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 H 公司废旧产品再制造中内部控制的调查分析 院系名称会计学院 姓 名 学 号 专 业会计学 指导教师苏庆华 2012 年 5 月 20 日 I 摘摘 要要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企业经营 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缺少或失效造成的。21 世纪是循环经济的世纪, 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再制造作为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能够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充 分利用,资源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环保作用突出。因此,加强再制造企业内部控 制的研究,促进再制造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对增强再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和提高管理 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符合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 H 公司为例,详细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及 其实际应用。文章总体上分两大部分,即理论部分和案例部分。理论部分主要是介绍内 部控制理论和再制造企业的概念和经营特点。案例部分结合 H 公司的实际情况,分析 H 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 建议。期望这篇文章能够为再制造企业解决现实问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供参考。 关关键键词词:内部控制;再制造企业;H 公司 II Abstract Internal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and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business failure is largely due to lack of internal control in enterprises.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is the er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manufacturing as the core content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can make limit natural resources can be fully used, that has great resource potential,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highligh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n internal control in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d promoting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a perfecting internal contro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d rais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hav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ine with the low carbon, requirements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I use the theory plus practical ways to elaborate the internal control theory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H Group.Generally speaking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 a theoretical part and a case part. Theoretical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internal control theory and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concept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 Then analyze the status of Hs internal control,existing problems,and on this basis ,make specific suggestions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 Group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provide reference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internal control in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Keywords: Internal Control;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H Group III 目目 录录 1 1引引 言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2 2再再制制造造企企业业内内部部控控制制理理论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1 内部控制理论 .2 2.2 再制造企业理论 .3 2.3 文献综述 .4 3 3H H 公公司司内内部部控控制制的的现现状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5 3.1 H 公司的基本情况 .5 3.2 H 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7 4 4H H 公公司司内内部部控控制制存存在在的的问问题题及及原原因因分分析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9 4.1 H 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9 4.2 H 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11 5 5再再制制造造企企业业内内部部控控制制的的启启示示和和建建议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 2 5.1 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目标 .12 5.2 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原则 .13 5.3 再制造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13 5.4 结 论.15 参参考考文文献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7 7 致致 谢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8 8 1 1 1引引 言言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工业的发展,但却加剧了环境污染、材料浪费和能源缺乏。