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 京 理 工 大 学毕 业 论 文作 者:学 号:教学点: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本部)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题 目: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指导者: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 2007 年 11 月南 京 理 工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学生姓名: 王芳 班级、学号:511100060835 题 目: 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 综合成绩: 指导者评语: 指导者(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评语评阅者评语: 评阅者(签字): 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小组)评语: 答辩委员会(小组)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毕 业 论 文 中 文 摘 要摘要:现代物流业,在21世纪随全球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十五期间无锡围绕建设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这个目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对汇聚人气、提升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具有显著成效,还将有力地促进无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实现无锡长远目标的战略选择。本文在分析了无锡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整合与改造传统物流资源,走合作联盟之路,加快信息化进程,构建物流服务品牌,进行物流服务创新,以增强物流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关键词 无锡市 现代物流业 发展战略毕 业 论 文 外 文 摘 要Titl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 Taking the example of Wuxi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21st century with global industr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restructuring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s a new service sector is rapidly developing a global scale, the extent of its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measure of a country (region) modernization and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15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Wuxi during the economic center of this goal,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not only on convergence popularity, enhance urban areas radiation functions with notable results, Wuxi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which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odays world economy, Wuxi long-term goal of achieving a strategic choi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Wuxi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he proposed based on integr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logistics resources, and take the road of cooperation Union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zation, brand building logistics services, logistics services innovation, and logistic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Keywords Wuxi City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第 I 页 共 I 页目 次1 引言 12 现代物流概述 22.1现代物流相关概念 22.2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33 无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3.1无锡市物流业的环境分析及评价 43.2无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93.3无锡市物流业存在的问题134 无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基本思路及其发展战略154.1无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154.2无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16结论 26致谢 27参考文献28表3-1 2000年2006年无锡市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表3-2 2006年无锡市三大产业生产总值数据表 5表3-3 无锡市2006年公路里程数据表10表3-4 无锡市2006年全社会运输货运量11表3-5 无锡市全社会民用汽车数据12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第 28 页 共 28 页1 引言从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Physical Distribution”( PD,实物配送)到如今的 “Logistics”(物流),物流的内涵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扩展。