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关系的判定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1页
垂直关系的判定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2页
垂直关系的判定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3页
垂直关系的判定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4页
垂直关系的判定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垂直关系的判定课时作业 (含答案 )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课时提升作业 (九 ) 垂直关系的判定 一、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 1.(XX淮北高一检测 )三棱锥的四个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有 ( ) 个个个个 【解析】选 D.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选取顶点 D1, D,A, B 构成三棱锥 D1-DAB,易知其四个面全是直角三角形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 如果直线 l与平面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 l ; 如果直线 l 与平面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则 l ; 如果直线 l 不垂直于 ,则 内没有与 l 垂直的直线; 如果直线 l 不垂直于 ,则 内也可以有无数条直线与l 垂直 . 个个个个 【解析】选 D.由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理知 对,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知 正确,当 l 与 不垂直时, l 可能与 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故 不对, 正确 . 3.(XX辽宁高考 )已知 m, n 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 2 / 16 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 m , n ,则 mn B.若 m , n ,则 mn c.若 m , mn , 则 n D.若 m , mn ,则 n 【解析】选 B.如图,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直线 AA1, AB1分别与平面 cc1D1D平行,但是直线 AA1, AB1相交,故选项 A 错误; 根据线面垂直的定义,一条直线垂直一个平面,则该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可见选项 B 正确; 直线 AA1 平面 ABcD, AA1Bc ,但直线 Bc 平面 ABcD,故选项 c 错误; 直线 AA1 平面 cc1D1D, AA1cD ,但直线 cD平面 cc1D1D,故选项 D 错误 . 4.(XX泰安高一检测 )三棱 锥 P-ABc中, ABc=90 ,PA=PB=P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面 PAc 平面 ABcB.平面 PAB 平面 PBc 平面 平面 PAB 【解析】选 A.如图,因为 ABc=90 , PA=PB=Pc,所以点 P在底面的射影落在 ABc 的斜边的中点 o 处,连接 oB, oP,则 PooB ,又 PA=Pc,所以 PoAc ,且 AcoB=o , 3 / 16 所以 Po 平面 ABc,又 Po平面 PAc, 所以平面 PAc 平面 ABc. 5.在 ABc 中, AB=Ac=5, Bc=6, PA 平面 ABc, PA=8,则 P到 Bc的 距离是 ( ) 【解析】选 D.如图所示,作 PDBc 于 D,连接 AD, 因为 PA 平面 ABc, 所以 PABc , PDPA=P , 所以 cB 平面 PAD, 所以 ADBc. 因为 AB=Ac,所以 cD=BD=3. 在 RtAcD 中, Ac=5, cD=3,所以 AD=4, 在 RtPAD 中, PA=8, AD=4, 所以 PD=4. 6.(XX兰州高一检测 )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中,AB=AD=2, cc1=,则二面角 c1-BD-c 的大小为 ( ) 【解析】选 A.因为 ABcD-A1B1c1D1 是长方体, 所以 cc1 平面 ABcD,所以 BDcc1. 因为 ABcD是矩形,且 AB=AD, 所以 ABcD是正方形, 所以 BDAc. 又 Accc1=c , 4 / 16 所以 BD 平面 AA1c1c, 所以 coc1 是二面角 c1-BD-c 的平面角, Rtcc1o 中 c1co=90 , cc1=, oc=Bc=2= , 所以 tancoc1= , 所以 coc1=30. 二、填空题 (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 7.(XX杭州高二检测 )四棱锥 P-ABcD 的 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a 的正方形,侧棱 PA=a, PB=PD=a,则 Pc=_. 【解析】连接 Ac,因为 PA=AB=a, PB=a, 所以 PA2+AB2=PB2, 所以 PAAB ,同理可证 PAAD , 又 ABAD=A ,所以 PA 平面 ABcD, 所以 PAAc ,故 Pc=a. 答案: a 8.