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2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1-10 课时)新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1-10课时)新人教版 第一课时 课题: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 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课文第 45 的例 1,相应的 “ 做一做 ” ,及练习六的第 1-3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 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2 / 22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 1 人骑自行车小时约行千米。 特快列车小时约行千米。 1)人骑自行车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 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 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4=243=252=146= 2) 特快列车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 1305=2380=1506=713=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 0 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 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3 / 22 1、练习六第 1 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 1 题和第 2 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 4 题和第 5 题口算练习(略)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第 48页 6-9。 第二课时 课题: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 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有关 “ 积的变化规律 ” 。 教学目标: 1、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让学生感悟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为后面学习 “ 积的变化规律 ” 埋下伏笔。 3、在估算过程 中,学会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4、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通过习题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 / 22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教学用具:挂图、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 1)教科书 47页的第 4 题。 1、教师以口算卡的形式出示算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正确应用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运算的正确性和速度。 2、练习时人人参与,独立口算。 3、个别答和小组开火车相结合,然后在教科书上填写结果。 ( 2)教科书 48页的第 5 题。 1、小黑板出示算题。 2、口算得数,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请认真观察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讨论。) 结合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教师可利用板书进行简要的说明。) 二、估算练习。 教科书 48页的第 6 题。 1、小黑板呈现题目,学生读题。 2、学生独立思考,口算结果。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 5 / 22 三、创新思维练习。、 教科书 48页的第 7 题。 1、板书题目。 2、读题,理解题意。 “ 买 3 棵送 1 棵 ” 是什么意思?(付3 棵的钱,得到 4 棵小树) 3、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独立思考,交流讨论。 4、反馈讨论结果,教师进行小结。引导学生认真体会,鼓励创新思维。 5、课堂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第三课时笔算乘法 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笔算乘法(例 1)(课文第 49 页的例 1、 “ 做一做 ” ,练习七的第 1 4 题)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6 / 22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522=2314=3212=4153=2983=5233= 2、笔算 2412=4459=6352=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 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小时,火车小时约行 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 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 145 7 / 22 12 - 290 145 - 1740 问: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1、书后做一做 13412=17647 42536 23782 2、练习七的 1、 2 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 4 课时课题:笔算乘法练习 教学内容:综合应用三位数乘 两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文练习七的第 5 11题)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 8 / 22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 3、使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准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83=168=362=4620=4160 =3150=156= 1506=267=2019=20073=90024=4308=1905= 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笔算 32224=14527=67913=28635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板书课题:笔算乘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134152246 162334 - 9 / 22 804156964 134104638 93811967344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 和怎样避免。 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2、笔算 12473=46215=22436=28153=27142=18247= 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解决问题 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 15 个班,每班 144本,还需要留 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 2)一场电影有观众 806人,照这样计算,放映 32 场共有观众多少人? 3)有 8 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 24 人,站了 12 行,共有多少人? 4)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每种 3 套,儿童百科每套 125元,数学大全每套 18元,一共要花多少钱? 5) 书上练习七第 8 题 四、思维训练:探究一下正确的积是多少。 1、小量做了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题,他把乘数 18看成了 15,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 609,那么正确的积是多10 / 22 少? 2、练习七第 12、 13思考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七第 10、 11题。 第 5 课时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 教学内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三位乘两位数的乘法。课文第 52页(例 2),及相应的 “ 做一做 ” 及练习八的 1 4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 方法,进一步认识 0 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72=600300=3023=5330=20700=4022=608511 / 22 = 4072=4072=4072=2020=4090=502 7=9084= 2、笔算 7086=7908=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 2、特快列车小时可行 160千米。普通列车小时可行 06千米它们 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 16030= 问:写竖式 时,如何处理 0 和非 0 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 0 的个数? 16030=4800 160 30 4800 2) 10630= 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2 / 22 (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06 30 ( 2)计算 10630 时,既然中间的 0 与 3 相乘得 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30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 0。 三、巩固练习: 1、书后第 53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 1、 2 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 3、 4、 7 题。 