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第卷 (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曹丕 胚芽 毗邻 筚路蓝缕 凤冠霞帔 B.驾驭 与会 熨贴 卖官鬻爵 毁家纾难 C.古刹 诧异 岔路 叱咤风云 姹紫嫣红 D.诘问 拜谒 拮据 残碑断碣 孑然一身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跌交 利欲熏心 汪洋恣肆 一言以蔽之 B.成人 杀身成仁 未雨绸缪 冒天下之大不韪 C.联缀 骨鲠在喉 察言观色 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D.木讷 渡日如年 箭拔弩张 王顾左右而言他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非常紧急和恐怖的情况下,人有时能 自己的生理极限。(2)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千古情思,留下了难以 的名篇佳作。(3)这一段话,表明了宋代人欣赏诗注意的是一联一句,并不重视全篇, 这也正是中晚唐人作诗的方法。 A.超越 计算 然而 B.越过 计算 而 C.越过 数计 然而 D.超越 数计 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十多年来,人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国资本市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B.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媲美,这是无庸置喙的。 C.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李肇星说,“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胡锦涛主席此次拉美之行,达到了扩大共识、增强互信、拓展合作、共同发展的预期目的,是一次成果丰硕、实在的成功访问。 B.我们以为:所谓户外标语口号,亦“以文字的、简短的、醒目的、句子化的形式、在户外发布的旨在让社会公众接受的言语行为”。 C.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呢?还是能生存呢? D.元好问认为陶渊明诗歌“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苏轼也说陶诗“质而实绮”(与苏辙书),这(些)都是对陶诗艺术的准确的评价。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世纪钟声完全是记实笔法,作者李民之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是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写才能够展其才华,尽其异想。 B.调查结果表明:我国81%的出口企业产品出口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减少的出口额约占2002年被调查企业出口额的6%。 C.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磁浮列车示范线运行成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磁浮列车系统技术的国家。 D.会员家属除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二、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柔从兄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宗从之。太祖平袁氏,以柔为管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还皆自励,咸为佳吏。高干既降,顷之以并州叛。柔自归太祖,太祖欲因事诛之,以为刺奸令史;处法允当,狱无留滞,辟为丞相仓曹属。鼓吹宋金等在合肥亡逃。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杀之。柔启曰:“士卒亡军,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正如前科,固已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人亡逃,诛将及己,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太祖曰:“善。”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文帝践阼,以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时民间数有诽谤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辄杀,而赏告者。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辄赏。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治道也。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以隆天父养物之仁。”帝不即从,而相诬告者滋甚。帝乃下诏:“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于是遂绝。帝以宿嫌,欲枉法诛治书执法鲍勋,而柔固执不从诏命。帝怒甚,遂召柔诣台;遣使者承指至廷尉考竟勋,勋死,乃遣柔还寺。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高柔传) 注鼓吹:军中鼓吹手。 治书执法:官职。 台:尚书台。 寺:廷尉官署。 7.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 奸吏数人,皆自引去 引:率领 宜贷其妻子 贷:宽恕 以隆天父养物之仁 隆:增加 而相诬告者滋甚 滋:产生 A. B. C. D.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太祖欲因事诛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B.亦且相随而走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固已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D.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高柔看问题比常人深远的一组是 ( ) 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 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 处法允当,狱无留滞 愚谓乃宜贷其妻子 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 柔固执不从诏命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操因高柔与袁绍有亲戚关系总想借机杀他,后来从召还奸吏、“狱无留滞”等事看到他的胸襟与才干,才信赖他。 B.高柔忠于职守,办事勤谨,直言敢谏,秉公执法,不因太祖或文帝的好恶而曲法毁法,为巩固曹氏政权可谓竭忠尽智。 C.曹氏父子放用疑人,对高柔委以重任,高柔每有所谏,便即采纳,只在杀鲍勋一事上未采纳高柔的意见。 D.袁曹相争,高柔身处其间,而未受其害,后来还“赐爵关内侯”,这是因为他遇事能随机应变,且为官勤勉,处法允当。第卷 (共120分)三、综合知识(30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2分) (2)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3分) (3)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3分)12.下面是香禅师、李忱的瀑布联句,请读后回答问题。(6分)瀑布联句 香禅师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香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1)“诗言志”,说说禅师和李忱(唐宣宗)的诗句各表达了什么情感、志向?有什么共同之处? (2)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6分)(1)淇则有岸, 。 (2)山不厌高, 。 ,天下归心。(3)蒲苇纫如丝, 。 (4)自胡马窥江去后, , 。(5)熊咆龙吟殷岩泉, 。 (6) ,相逢何必曾相识。(7) ,不尽长江滚滚来。 (8) ,望帝春心托杜鹃。(9) ,铁马秋风大散关。 (10)今宵酒醒何处, 。(11)扈江离与辟芷兮, 。 (12)女娲炼石补天处, 。(13) ,天上人间。 (14)花自飘零水自流。 , 。(15) 千古江山, 。 (16)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8分) 山间小路 作者:龙应台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一条山间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 、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九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影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前行者踽踽背影。