随 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循环经济的需求,人们重视能源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对废旧 产品的回收利用,提出了再制造理念。再制造作为产品回收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利用各 种先进修复技术将废旧产品恢复到新产品的性能和状态,是一项符合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的技术,是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废旧设备翻新的方法。中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第四部分强调: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 技术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第六部分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资 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 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2000 年,国家环保总局开始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党的十六大也提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中国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 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9 年 9 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 强调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事实上,发展再制造企业,正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的一种形式,符合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再制造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展成一 个新兴产业,但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再制造企业面临很多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开 放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挑战。如何加强再制造企业的内部管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核心 竞争力,成为再制造企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 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机制,在企业的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经济全球化 和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再制造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 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以实现其经营目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建立一套严 密的内部控制体系,防范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成为再制造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任务,也 是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研究亟待深入的问题。目前,我国再制造企业还很少,也没有关 于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这不仅增加了再制造企业管理当局的紧迫感,同时对内 部控制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用以理论联际的方法来探讨内部控制,首先介绍有关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 理论知识;其次,介绍 H 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再次,总结出 H 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 题以及原因分析;最后从这些问题在我国再制造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实中总结提出建立 和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 2 2 2再再制制造造企企业业内内部部控控制制理理论论 2 2. .1 1 内内部部控控制制理理论论 2.1.1 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 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理解内部控制:其一,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其二,内部控制是为了 达到某个或某些目的而进行的过程。其三,内部控制是散布在企业中的一系列行动,是 企业经营过程的一部分。其四,环境影响企业控制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其五,企业中的 每个员工既对其所负责的工作实施控制,又受到他人的控制和监督。其六,所有的内部 控制都是针对“人”而实施的,企业内部会因此形成一种控制精神和控制观念,直接影 响到企业的控制效率和效果。 2.1.2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理论开始于 20 世纪初西方国家的产业革命,主要在美国, 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 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实践证明,内部牵制机制确实能有效 的减少错误和舞弊行为,因此在现代的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牵制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 位,是有关组织规划控制的基础。(2)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阶段。20 世纪 40-70 年代,公司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要 求强化对企业的会计资料及经济活动的控制与监督,这些已远远超出财务会计的控制范 畴,深入到企业的各部门和全部经营活动中。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 1958 年 10 月,正式以文告形式对内部控制重新进行表述:“内部控制从广义上说包括 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事实上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3)控 制结构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学术界在对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进行研究时, 逐步发现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1988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 则公告第 55 号,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 该公告将控制环境正 式纳入内部控制范畴,把对控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相应的程度,不再区分会计控 制和管理控制,而统一表述为内部控制。