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分类号 密级 密级 UDC 本本 科科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设计)文(设计)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 码头结构设计 全套图纸加扣 3012250582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号学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院、系、中心院、系、中心 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 专业年级专业年级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2004 级级 论文答辩日期论文答辩日期 2008 年年 6 月月 4 日日 中 国 海 洋 大 学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完成日期:2008 年 5 月 30 日 指导教师签字: 答辩小组成员签字: 莱州港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摘摘 要要 莱州港地理坐标为 11956 48E,3724 42N。本设计是对莱州港区的 扩建工程。为了长远发展,需要新建一个通用泊位。在满足施工条件及经济条 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设计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的标准进行设计。在设计中 我们经过多种方案进行必选,选定了重力式沉箱作为码头的结构形式。拟建码 头长度为 186 米,通过能力为 20000t。设计挖除表层淤泥后回填基床块石,现 浇混凝土胸墙,墙后抛石减压棱体,通过各种荷载分析,对结构的各种受力进 行计算,并对结构的稳定性、基床的稳定性以及码头整体稳定性进行验算。结 合地震要求进行的抗震计算与验算。验算结果表明,码头符合规范要求,达到 设计的预期目的。 本设计提供一个参考方案:沉箱码头结构和概算表。 关键词:稳定;承载力;抗震;重力式沉箱码头;概算。关键词:稳定;承载力;抗震;重力式沉箱码头;概算。 Structure designer of the No.11 Laizhou Harbor Abstract The Laizhou Harbor is in the 11956 48E,3724 42N.The designer is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Laizhou Harbor. We enlarge the harbor on the base of the original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The design is o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riterions strictly.We compare several plans when we design the harbor.At last we plan to use the concrete caisson gravity quay wall . The new wharf is drawn out to be 186 meters long and can have 20000t harbour traffic every year. First, desilt the silt.Then backfill the foundation bed. The dissertation is planed to use concrete breast wall, after which relieving rubble backfill to absorb earth pressure.The dissertation also checking computations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foundation, foundation bed and the whole wharf and seismic requirements for the earthquake the calculation.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wharf is true of the criterion. This design provides an reference plan:the concrete caisson gravity quay wall and a share of budgetary estimate. Key words: Stabilization, carrying capacity, seismic, concrete caisson gravity quay wall, budgetary estimate. 