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课题1 小蝌蚪找妈妈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教学资源1.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启发谈话,说说对青蛙的了解,引入课题。2.出示小蝌蚪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其形状、颜色。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并组词。(2)开火车认读生字。(3)用生字组词。4.指导学生书写:(1)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5.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小蝌蚪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而它自己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3)最后小蝌蚪们在哪里找到了它们的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2.指导学生归纳每段内容,理清课文层次:(1)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2)第一段是讲小蝌蚪找妈妈之前的事,那么课文的第二段与第三段讲的是什么呢?(3)最后三段写的什么?四、总结,拓展。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2.布置作业。二次备课作业设计反馈练习我会拼写词语。lin bin kun d n l ji sh( ) ( ) ( ) ( )tu dn d p hi zi tio shu( ) ( ) ( ) ( )拓展练习1.我会读:妈妈 快活 哪里 连忙 头顶 肚皮 孩子 2.多音字: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课题1 小蝌蚪找妈妈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教学难点教学资源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学生读生字、新词。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3.导入新课。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时的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有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2.学习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1)学习第2自然段,思考: 小蝌蚪的样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蝌蚪在看见鲤鱼妈妈时用了个什么动词?说明了什么?明确: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时是“迎”上去的。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小蝌蚪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我们从鲤鱼妈妈那里知道了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明确:四条腿,宽嘴巴。(2)学习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讨论:告别鲤鱼妈妈后,小蝌蚪在找妈妈的途中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把谁错认成他们的妈妈?明确: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把乌龟错认成他们的妈妈。小蝌蚪看见乌龟后“追上去”说明了什么?明确: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妈妈的心情。为什么乌龟不是小蝌蚪的妈妈?从乌龟的回答中,我们又知道了蝌蚪妈妈的什么特点?明确: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3. 全班交流回答,互相补充。4.学习第三部分,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并请同学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青蛙的样子以及小蝌蚪长成青蛙后发生的变化。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1.总结全文。2.想一想: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青蛙?二次备课作业设计反馈练习1.送字宝宝回家:肚 宽 两 顶 跳 皮上下结构:_ 左右结构:_独体字:_2.我会填量词:一( )小蝌蚪 两( )后腿一( )乌龟 一( )大眼睛拓展练习1.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的脑袋 ( )的身子 ( )的尾巴 ( )的衣裳 ( )的肚皮 ( )地游来游去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荷叶上蹲着一只_,披着_,露着_,鼓着_。他们游过去,叫着:“_,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课题2 我是什么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没”。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说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2.引导学生猜出谜底,导入新课。(1)听谜语,思考谜底。(2)猜出谜底,齐读课题。3.教师范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读通,并顺标出自然段序号。(2)出示再读要求:再读课文,圈出生字,与同桌互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认读。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巩固汉字,指导书写。1.随机点名认读“我会认”中的生字。2.引导学生小组赛读、同桌赛读、班内开火车读,巩固“我会认”中的生字。3.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并汇报观察结果。4.教师范写,边读边强调。(1)认真看老师范写,书空。(2)描红、临写,小组内展评。5.指导学生书写。四、布置作业,拓展交流。1.指导学生交流识记生字方法。2.读读或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二次备课作业设计反馈练习1.我会给生字补充音节:sh_ y_ h_ _i晒 越 坏 猜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洪水淹没( )了庄稼,冲毁了房屋,老百姓们没( )有了家园,生活没( )有了希望。拓展练习1.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及_( )每_( )羊_( )乍_( )2.我是拼写小能手。bin chn bn wn ( ) (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课题2 我是什么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了解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2.引导学生分自然段接读课文。二、合作探究,读中感悟。1.启发思考。(1)课件出示探究问题。水是怎样变化的?可以变成什么?你除了知道水会变化以外,还知道有关于水的什么知识?(2)小组内交流讨论结果:边读边找,认真思考问题。(3)积极参加组内研讨,小组交流学习方法。(4)用图示表现水的变化过程。(5)用画画来体现水的变化。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3.引导学生汇报自学情况。4.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6.引导学生“演一演、背一背”。三、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外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水的变化,为明天的课堂展示做准备。二次备课作业设计反馈练习我会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太阳一晒,_。升到天空,我又变成_,连成一片,在空中_。人们叫我“_”。拓展练习我还知道水对人类的作用。(至少写出两条)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课题3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为、得”。