(4)控制框架阶段。1992 年,美国“全美反 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又称 Treadway 委员会)下属的几个委员会共同组成的 COSO 委员会出版了专题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 报告正式提出内部控制系统 由五部分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2.1.3 内部控制的内容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 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主要要素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 3 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 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3)控制活 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 之内。(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 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5)内部监督。内部 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 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2 2. .2 2 再再制制造造企企业业理理论论 2.2.1 再制造企业的概念及其经营特点 再制造企业是指从事再制造活动的企业。再制造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理 论为指导,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目标,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 来修复或改造报废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这是在保证产品的功能、 质量、成本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报废产品的附加值,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 代制造模式。再制造企业的理论基础全寿命周期理论: 图图 2 2- -1 1 产产品品全全寿寿命命周周期期 产品的全寿命周期是一个闭环系统,表现为从“摇篮”到“坟墓”和“再生”的过 程,如图 2-1 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在报废后,先经过产品再制造和材料回收两级 再利用过程,剩下的材料才被填埋或焚烧。产品再制造和材料回收已成为产品生命周期 中减轻环境负担、节约资源的重要环节,材料回收得到原材料,通过冶炼后经铸造或其 他工艺成为新产品。因此,产品再制造比材料回收更深层次地发掘废弃产品的利用价值。 再制造企业的主要特点是各项活动中包含的各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回收毛机到达时间和数量的不确定;平衡回收与需求的困难性;毛机的可拆卸性、拆卸 4 时间及毛机拆卸后零部件的可用性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回收毛机可再制造率不定;再制 造物流网络的复杂性;再制造加工路线和加工时间不确定。这些特点大大增加了其业务 流程和经营管理的复杂性,因而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2.2.2 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再制造企业与一般制造企业在经营活动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再制造企业与一 般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也有所不同,比较分析如下: 再制造企业的经营活动比一般制造企业具有特殊性。首先,再制造企业较一般制 造企业最大的不同是,再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中包含的各种不确定性。其次,再 制造企业涉及回收业务,由于回收业务受回收产品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比一般制造企业 的采购业务复杂。因而,再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较一般制造企业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由于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性,目前,很多再制造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不健全。有 些再制造企业只具有某些基本的内部控制操作,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 最突出的情况表现在:大多数再制造企业没有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生搬硬套一般 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造成再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偏离了内部 控制的重心。 2.2.3 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1)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复杂。由于回收产品是再制造企业的原材料,其可再制 造率不确定,再制造企业采购的产品个体状况不确定,可能差异较大,每个产品都有其 特殊性。 (2)存货与仓储内部控制复杂。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再制造企业必须考虑,把回 收产品的数量与对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平衡起来,避免回收产品的大量库存和不能及时适 应顾客的需求两类问题。 (3)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复杂。由于采购的产品都有其特殊性,生产路线也可能 各不相同,因而耗费的成本可能各不相同,导致销售价格的确定也可能各不相同。 2 2. .3 3 文文献献综综述述 在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方面,胡继荣和杜景来(2000)根据系统论和联 系的观点,认为我国研究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宜内外兼顾,尤其注重人的因素。严国 强,倪鹏翔(2004)提出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受公司治理,价值创造,风险和机会,企业 文化,技术发展及受托责任等各方面的影响,中国企业要从 COSO 框架中吸取有用内核。 岳守艳(2004)认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可分为三大部分,即控制内容、控制目标和控制 手段;而每一部分又可以按治理结构,管理控制系统,会计控制系统来进行设计。朱荣 思(2002)从会计电算化、采购、销售、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评估和内部报告等方面 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为内部控制实务提出了依据。