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因此,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必将对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贡献,成为世纪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现代物流是整个人类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实现各种社会经济联系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再生产运动中的实物流通渠道和桥梁,是社会生产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综观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现代物流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经济的持续、高速、有序发展,必须以现代物流的高度发展为基础,经济越发达,物流与经济的关系越明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以及加入WTO、西部开发的影响,物流需求不断膨胀,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在中国,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以此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国民经济持续良性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经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纷纷将现代物流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提升到战略高度。现代物流强调物资供应链相关活动的综合运作,即整体比局部考虑更重要。这种方法强调物资流动的总成本而不是考虑每一步骤的成本最小化,这就需要参与供应链或配送的所有组织制定详细的规划。城市是现代物流的汇聚地,城市总体规划中应对城市物流中心总体格局、物流中心功能定位、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业发展政策等方面作出原则安排,并在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中进行深化和落实。 现代物流业,在21世纪随全球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十五”期间无锡围绕建设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这个目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对汇聚人气、提升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具有显著成效,还将有力地促进无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实现无锡长远目标的战略选择。现代物流产业是一个高度集成的行业,涉及众多领域,所以必须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控制整个商品的流动,以达到利益最大或成本最小,同时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提供综合性的服务,整合资源和合理配置资源。当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大潮日益席卷整个世界的时候,物流产业也在悄然发生着一场革命,其已成为除生产、销售之外的企业发展的第三种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显著提高,已成为能够制约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朝阳产业。同时在新的形势下,其发展趋势也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如集成化与专业化的发展;电子物流的兴起;第三方物流的大力发展;物流服务的优质化等发展趋势特征,而给中国物流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2 现代物流概述21 现代物流相关概念物流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现代物流是一个全新的系统概念,它包含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物理性位移的全过程。即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点到终点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存储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装卸、搬运、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也就是说物流是一种具体行为,它通过多项活动联合来产生空间功效和时间功效,以实现从原材料获取、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和废物回收处理的物品全程的物理性流通过程。随着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理论的深化,不断出现与现代物流相关的新理念,如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第四方物流、绿色物流等。清楚这些概念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现代物流。物流理论进展是从PD( Physical Distribution)发展为Logistics的,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模式的进化,它突破了传统的局部管理的理念,采用系统的观念与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管理,是一种整体化的管理模式,强调的是物流系统的整合。TPL是一种物流运作方式,以专业化、规模化、高技术装备的运作,为客户提供更快捷、更安全、服务水准更高、成本更低的服务。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应链集成商,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及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第四方物流集成了IT服务供应商、TPL供应商和业务流程管理,具有广泛的功能集成和充分的运作自主权。绿色物流是指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物流设施,最大程度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绿色物流是物流服务的目标,因为只有符合环境的保护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服务,才具有生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服务。2.2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全球采购、消费的趋势不断加强,现代物流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电子物流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物流的兴起。据统计,通过互联网进行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1994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为12亿美元,1997年达到26亿美元,增长了一倍多,1998年销售额达500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近20倍, 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将达到3770亿美元,2010年交易额可达1万亿美元,未来10年1/3的全球国际贸易将以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电子物流将是21世纪物流发展的大方向,总的来说呈现以下趋势:2.2.1物流经营的集约化与协同化物流活动和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企业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具体表现为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企业的兼并与合作。