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6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总结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总结 郭海旺 期中考试之后,经过紧张的阅卷和统分,各个年级每个科目的成绩都已经交到了各位老师的手中。其中我所教的 七年级两个班的成绩不太理想,面对这样的成绩,结合平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特总结分析如下。 本次考试的试卷难度并不大,分选择、综合两大题型。选择题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其中对于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相关题型出错率高达 78%,而人口、聚落部分出错的学生很少,仅占 9%。填空题是对综合分析题的简化,分别考察了经纬网定位、地形判断、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大洲大洋定位和人口分布图。其中,经纬网定位仍然是难点,部分 学生对于经纬度的概念和半球的划分比较混淆。 综合分析本次考试的情况,总结为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较差,对于课本的学习尚未由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水平。班级内部相比,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优劣相差悬殊;与其他班级相比,2 / 26 无论是及格人数,还是平均分都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自己的教法和学 生的学法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要加强读图练习。这不仅是对当下的学习有益,而且对于整个中学时期的地理学习都至关重要。其次,帮助学生及时对已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把原来感性的、自我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再次,由于班级学生水平差异的存在,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要有所提高和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编排试题的时候考虑周全。最后,要想使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体会到地理的实用性,从而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 “ 要我学 ” 转变为 “ 我要学 ” 。 关于这次期中考试,教师反思只是总结工作的一个方面,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在其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何带领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都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与总结。虽然这次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是看到学生们拿到试卷后惊讶、后悔的表情,我知道这一次的挫折,将引领他们登上一 个新的学习台阶。 3 / 26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专题一 地图 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 a、比例尺的大小,如 1:10 0001:100 000 ; 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如北京地图,内容详细; 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如中国地图,内容粗略 b、比例尺的转换:厘米变千米,去掉 5 个 0 如 1:5 000 000 即表示图上一厘米等于实地距离 50 千米 方向 :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看指向标 图例 : P10 图 1 17 4 / 26 专题二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 4 万千米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纬线: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 “N” 表示 North;赤 道以南称南纬, “S”表示 South。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且垂直于纬线的弧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 经线以西称西经, “W” 表示West; 0 经线以东称东经, “E” 表示 East。 P19图 2-11) 4、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东西半球分界: 160E , 20W ; 5 / 26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 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周期:一天 2、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3、与地球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 气节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 春分 3 月 21 日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6 月 22 日 北半球夏季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秋分 9 月 23 日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12 月 22 日 北半球冬季 南回归线 6 / 26 北半球昼短夜长 4、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 5、公转的意义: a、一年中太阳直射纬度的变化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和五带的划分: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热带与寒带之间是温带。 专题四 大洋和大洲 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欧 洲、大洋州;赤道穿过 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亚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的群岛。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北冰洋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多 7 / 26 3、 “ 水球 ”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北美洲与亚洲 -白令海峡 ; 南美洲与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 ;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欧洲与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 5、半岛: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专题五 地形 1、区分:海拔高度指该地高出海平面的垂 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两地间的海拔高度之差。 2、五种陆地地形:地表起伏较小的 3200 米)边缘陡峻)、盆地;地表起伏较大的 2 种: 山地 、丘陵 3、海底地形:从岸边向远洋依次为 大陆架、大陆坡、8 / 26 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4、地形图:将等高线图涂上颜色,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棕、黄色表示高原 5、世界地形之最:最大的平原 -最大最高最大的盆地 刚果盆地,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 (P32图 2 45) 专题六 海陆变迁 1、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2、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版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在板块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活跃,拉伸可能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则可能形成山脉或造成火山地震,所以火山地震带、山脉带的分布带与板块边界相近 两大山脉带 / 9 / 26 专题七 天气和气候 1、天气与气候概念区别:天气是短时间概念、多变;气候是天气长时间的平均状况、稳定。 2、气候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气温和降水 3、气温分布规律: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7、影响气候的因素: 地球的形状大、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极地相反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海洋气温比陆地高;海洋的最热月和最冷月都比陆地晚一个月; 地形与地势:10 / 26 迎风坡降水 人类活动:改变地表面貌,如植树造林、修水库或者滥砍乱伐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排放氯氟化合物造成臭氧层空洞等 8、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最冷月均温 15 则为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0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最冷月均温 专题八 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 =出生人口 /总人口;死亡率 =死亡人口 /总人口 如果出生率 死亡率,则该地区人口增加,反之减少; 11 / 26 2、人口密度:该地人口数 /该地面积,单位:人 /平方千米 3、人口分布: 密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 原地区 稀疏区:沙漠、雨林、高原、山区、高纬度地区 4、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矿产等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 漠化,人均耕地减少造成粮食危机,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自然灾害频发 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 5 7、六大语言:汉语、英语、 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 12 / 26 9、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乡村又可以分为集镇和村庄 10、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控制工业污染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减少旅游活动对遗产的破坏 专题九 世界的国家与国际组织 1 2、世界人口居前 10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 3、发达国家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为主 4、发达国家购买廉价原材料制造 高技术产品,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出口资源或者对资源进行初步加工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5、世界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 6、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方13 / 26 面合作,经济联系紧密,产品分工协作。