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VB6.0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VB6.0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VB6.0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VB6.0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VB6.0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公司和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势在 必行。为有效改进现有的企业人事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对职工工资、考核、奖惩基本信息管理的效率,开发了 人事管理系统。文中论述了人事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法、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系统实现。本系统是采用功能 强大的 Visual Basic6.0 作为开发工具开发出来的单机版人事管理系统。本系统主要包括八大功能模块:基础数 据管理、员工档案管理、员工综合管理、员工培训管理、人事工作管理、查询统计管理、用户信息管理以及系 统提醒功能。整个系统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经过实际使用证明,系统可以满足公司或企 业人事管理方面的需要,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事管理;Visual Basic6.0; 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popular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in business and enterprises management, implementing personne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by computers is imperativ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xisting enterprise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improving wages for workers, assessment, incentives, a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is develop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chnical methods, general design, detailed design and system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This system is developed as a stand-alone version of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by a powerful development tool Visual Basic6.0. This system consists of eight modules: basic data management, employee file management,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taff, staff training management, personnel work management, query statistics management, custom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ystem alerts. The whole system is simple, user friendly, flexible, practical and safe. After the actual applying, the system meets the need of the company or enterprise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achieves the desired objectives. Key words: business management; personnel management; Visual Basic6.0 目目 录录 第 1 章 绪论.1 1.1 课题的提出 .1 1.2 课题研发的必要性 .1 1.3 可行性分析概述 .1 1.4 技术可能性 .2 第 2 章 系统技术方法研究.4 2.1 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4 2.2 VISUAL BASIC简介.4 2.3 VB 可视化编程 .5 2.4 VB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5 2.5 VB 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 .5 第 3 章 总体设计.7 3.1 系统总体架构.7 3.2 系统平台环境.7 3.2.1 硬件平台.7 3.2.2 软件平台.7 3.3 系统功能结构图 .8 3.4 管理员登录流程 .9 第 4 章系统详细设计 .11 4.1 系统的体系结构 .11 4.2 E-R 图.11 4.3 数据表 .13 第 5 章系统实现 .18 5.1 系统登录模块实现.18 5.2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实现.19 5.2.1 部门管理.19 5.2.2 职位列表管理.22 5.3 员工档案管理模块实现.24 5.3.1 人事档案管理模块.24 5.3.2 新增档案模块.25 I 5.4 工资管理模块.26 5.4.1 工资设置.27 5.4.2 工资发放.28 5.5 查询统计管理模块.29 5.5.1 员工档案查询.29 5.5.2 员工培训模块.30 5.6 员工合同管理模块设计.32 结 论.34 参考文献.35 0 第 1 章 绪论 21 世纪的今天,社会正向着信息化发展,电子自动化办公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它能有效地收集、处理各种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及时准确地实现信息的 获知,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各种软件工作平台不断的发展,同时也大大促进 了电子自动化办公的实现。本课题正是针对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通过对人 事管理系统的一些主要应用进行设计,进而开发出功能上相对完善、基本能完成人 事管理的系统。 1.1 课题的提出 21 世纪的今天,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已经广泛普及,利 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讲,利用计算机支 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 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备条件;计算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有检 索迅速、可靠性高、查找方便、保密性好、存储量大、成本低以及寿命长等。这些 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 的重要条件。而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这也就决定了不同的企业需 要不同的人事管理系统。 1.2 课题研发的必要性 如今,很多单位和部门已经拥有了计算机设备,具备了物质条件,但很多日常 工作仍由管理者手工操作完成,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如今,计算机的性能有 了长足的进步,而与此同时的,却是价格的逐渐降低。