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大型物流企业跨越国境,展开合纵连横式的并购,大力扩展国际物流市场,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物流功能实现一体化运作,并且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2.2.2物流服务的优质化与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更加激烈。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现代物流企业必须提供优质的服务,即把好的产品(Right goods),在规定的时间(Right time),规定的地点(Right place),以适当的数量(Right quantity),合适的价格(Right place)提供给客户。物流成本不再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唯标准,人们更多注重物流服务的质量。2.2.3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7%,而且需求仍在增长。研究表明欧洲24%和美国33%的非第三方物流用户正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欧洲62%和美国72%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认为他们有可能在三年内更多的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由此可见第三方物流在新时代将得到更大的发展。2.2.4绿色物流理念不断加强物流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物流发展的同时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如运输工具的噪声、污染排放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的不当处理所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为此,21世纪对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绿色物流。包含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不断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改造物流装备和提高管理水平现代物流呈现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是因为现代物流不断综合应用新的信息、通信等先进技术,改造物流装备和提高管理水平。3 无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和沿海经济开放带与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位于苏锡常都市圈中间,是沪宁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商贸中心、交通枢纽,具有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独特区位优势,特别是无锡传统物流业较为发达,为现代物流业的加速萌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对长三角经济圈悄然形成的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竞争格局,如何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快速推动无锡物流业的发展壮大,己成为当务之急。3.1无锡市物流业的环境分析及评价3.1.1无锡市物流经济环境分析(1)无锡市经济总量无锡经济逐年稳定增长,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为无锡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2003年无锡市GDP为1901.22亿元,占江苏省的15.3%,人均GDP为43155元,到2006年,无锡人均GDP已上升为72489元,按联合国有关经济标准衡量,无锡已达到20世纪80年代中等发达国家的第一次现代化水准。表3-1 2000年 2006年无锡市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GDP(亿元)1200.171360.111580.661901.222350.002805.233300.59人均GDP(元)27653312463663143155528526235972489数据来源:无锡市统计年鉴(2006)(2)无锡市经济结构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实践来看,物流需求主要来自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商业。而无锡市第二、三产业比重很大,2003年无锡市工业增加值约为992.7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2%,无锡商贸流通业实现增加值301.0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5.8%,2005年,无锡市上规模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353亿元,同比增长21.5%,无锡市第二、三产业构成了无锡市的主要经济支柱,这表明无锡地区工商业发达,产品丰富,商品流通活跃,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物流量。从无锡市货运量状况来看,2005年,无锡市货运量达到8421万吨,物流量位居江苏省前列,物流需求活跃,发展现代物流前景广阔。表3-2 2006年无锡市三大产业生产总值数据表无锡江阴宜兴第一产业(亿元)51.3417.1617.32第二产业(亿元)1968.75620.45256.72第三产业(亿元)1280.50342.56153.99数据来源:江苏信息统计网(3)无锡市产业构成在各类制造业中,产品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如电子通信产品、汽车、电气机械、化工产品、医药制品等,产品的特性决定其对现代物流服务的要求相对较高,可创造较多的物流市场需求。无锡具有独特优势的是机械产品、纺织服装产品、化工产品以及电子通讯及交通运输设备等,并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项目也己初具规模,目前,仅无锡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就超过100多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由此可以看出,高附加值的产业逐渐占据了制造业的主导地位,无锡市潜在着大量较高层次的物流需求,可开发的物流市场很大。这种产业结构为物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3.1.2无锡市物流市场需求分析随着无锡经济的发展,物流市场需求迅速增长。(1)物流需求市场空间巨大。具体分析无锡物流需求的来源,一是经济总量较大。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3300.5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489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59.47亿元。二是加工工业占主导地位。原料、市场两头在外,2006年全市完成货运量10000万吨,货物周转量561638万吨/公里口三是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外向度较高。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214.40亿美元。四是商品交易市场比较发达。到2006年底全市共有商品市场683个,市场交易总面积超过850万平方米,年成交额超过900亿元。(2)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日益增长。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无锡市部分企业开始把物流作业外包给专业公司,集中精力提高和扩大主业。