目 录 第一篇第一篇 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1 1 绪论绪论.1 1.1 建设的必要性.1 1.2 技术可行性.2 1.3 建设规模.2 2 自然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分析.3 2.1 港口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3 2.2 气象.3 2.2.1 气温.4 2.2.2 降水.4 2.2.3 风况.4 2.2.4 雾况.5 2.3 水文.6 2.3.1 潮汐、水位.6 2.3.2 波浪.7 2.3.3 海流.13 2.3.4 冰凌.13 2.4 地形、地貌、地质.14 2.4.1 港区地形、地貌特征概述.14 2.4.2 泥砂来源与动力条件.14 2.4.3 泥砂运移方式和回淤强度分析.15 2.4.4 地质条件.15 2.5 地震 .19 第二篇第二篇 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书.20 1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20 1.1 水工建筑物种类.20 1.2 水工建筑物等级.20 1.3 码头荷载.20 1.4 水文气象条件.20 1.5 地震.21 1.6 设计船型.21 2 沉箱设计沉箱设计.22 2.1 主要尺度确定.22 2.1.1 码头主要尺度确定.22 2.1.2 沉箱断面尺寸拟定.23 2.2 计算设计书.25 2.2.1 结构自重力.25 2.2.2 土压力标准值计算.30 2.2.3 船舶荷载.34 2.2.4 波浪力.36 2.2.5 地震时的主动土压力标准值计算.43 2.2.6 码头面堆存荷载产生的地震土压力标准值.46 2.2.7 地震惯性力.48 2.2.8 贮仓压力.51 2.2.9 施工期沉箱沉放时面板所受水压力计算.52 2.3 码头稳定性验算.54 2.3.1 作用效应组合.54 2.3.2 码头沿基床顶面的抗滑稳定性验算.54 2.3.4 基床承载力计算.61 2.4 沉箱结构内力计算.64 2.4.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内力计算.64 2.4.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内力计算.66 2.5 浮游稳定性计算.69 3 码头主体工程概算码头主体工程概算.71 3.1 码头主体工程施工顺序.71 3.2 码头主体工程施工方法.71 3.3 主要大型临时设施.71 3.4 码头主体工程量计算.71 3.5 工程概算详表.71 附图一:沉箱平面图附图一:沉箱平面图.86 附图二:码头断面图附图二:码头断面图.87 附图三:码头平面布置图附图三:码头平面布置图.8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89 致谢致谢.90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1 第一篇 设计说明书 1 绪论 1.1 建设的必要性 莱州港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黄金地带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工业区,地 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良好,岸线稳定、泥砂运动弱、地质条件相对较好,是 山东省北部沿海自龙口以西可建设深水泊位条件最好的岸段。 1、莱州港现有通过能力不适应日益扩大的腹地和腹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三(山岛)蓝(村)、三(山岛)文(登)两条干线公路直达港区, 并通过 206 国道直接与济青高速公路相接。同时,随着横贯莱州市的大莱龙铁 路、德(州)烟(台)铁路、烟(台)潍(坊)高速路的陆续建设开通,莱州 港的经济腹地将内延扩大。 莱州港自 1996 年投产以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腹地海运不畅的困难局 面,随着腹地的扩大、腹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临港工业的发展,莱州港的 吞吐量有了较大较快的增长,至 2004 年底,港口吞吐量已达 358 万吨。但莱州 港现有 6 个泊位,均为散杂或滚装泊位,最大泊位 1 万吨级,设计通过能力只 有 270 万吨,可见莱州港现有港口规模小、缺少深水泊位和液体化工品泊位的 情况已不适应腹地经济发展需求,尤其是莱州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莱 州港建设深水专业化泊位是非常必要的。 2、莱州港通用泊位扩建工程是货主的迫切要求 莱州港 1#6#泊位现为散杂泊位,随着 8#、9#、10#液体化工品泊位的建设, 即将北港区及 1#6#泊位规划成液体化工品作业区,在此背景下,莱州港即要 满足目前货主的运量要求,又要满足新增运量的要求,莱州港扩建工程势在必行, 故将原来 1#6#散杂泊位的运量向西移,在 6#泊位的西侧依次建设 7#、11#、12#通用泊位。本着合理利用岸线、远、近期结合的原则,并结合莱 州港的规划,本次扩建三个 2 万吨级通用泊位。 综上所述,莱州港通用泊位码头工程不仅是其经济腹地经济发展的迫切 需求,同时也是莱州港谋求自身发展的要求,工程的建设不但是必要的,而且 是急迫的。