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 计算机之所以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可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2、计算机可以节省很多资源; 3、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 4、计算机可以增强敏感文档的安全性; 5、办公自动化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利用计算机开发软件系统,替代传统的人工 操作来管理,可以节 约大量的人、财、物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3 可行性分析概述 可行性分析是在用户的要求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新系统的开发从社 1 会、经济、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新系统开发工作的可行、不可行、 需要修改、追加投资、暂缓开发与分步实施等方案和结论,最后完成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新系统目标可行性分析 分析新系统的目标是否符合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 2、社会可行性分析 社会可行性分析主要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符合国家法律、下策,是否 能够与社会大系统实现良好的对接。 3、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是根据新系统的目标来衡量是否具备所需要的技术,包括系统 开发人员数量和水平,硬件方面,软件方面及其它应用技术。 4、经济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开发新系统所投入的资金与系统投入使用后所带来的 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确认新系统是否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5、管理可行性分析 管理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现行的管理体制和企业领导是否具有现代化的 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1.4 技术可能性 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目前有关的技术能否支持所开发的新系统; 硬件;软件资源。 1、技术支持 首先根据新系统的目标,考虑目前有关的技术能否支持所开发的新系统。 2、硬件资源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所需的硬件资有如下两个方面: 系统开发人员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设备及其有关的外 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功投入使用后,使用单位所应具备的计算机设备及其 有关的外围设备。对硬件资源进行可行性分析时主要考虑计算机的主机内存、功能、 类型、联网能力、安全保护措施和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器和联网数据通信设备 的配置、效率、功能等指标是否符合系统方案设计要求,同时还要考虑计算机的性 能/价格比。 3、软件资源 2 软件资源的可行性分析主要注意六个方面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 (1)操作系统的选择; (2)编译系统的选择;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4)高级编程语言的选择; (5)汉字处理系统的选择; (6)应用软件包的选择。 在开发本系统之前,需要与中心的领导和有关的操作人员进行密切沟通,认真 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吸收他们的积极观点,使本系统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 的合理性与先进性。 3 第 2 章 系统技术方法研究 Microsoft 公司的 Visual Basic、Microsoft 公司的 Visual C、Borland 公司的 Delphi 、Java 可用作企业级开发工具。Visual Basic 是一个非常理想选择。数据库 是 MIS 中的重要支持技术,用于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选择数据库管理 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众多数据库产品中,要考虑数据库应用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本 系统选用的数据库语言 Visual Basic 语言。 2.1 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 在 Windows NT 推出后,Microsoft 与 Sybase 在 SQL Server 的开发上就分道扬 镳了。Microsoft 将 SQL Server 移植到 Windows NT 系统上,专注于开发推广 SQL Server 的 Windows NT 版本;Sybase 则较专注于 SQL Server 在 UNIX 操作系统上 的应用。在本书中介绍的是 Microsoft SQL Server 以后简称为 SQL Server 或 MS SQL Server。 SQL Server 2000 是 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 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最新 版本。该版本在继承 SQL Server 7.0 版本优点的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 具有可伸缩性好,使用方便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98 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2000 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 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SQL Server 2000 的特性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的特性包括: 1、Internet 集成。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引擎提供完整的 XML 支持。它还 具有构成最大的 Web 站点的数据存储组件所需的可用性、可伸缩性和安全功能。 2、可伸缩性和可用性。同一个数据库引擎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从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相关信息 请输入新密码 31 结 论 随着当今社会向信息化的发展,人事管理信息化管理来越为各企事业单位所重 视,它能有效地收集、执行各种办公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及时准确地实 现信息的上传下达,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各种软件工作平台不断的发展,又 能够促进人事管理信息化管理加速实现。本系统就是采用功能强大的 Visual Basic6.0 作为开发工具而开发出来的单机版人事管理系统。本系统主要包括八大功 能模块:基础数据管理、员工档案管理、员工综合管理、员工培训管理、人事工作 管理、查询统计管理、用户信息管理以及系统提醒功能。 本系统很好地实现了人事管理系统网站的具体操作,界面很友好,操作很简便, 并且灵活、适用、安全,满足公司或企业人事管理方面的需要,有效提高了人事管 理的效率。但由于人事管理系统网站的功能很庞大,需要很多页面,因为时间的原 因,美化界面这部分还作得不是很好,所以很多界面会有重复。除此之外由于软件 本身的一些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将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并改进完 善。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本人对业务流程及相关技术都做了一些调查,对系统有了 些初步的了解,然后对系统和员工需求都作了细致的分析,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经过对系统的概要设计及详细设计,系统功能模块等都已经基本确定,并且在具体 实现过程中做了一些完善。 毕业设计毕竟是为了让我们学习到如何设计和开发一套系统,在毕业设计过程 中我还是学到了很多知识,知道遇到问题该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