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完善_第1页
论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完善_第2页
论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完善_第3页
论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完善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完善法学专业学生 蒋梅 指导教师 曾玉珊摘要: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由共同法定财产制和个人特有财产制两部分构成,其立法主要体现在婚姻法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由于现行婚姻法相关立法存在缺陷,因而给司法实践中夫妻财产纠纷的解决带来许多困扰,这些缺陷表现在无非常法定财产制立法,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知识产权期待利益的定性不明,婚前财产经过婚后管理和使用的定性不准,一方专用生活用品的界定不清,以及缺少对夫妻个人财产处分权的法定限制制度.针对这些缺陷,并考察国外相关夫妻财产制立法,从共同法定财产制和个人特有财产制这两方面对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提出几点完善意见,主要包括建立非常法定财产制完善共同法定财产制, 确立知识产权期待利益的夫妻共同财产属性, 运用民法的添附原理对婚前财产的婚后管理和使用重新定性, 一方专用生活物品的界定,夫妻个人财产处分权的法定限制制度.关键词:法定夫妻财产制;共同法定财产制;个人特有财产制 Comment on perfecting the legal husbands and wives property systemStudent majoring in Law JIANG Mei Tutor ZENG Yu shanAbstract:Our country legal husbands and wives property system makes two parts of constitutions by common legal property system and individual unique property system, its legislation mainly manifests in marriage law item 17thand 18th.For the present marriage law correlation legislation existence flaw, it brings many puzzles of husbands and wives property dispute in actual judicial practice, these flaws manifests in lacking legislation of extremely legal property system, the qualitativ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ticipation benefit when husbands and wives relationship last is unclear, the qualitative of property held before marriage after management and use in marriage does not permit, the limits of only then special-purpose daily necessities is unclear, lacks of husbands and wives personal property disposition right legal limit system. In view of these flaws, and inspects the overseas correlation husbands and wives property system legislation, gives several perfect comments from common legal property system and individual unique property system these two aspects to our country legal husbands and wives property system, mainly includes the establishment extremely legal property system to consummate common legal property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ticipation benefit husbands and wives joint property attribute, added using the civil law attaches the principle after the property held before marriage the management and the use again qualitative, only then special-purpose life goods limits, husbands and wives personal property disposition right legal limit system.Key words: Legal husbands and wives property system; Common legal property system; Individual unique property system一、法定夫妻财产制概述夫妻财产制是规范夫妻财产关系的一项法律制度,它包括夫妻婚前和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债务的清偿,共同生活费用的负担,婚姻关系终止时财产的分割等内容。当代各国婚姻立法中的夫妻财产制,从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来看可以分为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从内容和特点来看其又可以分为统一财产制、共同财产制、联合财产制、分别财产制四种基本形态。1 分别财产制和共同财产制是夫妻财产制的两个极端基本形态,一般而言,大多数夫妻财产制纵非纯粹之分别财产制和共同财产制,但亦脱离不了此二基本形态。2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各国立法趋势看主要倾向于分别财产制和共同财产制,且这两种财产制在当今世界有融合的趋势。