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2019届高三统一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山西省长治市2019届高三统一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山西省长治市2019届高三统一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山西省长治市2019届高三统一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山西省长治市2019届高三统一联合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治市2019年高三年级三月份统一联考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5.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书法是艺术,国学是学问,研究书法的学问是书学,把书法当成国学,与把传统文化当成国学如出一辙。书法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有用国学方法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才是国学。按照国学大师梁启超的划分,国学研究一类是关于智识的学问,一类是关于人生的学问,书学也是如此。关于智识方面的学,主要是对古代典籍的研究,即过去通称的“四都之学”,也有有关文字的学问,即小学,小学又分为:文字,音韵和训话,书法的基础是汉字,研究书法必须研究汉字本体,故此,书学的基础是小学,小学又融含于国学之中。所以,国学中的小学,对书学研究有直接作用和影响。辑校和注疏是国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传统书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阅读和用古书论文献时,必须对其中的字词进行训话或校注,否则易发生误读,譬如现在我们常用“天真烂漫”形容书法作品至高的美学境界。但从包世臣艺舟双楫中对“烂漫”的注解可知,“烂漫”的本意是花到十分,已渐有凋疏之意,用在书法上,则是指笔法粗疏导致的墨法调疏,字法散乱。包世臣所说的“烂漫凋疏”,尽管谈的是笔法和墨法问题,本质却是书法美的问题,如果不用国学方法对“烂漫凋疏”进行训话学的辨析,就可能发生根本性误判,导致对书法美产生根本性误读。所以,研究书法美,必须立足于本土美学,必须用国学方法来研究。书学还是有关人生体悟的学问。美感体验,是在长期的笔法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而笔法的获得,又在于对人生、生命与自然的体悟,即唐人张琭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要有向外和向内的追求,向外追求最后都归于向内追求,向外追求自然,于自然万物中获得关于笔法的学问,譬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黄庭坚观担夫争道而悟笔法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向内追求内心的自证圆融,这方面,古代书论多有描绘,但有些过于玄虚。当然,笔法也可通过读书尤其是阅读古代书论获得,但读书也需进行人生体悟,读书而不体悟,等于吃饭而不细嚼,必定是“囫囵吞枣”,学习和研究书法,更离不开人生体悟,没有这种精神,是万万写不好书法的。所以,书学虽与国学息息相关,但国学只是方法和途径,研究美、探讨美,是书学研究的终极旨归,但这美,是基于中国本土的美学,而不是西学体系中的美学,故美学又必须建基于国学之上。国学也不是贴标签、而是实实在在地坐冷板凳,需要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摘编自来中原国学与书法)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书学属于美学范畴,而国学是用国学方法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二者有诸多联系,但不能直接画等号。B. 孙过庭书谱中用“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八个字,将“既看到古人,又写出自己”的古今书学的道理说透了。C. 书学的基础是字学,字学对书学研究有直接的作用,而辑校和注疏是传统书学研究的重要方法。D. 作者反对读书者“囫囵吞枣”,意在表明在笔法的获得途径中,人生体悟比阅读古代书论更重要。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在文章开头即表明观点,然后对书法和国学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解说,引出了后文的论述。B. 作者在第三段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明书学是靠文献学方法研究的,从这一点来说它属于国学范畴。C. 文中举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黄庭坚观荡桨而体悟出笔法的例子,强调了书学需要向外追求自然。D. 文章结构属于“总分总”模式,最后一段给出结论,再一次说明书学和国学虽有联系但并不等同。3. 根据原文肉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书学和国学是息息相关的,国学是书法研究最终探究的美学的基础,书法是国学研究的对象。