外资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更为迫切,一些外资企业己实施第三方物流管理。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机电、信息类产品比重日益提高,对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更为强烈。3.1.3无锡市物流政策环境分析江苏省及无锡市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物流业,是全国最早关注物流,制定物流发展政策的地区之一。先后出台或着手制定江苏省及无锡市物流发展规划,从改进、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入手,规划物流园区,构建物流网络体系。政府的重视与推动必将能解决制约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而为无锡市物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培育和推进物流产业形成和发展。(1)江苏省政府有关物流政策江苏省物流发展规划:依托五个层次,建设四大物流通道,构建一个少环节、快周转、低成本、优服务、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物流网络体系,用10-15年时间(2020年),把江苏建成现代物流业发达的地区。1995年,江苏省就开始跟踪调查现代流通发展状况。1998年,江苏省政府64号文件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进流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规划建设江苏物流园区,积极组建社会化的商品配送中心。根据江苏经济发展状况、发展规划以及物流现状分析,提出江苏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应分布在以下3个中心城市:南京面向以南京为中心的中部区域物流;徐州处理以徐州为中心的苏北规划发展地区物流;无锡主要负责以无锡为中心的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地区物流。(2)无锡市政府有关物流政策无锡市政府已经确定物流规划的主持单位和参与部门,并已规划制定了无锡市“十五”物流发展规划纲要,无锡现代物流业正在快速而有序地发展。据无锡市物流办发布的信息,总投资近50亿元的45个物流项目,纷纷破土动工或定好时间进度表,物流园区的建设也正处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例如面向华东地区的海尔物流区域配送中心、中外合资第三方物流企业新东南物流有限公司、无锡大明物流有限公司二期工程以及南方物流(无锡)有限公司自动化仓储配送项目等正在建设之中,无锡现代物流在线()网站已开通。3.1.4无锡市地理区位及交通环境分析所谓交通枢纽是指位于两条或两条以上运输线路交汇处的、具有处理客货中转功能的多种运输设施综合体。在交通干线蓬勃发展的苏南地区,各个城市的枢纽建设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即城市的运输港站布局越合理,交通中转功能越完备,它的枢纽地位也就提高得越快,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就越大。无锡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处在沪宁高速公路、锡澄高速公路、长江航运、京杭运河、京沪铁路、新长铁路等交通干线的交汇处,是区域性交通枢纽。在沪宁铁路中段沿线的城镇发展带上,无锡是唯一的一个以高速公路和铁路贯通东西向和南北向交通的复式枢纽,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江阴长江大桥沟通了苏南苏北物资的交流。新长铁路作为国家规划中连接东北、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区的南北陆海大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加之沪宁铁路沿线城市与上述陆海铁路通道两侧城市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产出能力,在无锡中转的物流量将会有较大增长。无锡既依托上海发展,同时离上海有一定距离,经济实力雄厚,位于苏锡常几何中心,拥有苏中、苏北、浙北、浙南广阔的腹地市场,得南北过江通道之利,相对独立性较强。由于无锡的物流交换量、辐射半径及辐射区域较大,有利于物流市场空间的不断拓展。此外, 2003年12月23日,无锡机场降落了首架新购买的波音客机,这意味着无锡市民翘首期盼的无锡民航终于起飞。无锡位于苏锡常都市圈的中心,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空港,既能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增强集聚功能,进一步扩大经济的辐射范围,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影响力。无锡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新建无锡机场,经过紧张而有序地建设,于2007年9月28日,新机场正式“起飞”。 无锡机场不仅是无锡的,也是整个苏南地区的。新航站区建成后,将成为区域基础设施共享、功能资源优势互补的最好选择,可以极大地方便苏锡常及苏中等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1.5无锡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从1985年2月无锡被国家正式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各项开放型经济指标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一直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并呈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截止2006年底,全市累计兴办外商投资企业6944家,合同利用外资328.3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18.5亿美元,世界500强公司有51家在无锡投资。从 2006年无锡利用外资在全国所占的比率看,无锡己在全国、全省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中协议注册外资占全国协议注册外资的1/28、占全省的1/6.8,到位注册外资占全国到位注册外资的1/31、占全省的1/6,新批外资企业占全国新批外资企业的1/45、占全省的1/7.80从 2006年全国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前20个重点城市的发展状况看,无锡进出口总额列第14位,出口额列第14位,合同利用外资列第5位,实际利用外资列第8位。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无锡物流业的发展,因为外商投资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竞争优势,积极实行物流本地化战略,在进入我国以后一般都不建立独立的物流部门,而是选择专业的物流服务商,通过合同物流、设施租赁等多种形式获得必要的物流服务,因而外商投资企业构成了目前物流市场需求的主体。加入WTO后,将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无锡,无锡的外贸量也会急剧增加,国内外企业的激烈竞争,使得更多的企业致力于发展本企业的“核心竟争力”,从而选择物流外包,所有这些发展都使物流需求量猛增,物流规模不断扩大,为无锡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3.1.6无锡市总体物流环境评价通过对无锡市物流环境的分析,可以看出,无锡物流不仅有良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威胁。