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2 1.2 技术可行性 莱州港自然条件好,海岸线稳定,泥砂活动弱,地址条件好,水流速度小, 海域宽阔,具备建设 3 万吨级深水泊位的基本条件。莱州港有良好的依托条件, 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当地砂石料丰富,为工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 条件。目前重力式码头施工工艺成熟,施工单位经验丰富,因此,该工程在技 术上是可行的。 1.3 建设规模 根据莱州港总体规划吞吐量预测分析结果及设计船型分析,结合近期 腹地经济、运量发展特点及船型发展趋势,并考虑莱州港现状及自然条件等因 素,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建设 2 万吨级通用泊位一个。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3 2 自然条件分析 2.1 港口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 莱州港地处渤海莱州湾的东岸,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工业区,地理坐标为 11956 48E,3724 42N。莱州港西毗天津、东营、滨州,南依潍坊、淄博, 东接龙口、烟台,北与营口、大 连隔海相望,而且距日本、韩国、朝鲜等国际 港口水上距离较近,是对外贸易的有利出海口。莱州港水、陆交通方便,公路 网络四通八达,集疏运条件好。 水路可直达国内外各大港口,距龙口 27 海里、烟台 116 海里、大连 154 海 里、塘沽 155 海里、上海 636 海里。距韩国 316 海里、日本 620 海里、我国香 港 1412 海里,可辐射东北、华北东部地区。 陆上距市区 26 公里,潍坊 127 公里。公路可以通过四纵(206 国道、朱 桥-诸城省道、三山岛-城阳省道、威海-乌江高速)五横(小纪-莱州省道、三 (山岛)文(登)路、海阳-莱州省道、水盘-夏邱、夏邱-土山)公路网与全国 公路网联通;铁路方面大莱龙铁路已建成通车。横贯莱州市的德(州)烟(台) 铁路、烟(台)潍(坊)高速路的铺设工作已经展开,既将建设的黄(骅)烟 (台)铁路和环渤海高速也将通过莱州市。 莱州港于 1996 年 6 月竣工并投入试营运。同年 11 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 一类开放口岸,并于 1997 年 12 月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自营运以来,大量 的进出口物资如盐、原油、粮食、木材、石材、矿石、建材、液体货物、鲜活 鱼、虾、蛤苗等经由莱州港运往其他省市和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 2.2 气象 根据莱州市气象站(位于莱州市东北望海楼村,北纬 3711,东经 11956,海拔高度 54.3m)1959 年 1 月1980 年 12 月实测资料统计(其中风 况采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1981 年 6 月1981 年 5 月在本港址的短期观测资 料)。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4 2.2.1 气温 年平均气温 12.4C 历年月平均最高气温 30.3C(7 月) 历年月平均最低气温-6.5C(1 月) 极端最高气温 38.9C(1961 年 6 月 12 日)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7C(1970 年 1 月 16 日) 2.2.2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 640.3mm 年最大降水量 1204.8mm(1964 年) 年最小降水量 313.8mm(1977 年) 日最大降水量 125.4mm(1964 年 7 月 5 日) 年日降水量25.0mm 降水日数年平均 6.6 天,最多 16 天(1964 年) 2.2.3 风况 常风向 NNE,次常风向 SSW,频率分别为 13.15%和 11.79%;强风向为 NNE 和 NW 向,最大风速 23m/s,瞬时最大风速可达 34m/s;次强风向为 SW,最大风速 20m/s。 本地冬季盛行偏北大风、常风向为 NNE,夏季盛行偏南风、常风向为 SSSW。多年平均,全年8 极大风日数 20.8 天,最多为 59 天(1966 年),最 少为 6 天(1959 年)。 2 万吨级船舶装卸作业允许风力值为6 级,经统计,莱州市全年6 级风 日数 30 天。 莱州风玫瑰图见下图: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5 图图 1.2.1 风玫瑰图风玫瑰图 2.2.4 雾况 该海区的雾持续时间一般均在 4 小时以下,出现次数很少。年平均雾日数 8.9 天,最多年份 17 天(1976 年),最少年份 3 天(1969 年)。冬、春季节(11 月至次年 4 月)平均每月 0.71.3 天。其余月份0.5 天。历年月最多雾日数 7 天,发生在 1、2 月份。本区的雾对港口营运影响较轻。