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3乐音与噪声同步试题.doc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3乐音与噪声同步试题.doc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3乐音与噪声同步试题.doc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3乐音与噪声同步试题.doc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3乐音与噪声同步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乐音与噪声重点知识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来表示,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单位是赫兹,记作Hz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振动物体的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物体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离振动物体越近,响度越大。音色:反映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及其来源: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主要来源于人类自身和人类发明的机器。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dB,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定为0dB。噪声污染轻者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重者会引发疾病甚至死亡。1540dB是较好的生活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应用示例例1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分析 这里的“高”、“低”分别对应“大叫”和“细语”,指的是人感觉声音的大小,即响度。而通常我们所说的“男低音”和“女高音”则指的是声音的音调。解答 B例2 人们在挑选瓷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一敲,听一听,以此来判断瓷器的好坏。这是利用乐音的哪个特性来分辨的?分析 好的瓷器组织结构紧密,密度大,敲击时发出像金属钢管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而组织结构松散,有裂纹的瓷器,在同样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沙哑短促。因此它们在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解答 利用乐音的音色这一特性来分辨。例3上课时,老师演示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度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度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分析 吹管能够发声,是管内空气柱振动的结果。空气柱的长短决定它振动频率的高低,而频率的高低又决定音调的高低。解答 C图46例4 如图4-6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保护车辆行使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分析 对照“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分析每个选项,就可正确作出选择。公路两旁的“隔声板”(或公路两旁的树等)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解答 B课堂练习重点突破1.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出的声音_大,蚊子发出的声音_高。 2.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_不同。图473.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如图47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是_(填“瓶子和水”或“瓶内空气柱”),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音调_(填“升高”或“降低”)4.如图4-8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是乐音波形,图 是噪声的波形。 图48 a b c d 5.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 A.振幅很大 B.频率很高 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6.当火车进站时,工人师傅总是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听了发出的声音,便分辨出部件间是否有松动,他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7.往保温瓶里灌开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8.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A.增大说话频率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C.改变讲话的音色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9.下列的几种有关噪声的说法中,其中不正确的是()A.噪声只是由机器、车辆等机械设备发出的声音,污染环境B.噪声刺激人的神经,使人感到恐慌、疲惫、不安等C.噪声可以刺激杂草种子的提前发芽,便于农民提前锄草,保护庄稼D.噪声有时也是由美妙的音乐产生的10.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装饰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11.针对图49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抽气图49甲 乙 丙 丁A.甲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B.乙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难点探究图41012.如图410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3)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频率_,音调_。1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他们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F铜1000.76G铜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热点跟踪14.在不调节收音机音量调节旋钮的情况下,把收音机从室内拿到室外,为什么听到的声音会变小些?15.请阅读下列材料: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械安装消声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动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区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效果好且耐腐蚀的先进材料聚碳酸脂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检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回答下列问题:(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由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防止噪声在_处产生;阻断噪声的_;防止噪声进入_。(3)在教室里上课,校外常有噪声的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参考答案:三、乐音与噪声1.响度 音调 2.音色 响度 3.振动 空气 瓶子和水 降低 4.a、b、c d 5.C6.B 7.A 8.B 9.A 10.A 11.D12.(1)慢 低 (2)快 高 (3)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 越高 越高13.(1)A、B、C (2)A、D、F 100 1.02 (3)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震动的频率再用不同的力拉紧琴弦测出相应振动的频率,进行分析比较。14.答:在室外,收音机发出的声音只有很小一部分传入人耳,大部分向四周传开了;而在室内,收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