B. 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书法作品至高境界的“烂漫”用在书法上指笔法不好,说明当下已没人关注古书论。C. 书学不仅是关于智识的学问,还是关于人生体悟的学问,对其研究既要加深认识,又要实践体悟。D. 书学向内追求内心的自证圆融,但因古代书论的描述过于玄虚,还需要向外追求自然,亲自体验。【答案】1. D 2. B 3. 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玉米在人间李思维茂盛的玉米地,散落在村庄的周围,一片连着一片,把村庄包围在万绿丛中,带着乡亲们的体温,聚着他们的心血,成为乡村最朴实,最优美的风景,在我的眼睛里,这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波涛起伏,涌动蓬勃的生命。身居城市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闭上眼睛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家乡的那些景物,尤其是那些庄稼,那碧波如浪的玉米林,我仿佛听到风儿吹过来的沙沙声响,嗅到阵阵夹杂着甜味的清香,每当这个时候,我好像又找回了那些丢失了的东西,找到了我的乡村记忆和童年的快乐时光。闲暇时翻阅史料,得知玉米的渊源来自墨西哥的古印第安人,墨西哥因此被誉为“玉米的故乡”。历史风云,世事沧桑,我想,当年墨西哥那些土著居民,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培育的这种黄金般的玉米竟漂洋过海,养活了无数中国人。在漫长的岁月里,玉米用一代一代的生命轮回精心地呵护着村庄民众,与村庄一起经历风雨洗礼,一起接受阳光的爱抚。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逢春风吹醒冻裂的泥土,父亲总在这个时候左手持鞭右手执犁,跟在那头老牛后面,用一把锋利的犁铧划开春天的序幕,农事是一波接一波的,耕好了地,接着就要把玉米种子播进地里,乡间的路上,随处可见推着种子化肥,肩扛锄头的人们,偶尔还能看见施拉机“突突”地驶过,整个田野像一锅煮沸了的开水欢腾起来。一场春雨过后,玉米就开始疯长,放眼望去,一片葱茏,一片苍翠,漫山遍野的绿像大海一样铺天盖地卷来,淹没了村庄。闭上眼睛,整个田野里都是玉米拔节的声音,这时节的天空是明朗干净的,土地是妩媚舒展的,玉米生长着,长到一筷子高的时候,又要追一次肥,追过肥的玉米像发育期的少年,在土地的滋养和阳光的照耀下,使劲地蹿个儿,似乎不几天,田野成了青纱,一片浩瀚壮观的风景。玉米快要成熟的季节,大自然的芬芳犹如久违的甘露沁人心脾,我们孩子们难以控制焦急等待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往玉米地里钻,童年里玉米杆的美味是无与伦比的,它的汁水甜得黏牙,是我们最喜欢的免费零食,孩子们像挨了饿的小兽,迫不及待啃生棒子,甜甜的有种牛奶的香味,还有煮玉米,水是村中甘甜清澈的井水,把嫩乎乎的小玉米丢进煮饭的开水锅里一起煮,煮熟的嫩玉米水灵灵的,热气氤氲,握住玉米的两头,用牙齿轻轻地啃食,满嘴都是清香。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地里的玉米成熟了,经过阳光照耀的玉米,籽粒饱满,色泽光亮,一个个大棒子看上去就像兵马俑的方阵,威武而庄严,轻轻抽动鼻翼,满口满鼻都是甜蜜的气息,那年月收获玉米没有机械化,一家一户的几亩地,全是人工收获。人们拉上车子,提着袋子,挎着篮子,来到地头,掰玉米的人一手握紧秆子与玉米蒂。一手握紧玉米棒一折,一个玉米棒子就掰下来了。玉米秆砍下来后,捆成直径一尺的草捆子,再一簇簇地把十来个这样的草捆子聚拢,让它们彼此依靠着,站立起来,玉米秸秆要在收获后的玉米地晾里一段时间,等到水分全干了,再运回家仔细地垛起来,到了冬天,或铡成草料喂牲口,或用来搭建菜窖的顶棚,或烧火做饭,或沤制农家肥到了春天还可以扎成菜园子的篱笆,人们一点儿也舍不得丢掉。吃过晚饭,碗一推,剥玉米又要开始了,干这种活,不用点灯,白白的玉米皮已经映得院里发亮,或搬个小凳子,或席地而坐,大家围着玉米堆,去除玉米的外套,只留下几片薄薄的内叶,成对成对地栓在一起,待绑好了,一下子搭在事先栽好的木桩上,挂在一个个树杈上,炫耀着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丰收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二段“那些丢失了的东西”,指作者身居城市后闭上眼睛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的家乡的一草一木,指作者的乡村记忆和童年的快乐时光。B. 作者翻阅史料,交代玉米的渊源,是为了说明玉米的历史悠久;作者对墨西哥古印第安人的猜想,则是为了歌颂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业绩。C. 文章通过播种、追肥、秋收等农事画面的依次展开,描绘了玉米在人间的成长历程,勾勒出美好的乡村生活,体现了作者浓浓的乡土之情。D. 本文语言平白朴实,多用短句,对场景的描摹准确生动,比喻也带着生活气息,作者内心深沉的情感与之融合在一起,涌动着勃勃生机。5. 作者描写玉米的成长历程,却从对父亲的回忆开始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文章以“玉米在人间”为题,有何用意?联系全文,谈谈你理解。【答案】4. B 5. 从对父亲的回忆开始写,春耕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说明农村生活对我的影响之深。结构上,衔接自然,引出下文描写玉米的成长历程。