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双公路试验培训试题(有答案)--.doc_第1页
元双公路试验培训试题(有答案)--.doc_第2页
元双公路试验培训试题(有答案)--.doc_第3页
元双公路试验培训试题(有答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元双公路试验检测考试试题合同段_ 职务_姓名_ 得分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细粒土常见的密定试验方法有环刀法和灌砂法两种,击实试验分 干土法和湿土法两种。2、筛分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3、水泥混凝土混合料所用集料,粒径大于 4.75mm 的为粗集料。4、混凝土标号系指以边长为150mm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湿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环境中养护28天做抗压试验时,所得抗压强度测定值。5、作水泥抗压试验,抗压试验机的吨位以200300KN为宜,误差不得超过。6、坍落度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坍落度大于10mm的混凝土拌和物;维勃稠度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维勃稠度在5-30s之间的混凝土拌和物。7、水泥混凝土用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采用 规准仪法,基层、面层用碎石的针片状 颗粒含量采用 游标卡尺法检测。8、集料的含泥量是指集料中粒径小于或等于0.075 的尘宵、淤泥、粘土的总含量。9、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主要由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等三阶段组成。10、在测试路面摩擦系数试验中,滑块的校准长度是 126 mm,每一点测 5 次。11、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它们分别表示石油沥青的粘性、热稳定性和塑性。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钢筋经冷拉后,其屈服点、塑性和韧性( A )A、升高、降低 B、降低 、降低 C、升高、升高 D、降低、升高2、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所用万能试验机测力计示值误差不大于极限荷载的1( C )A、5 B、2 C 、13、钢材焊接拉伸试验,一组试件有2根发生脆断,应再取( C)根进行复验。A、2 B、4 C 、64、当牌号为HRB335钢筋接头进行弯曲试验时,弯曲直径应取( B )。A、2d B、4 d C、5 d5、预应力混凝土配筋用钢绞线是由( C )根圆形截面钢丝绞捻而成的。A、5 B、6 C、7 D、86、在土方路基的实测项目中,最主要的检测项目是( B )A平整度 B、压实度 C、弯沉7、含水率为5的砂220g,其干燥后的重量是( B )g。A 、209 B、209.52 C、2108、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在选择石料时应优先考虑( B )。A、酸性石料 B、碱性石料 C、中性石料 D、以上均不对9、石料的抗压强度是以标准试件在( B )状态下,单轴受压的极限抗压强度来表示的。A 、干燥 B、饱水 C、潮湿10、车辙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 D )性能。A、变形 B、抗裂 C、抗疲劳 D、热稳定11、水泥实验室温度为( ),相对湿度不低于( ),养护箱的温度为( )。相对湿度不低于( C )A、202、50、201、95 B、201、50、202、95C、202、50、201、90 D、202、50、201、9512、硅酸盐水泥的运输和储存应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超过( B )的水泥须重新试验。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13、水泥胶砂3天强度试验应在( B )时间里进行。A、72h30min B、72h45min C、72h1 h D、72h3 h14、抗渗混凝土是指其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 B )级的混凝土。A、P4 B、P6 C、P8 D、P10 15、配制混凝土用砂的要求是尽量采用( D )的砂。A、空隙率小 B、总表面积小 C、总表面积大 D、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16、某土场现场含水量测定时,实测含水量计算值为5.185,将其修约成含水量要求数字后,应为( A )。A、5.2% B、5.19 C、5.18 D、5.18517、土基回弹模量Eo的单位是( D )。A、MN B、KN C、kg D、MPa18、用摆式仪测定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时,如果标定的橡胶片滑动长度小于126mm,则测得的沥青路面的BPN值比实际值( A )。