机会和威胁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锡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环境机会无锡市经济发达,具备发展现代物流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无锡物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高附加价值产业占据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可为物流行业提供较高的利润保证。 无锡市以工业和商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带来巨大的物流量,物流市场需求活跃并迅速增长。政府积极制定物流发展政策及物流园区规划,有利于推动物流发展。区域交通优势有利于现代物流的加速发展。开放度较高的外向型经济及政策将为无锡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无锡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环境威胁由于竞争激烈导致物流价格持续下降,物流市场环境严峻。激烈、无序的竞争使货运市场面临严峻的考验。近年来货运价格均呈下降趋势,从供给方的角度来看,运输价格已被压得非常低,运输市场利润空间已很狭窄,一方面表明物流企业要扩大利润,就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而另一方面,反映了物流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环境,客户如果仍一味着眼于运输,削减运输成本,将更不利于物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交通环境的改善与发展为更多竞争对手的出现创造了条件。2003年无锡市从事运输、仓储和货运代理业务的企业为562家,至2006年底,已增至1681家。物流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但企业的平均规模却在逐渐缩小。这表明物流市场基本为大量的个体、私营运输业者所占据。大量的个体业者往往采取超常手段参与竞争,使货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秩序混乱,原来的国有储运公司难以抗衡,很多已解体或承包给私人,物流市场呈现出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小、实力弱、资源分散的特征。物流企业规模逐渐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不利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客户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企业的物流需求趋于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出现的外资企业更多地希望物流企业能够提供全方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客户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时甚至达到“挑剔”的地步,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影响业务的发展,失去一部分市场。3.2 无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从无锡物流业发展现状与需求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3.2.1区域交通优势有利于现代物流的加速发展无锡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处在沪宁高速公路、锡澄高速公路、长江航运、京杭运河、京沪铁路、新长铁路等交通干线的交汇处,是区域性交通枢纽。江阴长江大桥沟通了苏南苏北物资的交流。新长铁路作为国家规划中连接东北、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区的南北陆海大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加之沪宁铁路沿线城市与上述陆海铁路通道两侧城市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产出能力,在无锡中转的物流量将会有较大增长。由于无锡的物流交换量、辐射半径及辐射区域较大,有利于物流市场空间的不断拓展。 3.2.2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1)道路和航运交通方面。市域公路网初步实现了市县一级、县乡二级、村村通达的目标,2005年底全社会二级以上公路为1150公里,占全社会总里程的32.27%,高于全省24.39%的比例,全市二级以上公路通达率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均为100%。无锡辖区内通过的沪宁铁路长38公里;公路总里程418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0.1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国道、省道里程为409公里,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全长45.13公里,无锡已成为全国54个公路运输中心之一。已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现代道路交通网络。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完成整治,进一步提高了干线的船舶通过能力,全市营业航道221条,航道总里程达1656.3公里,其中等级航道272公里。表3-3 无锡市2006年公路里程数据表全市公路总里程683公里(包括村道)其中:国道 236高速 240市区 92省道 447一级 288滨湖 541县道 718二级 1571锡山 1114乡道 2849三级 1383惠山 804村道 2433四级 3023江阴 1925合计:6683公里等外 178宜兴 2207公路密度13952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501公里/百平方公里数据来源:无锡交通信息网 (2)仓储和港站方面。无锡港是全国55个主要港口之一,全市50%以上的货物通过水运进出无锡地区有各类港口500多个,其中市区300多个、江阴100多个、宜兴100多个。泊位200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4个。全市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近1亿吨,其中市区3000多万吨、江阴3000多万吨、宜兴3500万吨。全市仓储面积1500万平方米。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江阴港现有各类码头、泊位45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9个;堆场30万平方米,公共仓库8000平方米,形成了石化、粮食、钢材、煤炭等大宗物资集散地,2001年货物吞吐量达1683.85万吨,集装箱运量达13228国际标准箱。位于下甸桥的内河无锡港是国家水路二类口岸,设有国家集装箱中转站,拥有铁路专线4000米、水运岸线3120米、装卸泊位23个,辐射无锡周边13个县市,是苏锡常镇地区最大的铁公水中转港站。铁路无锡南站是沪宁铁路干线上的货运一等站,年到发货运量793万吨,在沪宁线位居前列。表3-4 无锡市2006年全社会运输货运量全社会公路货运量8845万吨全社会公路货运周转量645402万吨公里全社会水路货运量1268万吨全社会水路货运周转量192017万吨公里全市货运企业10180家37512辆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1565公里内河航道等级里程340.78公里等级航道密度7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社会内河码头泊位个数669个其中:公用型58个长江港口泊位80个万吨级泊位36个集装箱吞吐量131971箱/2222255吨集装箱货运量19270箱/199749吨全社会港口吞吐量11719万吨铁路货物发送量216万吨数据来源:无锡交通信息网 (3)信息通信方面。