说明了农村生活的忙碌,表达我对这种生活的怀念等。 6. “玉米在人间”富有诗意,写出了人们与玉米的不解之缘。将玉米苗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米在土地的滋养和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玉米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写玉米在人间四季的不同状态,来表达对农村生活的怀念。“玉米在人间”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重拾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经典主题,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看感受,并迅速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微博舆情所监测的含有“中国诗词大会”的微博数据显示,与其相关的微博评论72%以上都是正面评价,不少观众称其为“当下荧屏中综艺界的一股清流”。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巨大成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中国诗词大会本就是中央电视台根据国家的文化政策制定的“文化大会”传播矩阵战略当中重要的一部分,经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系列节目的层层铺垫,制作技术的不断升级,经验的不断积累与汲取,终于在2017年的春节,这朵文化之花在荧屏上绚烂绽放。(摘编自朝函博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文化传承与艺术里现一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材料二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微博参与用户地域分布70P10材料三和引进模式节目的遇冷,疲软相比,近年来我国的综艺节目领域显现出蓬勃旺盛的自新能力,推出了一批凸显中国特色,呼应时代需求、蕴含文化价值,传播正能量的原创节目,实现了市场与口碑的双丰收。原创文化节目的全面发力是近年来电视综艺领域的最大亮点,2017年全年和2018年年初,以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和信中国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在众多结艺节日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下的热点节目,不论是朗读者的“访谈+朗读”模式、国家宝藏的“记录式综艺”新形态。经典咏流传对诗歌传福模式的朝开拓,还是信中国的书信为载体,都令人耳目一新,这些节目的创作者深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拓展选题思路,开辟出了众多新的主题领域,极大地丰富了节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角度,在表现形式、叙事手法等方面,原创文化节目也从单一性,说教式的知识教育普及,到各种知识问答竞赛,再到以故事讲述,情怀传递,文化传承为核心的全民参与互动模式,实现了模式更新与电视述语态的蝶变。(摘编自综艺节日:原创类文化节日集体发力)材料四当下的几档文化节目,也在试图跳出诗词、成语、朗读的范畴,寻求更加丰富多元的内容元素,一路书香小镇故事同一堂课等新节目开始探索类型更丰富的文化综艺,文博、探寻、非遗等成为关键词,让文化类节目在诗词,阅读之外有了更多可能。对于文化类节目来说,请明星往往不是制胜之举,“造星”才能突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通过“飞花令”让武亦姝成为素人“明星”,国家宝藏让国宝成为“网红”,由此引发了节目话题在网上的迅速发酵。文化类节目的品质往往能经受住考验,在口碑上也不缺少认同,节目更多的是缺少话题。由于调性的桎梏、文化类节目单纯靠明星和学者很难制造热点,基于节目内容和形式的特性营销上造势往往能给文化类节日带来流量。相比其他综艺节目,文化综艺想要成爆款更加不易。如何保持文化类节目旺盛的生命力,让文化类节目从火一阵到一直火,是创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文化类节目将很快淡出观众的视野。(摘编自2018年,说好的文化类节日的“春天”呢?)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重拾文化主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受到了广泛赞誉,被称为“当下荧屏中综艺界的一般清流”,在社会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B. 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微博参与用户中,北京占比最高,超过10%,山东、广东、江苏、上海都达到6%及以上,其余省份不足5%。C.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都给观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看感受,这使得它们能够从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D. 