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6 2.3 水文 由于三山岛没有验潮站,为取得本工程区的水文资料,建设单位委托中国 海洋大学工程勘察设计开发院于 2004 年 9 月在莱州港渔码头设立验潮站,对工 程区进行了为期 31 天的水文观测,并进行相关分析,得出资料如下: 2.3.1 潮汐、水位 1、基准面及换算关系 当地理论最低潮面在 1956 年黄海平均海平面下 0.94m。 2、潮型 莱州港潮汐形态系数为 0.86,属不规则半日潮。 3、潮位(以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为基准面) 最高高潮位 3.61m 最低低潮位 -0.68m 平均高潮位 1.58m 平均低潮位 0.29m 平均潮差 1.00m 最大潮差 3.27m 平均海面 1.11m 4、设计水位(以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为基准面) 设计高水位 2.36m 设计低水位 -0.16m 极端高水位 3.61m 极端低水位 -0.76m 施工水位 1.11m 黄海零点 0.94m 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7 5、乘潮水位 表表 1.2.1 莱州港航道乘潮水位计算表莱州港航道乘潮水位计算表 累计频率乘潮历时及水位(cm)备注 (%)1h2h3h4h 70141134120109 75134127114103 8012712010898 851201129884 90103948068 9559545445 莱州港潮位 起算面在平 均海平面下 94cm 6、风暴潮 莱州湾沿岸是我国风暴潮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据邻近的龙口港 19611979 年潮位资料统计,大于 70cm 的增水过程共 156 次,平均每年 8.2 次,大于 70cm 的减水过程共 206 次,平均每年 10.8 次。当地的显著增水主要是受冷空 气大风(主导风向 NE)和台风引起。如受 7203 号台风的影响,龙口港特大高 水位达 3.18m。本港显著减水是在偏西北大风(主导风向 NW)作用下产生的, 如 1969 年 4 月 5 日、1971 年 1 月 5 日、1971 年 4 月 1 日,减水极值都超过 150cm。 2.3.2 波浪 1、波况 莱州港(三山岛)曾于 1981 年 6 月至 1982 年 5 月进行过短期波浪观测, 虽然资料序列较短,但在波浪方向和频率方面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 莱州港的强浪向和常波浪向均为 NNE 方向,该方向在观测期间最大波高为 3.9m,频率在 11以上。其次是 N 向和 NW 向,频率在 6之内。在观测期间 其他方向的波浪甚少,特别是偏南方向的波浪,根本没有出现。这当然与观测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8 地点的地域局限性有很大关系。 本海区波玫瑰图如下: 图图 1.2.2 波玫瑰图波玫瑰图 2、设计波要素 莱州港离开龙口站的距离仅有 42km,两地的地形也相差不大,但龙口站的 水深比工程区要深,工程区的水深为 9m,而龙口站的测波点的水深为 13.5m。所 以两地的波浪是稍有差异的。通过浅水订正和折射计算,求得莱州港的设计波 要素如下列表。由计算结果看出,NNE 方向的波浪最大,其次是 N、NNW、NW 及 WNW 等几个偏北的方向;偏南的方向波浪甚小。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9 表表 1.2.2 设计波要素计算表(极端高水位,水深设计波要素计算表(极端高水位,水深 12.6m) 方 向 重现期 SSWSWWSWWWNWNWNNWNNNENEENE H4%2.172.852.852.854.624.634.754.755.304.322.51 H1%2.632.522.522.525.545.565.705.716.365.182.83 H13%1.852.402.402.403.903.913.994.014.463.632.39 H5%2.172.832.832.834.554.554.724.735.264.352.80 50 年 一 遇 T8.97.3 H4%2.052.642.642.644.334.344.474.484.704.062.63 H1%2.465.385.634.873.15 H13%1.713.633.643.753.763.943.412.19 H5%2.022.612.612.614.294.314.434.454.664.022.59 25 年 一 遇 T7.29.09.09.07.2 H4%1.521.991.991.993.313.323.423.433.453.101.98 H1%1.822.382.382.383.973.953.732.35 H13%1.271.671.671.672.782.792.882.902.902.611.66 H5%1.5101.971.971.973.293.303.403.413.433.091.96 2 年 一 遇 T5.36.06.06.08.08.07.86.0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10 表表 1.2.3 设计波要素计算表(极端低水位,水深设计波要素计算表(极端低水位,水深 8.2m) 方向 重现期 SSWSWWSWWWNWNWNNWNNNENEENE H4%2.112.762.762.764.534.544.644.62 