新中国建立时因历史、传统文化等因素,婚姻法以一般共同财产制为法定夫妻财产制,1980年婚姻法在制定时,社会经济发展较建国时有很大提高,因而法律限制了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以婚后所得共同制为法定夫妻财产制,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们的财产数量增加,种类丰富,用于生活后有较大剩余,因而2001年的婚姻法修订,在继承共同财产制为法定财产制为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增加确立了个人特有财产制作为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另一基本形态,并且夫妻约定财产制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夫妻财产制立法仍比较滞后,许多规定还不健全。法定夫妻财产制是我国夫妻财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夫妻双方婚前或婚后未对夫妻财产做出约定或约定无效的情况下,依照法律规定当然适用的夫妻财产制度。其立法技术的科学与否,内容的完善与否以及对实践的适用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处理各种夫妻财产关系的产生、变更及终止;夫妻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家庭生活费用的负担;夫妻债务的负担和清偿;婚姻终止时夫妻财产的清算及分割等许多现实问题。基于上述众多问题在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及为延续我国学者对法定夫妻财产制的研究,笔者在搜集前人大量学术著作及论文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法和比较研究法,对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完善这一问题作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二、法定夫妻财产制的立法缺陷(一)法定夫妻财产制的立法现状我国现行婚姻法对法定夫妻财产制的设置由共同法定财产制和个人特有财产制两部分构成,分别体现在婚姻法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婚姻法第十七条以列举的方式将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其他应当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这五种财产明确规定为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双方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婚姻法第十八条同样以列举的方式将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这五种财产列为夫妻个人特有的财产。(二)共同法定财产制的立法缺陷婚姻法第十七条中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从合法缔结婚姻到婚姻关系依法解除或自然终止的期间,即合法取得结婚证之时到离婚判决生效或因一方、双方死亡,婚姻自然终止之日的期间。它包括当事人领取结婚证后,双方尚未共同生活期间;因闹离婚分居期间;在法院进行离婚诉讼尚未判决离婚或虽经判决准予离婚,但离婚判决尚未生效之前的期间。333-34也就是说,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包括夫妻关系的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两种情形,而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关于共同法定财产制的表述,不难发现该条立法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所得的财产一概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笔者认为不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关系的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这两种情形下的夫妻财产区别对待是不符合法律的一般原理和立法的基本原则的。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知识产权的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这一规定解决了知识产权中有关财产权部分的问题,但对知识产权还未曾实现的经济利益即知识产权的期待权,却未作任何规定。而知识产权在当前及今后的社会生活中能赚取高额的利益,足以在今后为享有其人身权的一方提供可观的经济利益,但若此时,一方提出离婚,依照现行婚姻法是无法公平照顾夫妻双方利益,笔者认为这是明显不合理的。(三)个人特有财产制的立法缺陷我国因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在修订前的婚姻法夫妻财产制立法中一直是以共同财产制作为法定夫妻财产制的一般形态,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夫妻财产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夫妻各自拥有独立财产的要求也日益显现。现行婚姻法首次对我国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学术界称之为个人特有财产制,该制度是对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的有益补充,然而,该规定过于简单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审判实务中法官们对夫妻个人财产范围的理解各异,分歧较大,出现法律适用上的混乱,这也就反应出我国个人特有财产制在立法上的缺陷,笔者对之加以总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一款将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规定为夫妻个人特有的财产,对该款婚姻法司法解释(一)做了如下解释,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该解释是修改后婚姻法的巨大进步,因为在这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六条规定:一方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婚后由双方共同使用、经营、管理的,房屋和其他价值较大的生产资料经过8年,贵重生活资料经过4年,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这一规定有悖于民法关于物权取得原理,现行婚姻法的司法解释废除了上述不合理的“转化制度”,但是在废除若干问题之后,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对一方婚前的个人财产经过婚后共同管理和使用性质发生变化的问题,却没有作相应的规定。