当下的文化类节目在积极寻求突破,希望在诗词、成语、朗读之外找到更多的可能,寻求更加丰富多元的内容元素,但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尚需时日。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原因在于节目本就是根据国家文化政策制定的“文化大会”传播战略当中重要的一部分。B. 从材料二的图表来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微博参与用户区域分布较广,但许多省区的微博用户参与率不足4%,可见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推广任重道远。C. 与引进模式节目的遇冷、软相比,我国原创文化节目全面发力,实现模式更新与电视叙述语态的蝶变,从而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节目需求。D. 文化类节且与其他类综艺节目相比,靠明星与学者助很难成为爆款,要想从火一阵到一直火,创作者应该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9. 综合上述材料,文化类综艺节目要想获得大发展,节目创作者需要做好哪些工作?【答案】7. C 8. A 9. 遵循政策。依据国家的文化政策,制定发展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创作。提升技术。不断升级制作技术,积累与汲取制作经验。具有特色。依据凸显中国特色、呼应时代需求、蕴含文化价值、传播正能量的原则创作节目,顺应主流文化的需要。选材精准。深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拓展选题思路,丰富节目的话题。形式丰富。创新表现形式、叙事手法,采用全民参与互动的模式。营销科学。通过“造星”实现突围,基于节目内容和形式的特性在营销上造势。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蔡撙,字景节,少方雅退默,与第四兄寅俱知名。任齐,位给事黄门侍郎。丁母忧,庐于墓侧。齐末多难,服阙,因居墓所。除太子中庶子、太尉长史,并不就。公事左迁太子中庶子,复为侍中,吴兴太守。口不言钱,及在吴兴,不饮郡井,斋前自种白苋紫茄,以为常饵,诏褒其清。加信武将军。天监九年,宣城郡吏吴承伯挟袄道聚众攻宣城,杀太守朱僧勇,转寇吴兴,吏人并请避之。撙坚守不动,命众出战,摧破斩承伯,余党悉平。累迁吏部尚书,在选弘简有名称。又为侍中,领秘书监。武帝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撙风骨鲠正,气调英嶷,当朝无所屈让。尝奏用琅邪王药为殿中郎,武帝嫌不取参掌通署,乃推白牒于香橙四地下,曰:“卿殊不了事。”搏正色俯身拾牒起,曰:“臣谓举尔所知,许允已有前事;既是所知而用,无烦参掌署名。臣撙少而仕宦,未尝有不了事之目。”因捧牒直出,便命驾而去,仍欲抗表自解。帝寻悔,取事为画。帝尝设大臣饼,撙在坐。帝频呼姓名,撙竟不答,食饼如故。帝觉其负气,乃改唤蔡尚书,撙始放箸执曰:“尔。”帝曰:“卿向何聋,今何聪?”对曰:“臣预为右戚,且职在纳言,陛下不应以名垂唤。”帝有惭色。性甚凝厉,善自居适。女为昭明太子妃,自詹事以下戚来造谒,往往称疾相闻,间遣之。及其引进,但暄寒而已,此外无复余言。后为中书令,卒于吴郡太守,谥曰康子。司空袁昂尝谓诸宾日:“自蔡侯卒,不复更见此人。”其为名辈所知如此。(节选自南史蔡撙传)【注】袄道:即妖道,大多与民间信仰或邪教有关。英嶷:(yng n)才德超群。香橙:同“香蹬”。守庙内讲经说法者坐的高凳。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武帝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B. 武帝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C. 武帝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D. 武帝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古代官场常贵右,将贬官称为左迁。B. 尚书,古代官名,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唐代起是各部的最高职位。C. 丁母忧,指遇母亲丧事,又称之为“丁内艰”。按照旧制,父母去世后,子女要守丧,不做官、不赴宴、不应考。D. 谥,即谥号。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等人死后所给子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蔡撙勇敢坚定,平定吴承伯之乱。吴承伯聚集妖道的信徒们进攻吴兴时,官吏和百姓都请求躲避,他坚守不动,命令众人出战,最终斩杀吴承伯,平定叛乱。B. 蔡撙很有骨气,遇事不屈节退让。他曾上奏选用王筠任殿中郎,武帝嫌他没拿奏书给全部参掌官员署名,他坚持认为推荐自己了解的人无须参掌官员署名。C. 蔡撙据礼力争,使皇帝感到羞愧。有一次皇帝多次叫他的姓名,他始终不答应,他认为自己已贵为皇亲,因此皇帝不该再当众直呼其名,这使得皇帝面有愧色。D. 蔡撙庄重严厉,不与贵戚私下结交。他女儿做了昭明太子妃,很多官员都来拜访,蔡撙却常以生病为由推脱,不能推脱的,见面也只是说说客套话,不与客人深谈。13. 把文中断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不饮郡井,斋前自种白苋紫茄,以为常饵,诏褒其清。