H1%2.542.432.432.435.455.465.665.626.265.082.75 H13%1.772.312.312.313.813.823.913.914.383.552.31 H5%2.102.752.752.754.474.484.644.63 50 年 一 遇 T8.97.3 H4%1.992.582.582.584.274.274.404.414.634.002.57 H1%2.3085.305.554.803.08 H13%1.663.573.583.593.703.883.352.15 H5%1.972.562.562.564.244.264.374.404.603.962.54 25 年 一 遇 T7.29.09.09.07.2 H4%1.501.971.971.973.293.303.403.413.433.081.96 H1%1.802.362.362.363.953.964.002.35 H13%1.251.6561.6561.6562.7672.7782.862.882.882.591.64 H5%1.491.951.951.953.273.283.383.393.413.071.94 2 年 一 遇 T5.36.06.06.08.08.07.86.0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11 表表 1.2.4 设计波要素计算表(设计高水位,水深设计波要素计算表(设计高水位,水深 11.4m) 方向 重现期 SSWSWWSWWWNWNWNNWNNNENEENE H4%2.142.792.792.794.564.574.694.705.244.262.46 H1%2.562.462.462.465.505.515.655.666.315.132.78 H13%1.802.352.352.353.853.863.953.964.423.592.34 H5%2.122.782.782.784.514.524.684.67 50 年 一 遇 T8.97.3 H4%2.022.612.612.614.304.314.444.454.674.032.60 H1%2.435.355.604.843.12 H13%1.7093.613.623.733.743.923.392.18 H5%1.992.582.582.584.274.294.414.434.643.992.58 25 年 一 遇 T7.29.09.09.07.2 H4%1.521.991.991.993.313.323.423.433.453.101.98 H1%1.822.382.382.383.973.953.732.37 H13%1.261.661.661.662.772.782.872.892.892.601.65 H5%1.501.961.961.963.283.293.393.403.423.081.95 2 年 一 遇 T5.36.06.06.08.08.07.86.0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12 表表 1.2.5 设计波要素计算表(设计低水位,水深设计波要素计算表(设计低水位,水深 8.8m) 方向 重现期 SSWSWWSWWWNWNWNNWNNNENEENE H4%2.132.782.782.784.554.564.684.64 H1%2.562.452.452.455.485.495.635.646.295.112.77 H13%1.792.332.332.333.833.843.933.944.403.572.32 H5%2.112.762.762.764.494.504.664.65 50 年 一 遇 T8.97.3 H4%2.002.592.592.594.284.294.424.434.654.012.58 H1%2.4015.335.584.823.10 H13%1.673.593.603.713.723.903.372.16 H5%1.982.572.572.574.254.274.394.414.623.982.56 25 年 一 遇 T7.29.09.09.07.2 H4%1.511.981.981.983.303.313.413.423.443.091.97 H1%1.812.372.372.373.963.943.722.36 H13%1.261.661.661.662.772.782.872.892.892.601.65 H5%1.501.961.961.963.283.293.393.403.423.081.95 2 年 一 遇 T5.36.06.06.08.08.07.86.0 3、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计算,对于工程区的波浪问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13 1)工程区以风浪为主,占 98%;涌浪频率较小,仅占 19%。特别是夏季, 涌浪更少。 2)波高的季节变化明显,秋冬季波高大,春夏季波高小,周期的变化也 有类似规律。 3)工程区的强浪向为 NNE 方向,次强浪向为 N、NNW、NW 和 WN;常 浪向也是 NNE,频率达到 11,次常浪向为 N 和 NW,频率为 6%。 2.3.3 海流 1、海流类型 该海区的潮流主要是不规则半日潮流区,涨落潮流速不等。 2、流向 该海区的潮流的主流轴是 SWNE 向,即涨潮时主流向为 SW,落潮时为 NE 向。潮流的旋转方向,除了三山头北侧-6m 等深线一带按逆时针旋转外,其 余均按顺时针旋转。 