A、小 B、大 C、一样 D、不能确定19、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灌砂法中砂的粒径范围为( B )A、0-1.0mm B、0.3-0.6mm C、0.075mm-1.0mm D、0.6-1.0mm20、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Mx相同时,它们的级配( C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不一定相同21、石子的公称粒径通常比最大粒径( A )A小一个粒级 B、大一个粒级 C、相等22、土基回弹模量一般是采用直径为( D )的刚性承载板,逐渐加卸荷载法测定。A、18 B、28 C 、24 D、3023、用回弹法检验水泥混凝土的强度,需测出碳化深度,当用1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的内壁,发现该混凝土已碳化,碳化后的颜色是( B )A、玫瑰红 B、未变色 C、白色24、混凝土拌合物应在15分钟内成型完,对于成型试模尺寸为150*150*150mm3的混凝土试件,应分( )层插捣,每层插捣( C )。A、3,25 B、2,25 C、2,27 D、3,2725、采用相对用量法表示混凝土配合比时,应以( D )为1,按“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表示。A、细集料质量 B、粗集料质量 C、水的质量 D、水泥质量26、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采用的方法( C )A沉入度法 B、压入法 C、贯入阻力法 D、震动法27、水泥混凝土试模应符合混凝土试模(JG3019)中技术规定,应定期进行自检,自检周期宜为( B )个月。A、二 B、三 C、四28、坍落度小于( C )的新拌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工作性。A、20mm B、15mm C、10mm D、5mm29、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其强度( B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耐久性要求校核( D )。A、砂率 B、单位水泥用量 C、浆集比 D、水灰比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水泥试验初凝时间不符合标准要求,此水泥可在不重要的桥梁构件中使用。( ) 2、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主要从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四个方面来判断其综合性能。( )3、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如果保持工作性和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可节约水泥的用量。( )4、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小起决定作用的是加水量的大小 。( )5、确定桩基承载力的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静载试验,另一种是动载试验。( )6、用回弹仪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时,混凝土碳化使混凝土表面回弹值变小。( )7、钻芯法芯样直径应为混凝土所有集料最大粒径的3倍,一般为100mm或150mm。任何情况下,不小于集料最大粒径的2倍。( )8、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属于不合格品。( ) 9、计算混凝土的水灰比时,要考虑使用水泥的实际强度。( )10、采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在拆模后 可放在温度 为202的不流动 的水中进行养护。(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灌砂法测定路基压实度试验操作步骤(已知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答:正确的测定步骤为:(1)、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2)、标定量砂的密度;(3)、选择试验地点,并清扫干净;(4)、称取一定质量标准砂(与标定时相同质量),并装入灌砂筒;(5)、沿基板中孔凿试洞,并收集挖出材料;(6)、称取所有挖出材料质量;(7)、选取挖出材料代表性样品,测定含水量;(8)、放置灌砂筒,打开开关让砂流入试坑;(9)、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取走灌砂筒并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10)、计算出试坑内砂重,根据量砂密度算出试坑体积;(11)、根据挖出材料质量和试坑体积算出土的湿密度;(12)、根据湿密度和含水量算出干密度;(13)、用实测干密度和最大干密度相比即可得到压实度。2、测定细集料含泥量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答:测定细集料含泥量的方法有:水洗法、砂当量试验和亚甲蓝试验三种。水洗法仅适用测定天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砂当量适用于测定粒径范围04.75mm的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各种细集料中所含的粘土和杂质的含量;亚甲蓝适用于测定粒径范围02.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各种细集料中所含的粘土和杂质的含量。