面板: 现浇面板及面层:对于中间部分的面板,其两边支承在横梁上,两边支承在纵梁上,按照双向板计算。面板的自重和其上的均布荷载按照图4.1的规则传递给纵梁和横粱。图4.1 面板中间部分荷载传递图其中 对于悬臂部分的面板,按照单向面板计算,将均布荷载只传递到横梁或者纵梁之上,对于位于四个角落的面板,可以按照对角线分布的原则将荷载同时传递到横、纵梁之上。 图4.2 悬臂面板荷载传递图 图4.3 角落面板荷载传递图轨道梁受力如图4.4:图4.4 轨道梁受力图一(2)可变作用堆货荷载:前方承台:20KPa;后方承台:40KPa前方平台上的堆货荷载为20KPa,其传递到轨道梁上的力的计算规则与面板自重相同,所以堆货荷载作用在轨道梁上的力如下图:图4.5 轨道梁受力图二门机荷载:轨距:10.5m;支腿纵距:10.5m,每只腿四个轮子;轮压:海侧轨250kN/轮,陆侧轨250kN/轮 单位:m图4.6 门机示意图4.2.5荷载组合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持久组合:永久荷载+散货荷载+门机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持久状况的标准组合:永久荷载+散货荷载+门机4.2.6内力计算结果经易工软件计算:每种组合类型下的作用效应包络值: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持久组合竖向位移跨截面位置竖向位移最大值最大效应对应的工况竖向位移最小值最小效应对应的工况1左端2.53组合1-2.91组合11跨中1.19组合1-1.47组合11右端0组合10组合12左端0组合10组合12跨中3.67组合1-1.67组合12右端0组合10组合13左端0组合10组合13跨中2.73组合1-1.69组合13右端0组合10组合14左端0组合10组合14跨中2.85组合1-1.46组合14右端0组合10组合15左端0组合10组合15跨中2.78组合1-1.47组合15右端0组合10组合16左端0组合10组合16跨中2.78组合1-1.45组合16右端0组合10组合17左端0组合10组合17跨中2.78组合1-1.45组合17右端0组合10组合18左端0组合10组合18跨中2.78组合1-1.47组合18右端0组合10组合19左端0组合10组合19跨中2.85组合1-1.46组合19右端0组合10组合110左端0组合10组合110跨中2.73组合1-1.69组合110右端0组合10组合111左端0组合10组合111跨中3.67组合1-1.67组合111右端0组合10组合112左端0组合10组合112跨中1.19组合1-1.47组合112右端2.53组合1-2.91组合1剪力跨截面位置剪力最大值最大效应对应的工况剪力最小值最小效应对应的工况1左端375组合10组合11跨中887.78组合10组合11右端997.6组合10组合12左端0组合1-1520.33组合12跨中556.19组合1-324.24组合12右端1769.87组合10组合13左端0组合1-1667.03组合13跨中443.85组合1-439.68组合13右端1633.11组合10组合14左端0组合1-1640.46组合14跨中450.6组合1-439.61组合14右端1657.97组合10组合15左端0组合1-1648.27组合15跨中440.15组合1-441.74组合15右端1648.52组合10组合16左端0组合1-1648.16组合16跨中441.82组合1-441.29组合16右端1648.5组合10组合17左端0组合1-1648.5组合17跨中441.29组合1-441.82组合17右端1648.16组合10组合18左端0组合1-1648.52组合18跨中441.74组合1-440.15组合18右端1648.27组合10组合19左端0组合1-1657.97组合19跨中439.61组合1-450.6组合19右端1640.46组合10组合110左端0组合1-1633.11组合110跨中439.68组合1-443.85组合110右端1667.03组合10组合111左端0组合1-1769.87组合111跨中324.24组合1-556.19组合111右端1520.33组合10组合112左端0组合1-997.6组合112跨中0组合1-887.77组合112右端0组合1-375组合1弯矩跨截面位置弯矩最大值最大效应对应的工况弯矩最小值最小效应对应的工况1左端0组合10组合11跨中0组合1-334.67组合11右端0组合1-1043.43组合12左端0组合1-1043.43组合12跨中1501.63组合1-423.29组合12右端0组合1-1700.7组合13左端0组合1-1700.7组合13跨中1222.72组合1-431.37组合13右端0组合1-1611.35组合14左端0组合1-1611.35组合14跨中1232.73组合1-360.25组合14右端0组合1-1607.9组合15左端0组合1-1607.9组合15跨中1213.33组合1-362.86组合15右端0组合1-1602.37组合16左端0组合1-1602.37组合16跨中1212.95组合1-357.99组合16右端0组合1-1602.94组合17左端0组合1-1602.94组合17跨中1212.95组合1-357.99组合17右端0组合1-1602.37组合18左端0组合1-1602.37组合18跨中1213.33组合1-362.86组合18右端0组合1-1607.9组合19左端0组合1-1607.9组合19跨中1232.73组合1-360.25组合19右端0组合1-1611.35组合110左端0组合1-1611.35组合110跨中1222.72组合1-431.37组合110右端0组合1-1700.7组合111左端0组合1-1700.7组合111跨中1501.63组合1-423.29组合111右端0组合1-1043.43组合112左端0组合1-1043.43组合112跨中0组合1-334.67组合112右端0组合10组合1 