周兆生(2004)通过研究美 5 国 COSO 委员会关于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两个报告,分析比较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 联系与区别,指出内部控制将扩展为更全面的风险管理。 3 3H H 公公司司内内部部控控制制的的现现状状 3 3. .1 1 H H 公公司司的的基基本本情情况况 3.1.1 企业简介 H 公司于 2008 年 11 月 26 日成立,位于新乡市榆东工业集聚区,占地 230 亩。企 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废旧电池及其他金属的回收再利用,电池的原 材料生产和销售。公司注册资金 6160 万元。总投资为 15160 万元,其中用于建设投资 12722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2438 万元。资金来源:由企业自筹 6160 万元。公司股东出 资情况如下: 表表 3 3- -1 1 H H 公公司司股股东东出出资资情情况况表表 出资额(万元) 名称股东出资方式应缴实缴所占比例(%) A 公司货币 250 0 250 040.58 侯氏 1货币 180 0 180 029.22 侯氏 2货币 176 0 176 028.58 蔺氏货币 1001001.62 合计 616 0 616 0100 其中侯氏兄弟对 A 公司拥有 100%的控股权。 企业的产业理念为“资源有限,循环无限” 。开采城市矿山,就是向城市要矿山, 建设世界先进的循环工厂,将循环从一个理念变成现实产业。通过构建城市矿山的开采 模式、循环利用的高科技技术模式和循环再造产品模式,成就中国城市矿山的开采与利 用的示范模式。 6 图图 3 3- -1 1 项项目目循循环环图图 废蓄电池的处理产品有:专利合金材料、精铅等。废蓄电池的处理能力为年处理 15 万吨,成产工艺完全按照欧洲环保标准设计采用生产用水自循环零排放技术,实现 高效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3.1.2 废旧蓄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现状 H 公司属于再制造企业,涉及的行业属于环保行业,再制造产品符合我国循环经 济的政策,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潮流。在资源相对紧缺的 现代社会,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紧缺,许多制造行业的利润受到挤压。而再制造 产品受原材料的限制较少,不仅物美价廉,而且大大拓宽了市场。 蓄电池是世界上各类电池中产量较大、用途较广的一种电池,但也是对环境造成 污染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一种电池。而我国目前废电池回收量不足 20%。废旧蓄电池的 90%可 以回收利用,但是我国产业政策没有给废旧电池回收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致使其成为 长期困扰我国蓄电池发展的瓶颈。我国没有一部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管理的法定规范, 全国未建立一家专业性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公司,无一家专业再生铅企业或蓄电池企业 建立了全国性回收网络和地区性回收网络,整个回收工作处于分散经营的无序状态。制 约我国再生铅行业发展因素主要有:第一,环保设备成本负担重。企业技术先进、环保 7 设备齐全的企业经营效益敌不过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乡镇“小炼铅”。第二,监管力 度不够。没有经营许可证也在进行再生铅生产,治理整顿治标不治本,一度关闭的“小 炼铅”风声一过,死灰复燃。第三,产业政策不利于正规企业的发展。赋税过重也削弱 了大型再生铅企业加大环保治理的能力。 3 3. .2 2 H H 公公司司内内部部控控制制的的现现状状 3.3.1 控制环境 (1)企业文化,H 公司的精神是“厚德、创新、图强、诚信”。 厚德指公司因 “德”而兴,以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为人类的生存家园尽绵薄之力;创新就是思想解放、 革故鼎新、敢为人先,体现 H 公司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发展转 型升级的精神风貌;图强是积极进取,体现 ABC 公司抓住机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停步 的态度。诚信,是企业存在的重要保障,但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并未真正的 遵守,导致企业丢失了一部分信誉。并且员工并未通过社会化学习组织文化。 (2)组织结构 股东会 董事会 总经理 生产副总 经营副总 总工程师 财务总监 生 产 部 企 管 部 采 购 部 销 售 部 工 艺 质 控 部 设 备 动 力 部 财 务 部 办 公 室 图图 3 3- -2 2 H H 公公司司组组织织机机构构图图 8 组织机构图清晰合理,但是在实践中,权责分配不合理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 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存在职责以外的盲目指挥行为,与公司内部程序文件规定的职责 权限存在很大的差异。 (3)人力资源现状。H 公司目前拥有员工 90 人左右,人力资源处于饥渴状态,一 般车间工人大都是附近的村民,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由于该公司是 该市三家大学的实习基地,有相当一部分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高层管理人员大都在 30 到 45 岁之间,中层管理人员大都在 20 到 30 岁之间。车间工人和一般技术工人大都是 男性在 18 到 45 岁之间。由于人才缺乏,存在一身多职,职责混乱的现象。 (4)内部审计机构 。目前 H 公司处于起步阶段,公司很多都是文件性的东西,内 部审计机构只是形式上的存在,由公司的其他人员兼任。 3.1.2 风险评估 H 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辨别能力比较薄弱,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和决策 机制,H 公司除了面临一般企业面临的风险外,还面临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控制等特别风 险,主要包括原材料(废旧蓄电池)的价值评估,废品率的控制以及库存的控制。对影 响企业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的各个事项给予足够的 重视。风险来临时,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也较低。在对财务风险防范中,公司财务部门 大部分工作是从事单纯的记录、做账、报税等核算工作,对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的监 督起到很小的作用,基本上都是形式上的走一遍。会计主管由出纳担任,存在坐支现金 的风险。 3.1.3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指令得以实现的机制其存在组织的所有层面及组织的所有功 能中。(1)公司缺乏系统规范的业务管理制度和程序。比如对产成品的管理、对生产 现场的管理几乎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在 2011 年度才会出现公司内部人员私自拉 运公司产品销售,造成公司财产的大量损失。(2)公司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完善 的绩效考核制度,公司人力资源部现在有两位普通员工,其中一人是生产部人员担任, 缺乏一套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人员流动过度频繁。(3) 公司未形成与管理制度配套的监督、检查和评价机制,公司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通过颁 发文件的方式传达下去,但这些基本管理制度责任的划分和量化不够明确,检查和考核 的实施机构还没有建立和完善,已有的控制大多以事后检查和控制为主,而事前控制和 事中控制方面较少。因此,无法有效的发挥其控制功能。 