13 / 22 第 6 课时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速度、时间和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课文第54页内容及练习八的第 5 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 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学会速度的写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 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 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 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 1)人骑 自行车小时约行 1千米。 14 / 22 我们把人骑自行车 1 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可以写成千米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 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千米。 小林每分钟走 60米 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 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 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日等等。 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千米时,小时可行多少千 米? 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 225 米分,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 问: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三、巩固新知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 110千米,可写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 500米,写作 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 340 米,写作 15 / 22 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 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 120 米 /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5、练习八第 8、 9 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 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 10题。 第 7 课时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情况。(课文第 58页的例 4, “ 做一做 ” 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3、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4、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 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图片。 16 / 22 教学过程: 一、研究 “ 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 62=8125= 620=24125= 6200=72125= 组织小组交流。 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 84=25160= 404=2540= 204=2510= 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17 / 22 ( 3)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 1712= 2624=1724= 2612=1736= 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应用规律 完成例 4 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 9 的 1- 4 题。 二、研究 “ 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 。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 1824= ( 182 ) ( 242 ) =( 182 ) ( 242 ) = 10545= ( 1055 ) ( 455 ) =( 1053 ) ( 453 ) = 2、组织全班交流,概括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 ,它们的乘积不变。 三、巩固新知 1、书上练习九的 1、 2、 3。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256 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到原来18 / 22 的,宽扩大到原来的 4 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五、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第 59页 4、 5。 第 8 课时课题:乘法估算 教学内容: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课文第 60 页的例 5、相应的 “ 做一做 ” ,以及练习十中的第 1 6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会进行乘法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 能力 ,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学习乘法估算的全过程,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会进行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同学去 公园,去那里的费用是每人元,包括客票和公园门票,四年级全年级共有人,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 19 / 22 出示图片: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 1、师: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 1)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2)小组内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3)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 4)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 师: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为什么?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运水公司为居民运送纯净水,一月份运送桶,照这样计算的话,估算一下,全年可以运水多少桶? 三、巩固新知 你是 怎样估算的? 新编小学生字典有 592页,大约是( )页。 小明每分钟打字 108个,大约是( )个。 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 1328千克,大约是( )千克。 2 小明同学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 62,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 252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 1800米 1200米 1500米 3 沙坪小学有学生 612 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 19 所,全乡20 / 22 约有多少名小学生? 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 17000千米,如果他每天飞 780千米, 20天能飞到吗? 4、第 62页的 5、 6、 7 四、小结:通过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第 63页 8、 9、 10、 11、 12。 第 9 课时课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及符合应用的练习。(课文第 62 63页的第 7 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运算。 2、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3、通过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并感受接替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4、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通过习题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5、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规律,培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尚配饰设计委托合同
- 城市更新项目厂房拆迁补偿协议范本
- 物权纠纷财产保全申请书范例
- 2025年综合类-企业管理咨询实务-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职业素质综合练习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白血病概述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中学教师-文化素养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学校校内餐饮管理办法
- 2025年综合类-中医临床三基(护士)-内科护理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
- 2025年综合类-世博会知识竞赛-世博会知识竞赛-汽车知识竞赛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牛津版沪教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 1 Encyclopaedias 语法讲解练习答案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湖北武汉洪山区招考聘用社区干事235人模拟检测试卷【共1000题含答案解析】
- GB/T 4854.8-2007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8部分:耳罩式耳机纯音基准等效阈声压级
- GB/T 3091-2015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 GB/T 1796.7-2018轮胎气门嘴第7部分:零部件
- 分光计的使用与调节-课件
- MCGS脚本驱动开发工具使用指导手册
- 新概念英语入门级AUnit3课件
- 35kV输电线路工程旋挖钻孔专项施工方案
- 扬尘控制洒水、车辆冲洗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