(XX西安高一检测 )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 o,点 P 在 ABcD 所在平面外,且 PA=Pc, PD=PB,则Po与平面 ABcD的位置关系是 _. 【解析】因为 Ao=co, PA=Pc, 5 / 16 所以 PoAc , 因为 Bo=Do, PD=PB,所以 PoBD. 又 AcBD=o ,所以 Po 平面 ABcD. 答案: Po 平面 ABcD 9.如图,正四棱锥 P-ABcD 中, Po 底面 ABcD, o 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 Po=1, AB=2,则二面角 P-AB-D的大小为 _. 【解题指南】先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放在直角三角形中求解 . 【解析】如图所示,取 AB中点 E,连接 PE, oE. 由 o 为正方形 ABcD 的中心知 ABEo. 由 PA=PB, E 为 AB中点,知 ABEP , 所以 PEo 为二面角 P-AB-D 的平面角, 在 RtPEo 中, tanPEo=1. 所以 PEo=45. 答案: 45 三、解答题 (每小题 10分,共 20分 ) 10.如图,在锥体 P-ABcD中, ABcD 是菱形,且 DAB=60 ,PA=PD, E, F 分别是 Bc, Pc的中点 . 证明: AD 平面 DEF. 【证明】取 AD 的中点 G,连接 PG, BG, 6 / 16 因为 PA=PD,所以 ADPG. 设菱形 ABcD边长为 1,在 ABG 中, 因为 GAB=60 , AG=, AB=1, 所以 AGB=90 ,即 ADGB. 又 PGGB=G ,所以 AD 平面 PGB, 所以 ADPB. 因为 E, F 分别是 Bc, Pc的中点, 所以 EFPB , ADEF , 又 DEGB , ADGB ,所以 ADDE , 又 DEEF=E ,所以 AD 平面 DEF. 11.(XX江苏高考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1B1=A1c1, D, E 分别是棱 Bc, cc1 上的点 (点 D 不同于点c),且 ADDE , F 为 B1c1的中点 . 求证: (1)平面 ADE 平面 Bcc1B1. (2)直线 A1F 平面 ADE. 【解题指南】 (1)关键在平面 ADE与平面 Bcc1B1中的一个平面上找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 (2)关键在平面 ADE 内找一条直线与直线 A1F平行 . 【证明】 (1)D, E 分别是棱 Bc, cc1 上的点 (点 D 不同于点c),且 ADDE , 又因三棱柱 ABc-A1B1c1 为直三棱柱, 所以有 BB1 平面 ADc,即有 ADBB1. 7 / 16 又在平面 Bcc1B1 内 BB1与 DE必相交, 所以 AD 平面 Bcc1B1. 又 AD平面 ADE,所以平面 ADE 平面 Bcc1B1. (2)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 A1B1=A1c1,所以有 AB=Ac. 又由 (1)知 AD 平面 Bcc1B1,所以 ADBc , 所以 D 为边 Bc 上的中点, 连接 DF,得 AA1FD 为平行四边形,故 A1FAD ,又 AD 平面ADE, A1F平面 ADE,所以直线 A1F 平面 ADE. 【拓展延伸】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技巧 证明线面垂直时要注意分析几何图形,寻找隐含的和题目中推导出的线线垂直关系,进而证明线面垂直 .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梯形底边的中线、高,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三角形中的勾股定 理等都是找线线垂直的方法 . 一、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 如果一条直线和两个垂直平面中的一个垂直,它必和另一个平面平行; 过不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可作无数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8 / 16 直;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经过一个平面内一点与另一平面垂直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 . A.B.c.D. 【解析】选 D.过平面外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平面垂直,过该直线的任何一个平面都与已知平面垂直,所以 不对;若 , a ,则 a 或 a ,所以 不对;当平面外的直线是平面的垂线时,能作无数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否则只能作一个,所以 也不对 . 2.(XX汉中高一检测 )设 , , 为两两不重合的平面, l, m, n 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若 , ,则 ; 若 , l ,则 l ; 若 =l , =m , =n , l ,则 mn.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 【解析】选 c. 中 与 可能相交, 正确 . 3.(XX吉安高二检测 )已知 PA 矩形 ABcD 所在的平面如图所示,图中互相垂直的平面有 ( ) 对 对 对 对 【解析】选 c.因为 DAAB , DAPA , ABPA=A , 9 / 16 所以 DA 平面 PAB,同理 Bc 平面 PAB, AB 平面 PAD, Dc平面 PAD, 所以平面 ABcD 平面 PAD,平面 ABcD 平面 PAB,平面 PBc平面 PAB,平面 PDc 平 PAD,平面 PAB 平面 PAD. 4.