(2)因捧牒直出,便命驾而去,仍欲抗表自解。【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他不饮郡井里的水,自己在书斋前栽种白苋紫茄,把它作为常吃的食物,皇上下诏书褒奖他的清廉。(2)于是手捧白牒径直退出,立即命令赶车的人驾车离开,继而想上表直言,自动离职。参考译文:蔡撙字景节,从小方正文雅。恬退静默。和四哥蔡寅都有名气。出任齐朝任给事黄门侍郎。为母亲守丧。在坟旁建房居住。齐朝末年多难。因此蔡撙服丧期满后就住在墓旁的房屋里。朝廷授任他太子中庶子、太尉长史,蔡撙都不就任。因公事贬任太子中庶子,后来又任传中、吴兴太守。蔡撙口中不谈论钱,在吴兴任职时,他不饮郡井里的水,自己在书斋前载种白苋紫茄,把它作为常吃的食物,皇上下诏书褒奖他的清廉。加封信武将军。天监九年,宣城郡官吏吴承伯挟持祆道聚集徒众攻打宣城,杀死太守朱僧勇,转而进犯吴兴,官吏和民众都请求躲避。蔡撙坚守不动,命令众人出战。打败并斩杀吴承伯,残余的党羽全部平定。多次升任吏部尚书,在选拔职官中宽弘简洁,富有名声。又任侍中。兼任秘书监。武帝曾对蔡撙说:“你门下的故旧还有多少人能奉事我的?”蔡撙说:“我门下的食客沈约、范岫已分别被提升,除此以外就没人了。”沈约当时任太子少傅,范岫任右卫将军。蔡撙为人正直,有骨气。气概风度出众,执掌政务从不屈节退让。曾启奏选用琅邪王筠任殿中郎,武帝嫌他没拿奏书给全部参掌官员署名,就把白牒推倒在香凳的底下,说道:“你太不明白事理了。”蔡撙表情严肃地俯下身子将白牒拾起,回答说:“我认为举荐自己所了解的人,许允已有先例;既然是进用所了解的人,就无须烦劳参掌官员签署。蔡撙我从年轻时就出仕,不曾有过不明白事理的评价。”于是手捧白牒径直退出,立即命令赶车的人驾车离开,继而想上表直言,自动离职。不久武帝悔悟。拿来蔡撙所奏之事为他签署。武帝曾置备大臣饼,蔡撙在座。武帝多次呼叫他的姓名,蔡撙始终不应,照旧吃饼。武帝知道他在赌气,就改叫蔡尚书,蔡撙这才放下筷子拿起手板说:“是。”武帝说:“你刚才为什么耳聋,现在为什么耳聪?”蔡撙回答说:“我早就是皇帝的贵戚,而且官职是纳言,陛下不应该直呼其名。”武帝脸有愧色。蔡撙性情庄重严厉,能很好地独处生活。他女儿做了昭明太子妃,从詹事以下,都来拜访,蔡撙常常以生病相告,悄悄打发走客人。等有的客人被带领入内。只是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此外不再有多余的话。后任中书令,在吴郡太守任上去世,谥号叫康子。司空袁昂曾对众宾客说:“自从蔡侯去世,我没有再见到像他这样的人。”蔡撙就是这样受到有名望的人的赏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江上琴兴常建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注】常建,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同榜进士,长期什室不得意,躺拜陶醉于山水名胜,过着漫游生活,梧桐,可为琴木,徽,琴系琴弦的绳,徽黄金,金琴徽,言琴的珍贵。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出弹琴的地点和诗人对琴声的独特感受,琴声可以荡涤心灵,使人平静。B. 颔联用琴声的悠扬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澄明,突出表现了此地环境的静谧美好。C. 颈联与“唯见江心秋月白”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写琴声的美妙动人。D. 本诗清新素雅,既表现琴声的美妙,又描绘了一个清幽动人的意境。15. 诗的最后两句表面写琴,实则另含人生深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 B 15. 诗的最后两句的意思为这才知道干枯的梧桐木做的古琴可以用黄金装饰,弹奏出如此美妙的声咅。诗人意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一定在于身居高位,徜徉于山水之间,未必不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道亦忧“相照应的语句是_,_。(2)杜甫登高中以宇宙广大,自然永恒,抒发个人渺小,人生短暂的感伤的诗句是_,_。(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表明失地百姓己安于现状,言外之意是收复国土,刻不容缓。【答案】 (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 无边落木萧萧下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佛狸祠下 (6). 一片神鸦社鼓第卷(表达题 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习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曾经,科幻大片一直被好莱坞垄断,从四十多年前的星球大战到近年来 的星际穿越和火星救援,中国影迷在赞叹的同时无数次发出疑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科幻大片?2019年,我们终于可以 地说:“我们也有了可以比肩好莱坞的科幻大作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所有人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知:原来我们自己也能拍出这样 的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科幻大作!