第二,婚姻法第十八条第四款将夫妻一方专用的生活物品规定为夫妻个人特有财产,但未列举具体内容或界定标准,也未规定专用生活用品在家庭财产中所占份额的比例,这就使得审判实务中对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难以认定。第三,婚姻法第十八条是我国个人特有财产制的立法体现,这是我国婚姻法首次确立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相较于修订前的婚姻法无疑是一大进步,然而,由于法律对该制度的规定仍然对于笼统和简略,这就使得现实生活中无法确定夫妻各方对个人财产处分权的权利范围,也给司法实践中对该纠纷的解决带来许多不便。三、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完善(一)国外相关制度的考察1非常法定财产制非常法定财产制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出现法定事由时,依据法律规定、夫妻一方或债权人的申请由法院宣告,撤销原以法定或约定而设立的共同财产制的一项财产制度。这里的特殊情况和出现法定事由通常是指夫妻关系的非正常状态,比如因感情不和而分居或者进行离婚诉讼等情形。非常法定财产制在瑞士婚姻立法中称为特别财产制,在法国、德国的立法中称为共同财产制之撤消制度。其中瑞士民法典最具有代表性,瑞士民法典第185条以列举的方式将配偶他方的财产不足清偿债务或其共同财产中的应有部分已被扣押;配偶他方危害到申请人或婚姻共同生活的利益;配偶他方以无理方式拒绝给予处分共同财产之必要同意;配偶他方拒绝向申请人报告其收入、财产及债务或共同财产状况;配偶一方持续无判断能力;对实行共同财产制配偶一方的个人债务开始实行强制执行,且其在共同财产中的应有部分被扣押等规定为依申请适用非常法定财产制的法定情形。第188条则将对实行共同财产制配偶一方开始破产程序规定为当然适用非常法定财产制的法定情形。而法国民法典只将分居规定为适用非常法定财产制的法定情形。394-95虽然各国由于立法状况的差异对非常法定财产制有着不同的表述,但其本质都是夫妻关系非正常状态下的财产制立法也就是非常法定财产制。另外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婚姻家庭法编也有非常法定财产制的相关立法,并且学者们对该制度也有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林秀雄在其代表性著作夫妻财产制研究中对非常法定财产制的性质、种类、实施程序等问题都作了详尽、全面的阐述,笔者认为上述非常法定财产制的立法以及学术研究对我国今后婚姻法非常法定财产制的建立将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2分别财产制法的理念不外乎正义,而正义的本质就是平等,在夫妻财产制的立法上,追求夫妻关系的平等既是社会正义的要求,也是男女平等原则在婚姻家庭领域的具体体现。自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过程中提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主张后,世界各国先后在其宪法和婚姻家庭法中确立了男女平等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地位平等、人格独立的主张在立法上得到了具体体现。在夫妻财产立法方面,夫妻关系平等的具体体现就是夫妻财产权利与财产义务平等。为了体现这一原则,许多国家废除了违背夫妻地位平等的财产制度,而改为采用体现男女平等的分别财产制。英美法系国家正是基于“夫妻双方各自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因此也就拥有各自独立的财产,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4的理论建立了夫妻分别财产制作为其法定财产制。他们认为分别财产制使夫妻婚前和婚后所得的财产不因结婚而发生财产上的共有,各自仍能保持经济上的独立,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和对个人财产权的保护,但同时也认识到,在分别财产制下,对于专门从事家务劳动一方的利益无法进行有效保护,因此离婚时在双方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根据财产公平分割法分割夫妻财产,以作为分别财产制的补充。由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等因素,我国现行婚姻法不是以分别财产制为法定夫妻财产制,而是以共同法定财产制为法定夫妻财产制,个人特有财产制为法定夫妻财产制的有益补充。上述的分别财产制对我国的个人财产制同样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共同法定财产制的完善1建立非常法定财产制完善共同法定财产制婚姻法第十七条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包括夫妻关系的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两种情形,笔者认为在立法时对这两种情形应加以区别对待。因为,首先,如果在夫妻因感情不合而分居,进行离婚诉讼等非正常状态下,将一方或双方所得的财产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既缺乏理论依据也有悖于公平合理原则和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因此,对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不应仅以夫妻关系是否存在的形式为标准,还应以夫妻双方是否正确履行权利义务为标准;其次,在夫妻关系非正常状态下,夫妻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收益权以及夫妻间的家事代理权必定会有所变化,如果立法无视该变化仍然视其为正常状态下的夫妻财产关系,则必定是违背财产所有权人的意愿的;最后,婚姻法虽将夫妻关系非正常状态下的财产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在审判实践中,主张权利一方却常常因受举证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实现权利,不益于夫妻财产纠纷的解决。