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_第1页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_第2页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_第3页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_第4页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七课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重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 【难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艰苦奋斗过时论 ” 是错误的;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理想与现实关系原理;艰苦奋斗含义; 理解:理解理想在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为现实; 运用:运用理想与现实关系,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完成十五计划理想,要艰苦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理想变成现实; 能力方面 : 通过学习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源于现实,但又比现实高远 ,是现实的发展方向;理想可以在一定条件转化为现实。通过学习比较,可以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留了一个问题,即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区别和联系,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归纳得怎么样了,哪位2 / 9 同学愿意把你归纳的说给大家听一听呢 ?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一为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主要还是通过复习引出无论哪种理想的实现都要经过艰苦奋斗 ) 导入新课 理想 无论是最高理想还是共同理想,都是关于未来的蓝图和设想,为了实现共同理想并为最终实现最高理想打下基础,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懂得只有在奋斗中才能实现理想。 三、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板书 ) 1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板书 ) 首先,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板书 ) 提问: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 (学生回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 根据这一点,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它也是对现实的反映。无论是原始 人求温饱,还是奴隶要争取人身解放、农民向往自给自足的太平盛世,以至无产阶级渴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都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因此我们在树立自己的社会理想、职业理想 时,也要从现实出发,要符合现实的需要。 3 / 9 那么,到了我们走向社会的时候,现实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请同学们看投影片,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 为在 21世纪取得成功,学生们必须知道什么 ?” (出示投影片 ) 下个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应当具有知识能力、个人能力和国民能力。 知识能力:除了应掌 握读写本领,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学科,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实际操作能力之外,还应当学习并掌握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同时,还必须对本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地理情况有所了解,并掌握若干门外语。 个人能力:能够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具备独立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自律意识,有责任感、道德标准和个人目标;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国民能力:理解多种文化,理解并尊重与己不同的宗教、风俗和道德观;具备解决冲突和协商对话的技巧,对自己的行为应高度负责。 (教学建议:上述材料可制作成 投影片,也可印成阅读材料课前发给学生 ) 从中,我们可以大略了解未来社会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在编织自己的未来蓝图时,就要顺应它的要求,并开始从现在做起,打下良好的基础。 4 / 9 理想源于现实,但理想不就是现实。它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因此理想又高于现实。比如关于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请同学们翻开书第 92 页,再读一下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描述。 (学生看书 ) 刘少奇同志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在他的文章中这样描述过: “ 在那种世界里,没有剥削者、压迫者,没有地主、资本家,没有帝 国主义和法西斯等等,也没有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没有剥削制度造成的黑暗、愚昧、落后等等。在那种社会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有高度的蓬蓬勃勃的发展,能够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各方面的需要。那时,人们都是具备高等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大公无私的、聪明的共产主义劳动者,人们之间彼此相互帮助、相互亲爱,没有尔虞我诈、互相损害,互相残杀和战争等等不合理的事情。 ” (教学建议:可把上述材料制作成配乐录音,加强共产主义美好性的效果 ) 正因为如此,它才鼓舞千百万共产主义者抛头颅、洒热血地投身到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之中。 因此,理想越美好、越崇高,对人的激励作用、鼓舞作用也就越大。为什么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道理就在于此。鲁迅先生几次易志,就是寻求一种崇高的理想。 5 / 9 从这个意义上看,理想不等于现实。现实中既有光明的一面,又有阴暗的一面;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它是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美与丑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人的一生中始终存在,不能因此就悲观失望,相反更应努力去把理想转变为现实。 其次,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板书 ) 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今天的现实就 是过去的理想,今天的理想,也可以转化成明天的现实。 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艰苦奋斗。 2艰苦奋斗实现理想 (板书 ) 艰苦奋斗是个古老而悠远的话题,早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与大自然艰苦奋斗的伟大斗争。由于我国是典型的农耕经济,所以与天斗、与地斗、与水斗,就成为我们一代代祖先的生存主题。得到最广泛流传的是大禹治水,风雨 13 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凝聚着炎黄子孙世代勤劳的艰辛汗水,同时也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融注在了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所以,艰苦奋斗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艰苦奋斗是优良传统 (板书 ) 同样,中国共产党也是领导着全国人民,通过不懈地艰6 / 9 苦奋斗,才终于使革命走向胜利。 但是,当农耕社会已消逝在历史的尽头,世界将要进入“ 知识经济 ” 时代的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 “ 艰苦奋斗 ”?难道 90 年代的今天,还要提倡 “ 南京路上好八连,一条裤子穿九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 吗 ?所以,有人说, “ 艰苦奋斗 ” 已经过时了,你认为呢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哲学观点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吗 ? (学生议论、发言,教师注意引导 运用哲学观点 以1998 抗洪救灾为重点 ) 教师归纳:说到底,这种观点对艰苦奋斗的理解过于偏狭了,或者说用现象代替了本质,现象可以是多样的、变化的 (比如穿什么裤子、穿几年 ?) 现代化的生产虽然再也不需要像大禹治水时那样肩拉担挑,虽然再也用不着像愚公一样移山,但区别只在于抡锄头的艰苦与开推土机的艰苦而已。因此,奋斗是永远需要的,它只是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革命而不断改变其形式而已。在特殊情况下, 90 年代也依然需要肩拉担挑,需要舍生忘死。江总书记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在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一种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 (教学建议:可收看此次会议的录像片断,也可将讲话7 / 9 文字印成阅读材料,发给学生 ) 所以,这种观点没有抓住艰苦奋斗的本质、实质问题,那么艰苦奋斗的实质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看书第 96 页最后一段。 (学生看书) ( 2)艰苦奋斗的实质(板书) 通过看书,我们 了解到,艰苦奋斗并不仅是一种模式化的生活方式,从古到今,从大禹治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建设,到 1998 万众一心战胜洪魔都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岁月和道德品质。 抓住艰苦奋斗的实质,我们就可以看到,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 ( 3)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板书) 请同学们看投影片: (出示投影片) 马克思资本论 40 年 达尔文物种起源 28 年 王充论衡 30 年 司克迁史记 13 年 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 医学家都是经过了艰苦奋斗甚至于流血才创造出了伟大业绩。 8 / 9 每位同学也都有自己的美好理想,而且有的同学的理想,也是成名成家,那么,要使自己的理想能够变成现实,只有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百折不挠,才能实现。 今天,我们提倡艰苦奋斗,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 4)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板书) 提问: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中国有两大,一是资源储量大,二是人口数量大,资源之大比较人口之大,得出的结论便是,众所周知的、引以为豪的 “ 地大物 博 ” 变为 “ 资源相对短缺 ” 。 再从人民生活水平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由 1949 年的人均 50 美元到 80 年代的300 美元,到今天的 620 美元,但和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们仍处于低收入国家行列。请同学们看投影片: (出示投影片) 1995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中国 620 世界平均水平 4880 发达国家 24930 所以,正如教材所引毛泽东同志的一段话所说: “ 要使9 / 9 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 。 ”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到了下个世纪中叶,我们走了现代化道路,那时,可不可以提倡艰苦奋斗了呢? (学生讨论、发言) 正如同学们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