3.1.4 信息系统 信息和沟通存在于所有企业的活动之中,它不仅包括生产经营、财务与遵循性信息 报告的财务信息系统,而且还包括员工、督导与高级管理层日常沟通的管理系统。公司 内部信息传递方式有电话、传真沟通、QQ 及电子邮件,由于公司管理人员相对来说比 9 较少,在正常情况下总经理会召开全体管理人员会议,公司各个事项总经理会在会议期 间传达到各负责人员。公司的网站还在完善过程中。 3.1.5 内部监督 在内部监督的机制方面,公司尚未设立专门的部门或岗位。对企业内部出现的违规 事件,也是临时指派人员进行查处。但由于权责的不明晰,导致对违规事件的查处也是 走过场,敷衍了事,并没有起到警示作用,往往同样的违规现象反复出现。 4 4H H 公公司司内内部部控控制制存存在在的的问问题题及及原原因因分分析析 4 4. .1 1 H H 公公司司内内部部控控制制存存在在的的问问题题 4.1.1 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作为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它决定着其他要素 能否发挥和怎样发挥作用,影响着制目标的实现 。 (1)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H 公司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而来,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 是经营者,企业中董事会作用有限甚至形同虚设,企业内部缺乏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经 营体制,缺乏分工制衡 、科学有效的治理结构。H 公司虽然聘用了职业经理人,但其 管理方式仍旧是家族式的管理方式。 (2)内部互相推脱责任。企业内部机构分工混乱 职责不清企业股东管理者和广大 员工整体缺乏风险意识,遇事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严重 。H 公司内部没有统一的标准, 内部控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 H 公司目前资金紧张,日常经营中付款困难,工资拖欠, 税收滞纳金较多,甚至造成了恶性循环。人力资源部、供销部、办公室等责怪财务部没 有做好工作;财务部认为是销售部门没能达到预算指标,没有按时收回货款;销售部责 怪生产部没有跟上销售进度,生产出了不合格产品,才导致销售不畅。 (3)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重要的内部环境因素。 H 公司会计人员主要为家族的内部人员。此外,H 公司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没有跟上,有 些培训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 4.1.2 H 公司风险评估意识淡薄 (1)目标设定不合理。H 公司虽然设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2012 年第一季度应实 现销售收入 5000 万元,但实际上并未完成目标,说明 H 公司的目标设定欠合理。 (2)风险识别考虑不全面。H 公司虽然已经考虑到一些事项,意识到企业发展的 机会,但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应该对现存的外部威胁认识清楚。H 公司现在正处于成 长期,急于扩张,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机制和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 10 (3)缺乏风险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H 公司目前在风险评估方面亟需改进,主要 是因为 H 公司的领导者对风险评估重视程度不够,从上到下没有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 和风险评估的机制。 (4)风险应对能力较低。在面临风险时,究竟采用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共担风 险和接受风险中的何种方法应对风险,H 公司的处理方法主要取决于懂事长的决定,董 事长的决定影响着企业的命运。H 公司缺少事前的风险控制,在风险发生后,H 公司只 会去事后补救。 4.1.3 公司控制活动存在薄弱环节 (1)H 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H 公司现金未做到收支两条线,存 在严重的“坐支”行为,出纳将公司收回的收入直接用于支付公司的日常费用。H 公司 出纳没有将超出限额的现金及时存入银行。 H 公司由出纳负责索取银行对账单,容 易发生出纳篡改银行对账单的可能。H 公司由出纳每天负责盘点库存现金,但是没有 人负责监盘库存现金,也没有人对库存现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H 公司资金的 审批权主要由总经理行使,资金数额较大时总经理直接电话联系董事长决定,几乎不采 用集体审批制度。 H 公司会计部门印章管理存在缺陷,存在乱用的现象。 H 公司 存在关联交易,H 公司和 A 公司是关联企业,由于资金周转困难,经常互相占用资金。 (2)H 公司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H 公司未能有效地实行不相容业 务相分离,各环节未能充分发挥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 H 公司对供应商的管 理较弱。由于目前公司资金紧张,以前采购货款大量积压未及时付款,大批供应商不愿 意第二次合作。对供应商提供的废旧蓄电池的质量缺乏合格的检验。 废旧蓄电池运 输很重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盗窃公司财产风险,将直接影响后面的生产加工和 销售。 H 公司采购的材料有时不能满足生产部门的要求。采购部门经理凭经验办事, 自行决定采购对象和采购金额,没有根据生产部门的要求去进行采购。 H 公司关键 控制环节的人员未采用轮岗制。H 公司管理层认为,采购需要熟门熟路才能取得优价, 经常调换人员容易增加采购成本,但这容易产生舞弊行为。 (3)H 公司存货与仓储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辅料的品种、规格和数量较 多,在入库时 H 公司仓库管理员未能对辅料的数量进行及时的盘点,也未能对辅料的 质量进行检验。 H 公司生产过程记录不详细,成本计算不准确。 H 公司虽然制定 了存货定期盘点制度,但是实质上没有做到制度上的要求,盘点只有仓管人员参与,会 计人员较少参与。 (4)H 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H 公司为了加快回款速度,允许 销售人员直接接触现金,一度出现客户将款项直接用网将汇致到某销售人员个人账户上 货款很可能被截留。H 公司的销售合同谈判与合同签订不相容业务未分离,往往均有 11 销售部片区销售人员完成。 H 公司未建立健全合同审批制度。购销部根据市场价格 提供最低限价,合同定价直接由购销部经理与总经理口头商议,尚未建立适当的授权审 批程序。 4.1.4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信息系统的好坏会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企业为达到某种目的,根据不同用途 编制不同的报表内容 ,中小企业信息系统存在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 与完整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财务基础薄弱,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 业 务少交易额小等特点,不易引起各检查机关的足够重视,于是有些企业领导就利用这一 点,指使会计做假账 ,报虚数,人为捏造会计事实 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 4.1.5 公司监控没有发挥应有职能 监控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为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执行且 执行效果较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控。