全市电信电缆传输骨干网累计达3120皮长公里,数据通信网、多媒体通信网覆盖全市,无锡电信已成为省内继南京后第二个数据出口局,由省网节点提升为国家骨干网核心层节点,全市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已达58.37万户。3.2.3物流服务功能初步形成 (1)拥有一批运输、货代、多式联运和仓储企业。2005年底,全市从事公路货运的运输户(持有经营许可证)达24144户;全市拥有营运性货车28095辆,总吨位88656吨;集装箱车117辆,总吨位1799吨。全市现有国内外货代企业230家,多式联运企业18家,仓储企业314家,其中冠以物流名称的35家,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3家。表3-5 无锡市全社会民用汽车数据全社会民用汽车357276辆其中:大客5889辆 小客276262辆大货36596辆 小货33665辆专用车4864辆其中:私人汽车202954辆 私人轿车146038辆数据来源:无锡市交通信息网 (2)物流业发展的软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无锡新区已开通海关直通点,建立公共型保税仓库和出口加工区,实现海运、空运直接快速通关。江阴市开通了集装箱快速通关点。3.2.4物流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1)物流需求市场空间巨大。2005年我市物流业增加值约为197亿元,占GDP比重为14.5%。具体分析物流需求来源:一是经济总量较大。国内生产总值列全国大中城市第10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列全省第二。工业经济发达,200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2%。二是加工工业占主导地位。原料、市场两头在外,2006年全市完成货运量10000万吨,货物周转量561638万吨/公里。三是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外向度较高,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214.40亿美元。四是商品交易市场比较发达。到2006年底全市共有商品市场683个,市场交易总面积超过850万平方米,年成交额达900.6亿元。 (2)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日益增长。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市部分企业开始把物流作业外包给专业公司,集中精力提高和扩大主业。外资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更为迫切,一些外资企业已实施第三方物流管理。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机电、信息类产品比重日益提高,对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更为强烈。 3.2.5第三方物流企业初具雏形 我市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所占份额目前虽然还较低,但已有良好开端,出现了一些初级的第三方物流形态: (1)依托开发区的物流企业。如无锡高新物流中心,利用设在新区的海关直通式陆路口岸、海关保税仓库等从事物流运作。 (2)货运市场形态的物流企业。如市交通局下属的无锡货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通过配载运送,开展物流服务。 (3)以大型批发市场为基地的物流企业。如依托无锡不锈钢市场专门从事配送的无锡市大明物流有限公司。 (4)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物流企业。如小天鹅集团与中远集团、科龙集团、香港远洋网络有限公司等共同组建的安泰达物流有限公司;无锡商业大厦的东方百业电子商务网站,具备了市场信息、商品交易、货款结算、仓储配送四大服务功能。 (5)外商和内资在锡投资的物流企业。如无锡大众物流有限公司,已开工的中邦粮油储运公司等。3.3 无锡市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物流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属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组织结构、运作方式,还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离现代物流的要求和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3.1观念落后观念落后是目前制约我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多数企业和部门的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业对降低企业和全社会流通成本、增加利润的作用,以及对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的战略意义。相当一部分企业观念上存在着重生产、轻物流,重自给、轻外协的思想,很多方面停留在传统物流层面上,还未真正认识到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3.3.2管理体制滞后物流流程尚未改变传统的“交通警察各管一段”的模式,无论是企业物流还是社会物流,物流流程都是被分割了,物流的各个环节之间、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物流之间、地域之间物流、行业之间物流都是被分割切断的。物流要素分属不同行业和管理部门,各自独立发展,物流资源分布散乱,信息系统自成体系,与现代物流理念相矛盾,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难度较大。 3.3.3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由于目前多数企业热衷于大而全、小而全,自己建车队、船队、仓库,不愿把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另外,在当前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企业为了避免员工下岗也不愿交出物流业务。 3.3.4物流技术装备陈旧我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仓储设施,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的陈旧建筑,装运机械化水平低,普遍缺乏自动监控设备,尤其是缺乏现代物流所必需的网络信息设施。物流信息化普及程度低,制约了物流功能的发挥和效率的提高。3.3.5物流业规模和水平较低我市现有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规模都比较小,缺乏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物流骨干企业特别是能够提供全国性或全球性物流网络服务的企业。全市近70%的进口、近90%的出口物流业务被上海等地的物流企业承接。3.3.6物流人才短缺从国外物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外物流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在相当多的大学中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相比之下,无锡市现代物流教育培训总体上还比较落后,虽然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职类院校现已设置物流专业,但还处于试点阶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目前无锡物流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高级物流人才稀缺,这是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瓶颈”。