3、简述土的分类依据答:(1)、土的颗粒组成特征;(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3)、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4、请简述测定粗集料压碎值的试验步骤?答:(1)、将试模安放在底板上,将要求质量的试样分三次均匀装入试模中,每次整平后捣实25次,最后刮平。(2)、将装有试样的试模放到压力机上,同时加入压头,并使压头摆平(3)、开动压力机,均匀地施加荷载,在10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总荷载400KN,稳压5s后卸荷。(4)、取出试样,用2.36mm标准筛筛分全部试样,需筛到1min内无明显的筛出物为止。(5)、称取通过2.36mm筛孔的全部细料质量,计算出压碎值。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混凝土计算配合比为1:2.36:4.43,水灰比为0.52,试拌调整时,增加了5的水泥浆用量。试求:(1)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不能用假定密度法)(2)若已知以试验室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每立方需用水泥320Kg,求1m3混凝土中其他材料的用量。(3)如施工工地砂、石含水率分别为5、1,试求现场拌制400L混凝土各种材料的实际用量。解:(1)、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灰比=1:2.36/(1+5%):4.43/(1+5%):0.52=1:2.25:4.22:0.52(2)、1m3混凝土中其他材料的用量为:、水泥=320Kg、水=3200.52=166.4 Kg、砂=3202.25=720 Kg、碎石=3204.22=1350.4 Kg(3)、现场拌制400L混凝土各种材料的实际用量为:、水泥=3200.4=128Kg、水=(3200.520.4)-( 7200.45%)-(1350.40.41%)=46.8 Kg、砂=7200.4(1+5%)=302.4 Kg、碎石=1350.40.4(1+1%)=545.6 Kg2、某新建高速公路竣工后,在不利季节测得某路段路面弯沉值如下(0.01mm):30、29、32、28、27、28、34、32、30。设计弯沉值为40(0.01mm),试判该路段路面弯沉是否符合要求?取得保证率系数Za=1.645,计算结果取小数1位。解:弯沉平均值=(30+29+32+28+27+28+34+32+30)/9=30.0(0.01mm)标准差S= 2.29代表值=30.0+1.645*2.29=33.8(0.01mm)40(0.01mm)所以该路段路面弯沉不符合要求。3、有一组151515cm3混凝土试件,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标养28d试压破坏荷载分别为712kN、733kN、835kN,计算该组混凝土抗压强度,指出代表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在只有这一组的情况下,该组混凝土是否符合C30强度等级的要求?解:(1)、每一块的强度为: RA=7120/225=31.6MPa ; RB=7330/225=32.6MPa; RC=8350/225=37.1MPa最大、最小与中间值之差为:(RB- RA)/ RB)100% = 3.1% 15%(RC- RB)/ RB)100% = 13.8% 15%所以该组砼的抗压强度为:R平均=(RA +RB+RC)/3 = 33.8 MPa(2)、强度等级评定:(10组)R平均 = 33.8 MPa 1.1530 MPa = 34.5 MPa;Rmin = 33.8 MPa 0.9530 MPa = 28.5 MPa所以该组砼的抗压强度不符合C30强度等级要求。4、某20米钢筋混凝土T梁,设计强度为C40,3组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如下表所示,评定该混凝土强度是否合格。设计强度试块强度(Mpa)均值(Mpa)中值(Mpa)强度取值(Mpa)C4038.039.741.339.739.739.739.345.041.241.841.241.831.240.041.037.440.040.0解:(1)、求出平均强度R平均 R平均 = (39.7+41.8+40.0)/3 = 40.5 MPa(2)、强度等级评定:(10组)R平均 = 40.5 MPa 1.1540 MPa = 46.0 MPa;Rmin = 39.7 MPa 0.9540 MPa = 38.0 MPa所以该C30砼的抗压强度不合格。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xh _;& 1、简述工地中心试验室的工作职责。答:1、以严谨、科学、务实的态度对待试验检测工作,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工作原则。2、负责整个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试验检测工作,负责工程试验检测资料的管理。3、负责先进检测设备及先进检测技术的引进或推荐工作,负责对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在工程应用中的跟踪检测。4、定期维护保养本试验室设备。5、为工程建设需要提供试验数据、试验资料,以配合质检部门检查、监督工程质量。6、严格按照试验规程和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工作,及时纠正错误的试验检测方法。7、试验数据需要及时记录并不得涂改,试验资料需经试验、计算、复核、审批签认后方可使用。8、编写竣工文件中有关试验检验等部分的内容,参加工程交工验收。9、参与公路工程事故的调查分析,提供试验检测报告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