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_1_第1页
土地的誓言_1_第2页
土地的誓言_1_第3页
土地的誓言_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课时安排联一课时 自学内容: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3、品析课文中有激情的语言。 教学内容: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简介本文写作背景,让学生看 “ 九一 八事变 ” 录像片断,重点在难民逃亡的场景。播放在松花江上歌曲,进一步渲染氛围 二、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2 / 4 1、范读课文。 解决字词,以做到准确朗读课文。 找出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2、以典型段落为例,指导学生体会文中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作者对故乡的一片赤子之情。 (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体会出的情感。 ) 3、配乐朗读,注意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情感等把握和处理。 4、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和词语来。 5、学生根据朗读要求,自由朗读。 三 、理解、探究 品读课文,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并深情地朗读或背诵这些句子。学生互评,老师指导。 A、认真阅读 “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 一段,思考,作者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想象? B、深入思考:课文总共只有两个段落,这两段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再直接抒情。 3 / 4 内容上都是对故乡的回忆和描绘,但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c、找出课文中用语别致的句子,并说明别致什么地方? “ 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深沉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 句中的 “ 泛滥 ” 可否换为 “ 拥有 ” 、 “ 充满 ” 这类词语? “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 为什么不用 “ 飘荡 ” 或 “ 回响 ” 过 “ 我的欢笑 ” 之类语句,而用 “ 埋葬 ” 呢? 分析探究,引导学生感受创造的优美意境中饱含的真情,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积蕴的激情以及产生的强烈冲击力。 前后两段文字在表现感情上的异同:即都表达了对故乡的真挚热爱和深切怀念,但后段在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 品味 “ 红红的脸庞,黑玉的眼睛 ”“ 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 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境。 你觉得文章中那些词语写的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找出来,有感情朗读,并且积累下来。 四、拓展延伸 1、配在松花江上音乐,小声朗诵第二部分,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4 / 4 2、以我爱这土地写一段话, 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1、人称变化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2、大量运用排比,增强语势 3、移情于物,表达自己思念故乡的感情 教学反思: 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的学习,没有历史、音乐、地理学科的辅助学生很难接受,单纯在语文学科范围内学特别枯燥无味。所以在课前我翻阅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东北三省,头脑中有印象及沦陷的历史经过,课中很好的体会被沦陷人民的心情和感受;引课时让学生接触地理知识,了解我们通辽市历史上归吉林省管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