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综合复习诗词部分练习试卷.doc_第1页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综合复习诗词部分练习试卷.doc_第2页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综合复习诗词部分练习试卷.doc_第3页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综合复习诗词部分练习试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诗词五首补充练习(一)1. 补充填空:1. 关关雎鸠,_:窈窕淑女,_.2._,白露为霜.所为伊人,_.3.海日生残夜,_.4.乡书何处达,_.5.几处早莺争暧树,_.6._,浅草才能没马蹄.7._,_,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8._,西北望,射天狼.二.理解运用填空:1.钱塘湖春行中以鸟儿活动来展示初春活动的句子是:_,_.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是:_,_.诗中_,_两句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热闹景象,真让人觉得鸟儿们也在忙着建设自己的美好生活呢.诗中通过植物的描写,表现早春蓬勃生机的诗句是:_,_.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表现词人豪放气概的句子是:_,_,_.3. 思乡是唐诗中极为鲜明的主题之一,请你从初中课本中举一联为例:_,_.4. 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常见之物,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有不同.李白的_,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关切;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_,抒发的是别愁离绪;苏轼的_,把酒问青天,表达的是深深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杜牧的_,夜泊秦淮近酒家创设的是淡雅的意境.3. 诗词鉴赏:(一)黄鹤楼李 白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005年四川自贡)1 解释下面的词语。 历历: 乡关: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A 诗的前两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B 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C 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D 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3. (2005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题)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 (二)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 轼(2005年河南省)1 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_的豪情壮志。2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 本诗第二至第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_,燕啄春泥,乱花迷眼,_。2 在前六句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阳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3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真是“_”。4 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 (以上是2004年河南省中考题)(,烟台市)对全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并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的赞叹。 (以下是2006年泰州市试题)6.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2分) 7.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 _”。(1分)8.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2分) (以下是2005年河池巿中考题)9.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3分) 答: 。 答案:一.1.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2. 蒹葭苍苍 在水一方3. 江春入旧年4. 归雁洛阳边5. 谁家新燕啄春泥6. 乱花才欲迷人眼7. 剪不断,理还乱8. 会挽雕弓如满月二.1. 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地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地能没马蹄2.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 我寄愁心与明月 月如钩 明月几时有 烟笼寒水月笼沙 三.(一)1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 故乡2A B。 C。 D。3.“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二)1 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立功业)2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三)1 早莺争春(莺争暧树) 草没马蹄2 可以让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或:诗贵含蓄,这样含蓄的结尾,常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3 乱花渐欲迷人眼4 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和对西湖无比热爱之情。5 6.“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 ,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2分,写出词语1分,品析1分)7.绿杨阴里白沙堤(1分)8.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 、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也可。(2分)9.D 10.开放题。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