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次布线工艺守则文件编号:0CS.686.011版本:004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1、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指导我厂生产的各种配电柜、电气传动控制装置中二次行线、接线的配置固定等。2、工具及材料2.1剥线钳、尖嘴钳、斜口钳2.2冷压钳、气动冷压钳2.3呆扳手、套筒扳手、螺丝批、风批、电动枪2.4剪刀2.5导线(耐压500V)、压接端头、异形套管、走线槽、塑料扎丝、缠绕管、线夹2.6元器件符号牌、支持固定件、各类标准紧固件3、工艺过程及相应要求3.1工艺过程 看图备料核对元器件名称、型号及规格打印元器件符号牌打印异形套管编码标号下线行线和接线包扎整理按图检查、校对3.2准备工作3.2.1明确理解图纸及有关技术要求。3.2.2按要求领取导线及辅助材料,依电路选择导线颜色时应注意:a.整个装置及设备的内部布线一般为黑色b.零线和中性线:淡兰色c.安全用的接地线:黄和绿双色d.交流三相电路的:A相:黄色 B相:绿色 C相:红色3.2.3根据导线规格选取异形套管并按图纸要求打印异型套管编码标号。3.2.4按图纸核对元器件名称、型号规格,注意元器件必须具备合格证。3.2.5打印元器件符号牌。3.3下线3.3.1下线前应根据装置结构形式、元器件的安装位置确定线束的走向及安装固定方法以定线长。3.3.2过门线一律采用多股软线,长度应保证当门开到极限位置时不受拉力影响。3.4行线和接线3.4.1行线方式a.完全用走线槽行线,适用于线路较多较复杂时b.走线槽及成束捆扎混合行线c.成束捆扎行线 敷设时要求排列整齐美观,线束要用夹持件固定,垂直线束固定点间距为400mm,水平线束固定点距离为300mm,转角处距转角100mm。被金属夹持件夹紧部分的导线要用绝缘布缠绕4层再进行夹紧,线束用缠绕管包绕,缠绕管圈与圈之间应保持35mm间隙或根据用户要求,线束应用尼龙扎带与敷设面扎牢,绑扎间距参照夹持件固定间距。当线束需要转弯时应有适当弧度,弯角半径不得小于线束直径的二倍,不允许打死弯和出现硬角。端子排和元器件上的拱头线可不进入走线槽或扎入线束。3.4.2装有电子器件的控制装置,一次线与二次线应分开走线,尽可能各在一侧。3.4.3相同型号规格的装置内接线方式及排线走向应完全一致,同一柜体内多排并行的导线在转角位置上应保持整齐,间隔均匀。3.4.4线束通过活动部位时,应采用多股软线,进门线束两端必须用支持件夹紧,中间段长度适当,应以能保证门的自由开启和不损伤导线为原则。根据走线方向,线束可布置成“U”形或“S”形,当门关闭时线束不得靠紧,并和附近元件保持安全距离。 3.4.5当线束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内套上大小适宜的橡皮圈或塑料齿形带,以保证导线的绝缘不受损坏。3.4.6导线均应用剥线钳剥去绝缘层,剥线钳刀口与线径应一致,剥线时不得损伤导线。两点间的连接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即始末端为同一根线, 剥线时不应有绝缘皮及断铜丝等异物掉在屏内的元器件里。3.4.7单股导线通过冷压端头用螺钉紧固,端头应压紧,螺钉应紧固。3.4.8 多股导线的连接方式参照单股导线,注意去除绝缘层后应加以绞紧并不得有断股松散现象。凡有两个冷压端头接在一个桩头上时,冷压端头间应加平垫片。3.4.9冷压端头操作工艺a.鉴定冷压接钳压接钳的钳口闭合后,不允许有间隙;压接钳的钳口闭合时,上下模不准错位;压接钳的自锁装置必须可靠。b.按规范选择导线与端头,用相应的钳口压接。c.每个冷压端头只允许压接同等规范的一根导线,最多不超过两根(只有当该端头是为接两根导线而专门设计的才允许接两根导线)。d.压接时,必须使端头的焊缝对准钳口凸模,冷压端头根部与导线绝缘层靠紧。e.压接时,必须在压接钳全部闭合后,才能打开压接钳。f. 压接后用力拔一下端头,不允许松动或脱落。3.4.10在强电回路中,当导线与发热元件(电阻)连接时,导线应剥去40mm以上的绝缘层,套耐热瓷套再进行连接。3.4.11用异形套管作回路标记头,行线时应注意标记应符合有关图纸规定,注明其接点号和回路标号,套管大小应与导线规格相配。视读方向按异形套管所处方位而定,导线接入端子内时,号码管上有字的一面在检查线路时应看得见,不应遮在导线内。一般原则为:水平方向从左至右垂直方向由下向上,按下图所示:3.4.12由一次母线引出二次线或二次线接入一次母线时,需在母线上靠近边缘10mm的地方钻孔4.5用M4螺钉固定,导线的绝缘层应适当剥长。遇到铝母线时,在接触面上应涂上823固体薄膜保护剂以防腐蚀。见示图:3.4.13当元器件本身有引出线接入电器时,若原来的引线长度不够则应以端子排进行过渡,不允许悬空连接。3.4.14同一个接点最多只允许接入两个冷压端头。3.4.15导线在接入元器件接点前,应留有适当余量,方法有二:一是进入接点前的导线弯成弧形;二是在8的圆棒上缠绕36圈,然后接到元器件接点上,在接入接线端子、指示灯、按扭前以绕5圈为宜,见示图:3.4.16元器件符号牌应粘贴于接线面对应元器件邻近柜体或安装支架(安装板)上的明显位置,不得贴在元器件本体上。为避免引起误解,应粘贴于元器件的左上方。符号牌粘贴方向,内装式元器件为正视方向镶入式元器件为反视方向(板后)。元器件符号牌粘贴后不应被线束遮挡。4、检查及注意事宜4.1压接端头检查:4.1.1检查标准除针形端头外,其余端头按下表检查端头抗拉强度。导线规格(mm2)端头规格(mm2)抗拉强度(N)11401.51.5602.52.5100441604.1.2检查方法:用弹簧拉力秤测量。4.1.3检查频率每个压接钳每半年检测一次,压接钳压接的端头每种规格测量三次并记录保存检测数据。4.2检查所有异形套管和元器件符号牌是否符合图纸要求。4.3全面检查和整理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认识钟表复习课件
- 国培培训总结
- 饭堂交叉污染培训
- 亲子有效沟通培训
- 钳工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机器技术性能测试题及答案
- 辅警法律知识培训讲稿课件
- 辅警安全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邮储银行2025安康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定制化医疗产品
- 2025至2030年中国重组人促红素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投资发展潜力报告
- 2025年希望杯IHC真题-七年级(含答案)
- 微生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柜子定制合同协议书模板
- 管道监检协议书
- 《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课件-3 第三章 跨境进口电子商务
- 2025年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建筑材料与构造教学课件
- 直播停播协议书范本
- 征信修复合同协议
- 消化道出血护理新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