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之拗九节班会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主题班会之拗九节班会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主题班会之拗九节班会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主题班会之拗九节班会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主题班会之拗九节班会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拗九节班会活动方案【篇一:拗九节主题班会】 拗九节主题班会活动策划 一、 活动主题:浓浓拗九节,深深感恩情 二、 活动目的: 借用正月二十九的福州特有的节日“拗九节”开展感恩主题班会,是学生了解和体验到爱的无私和伟大。通过这次班会,唤起学生回报父母之心。强化培育学生的传统美德意识,营造“敬老爱老”的感恩氛围, 三、 活动对象:高一(8)班全体学生 四、 活动内容 1、 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2、 介绍拗九节来源及习俗 今年2月20日,即正月廿九日,是福州传统的“拗九节”。福州民间称正月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廿九为后九,故此节又称“拗九节”。福州方言中“后”与“拗”谐音。福州人认为,逢“九”不顺利,因此每年这天,岁数逢九或九的倍数的人都要过“九”。家里要为其煮“拗九粥”与太平面,以祈其逢凶化吉,除去晦气,羁上好运,平安地跨过“九”的门槛。已婚妇女也要为父母送上一罐“拗九粥”,以示其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及对父母的孝敬之情。 福州的“拗九节”历史悠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地方节俗,但有不少年轻人不懂此节的由来。 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他们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去世了,儿子痛不欲生。每天都要带上母亲生前最爱吃的食物前去祭拜。就这样年复一年。 有一天,儿子梦到母亲对他说,每年的正月二十九这一天总是有一群恶鬼来抢食。母亲人来体衰斗不过他们,就只好饿着肚子。儿子听了伤心不已。醒来后,绞尽脑汁终于想了一个办法。他知道母亲爱吃糯米做的甜食,于是就用糯米、花生、芝麻、红豆、红枣、桂圆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并在粥里加入红糖。正月二十九这一天来到母亲坟前。 第二天,母亲又来托梦说,那些恶鬼又来抢食了,但看见,儿子儿子瓦罐里装的东西,又粘又黑,上面还有不少像小虫子似的,说不清不是什么的东西,恶鬼门都不敢吃,母亲终于没有饿着肚子。母亲还说儿子送来的东西很好吃,他很喜欢。从此每年的正月二十九,儿子总会熬上一锅母亲爱吃的拗九粥送给母亲。 人们感叹儿子的孝心,渐渐的这种习俗在民间传开了,每年拗九,儿女们都会为父母送上一碗拗九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恩之情祝愿父母健健康康,平安长寿。 “拗九节”又叫“送穷节”,意送走穷神。传说上古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他后正月晦日(即正月初六)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旧时以阴历正月晦日为送穷日,后不知如何演变,至明、清改为正月廿九日。早年每逢这天,福州城总是挨家挨户大扫除,清理家中破烂尘秽,并将之作为垃圾倒掉,谓之送穷。 由此看来,“拗九节”既是敬老爱老助老的孝顺节,又是除病灭灾送穷奔小康的节,是值得提倡并加以发扬光大的。 3、 拗九节故事 韩红有一首歌天亮了,这首歌的背后有着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1999年10月3日上午,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活泼可爱的孩子潘子灏,兴致勃勃地来到贵州省兴义市有着天沟地缝之称的马岭河风景区旅游,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每一个游客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中午11点30分左右,年轻的三口乘坐风景区的缆车准备上上,当时一次只能乘坐10人的缆车,在大家争抢中乘坐了35人。缆车还是缓缓开动了从空中往下看,有一种壮观的美,就快要到山顶了,突然,当缆车上到一百多米高的顶点时,没等他们开门下车,缆车突然开门下滑,并以几块的速度坠入山底,重重摔倒了山下平台上,一场悲剧就这样发生在一个美丽的风景点。这场事故死亡14人。伤22人,受伤的22名游客中,当时只有2岁半的潘子灏,因为父母在缆车坠地的瞬间。把他高高举起,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而年轻的父母却带着遗憾双双离开了人间。 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病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啊。 4、 互动环节 (1)、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父母、老师等长辈的感恩之情。让他们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说说父母为自己做的最让你感动的事 (2)、让学生记住父母的生日、年龄、喜欢的东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父母的爱。 (3)、组织学生开展以我的感恩心语为主题的感言征集活动,弘扬传统美德。 (4)、发动学生学会自己动手煮拗九粥献给长辈、亲人,传达浓厚的感恩之情;【篇二:拗九节班会方案】 浓浓拗九节,深深感恩情主题队会活动方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箬中心小学 六(1)中队 一、活动目的: 1、发动学生收集传统美德名言,并在校园张贴标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百善孝为先”、“心怀感恩、学会做人”、“尊敬老师、感谢学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宣传标语。 2、发动学生为父母做有益的事。 二、活动过程: 1、 介绍拗九节的由来与意义。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叫目连的,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不管是正月廿十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2、分享拗九节的习俗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岁数逢九,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 3、游戏环节 由主持人宣布游戏规则(每次选78人站成一列,由主持人说一个数字,学生接下去说,遇到个位数为9或是9的倍数则用拍手取代之,错误者罚唱歌、吟诗或跳舞),学生自愿举手参与。 三、倡议“尊老敬老”。 班会即将结束,由主持人说结束词,并倡议学生“尊老敬老”。 四、总结。 我们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大家都积极参与,热烈地讨论,同学们都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收获,认识也非常深刻。尊老敬老这是一个人的美德, “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等中华传统美德扎根心中,并努力化作自己的实际行动;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班会上的感悟,付诸于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篇三:浓浓拗九节主题班会方案】 浓浓拗九节、深深感恩情识到母爱的无私伟大,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情怀,并且培养学生如何表达情感、展现自我、感恩母爱,进行生活实践的能力。 班会重点:教育学生热爱母亲,回报母亲。 班会难点:如何用实际行动来回报自己的母亲 班会教具:计算机、录音机、配乐磁带 班会过程: 准备过程: 1、布置学生准备诗朗诵的材料,演讲材料及配音器材 2、布置学生准备歌颂母亲的素材 3、布置制作课件 4、准备计算机、录音机、配乐磁带 5、布置学生画黑板及布置会场 实施过程 一、配乐话外音 二、活动过程 1、拗九节的来历和意义 2、拗九节的习俗 3、六名同学手捧蜡烛缓缓上台演唱烛光里的妈妈 4两名同学讲述与母亲发生的故事 5歌伴舞懂你6小品妈妈,我一定改 6配乐诗朗诵母爱之声 7学生自由发言 8全体合唱感恩的心 9向队员发出拗九孝敬日“尊老敬老”倡议书 三、结语生华,深化主题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