3、流速 该海区的潮流实测流速一般小于 30cm/s;渔港东北-6m 等深线一带较大, 表层最大涨潮流速为 62cm/s,最大落潮流速为 75cm/s。涨潮流速小于落潮流速, 差值大致在 10cm/s 左右。最大涨潮流速一般发生在高潮前 34 小时,最大落 潮流速一般发生在高潮后 34 小时。 4、余流 莱州湾的余流分布和潮流分布基本一致,在三山岛附近水域,流速较弱, 一般只有 13cm/s,表层流速大于底层流速。 2.3.4 冰凌 本海区不同年份的冰情冰期差异很大,大多数年份冰期短,冰情轻。冰情 轻时,只有很少量的流冰,近海一般于 12 月下旬开始结冰,次年二月底消失, 冰期一般 6070 天,其中一月底至二月中旬为盛冰期。冰情严重年份,固定冰 期可达一个半月以上,沿海固定冰厚约 1020cm,最厚达 3040cm,宽度一 般 500m,个别年份达 2km 以上;流冰外缘距岸 10km 左右,岸边冰的堆积高度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14 一般有 1m,个别年份 2m。流冰漂流主方向是 NEN,其次是 WSW,漂流 速度一般为 0.20.4m/s,最大约 0.8m/s。 2.4 地形、地貌、地质 2.4.1 港区地形、地貌特征概述 本区海岸从界河口至石虎咀为冲刷的平原砂质海岸,岸线呈 NESW 走向; 从石虎咀至三山岛附近为稳定的平原砂质海岸,岸线呈 NNEWSW 走向,其 形态为岬湾相间的对数螺旋形;岬咀如石虎咀、海北咀都是花岗岩构成,岬咀 间为由砂砾组成的砂咀式砂坝,其内侧为广阔的泻湖平原、洪冲击平原。绕过 三山岛后,岸线呈南北向,王河在此入海,之后岸线继续向西延伸至刁龙咀。 该段海滩坡度逐渐变小,岸滩越向西越宽,岸外水下岸坡上的砂堤逐渐增加。 刁龙咀西北莱州浅滩向海伸出,浅滩上的地形复杂,其上分布有众多的砂脊沟 槽;该区陆域主要为复羽式砂咀,砂坝环绕的泻湖所构成的海滩、泻湖平原。 目前该段海岸处于淤涨状态。 港区后方的三山头,孤立于海滩和泻湖平原上,最高点海拔 67.14m。三山 头系花岗岩剥蚀低丘、岩石裸露,基岩向西延伸形成角形浅滩。 港区岸段为稳定的平原砂质海岸,岸线较顺直,岸滩平坦。水下等深线基 本呈 SWNE 走向,-5m 等深线以内有两列砂坝相间。-5m、-8m、-10m 等深 线距岸分别为 600800m、10001500m、7000m。 地区地貌类型为水下砂质浅滩,水下地形自东至西略微倾斜,地面标高约- 7.50-4.00m。 2.4.2 泥砂来源与动力条件 1、泥沙来源: 海岸带附近泥沙来源有四个方面:河流来沙;邻近岸滩搬运;当地崖岸侵 蚀;海底来沙。 2、动力条件: 本港区泥沙来源主要有海岸侵蚀、河流输沙和海区来砂,目前数量很少, 泥沙运移的主动力因素是波浪和潮流。 莱州港 11#通用泊位码头结构设计 15 2.4.3 泥砂运移方式和回淤强度分析 根据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对本海域和航道做的数学模型试验分析,本港 区淤积物主要为三种因素:(1)悬沙落淤;(2)推移质淤积;(3)破碎带内 纵向输沙和横向输沙淤积。根据分析,本港不存在骤淤问题。 2.4.4 地质条件 为详细了解本港区的地质条件,对港区进行了地质钻探。据钻探揭示,B 区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上部为全新统冲、海相沉积物,表层为粉土及中砂,下 部为上更新统冲、洪积相地层构成,为中粗砂、粉土及粉质粘土等。按其成因 时代、成因类型、岩土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指标从上至下可分为 7 个工程地质 层。 1、各层工程地质特征如下: 层为粉砂、细砂(Q4al+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节假日安全培训课件
- 建筑施工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 综合部主任竞聘报告
- 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三篇
- 《记承天诗夜游》课件
- 静脉溶栓术后护理措施
- 事诸父如事父课件
- 研究生学习进展与心得汇报
- 公司级安全培训签到表课件
- 公司级安全培训意义课件
- 注塑设备维修培训课件模板
- 应急预案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与责任防控
-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与知识图谱构建
- 邯郸城市介绍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推介图文课件
- 超高强钢冷冲压三点弯曲与辊压弯曲性
- 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创新研究 论文
-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2+Using+Language+课件
- 使用智能手机教程课件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间隔排列》课件
- 2023-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历年真题、考查知识点以及备考指导
- 临时聘用合同模板(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