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13目标配合比.doc_第1页
AC-13目标配合比.doc_第2页
AC-13目标配合比.doc_第3页
AC-13目标配合比.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市女人街改造工程AC-13C型玄武岩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中铁二十四局安徽公司2012年4月一、概述中铁二十四局安徽公司委托安徽金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合肥市女人街改造工程上面层AC-13C型玄武岩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二、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三、设计过程1. 原材料本次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利用定远产玄武岩集料(1015mm、510mm、35mm、03 mm )、巢湖聚龙矿粉厂矿粉(03mm )及中国石化SBS I-D改性沥青。集料、矿粉筛分试验结果见表1。各种矿料基本性能见表2。矿粉试验结果见表3,沥青试验结果见表4。 表1 各种矿料和矿粉的筛分结果 筛孔 集料通过筛孔(方孔筛,mm)百分率(%)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101510010010088.314.51.51.51.51.51.51.51.551010010010010093.89.71.61.61.61.61.61.63510010010010010092.733.020.015.59.62.60.70310010010010010099.586.360.444.829.724.411.3矿粉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99.599.284.3表2 集料基本性能试验结果材料名称(mm)针片状(%)压碎值(%)砂当量(%) 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吸水率(%)10159.310.5_2.7222.6371.405109.6_2.7152.6051.60359.5_2.6922.6171.1003_75.52.6632.5821.20技术要求粒径9.5不大于12%,粒径9.5不大于18%26%60%2.6/2.0表3矿粉试验结果指标单位单位技术要求试验结果表观密度 不小于t/cm32.52.701含水量 不大于%10.35粒度范围0.6mm%1001000.15mm%90-10099.20.075mm%75-10084.3外 观/无团粒无结块无团粒无结块亲水系数 不大于/10.82表4 改性沥青试验结果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结果软化点()7073.5延度 5,5cm/min(cm)2020针入度 100g, 5s, 25(0.1mm)306054.3相对密度实测1.0282. 混合料级配AC-13C型沥青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见表5。表5 AC-13C沥青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筛孔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上限100100100100856850382820158下限1001001009068382415107543. 矿料配合比设计计算根据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结合混合料级配要求,实配的结果见表6,级配曲线见图1。1015 mm27%27.0 27.0 27.0 23.8 3.9 0.6 0.4 0.4 0.4 0.4 0.4 0.4 510mm30%30.0 30.0 30.0 30.0 28.1 2.9 0.5 0.5 0.5 0.5 0.5 0.5 35mm12%12.0 12.0 12.0 12.0 12.0 11.1 4.0 2.4 1.9 1.1 0.3 0.1 03 mm28%28.0 28.0 28.0 28.0 28.0 27.9 24.2 16.9 12.5 8.3 6.8 3.2 03mm 矿粉3%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5 组成集料级配100.0 100.0 100.0 96.8 75.0 45.5 32.1 23.2 18.3 13.3 11.0 6.7 表6 AC-13C型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组成计算结果图1 AC-13C型设计级配曲线图4.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按设计的矿料比例配料,采用五种油石比,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试验结果见表7.表7 AC-13C型设计配合比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级 配类 型油石比(%)稳定度(KN)流值(mm)空隙率(%)VMA(%)饱和度(%)毛体积相对密度计算理论相对密度AC-13C4.010.42.25.512.756.82.3712.5084.512.32.84.412.765.62.3812.4905.011.93.33.613.072.22.3842.4735.510.53.63.213.776.82.3782.4566.09.83.82.814.380.42.3722.440要求/8.01.5436136575/5.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根据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分别绘制密度、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VMA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从曲线上找出相应与最大密度、最大稳定度及空隙率范围中值对应的三个油石比,求出三者的平均值作为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作图求出满足沥青混凝土各项指标要求的油石比范围(OACmin,OACmax),该范围的中值为OAC2,如果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1在OACmax与OACmin之间,则认为设计结果是可行的,可取OAC1与OAC2 的中值作为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OAC,并结合交通与气候特点论证地取用,最终得最佳油石比。由作图法可知与最大密度、最大稳定度及空隙率范围中值对应的三个油石比分别为5.0%和4.7%、4.5%,三者的平均值为4.73%,此即为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1。同时由各项指标与油石比的关系图可得符合各指标要求的油石比范围为4.55.5其中值为5.00,此即为OAC2,OAC1与OAC2的平均值为4.87%,根据经验取最佳油石比为4.9%。验证配合比及残留稳定度见表8,稳定度、密度、流值、空隙率、VMA、饱和度与油石比的关系见资料表8验证配合比及残留稳定度试验结果级 配类 型油石比(%)稳定度(KN)流值(mm)空隙率(%)VMA(%)饱和度(%)毛体积相对密度计算理论相对密度AC-13C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