H 公司的监督部门形同虚设, 没有发挥监督职能。在生产车间中央控制室内设置了各项监控设施,但是工作人员的工 作态度懒散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H 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缺 乏独立性。 4 4. .2 2 H H 公公司司内内部部控控制制问问题题的的原原因因分分析析 第一,管理者或经营者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管理者或经营者不重视内部控制的一 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内部控制目标没有兴趣,认为内部控制不会给其经营的业务带来收 益或价值,内部控制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推动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中的某一方面花费更多的 精力与投入,老板们认为内部审计是大企业或上市公司必须建立的制度,对中小企业来 说则是没有价值的事项,因此,对于内部控制的工作则会采取应付, 甚至抵触的态度。 第二,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环境薄弱 。该公司是其创始人靠自己的能力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拼杀而成长起来的,企业老板因为对自己的判断力和领导力的自信,而排 斥以分权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上的重大投资决策大多是老板们的“拍脑袋” 行为。 第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H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都不够全面,没有覆盖企业 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的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从而使企业在采 购、存货储存及销售方面出现问题,使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现象极为严重。如常规票据分管制度 、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 、会计人员分工中 的内部牵制原则均没有严肃执行,甚至有时会计,出纳审核等事项由一个人包办,原始 凭证的取得或填制存在很多不合法现象,并以此为依 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的账簿出 具的会计报表及一系列的会计分析等也就毫无意义。为了申请项目不惜人为地捏造会计 12 数据。乱摊成本,隐瞒收入,虚报利润,恶意逃避税收等所有这些,都与企业内部控制 制度不健全有密切的关系。 第四,企业内部控制的行为主体的素质普遍较低。H 公司人员的思想教育、职业道 德培训及业务培训跟不上,思想素质差,对业务一知半解,连正常的业务都处理不好, 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比如公司人力资源部,对人力资源知识仅仅停留在核算 工资和招聘工作上,对 HR 了解甚少,那么去制定行之有效的绩效工资制度更是天方夜 谈了;精密仪器的操作人员缺乏统一的培训,对于职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生产车间一 般管理人员及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和一般车间工人缺乏定期的职业培训,这种现象对生产 和公司的持续经营是极为不利的。 第五,内外部监督机制弱化。要确保内部控制被切实执行、内部控制能够适应环境 的变化,再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接受来自企业内外部的各种监督机制的监督。 H 公司存在着缺乏监督的状况,这与各种监督机制的弱化有很大的关系。首先,H 公司 内部审计人员有相关会计人员兼任,并直接向本企业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有的审计人 员甚至身兼数职,缺乏独立性。而且专业知识不足,缺乏必需的职业技能。内部审计的 监督职能严重弱化。其次,外部监督体系包括政府监督(如财政、税务、审计、证券监 管等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如注册会计师、社会舆论等的监督)。然而,由于工作中,财 政、税务、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各行其是,监督体系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以及 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未予以充分重视,使得社会监督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企业外部监督 乏力。 5再再制制造造企企业业内内部部控控制制的的启启示示和和建建议议 5 5. .1 1 再再制制造造企企业业内内部部控控制制建建设设的的目目标标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指内部控制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和基本任务。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 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再制造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 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再制造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目 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证再制造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再制造企业的所有生产 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从事经营活动。(2) 保证再制造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护再制造企业的资产,包括保护再制造企业的有形 资产和无形资产,以防止出现资产损失,如盗窃、滥用或管理不善等。健全的内部控制 能够形成内部相互牵制的关系,可以使资产的收、付、用得到严密的控制,保护再制造 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3)保证再制造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准确。健全有 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记录和汇总,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从而真 实地反映再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从而保证 13 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4)促进再制造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督促员工遵纪守法,遵循企业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为实现企业 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利用会计、统计、业务等部门的 信息,把生产、财务、销售等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 整体作用,从而促进再制造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5)防范再制造企业的风险。完善 的内部控制,可以预防、控制并尽快查明各种错误和弊端,防范再制造企业的经营风险, 及时准确地制定并采取相应措施。