针对我国婚姻法无夫妻关系非正常状态下的夫妻财产制度规定,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婚姻法修订上首先应承认夫妻关系非正常状态的存在,并建立相应制度即非常法定财产制。我国非常法定财产制的建立可以从下述三方面设置:第一,适用方式为诉讼,即由法院依法或当事人申请而适用;第二,包括当然的非常法定财产制和宣告的非常法定财产制两种情形,即法院在法定事由出现时可以不依当事人申请而直接适用的情形和在法定事由出现时必须经当事人申请方可宣告适用的情形;第三,关键在于规范适用该制度的法定情形,而因各国立法的不同,该制度适用的法定情形也有所差别。瑞士民法典第185189条规定了当然的非常法定财产制和宣告的非常法定财产制两种,而且对各自适用的法定事由分别做了规定,较为完备。我国非常法定财产制的法定适用情形应在借鉴别国立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立法情况而定。以下九种情形可以作为法院当然或宣告适用非常法定财产制的法定事由:夫妻感情不合连续分居满一年的;夫妻一方受对方虐待、遗弃的;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足清偿个人债务的;夫妻一方拒不履行抚养、扶养义务的;夫妻一方未经他方同意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或共同管理的财产的;夫妻一方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夫妻一方基于正当理由处分个人财产或共同财产而遭另一方无理干涉或拒绝的;夫妻一方有有其他严重违反婚姻义务行为的;夫妻一方受破产宣告,另一方的合法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宣告改用分别财产制。5另外,离婚诉讼应为法院当然适用非常法定财产制的法定情形,且在离婚诉讼中依职权宣告将诉讼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所得改行分别财产制。最后,还应严格限制请求适用非常法定财产制的申请人范围,一般情况下申请人应仅限定为夫或妻一方,只在特殊情况下,如夫或妻一方受破产宣告时,另一方的合法债权人才有资格请求人民法院宣告改用分别财产制,其他人无权向人民法院提出宣告请求。2确立知识产权期待利益的夫妻共同财产属性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将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中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知识产权的收益解释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理论界对此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就其知识产权尚未与他人订立使用合同,该项知识产权的经济利益只是一种期待利益,知识产权中的获得报酬权也只是期待权,该项财产权利不能归夫妻共有;如作为知识产权人的夫妻一方已经与他人订立了使用合同,无论知识产权人是否已经实际得到了报酬,都应属夫妻共同财产之列,归夫妻共有。”6 据此说,司法解释中的“知识产权的收益”不包括知识产权的期待利益,这样,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知识产权的收益实际上就大大减少了。而现实生活中,受“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属于公领域、女人属于私领域”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家庭中尽家务劳动义务较多的往往是女方,一旦离婚,如果没有可分割的共同财产,而一方婚内取得的知识产权之期待利益又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这实际上是对婚姻关系另一方(往往是女方)家务劳动价值的剥削,对女性是有失公平的,也不符合婚姻制度中男女平等这一基本原则。7对此,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知识产权的取得离不开另一方的支持,进行研究的投入往往包含了大量的夫妻财产,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项知识产权的取得是夫妻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849-50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司法解释中,应将除夫妻另有约定外,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形成的知识产权所得经济利益,包括既得利益和期待利益都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离婚时应由夫妻双方平等分割,并且把无形财产中的人身权、财产权和期待权分别考虑,各自规定,由获益的一方对牺牲的一方给予经济帮助以充分照顾牺牲一方的合法权益。这才符合公平原则,真正实现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的权利平等。(三)个人特有财产制的完善1根据民法添附原理对婚前财产的婚后管理及使用重新定性婚姻法司法解释对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一款“一方的婚前财产”仅作了“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解释,而对婚前财产经过婚后的管理和使用的性质变化问题未作任何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是指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笔者认为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在婚后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修缮、共同投入了新财产或劳务,这就必然产生相关费用,在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下这一相关费用也必然由夫妻共同财产承担,在上述情况下如果仍将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认定为个人特有的财产,作为婚姻当事人的另一方将无法享受该项财产增值部分的合法利益,这显然违背了民法的公平合理原则和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按照民法的添附理论,非财产所有人的一方对他方的原财产投入了一定的财产或投入了一定的劳务,从而使原财产与他方投入的财产发生混合或附合,形成一种不能分离的新财产,或一方投入劳务,对另一方的原财产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使另一方的原财产成为具有比原先更高价值的新财产。