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持久状况的标准组合竖向位移跨截面位置竖向位移最大值最大效应对应的工况竖向位移最小值最小效应对应的工况1左端1.66组合1-1.96组合11跨中.78组合1-.99组合11右端0组合10组合12左端0组合10组合12跨中2.49组合1-1.04组合12右端0组合10组合13左端0组合10组合13跨中1.84组合1-1.09组合13右端0组合10组合14左端0组合10组合14跨中1.93组合1-.93组合14右端0组合10组合15左端0组合10组合15跨中1.88组合1-.94组合15右端0组合10组合16左端0组合10组合16跨中1.88组合1-.92组合16右端0组合10组合17左端0组合10组合17跨中1.88组合1-.92组合17右端0组合10组合18左端0组合10组合18跨中1.88组合1-.94组合18右端0组合10组合19左端0组合10组合19跨中1.93组合1-.93组合19右端0组合10组合110左端0组合10组合110跨中1.84组合1-1.09组合110右端0组合10组合111左端0组合10组合111跨中2.49组合1-1.04组合111右端0组合10组合112左端0组合10组合112跨中.78组合1-.99组合112右端1.66组合1-1.96组合1剪力跨截面位置剪力最大值最大效应对应的工况剪力最小值最小效应对应的工况1左端250组合10组合11跨中603.99组合10组合11右端687.31组合10组合12左端0组合1-1037.96组合12跨中373.39组合1-211.84组合12右端1209.51组合10组合13左端0组合1-1139.05组合13跨中294.74组合1-293.82组合13右端1115.05组合10组合14左端0组合1-1120.46组合14跨中300.58组合1-292.77组合14右端1132.5组合10组合15左端0组合1-1125.91组合15跨中293.35组合1-294.54组合15右端1125.97组合10组合16左端0组合1-1125.76组合16跨中294.56组合1-294.17组合16右端1126.02组合10组合17左端0组合1-1126.02组合17跨中294.17组合1-294.56组合17右端1125.76组合10组合18左端0组合1-1125.97组合18跨中294.54组合1-293.35组合18右端1125.91组合10组合19左端0组合1-1132.5组合19跨中292.77组合1-300.58组合19右端1120.46组合10组合110左端0组合1-1115.05组合110跨中293.82组合1-294.74组合110右端1139.05组合10组合111左端0组合1-1209.51组合111跨中211.84组合1-373.39组合111右端1037.96组合10组合112左端0组合1-687.3组合112跨中0组合1-603.98组合112右端0组合1-250组合1弯矩跨截面位置弯矩最大值最大效应对应的工况弯矩最小值最小效应对应的工况1左端0组合10组合11跨中0组合1-227.79组合11右端0组合1-713.31组合12左端0组合1-713.31组合12跨中1021.96组合1-247.4组合12右端0组合1-1167.05组合13左端0组合1-1167.05组合13跨中830.33组合1-262.28组合13右端0组合1-1103.31组合14左端0组合1-1103.31组合14跨中838.52组合1-212.33组合14右端0组合1-1102.13组合15左端0组合1-1102.13组合15跨中825.19组合1-214.74组合15右端0组合1-1098.14组合16左端0组合1-1098.14组合16跨中825.03组合1-211.33组合16右端0组合1-1098.62组合17左端0组合1-1098.62组合17跨中825.03组合1-211.33组合17右端0组合1-1098.14组合18左端0组合1-1098.14组合18跨中825.19组合1-214.74组合18右端0组合1-1102.13组合19左端0组合1-1102.13组合19跨中838.52组合1-212.33组合19右端0组合1-1103.31组合110左端0组合1-1103.31组合110跨中830.33组合1-262.28组合110右端0组合1-1167.05组合111左端0组合1-1167.05组合111跨中1021.96组合1-247.4组合111右端0组合1-713.31组合112左端0组合1-713.31组合112跨中0组合1-227.79组合112右端0组合10组合1效应组合总包络值竖向位移跨截面位置竖向位移最大值最大效应对应的工况竖向位移最小值最小效应对应的工况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