在再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通过对风险的 有效评估,把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5 5. .2 2 再再制制造造企企业业内内部部控控制制建建设设的的原原则则 一套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进而实现企业目标。完整 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除了应当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外,还应当体现系统性、适当性及预 防性等功能。H 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设计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企业 内部控制是区别于企业外部监控的控制体系,包括股东、经营者、管理者等不同层次的 控制主体,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 业务和事项。因此,涉及内部控制应当涵盖企业所有层面,并相互协调,使企业的治理 层次、管理层次有效的整合为内部控制体系。(2)可操作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 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 整。不适当的内部控制对企业产生不良的影响,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体系一定 是从企业自身特点出发,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也充分考虑了内部控制局限性。(3)预 防性原则。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是防止错弊发生的关键,也是使企业能够 有序运转的关键。因此,内部控制设计应体现其预防性功能,其实现主要有赖于企业风 险管理机制的设立、内部控制的实施及业务活动的流程化设计等。(4)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 域。(5)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 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6)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成 本效益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5 5. .3 3 再再制制造造企企业业建建立立和和完完善善内内部部控控制制制制度度的的建建议议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体制深化改革,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社会 经济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相应的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内容在范围上也越广 泛。针对再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建立健全再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3.1 优化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由企业的管理者所造就,提高企业领导管理水平,使他们认识到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加强内部控制的关键。完善企业的组织机构, 14 再制造企业应根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 则,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工作权限和职责范围,同时辅之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民主的管 理议事规则、透明的决策程序、高效严谨的执行系统和健全有效的监督系统。再制造企 业应杜绝企业领导者交叉任职,禁止出现董事长(或总裁)与总经理“两位一体”的情 况,做到董事长(或总裁)和总经理分设,避免人员重叠并应确保在股东会、董事会以 及总经理之间保持权力制衡,使企业上下级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合理、权 力分配明确,各司其职,形成严格的内部监督体系。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 量,具有一种很强的凝聚力。再制造企业应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企业氛围,使其与企业 的战略目标趋于一致。企业应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引导、激励人们履行责任,实现企 业的目标。同时,企业领导者应带头建立和维持一个权责明确的企业氛围。企业中的每 一位员工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发生问题时有责任人负责,不互 相推诿。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再制造企业应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提高有关 雇佣、训练、待遇、业绩考核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人是内部控制的实施者, 无论是对物的控制,还是对财的控制,关键其实都在于对人的控制。再制造企业要达到 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尊重人才、重用人才、培养 人才、人人遵守制度的人力资源政策。“以人为本”的思想反映到企业内部控制中是指 企业开展内部控制活动,要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企业员工 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再制造企业可以采用物质、精神和制度三者结合的方式, 用物质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无锡市医院洁净室消防安全测试题十八(含答案)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信息技术新概念》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方法论》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计算机信息管理》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国际关系学概论》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工商管理》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经济法》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仓储物流信息化系统应用分析
-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2025年医院运营部面试题及答案
- T-SUCCA 01-2024 营运车辆停运损失鉴定评估规范
- 网络安全知识课件模板
- 矿井避震知识培训课件
- 呼衰患者的肠内营养
-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课件
- 微生物检验技能-细菌的生化试验
- 导数的应用-函数的零点问题(5题型分类)-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解析版)
- 2025年1月上海市春季高考模拟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24年)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