流浪地球中有句这样的台词:“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没错,( )。当空间站A1告诉人类已经无路可走时,当人们陷入绝望时,有人站出来说:“我们去救另外一台发动机!”当被告知成功的概为零时,他们认为,即使这样,也要试一试。这样的故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从盘古开天辟地、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再到愚公移山,中国人面对灾难时所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战天斗地、不服就干!这部中国式的硬科幻大作,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见证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有口皆碑 义正词严 美轮美奂 擢发难数B. 炙手可热 理直气壮 气势磅礴 擢发难数C. 炙手可热 义正词严 美轮美奂 数不胜数D. 有口皆碑 理直气壮 气势磅礴 数不胜数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正是永存希望,正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倔强和坚韧,拯救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B. 正是中国人骨了里的倔强和坚韧,正是永存希望,拯救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C. 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得到了拯救,是因为中国人永存希望,骨子里有倔强和坚韧D. 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得到了拯救,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有倔强和坚韧,永存希望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这部中国式的硬科幻大作中,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见证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B. 这部中国式硬科幻大作,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阐释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C. 在这部中国式的硬科幻大作中,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表达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D. 这部中国式的硬科幻大作,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说明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答案】17. D 18. A 19. C20.下面是山西天气网一则应用文的片段,其中在标点、语法和语言得体方面都存在问题,请找出五处并加以修改。山西天气网天气新闻征稿启示山西天气网内容涵盖丰富,其中天气新闻栏尤其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天气新闻在报道突发天气事件和提高防突减灾常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自本网2018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每天都需要发布大量全省各地重大天气新闻,由于网站影响不断扩大,公众对各地天气新闻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不断提高,而本网编辑人数有限,现特向各市,区级气象局征稿,请务必踊跃投稿。【答案】(1)将书名号改为引号;(2)“尤其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后面需要加上句号;(3)将“提高”改为“普及”。(4)将“自本网”中的“本网”移至“每天”前。(5)将“务必”删掉。【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标点、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山西天气网”是网站名,不需要用书名号,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尤其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表示一句话结束,后面需要加上句号。“提高防突减灾常识方面”搭配不当,将“提高”改为“普及”。将“自本网”中的“本网”移至“每天”前。“务必”,语气太强硬,将“务必”删掉。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示例:没有识见的人看到群行就会随波逐流,看到群止就会东施效颦,所以人们说“群行群止看识见”。材料:大事 难事 怒事 顺境 喜事 逆境 涵养 胸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