表现:跨国公司和经济贸易组织 7、联合国: 成立于 1945年,现在包括 192个成员国 , 俄、中、英、法)之一 联合国职责:防止战争、维护和平;发展友好关系,开展合作,解决国际问题 关注问题 8 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 a、比例尺的大小,如 1:10 0001:100 000 ; 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如北京地图,内容详细; 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如中国地图,内容粗略 14 / 26 b、比例尺的转换:厘米变千米,去掉 5 个 0 如 1:5 000 000 即表示图上一厘米等于实地距离 50 千米 方向 :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看指向标 图例 : P10 图 1 17 专题二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 4 万千米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纬线: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 “N” 表示 North;赤道以南称南纬, “S”表示 South。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且垂直于纬线的弧线,指示南北方向;15 / 26 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 经线以西称西经, “W” 表示West; 0 经线以东称东 经, “E” 表示 East。 口诀二: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 P19图 2-11) 4、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东西半球分界: 160E , 20W ;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周期:一天 2、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3、与地球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 气节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 春分 3 月 21 日 北半球春季 赤道 16 / 26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6 月 22 日 北半球夏季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秋分 9 月 23 日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12 月 22 日 北半球冬季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 4、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 5、公转的意义: a、一年中太阳直射纬度的变化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和五带 的划分: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热带与寒带之间是温带。 17 / 26 专题四 大洋和大洲 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欧洲、大洋州;赤道穿过 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亚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的群岛。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北冰洋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多 3、 “ 水球 ”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北美洲与亚洲 -白令海峡 ; 南美洲与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 ;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欧洲与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 5、半岛: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18 / 26 专题五 地形 1、区分:海拔高度指该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两地间的海拔高度之差。 2、五种陆地地形:地表起伏较小的 3200 米)边缘陡峻)、盆地;地表起伏较大的 2 种: 山地 、丘陵 3、海底地形:从岸边向远洋依次为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4、地形图:将等高线图涂上颜色,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棕、黄色表示高原 5、世界地形之最:最大的平原 -最大最高最大的盆地 刚果盆地,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 (P32图 2 45) 专题六 海陆变迁 1、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19 / 26 2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在板块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活跃,拉伸可能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则可能形成山脉或造成火山地震,所以火山地震带、山脉带的分 布带与板块边界相近 两大山脉带 /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亚欧大陆南部山脉带 专题七 天气和气候 1、天气与气候概念区别:天气是短时间概念、多变;气候是天气长时间的平均状况、稳定。 2 3、气温分布规律: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 高,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20 / 26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7、影响气候的因素: 地球的形状大、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极地相反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海洋气温比陆地高;海洋的最热月和最冷月都比陆地晚一个月; 地形与地势:迎风坡降水 人类活动:改变地表面貌,如植树造林、修水库或者滥砍乱伐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排放氯氟化合物造成臭氧层空洞等 8、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最冷月均温 15 则为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 21 / 26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0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最冷月均温 温带大陆气候:距离海洋越远降水越少、温差大;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南极洲、格陵兰岛) 专题八 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 =出生人口 /总人口;死亡率 =死亡 人口 /总人口 如果出生率 死亡率,则该地区人口增加,反之减少; 2、人口密度:该地人口数 /该地面积,单位:人 /平方千米 3、人口分布: 密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 原地区 22 / 26 稀疏区:沙漠、雨林、高原、山区、高纬度地区 4、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矿产等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 荒漠化,人均耕地减少造成粮食危机,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自然灾害频发 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 5 7、六大语言:汉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 9、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乡村又可以分为集镇和村庄 10、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控制工业污染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减少旅游活动对遗产的破坏 专题九 世界的国家与国际组织 23 / 26 1、世界各国领土面积前六名: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世界人口居前 10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 3、发达国家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为主 4、发达国家购买廉价原材料制造高技术产品,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出口资源或者对资源进行初步加工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5、世界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 6、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合作,经济联系紧密,产品分工协作。表现:跨国公司和经济贸易组织 7、联合国: 成立于 1945年,现在包括 192个成员国 , 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最重要的六大机构之一,俄、中、英、24 / 26 法)之一 联合国职责 关注问题 8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学生课堂表现占 25%,;期中考试占 25%,期 末考试占 50%。 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 “ 鼓励性 ” 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 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25 / 26 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 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二、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xx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十五五规划纲要: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广政策
- 环保污水综合处理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2026年蔬菜种植公司销售人员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
- 2026年蔬菜种植公司财务风险识别与防控管理制度
- 2025甘肃庆阳市事业单位招聘62人(第二期)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研究
- 2025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限公司公开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浙江舟山嵊泗县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受理员招聘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浙江绍兴北站站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招聘辅助人员92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报告:智能体、创新与转型
- 杂志代理授权协议书模板
- 肉驴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及操作流程手册
- 医院与药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书模板
-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手术麻醉入科教育
- 市场部的安全生产职责
-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6届高三上册10月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计算与人工智能概论(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