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会写“已、甲”等10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资源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植物图片,问:你知道这些植物的名字吗?看图,说出植物的名字。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3.引导学生质疑,并对问题进行梳理。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1.鼓励学生自读课文。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1)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老师带领同学读词,并交流好的识字方法。3.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1)小老师游戏。(2)指名分节读诗歌。(3)组织学生交流识字的好方法。4.用组织学生观察生字,教师示范等方式教学生书写生字。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初步感知课文。三、朗读感悟,认知贯通。1.指名读第1小节,小组合作交流。(1)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2)“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指什么?2.指导读好疑问句。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四、总结,拓展。1.回顾本课学习内容。2.布置作业。二次备课作业设计反馈练习1.我会给加点字选择正确音节。植物(zh z)旅行(l n)观察(c ch) 粗心(c ch)2.数笔画,并组词。“脚”共有( )画,第八笔是( ),组词为( )。“知”共有( )画,第一笔是( ),组词为( )。“娃”共有( )画,第八笔是( ),组词为( )。拓展练习连线。(把植物和它生长的季节连起来)荷花 春天菊花 夏天迎春花 秋天腊梅花 冬天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学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课题3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索植物奥妙的兴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了解植物和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体会文中的关键词句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开火车朗读。要求:做到声音响亮,认读准确。2.齐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问:课文里的植物妈妈用怎样的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旅行的?二、创设情境,理解内容。1.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通过阅读第24小节,了解植物妈妈的好办法。2.对学生交流内容进行指导。(1)通过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降落伞”指蒲公英种子。(2)播放视频了解:蒲公英种子传播的过程,了解“乘着风纷纷出发”。(3)出示“铠甲”的图片,理解“带刺的铠甲”。(4)动漫演示:豆荚在阳光下裂开。(5)归纳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3.班内交流。(1)“蒲公英妈妈”通过风把种子吹到四面八方。(2)“苍耳妈妈”通过用刺挂住动物的皮毛让孩子到处旅行。(3)“豌豆妈妈”准备了豆荚,在阳光照耀下,豆荚炸开,豆娃娃就滚到各个地方。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4小节。三、拓展延伸,激发兴趣。1.引导学生交流,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办法传播种子。2.引导学生默读第5小节,说说小朋友怎样才能了解这些知识。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小节。四、总结全文,背诵积累。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2.各种方式读课文。3.指导学生背诵。4.布置作业,完成小练笔:选择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模仿课文第24小节,写一节。二次备课作业设计反馈练习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1)蒲公英妈妈准备了( ),把它( )给自己的( )。只要有( )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 )。(2)苍耳妈妈准备了( ),只要挂住( ),苍耳娃娃就能去( )、( )。(3)豌豆妈妈准备了( ),在( )底下,只要( ),豌豆娃娃就( )。拓展练习植物传播种子还有哪些好办法?请你说一说,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课题语文园地一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9个生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能力。2.积累词汇,辨析词语的意思,学会在句子中恰当地使用字词。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结构的不同,正确书写生字。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学会在句子中正确地使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正确书写汉字的方法教学资源生字词卡片、PPT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1)谈话引入: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些什么?(2)出示生字词卡片,老师带读。2.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3.教师引导:大致理解词义。4.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相指读,开火车读。5.老师指名读,检查认字情况。6.根据主题扩展词语,比比谁的词汇量多。二、字词句运用:1.读一读: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课件展示词语和图片,学生连一连,大致理解词义。2.学生分组演示词语,体会加点字词的不同含义。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3句子练习。(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 句话。(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4.词句运用。(1)试读句子,体会加点词在句子中的作用。(2)教师引导:用相应的语气读出句子表达的情感。(3)学生联系生活自由选词说句子,比一比谁说的句子最好。三、书写提示1.学生观察生字。(1)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找出这些字的书写特点。(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生字。2.指导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1)写字时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2)写字时正确的执笔姿势是怎样的?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4.教师评议。二次备课作业设计反馈练习填空并读一读: 上去 上去 衣裳 红袍 头 头拓展练习说句练习:有时候有时候 在在在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课题语文园地一 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古诗梅花2.了解绕口令的特点,能读准“鸭”等字音。了解普通话的重要性,并从中发现乐趣。3.推荐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带领学生初步了解书的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学资源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日积月累:1.出示课件,由梅花图导入梅花这首诗。2.诵读古诗,启发情感。(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古诗,同桌互读。(2)指名读古诗。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