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模块在电子设计竞赛中的应用.ppt_第1页
通信模块在电子设计竞赛中的应用.ppt_第2页
通信模块在电子设计竞赛中的应用.ppt_第3页
通信模块在电子设计竞赛中的应用.ppt_第4页
通信模块在电子设计竞赛中的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模块在电子设计竞赛中的应用,浙江大学陈邦媛,接收机灵敏度(最低输入电平)=天线噪声+系统噪声+要求的信噪比,发射机最低输出功率=系统损耗+路径损耗+达到接收机的灵敏度,主要指标:工作频率200MHz。电源电压27V。低功耗当VCC为3V时电流为3.6mA。灵敏度0.3V(12dB信纳比)。,窄带FM接收芯片MC3363,rfRXD0420ASK/FSK/FM接收器,主要性能指标:工作频率300450MHzASK最大数据速率80Kbit/sNRZFSK最大数据速率40Kbit/sNRZ信号强度指示(RSSI)70dB,三.芯片方框图分析,要会使用模拟电路芯片,一定要看懂其结构方框图原理,目的:(1)了解信号的传输路径和原理(2)确定外接元件的数值,设计一个系统,首先要指标分配,MC2833发射机原理,外接元件:语音处理元件决定工作频率元件放大器偏置,主要模块:话音放大和处理主振荡源倍频与功率放大,MC3363内部结构,二次变频超外差式正交鉴频FM,外接元件:决定两个本振频率两个中频滤波器鉴频移相线圈,TDA5102发射芯片,关键:频率合成器、ASK、FSK工作方式,外接元件:晶体、电容、输出匹配网络,RF105数字扩频收发器(简化方框图),吞脉冲频率合成、零中频接收方案、乘法器做调制解调器,四.芯片功能实现,关键是在理解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外接元件,模拟电路集成块与数字模块不同点:实现的同一功能对应有不同指标需要外接元件外界元件决定了性能指标,1.决定工作频率的元件,2.接收机本振频率,由已知的接收频率和中频值计算得出,若2中频取455KHz,则2本振频率为:,接收机有各种方案,但都需要下变频,3.中频滤波器,IF滤波器决定接收机的选择性一般采用10.7MHz或455KHz的陶瓷滤波器,使用时注意两点(1)带宽(2)端口匹配,端口匹配根据已知的输入输出阻抗,陶瓷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阻抗一般为330欧,4.高频端选频、滤波与匹配,发射机末端的输出滤波器,保证:功率放大器工作在最佳负载状态,输出最大功率必要的滤波功能,5.调制器与解调器的外接元件,FSK调制,解调器的带宽,关键:了解芯片工作原理,在理论指导下选择进行适当的计算(一般有推荐值)会绕制、测量线圈,综上分析知,外接元件主要是选频滤波元件,选频滤波器的分类,2.LC滤波器一般自己绕制,6.锁相环的环路滤波器LF,收、发芯片中的锁相频率合成器一般有两种用法1.仅作为收、发信机的本振源2.参与了调制因此对环路滤波器的要求略有不同,锁相频率合成器仅作为收、发信机的本振源,频率合成器参与调制(ADF7010),环路滤波器带宽(LBW)与数据速率有关,补充锁相环的设计,锁相环的应用,同步跟踪、载波提取,调制解调,频率合成,发射MC2833,语音频带:3003400Hz,窄带调频FM额定频偏3KHz,最大频偏5KHz,已调信号带宽,信道间隔:25KHz,接收MC3363中频滤波器带宽,例:,已知中频滤波器带宽,如何确定允许的最大数据速率?,用此信号进行FSK后,已调信号带宽最小值是,数据速率可由单片机或编码、解码芯片时钟决定,例如:编码芯片PT2262、解码芯片PT2272,不同外接电阻值决定期时钟大小,六.PCB设计,系统硬件制作的三要点,系统方案设计、器件选择,结构、工艺,指标测量,注意事项,系统的划分,布局、布线(地线、电源线、信号线)及接地,电源滤波,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屏蔽和匹配,1.地线,原则:回流路径尽量短;地电流在关键点处产生的干扰应最小,定义电流能够流回源的一条低阻抗路径,注意地线是有阻抗的,电源滤波减小芯片间、芯片内不同区域间耦合,2.电源滤波与电源线,电源是频率成分最复杂的部件,3.高频元件与引线,输入、输出匹配网络线,振荡回路线,七.指标测量,总结:,1.系统要全面考虑:指标分配、相互匹配,2.电路需要调试调试外接元件,高频选频部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