也是九月,不到40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 会面。他要和张 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两人渡湘江来回的地方就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 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800年前的中国。 可是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如何的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朝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的命运,郁悒而终。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又哪里想像得到,再过30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于是“逆党”变成大师,于是“伪学”又成为官学。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斋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琅琅,时而断垣残壁,鬼影幢幢。决定他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百轩泉,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眼。 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水呢!细读书院史,就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今日读来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 譬如书院在1131年毁于战火,湖南安抚使刘珙“葺学校,访儒雅”,重建岳麓书院。刘珙是什么人呢?身为礼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不论是对秦桧的不从或者是在废墟中兴学,刘珙对抗的都是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迫。书院历史的构成,就是这两种势力不断的彼此抗衡与妥协的消长过程。 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选自看世纪末向你走来有删改)14.综观全文,作者在回顾岳麓书院的兴衰历史时,表达出了哪些看法?(6分)15.作者在第段中提到的“不灭的抗争力量”指的是什么?请加以说明。(4分)16.作者写第段的作用是什么?这段文字中“最深邃的起点”指的又是什么?(4分)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这篇散文构思巧妙,以一条山间小路连接起古代与现代,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完整。B.作者写岳麓书院,重写了朱熹与张 公开讲学辩论的事,因为这件事最能体现书院是文明的象征这一点。C.“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这是作者对书院的委婉批评,意即为了吸引游人,应该附设歌厅茶座。 班级 姓名 序号 D.百泉轩庭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千年之后仍然冒着泉水,象征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充满生机与活力。 班级 姓名 序号 E.作者介绍刘珙重建岳麓书院,还补充介绍了他抵制秦桧追谥其父的事迹,意在突现书院在精神上与当权者是始终对立的。五、语言知识和运用(12分)(181920三小题在试卷上直接做。试卷只交第二张)18.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只填序号,4分) 如果没有微风,没有树叶的坠落和林的鸣叫,周围本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几株稀疏的白桦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平静如镜的光海里变成了几处漂浮的岛屿。 班级 姓名 序号 流淌的小河在这树林间时隐时现,河水辉映着夜空的群星。对岸是一片草原,草原上沉睡着如洗的月光。 天鹅绒般的淡蓝的月光照进树林,把一束束光芒投射到最深的黑暗之。 。远处不时传来的尼亚加拉瀑布低沉的咆哮,越过重重荒原,最后湮灭在遥远的森林之中。19.读下面的一则新闻,然后做题。(4分)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18日在此间发布,20世纪后2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率,经济成就世界瞩目,然而,中国经济距离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虽然中国人均GNP的年增长率很高,但因为人均GNP的起点低,年增长量很小,我们与世界经济先进水平的绝对差距还在扩大。 在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和科学比较后,课题组指出,2002年中国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距离世界经济先进水平的差距非常大。2002年中国综合经济现代化指数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69位。2002年,中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经济现代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课题组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任务非常艰巨。如果把人均GN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2001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差距十分显著。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100年左右,与德国等7个国家在80年左右,与日本等6个国家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已知这则新闻的引题是:我国和世界经济先进水平相比。据此,这则新闻的主标题为:(不超过10个字) 20.仿照原语段形式,用排比句式,写一组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完全相同。(4分)例句:旋亮光色柔和的台灯,掀开世界文学的经典;徜徉在章章节节,陶醉于字字行行;吟诵时齿颊生香,掩卷处潸然泪下;留连忘情其间,不知东方既白。 六、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父子俩驾着一艘小船行驶在水面上,突然风浪大作,小船就像海面上的一片树叶,眼看就要翻了。儿子惊慌失措,这时父亲发话了:快往船舱里灌水。当船舱里的水位到达一定程度时,奇迹出现了,小船不再摇晃。某农村妇女在丈夫去逝后独自拉扯着几个年幼的子女。她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还必须超负荷干活,虽然人很老相,但身体健康。她没有时间生病,也不能生病。而正是这种负荷让她坚定而健康地生活着。 行船如此,生命也如此!负重的生命或许更有韧性,更为健康。适当地给自己的生命负点重,这样或许活得更有意义! 请你从“负重”、“生命”、“健康”、“意义”等词语中任选两个词语作为关键词,自行组合命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行组合命题时可增加相关词语。 文体自选。 立意自定。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20052006学年度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卷第卷(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第卷(120分)11翻译(8分)(2分): (3分): (3分): 12(3分)(3分)13默写(16分)(1) 。 (2) 。 (3) 。 (4) 。(5) 。 (6) 。 (7) 。 (8) 。(9) 。 (10) 。(11) 。 (12) 。(13) 。 (14) 。(15) 。 (16) 。14(6分) 15(4分)16(4分)17【 】【 】(4分)18. 19. .20. 21作文(60分)参考答案1-6 A B D B D B 11.D 解析:引:避开,退却。滋:更加。12.B 解析:A.凭借,介词/趁着,介词。B.将要,副词。C.却,连词,表转折,可不译或仍写作“而”/就,连词,表顺接。D.却,竟然,副词/就,副词。13.C 解析:句未说高柔。句说的是高柔的做法。句表现了高柔依法办事,刚正不阿。14.B 解析:A.高干叛后,曹才生杀高柔之心,而“召还奸吏”之事在前。C.“敢用疑人”说得不对;高柔谏除妖谤赏告之法,“帝不即从”,后“相诬告者滋甚”才下诏除此法,并非“每有所谏,便即采纳”。D.柔无“随机应变”的表现。15.(1)何况这些官员在我手下没有犯过错误!还是把他们召回来官复原职吧。 (2)按照过去的法律,士兵临阵脱逃,要追究他们的妻子儿女。太祖担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