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看到无锡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具体而言,主要是“三个需要”: 首先,是应对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入WTO后,外资企业将更多的进入我国,进入无锡。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带来现代物流的观念和先进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我们能有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其跨国生产和营销的服务保障。过去主要依靠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境外投资者的要求。 其次,是降低运作成本,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据统计,相当多的产品直接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其余90%是在储存、装卸、运输、包装、销售等过程中消耗的。以往许多企业“自成体系”等传统观念在“采购黑洞”、“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难以计算。而现代物流业已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 再者,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现代物流相对传统的物流业,属于产业的优化升级,属于需要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属于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生产与流通领域的集约化程度,改变粗放型的经营和管理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 无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其发展战略41无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根据江苏省的初步规划,我省将建设南京、徐州、苏锡常通三大物流区域。提出:“无锡物流园区将发挥无锡在东三省与长江三角洲的物流交换中所具备的其它城市无法相比的铁、公、水货运中转和区域性物资配送的优势,开展物资的集散、配送、铁、公、水中转运输”。无锡市按照“发展现代物流业、整合大流通、构筑大产业、培育区域经济增长值”的思路,从无锡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特色经济、优势产业的战略高度出发,重点发展三个方面的现代物流,即:发展与电子商务密切结合的批发零售方面的物流、以仓储服务为主为生产企业服务的物流、口岸物流,以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4.1.1无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规范市场、配套环境”的发展方针,利用经济繁荣的苏锡常城市圈加工业、流通业的雄厚基础,依托无锡有利的中心城市的区位条件,发挥公、铁、水交通枢纽的优势和信息通畅、基础设施较好、服务良好的基础,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加大物流组织形式的创新力度,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使物流业成为无锡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形成立足苏锡常、面向长江三角洲、连接全国、走向世界的现代物流格局。 4.1.2无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与无锡市整体发展规划相协调的原则。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与无锡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相一致,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相协调,与无锡市的产业布局规划相配套。 (2)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现代物流业是开放的产业,没有地域的限制。要连接物流市场,构筑网络,连接物流环节,形成物流供应链。 (3)坚持标准化、网络化的原则。现代物流的设备、技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借助于商品代码、数据库的建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运输网络全球化和销售网络系统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管理电子化、运作信息化。 (4)坚持新旧兼容和技术改造为主要途径建设物流设施的原则。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市场资源,按照现代物流的标准进行技术改造,新旧兼容,稳步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5)坚持突出各种物流方式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无锡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发展多种现代物流服务功能,形成物流产业的整体优势。4.1.3无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实施宏观调控,运用市场机制,用3-5年时间,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对传统的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进行转型提升、整合重组、培育建设,构筑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信息平台,培育建设物流园区,发展现代物流骨干企业,初步建成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使无锡成为与上海国际物流中心相呼应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中心,基本成为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保持物流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高于全市GDP的增幅,努力降低社会总成本,提高现代物流业服务水平。 当前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任务是: (1)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吸引国内外大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网络安全行业劳动合同模板
- 2025采购销售货物合同书
- 租赁园区大棚合同范本
- 2025携手共进合作开发土地合同模板
- 2025风电场EMC合同模板
- 民间抵押汽车合同范本
- 车辆采购合同范本
- 爷孙房屋购买合同范本
- 道闸租赁合同范本
- 定制车库维修合同范本
- 福建省福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5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社会人员29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万州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 2025年乒乓球二级裁判考试题及答案
- 血标本采集考试试题附有答案
- 2025年公共安全生产试题及答案
- 员工工资及考勤管理制度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期末检测数学试题
- 废料出售管理办法
- 企业干部退出管理办法
- 河南选调生管理暂行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