如图,四边形 ABcD中, AB=AD=cD=1, BD=, BDcD ,将四边形 ABcD沿对角线 BD折成四面体 A -BcD,使平面 ABD平面 BcD,则下列 结论正确的是 ( ) cBD B.BAc=90 c.ADc 是正三角形 D.四面体 A -BcD的体积为 【解析】选 B.若 AcBD ,又已知 BDcD , 则 BD 平面 AcD , 即 BDAD ,与已知 BD 与 AD 不垂直矛盾,故 AcBD不正确 . 由 BDcD ,平面 ABD 平面 BcD,我们易得 cD 平面 ABD , 所以 cDAB ,又由 AB=AD=1, BD=, 可得 ABAD , 又 ADcD=D , 则 AB 垂直于平面 AcD ,所以 BAc=90 , 故 B 正 确 . 10 / 16 由 cD 平面 ABD 得 cDAD , 即 ADc 是直角三角形,故 c 错误; 因为四面体 A -BcD的体积 V=cDSABD= ,所以 D 错误;故选 B. 二、填空题 (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 5.(XX哈尔滨高一检测 )四棱锥 V-ABcD中,底面 ABcD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其他四个侧面都是侧棱长为的等腰三角形,则二面角 V-AB-c 的大小为 _. 【解析】取 AB, cD的中点 E, F,连接 VE, VF, EF, 因为底面 ABcD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侧面都是棱长为的等腰三角 形, 所以 VEAB , EFAB , 所以 VEF 即为二面角 V-AB-c 的平面角 . 又 EF=Bc=2, VE=2=VF, 故 VEF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VEF=60. 答案: 60 6.(XX马鞍山高一检测 )在空间四边形 ABcD 中,ABD , cBD 都是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且平面 ABD 平面cBD, E, F, G, H为空间四边形 AB, AD, cD, Bc边上的中点,则四边形 EFGH的面积是 _. 【解析】依题意,作图如下: 取 BD的中点为 o,连接 Ao, co, 11 / 16 因为 ABD , cBD 都是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 所以 AoBD , coBD , Aoco=o , 所以 BD 平面 Aoc, Ac平面 Aoc, 所以 BDAc. 因为 E, F, G, H 为空间四边形 AB, AD, cD, Bc边上的中点, 所以 EFGHBD=, FGEHAc, 因为 BDAc ,故 EFFG ,即四边形 EFGH为矩形 .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oc中, Ac2=Ao2+co2=+=, 所以 Ac=,故 FG=, 所以四边形 EFGH的面积 S=EFFG=. 答案: 三、解答题 (每小题 12分,共 24分 ) 7.(XX宿州高一检测 )在三棱柱 ABc-A1B1c1 中,AA1Bc , A1Ac=60 , AA1=Ac=Bc=1, A1B=. (1)求证:平面 A1Bc 平面 Acc1A1. (2)如果 D 为 AB的中点,求证: Bc1 平面 A1Dc. 【证明】 (1)在 A1Ac 中, A1Ac=60 , AA1=Ac=1, 所以 A1c=1,在 A1Bc 中, Bc=1, A1c=1, A1B=, 因为 Bc2+A1c2=A1B2,所以 BcA1c , 又 AA1Bc , AA1A1c=A1 , 所以 Bc 平面 Acc1A1, 12 / 16 因为 Bc平面 A1Bc, 所以平面 A1Bc 平面 Acc1A1. (2)连接 Ac1,交 A1c于 o,连接 Do, 则由 D 为 AB中点, o 为 Ac1中点得, oDBc1 , oD平面 A1Dc, Bc1平面 A1Dc, 所以 Bc1 平面 A1Dc. 【变式训练】如图,已知三棱锥 P-ABc, AcB=90 ,D 为 AB的中点,且 PDB 是正三角形, PAPc. 求证: (1)PA 平面 PBc. (2)平面 PAc 平面 ABc. 【解题指南】 (1)关键是根据 PDB 是正三角形, D 是 AB 的中点 证明 PAPB. (2)关键是证明 Bc 平面 PAc. 【证明】 (1)因为 PDB 是正三角形, 所以 BPD=60. 因为 D 是 AB的中点, 所以 AD=BD=PD.又 ADP=120 , 所以 DPA=30 , 所以 DPA+BPD=90 ,即 APB=90 , 所以 PAPB. 又 PAPc , PBPc=P , 所以 PA 平面 PBc. 13 / 16 (2)因为 PA 平面 PBc, 所以 PABc. 因为 AcB=90 , 所以 AcBc. 又 PAAc=A , 所以 Bc 平面 PAc. 因为 Bc平面 ABc, 所以平面 PAc 平面 ABc. 8.(XX武汉高二检测 )如图,在四面体 ABoc 中,ocoA , ocoB , AoB= 120 ,且 oA=oB=oc=1, (1)设 P 为 Ac的中点,证明:在 AB上存在一点 Q,使 PQoA ,并计算的值 . (2)求二面角 o-Ac-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 【解析】 (1)在平面 oAB内作 oNoA 交 AB于 N,连接 Nc, 又 oAoc , oNoc=o , 所以 oA 平面 oNc. 因为 Nc平面 oNc, 所以 oANc , 取 Q 为 AN的中点,连接 PQ. 则 PQNc ,所以 PQoA. 在等腰 AoB 中, 14 / 16 AoB=120 ,所以 oAB=oBA=30. 在 RtAoN 中, oAN=30 ,所以 oN=AN=AQ. 在 oNB 中, NoB=120 -90=30=NBo , 所以 NB=oN=AQ,所以 =3. (2)连接 PN, Po.因为 ocoA , ocoB , oAoB=o ,所以 oc 平面 oAB. 又 oN平面 oAB,所以 ocoN , 又由 oNoA , oAoc=o ,所以 oN 平面 Aoc. 所以 o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