那么,投入一定财产和劳务的一方有权要求与原财产的所有人分享新财产中的合理利益。872-73将之运用到夫妻财产关系上加以解释,就夫妻婚前一方的个人财产而言,如果婚后夫妻双方对该项财产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修缮、共同投入了新财产或劳务,从而使该项财产增值的,那么夫妻另一方有权主张对该项财产增值部分享有权利和利益。据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婚姻法再次修订时,应将民法的添附理论引入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的相关立法中。例如可以这样规定:“夫妻一方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婚后由夫妻双方共同管理、修缮、经营、并使该财产增值的,增值部分可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2“一方专用生活物品”的界定根据现行婚姻法立法,婚姻法第十八条第四款中的“一方专用生活物品”在现实生活以及司法实践中无法界定,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个人专用生活用品的价值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摩托车、轿车等高档生活用品。为此,人们概念中过去作为生产工具出现的轿车、摩托车等已经自然而然地转变为生活用品,并逐渐成为夫或妻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另一方面,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不一样,象上面提到的轿车、摩托车等对一部分家庭来讲,它们在家庭财产中所占的份额可能很小,而对另一部分家庭来讲,它们在家庭财产中所占的份额则可能很大。因此,如果婚姻法不对专用生活用品的价值、专用生活用品在家庭财产中所占份额的比例及生产用品与生活用品之间做出科学界定,必将损害婚姻当事人一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增加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中的难度。笔者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抓紧制订这方面的司法解释,以对相关立法加以完善,便于司法实践中对该问题的解决。3夫妻个人财产处分权的法定限制制度“夫妻财产制系规律婚姻共同生活中,夫妻彼此间之财产关系,即夫妻于结婚前原有之财产,及婚姻中所取得之财产,在共同生活中,应如何为经济上的统治”。 9创制夫妻财产制是由夫妻财产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夫妻的共同关系,远超过物权法上的公共共有及债法上的合伙关系。故拟以普通债法或物权法上的法律关系,规律以身份为基础的夫妻财产关系则嫌不足,所以法律特设夫妻财产制,以为婚姻共同生活中财产关系的基准”。9 分别财产制和共同财产制是夫妻财产制的两种基本形态,依据分别财产制,“夫的财产、妻的财产,在婚后各保持其所有权”,依据动产及所得共同制和所得共同制,“夫妻对于部分财产仍然各自保有所有权”。10329“权利都是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的,那么任何权利均应受到法律的限制。”11“原则上没有权利是不受到某种限制的”,12所有权也是如此,“所有权之积极权能与消极权能均须受法令限制,法令对所有权之限制种类繁多,分私法上之限制及公法上之限制。私法上之限制既散见在民法总则、物权法、债权法等财产法中,也散见在亲属法、继承法等身份法之中”。13德国、瑞士、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或地区基于夫妻身份依法对夫妻个人财产处分权予以限制的相关立法即是其中之一。德国民法典的夫妻个人财产处分权的法定限制制度包括对全部财产之处分权的限制,对家庭用具之处分权的限制,他方配偶的固定权利三部分;瑞士新民法的夫妻个人财产处分权的法定限制制度包括对婚姻住所之处分权的限制,对一定价值的财产之处分权的限制两部分。14目前,我国尚无明确的基于夫妻身份对夫妻个人财产处分权的法定限制制度,笔者认为该制度的建立对我国婚姻家庭生活有着三方面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保护不享有所有权的一方及子女使用住房的安全需要,根据我国婚姻法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如果夫妻婚后所用的住房是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那么该住房即为个人财产,享有该住房所有权的夫妻一方有权自行处分该住房,这就对不享有所有权的夫妻另一方及其子女的居住安全利益构成威胁。第二,有利于保护不享有所有权的一方及子女使用“生活资料”的安全需要,如果婚后所用的“生活资料” 是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那么享有该“生活资料”所有权的夫妻一方有权对之自行处分,而这也将对不享有所有权的夫妻另一方及其子女使用该“生活资料”的安全构成威胁。第三,有利于保护家庭生活费用的安全需要,我国的法定夫妻财产制是共同财产制,其基本特征是“配偶双方之财产全部或一部为共有,以其财产所生之利益,充作婚姻生活之费用”。 10327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依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十七条第二项之反对解释和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之规定,享有所有权的夫妻一方有权处分自己的储蓄、文物、生产资料及其他合法财产。于是,享有所有权的夫妻另一方及其子女的家庭生活费用的安全将受到威胁。从上述三方面的安全需要出发,参考德国、瑞士、法国、英国、美国等国的相关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建立我国的夫妻个人财产处分权的法定限制制度。我国基于夫妻身份对夫妻个人财产处分权的法定限制制度的具体构想如下:将限制制度规定于婚姻的普通效力中;夫妻一方出售、抵押自己所有的住房应当征得对方的同意;夫妻一方出售、质押家庭生活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