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WEB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WEB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WEB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WEB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WEB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专科 _计算机网络_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题 目:基于web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姓 名: 张文斯 学 号: 专 业: 计算机网络 入学时间: 2008年(秋) 指导教师及职称: 蔡祖科 讲师 所在电大: 阳江市广播电视大学 2010 年 10 月 31 日基于web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 要飞速发展的科技社会要求人们掌握最新科技最前沿的知识,书籍作为人们获取并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图书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本文首先对本课题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阐述,继而明确了完成本毕业设计的目的与意义。本文先对本系统要求开发语言工具做了简明的概述,然后作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思路的构想,接着构架系统总体规划,包括对各个功能模块功能的分析、各功能模块代码的实现和效果图的呈现,通过对数据库基本理论的分析和本系统数据库的关系图阐明了数据库的实现,最后是对程序测试的说明。本系统针对阳江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图书管理的工作特点,设计了登录界面、各种用户操作界面、读者对图书的借阅、归还、续借、查询以及管理员用户对图书的添加、修改、删除和对读者用户的查询、添加、删除等主要界面。使用此管理工具,管理人员可以摆脱手工管理图书馆工作的工作方式,通过计算机完成图书管理的主要业务,使管理工作灵活、方便,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使管理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关键词:科技社会;图书管理;管理工具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 requires people to master much knowledge about the new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book is the most popular way for people to obtain and increase knowledge. The library takes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peoples life. This dissertation firstly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and situation of this topic, and then grasps the meaning of this share of desig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job, I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tools required by the design. At the first begging, I analysis the requirement and then conceive how to implement, the next step, I design the system, including analysis the requirement of all modules,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ules by coding and the running interface. I indicate how to buil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ables in the database by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database. At last, it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programs test.This system designs interface to register, interfaces for all kinds of users, and interfaces for reader to borrow ,return, continue borrowing and query, also for librarian to add, modify, delete books from the library. Using this system, the manager can get away from hard work of the past way. This system will fulfill the main business of schools library management, making it becomes more flexible, convenient, making management to modernize more and more scientific, so it enhances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Book Management;Management Tool目 录1 引言11.1 课题背景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1.4 本论文内容安排22相关技术简介32.1 ASP简介32.2 用Asp开发Web数据库的优势32.3 ASP与数据库42.4 IIS服务52.5 Dreamweaver MX 2004开发工具62.6 B/S数据库访问模式72.7 ACCESS 2003 技术简介72.8 SQL语句简介82.8.1 SQL 语句介绍82.8.2 SQL的优点83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分析103.1 应用需求分析103.2 系统非功能需求113.3 设计思路及流程114 系统总体规划设计134.1 系统功能结构134.2 系统各功能模块具体分析134.2.1 图书查询134.2.2 借阅者登录144.2.3 图书借阅144.2.4 图书归还144.2.5 图书续借144.2.6 操作平台功能界面144.2.7 图书的修改、删除、添加功能154.3 数据库设计154.3.1 数据库技术简介154.3.2 数据库设计的特点154.3.3数据库需求分析164.3.4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164.3.5 数据字典174.4 系统各主要功能模块代码实现与效果图184.4.1 系统首页(index. asp)184.4.2 管理员用户登陆界面(adminlogin. asp)204.4.3 管理员操作平台界面(admin_alterinfo.asp)214.4.4 图书借阅界面(jieshu.asp)224.4.5 图书归还界面(huanshu.asp)244.4.6 图书查询界面(guest.asp)254.4.7 图书删改界面(guanliyuan.asp)254.4.8 查询用户界面(admin_searchuser.asp)265 系统测试28结 论29参考文献30致 谢311 引言1.1 课题背景图书是最丰富、最宝贵的信息源和知识源。记载和收集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它为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人类的进步,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图书的需求也就更为迫切。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行业都进入了信息化。对于传统的图书馆而言,也出现了许多的网上图书馆,方便了读者和管理人员。由于手工的图书管管理工作量大、任务多、服务局限性等等,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设计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图书管管理的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完善图书馆的各项功能。网上图书馆系统应该具有出借还子系统、查询子系统、电子图书下载子系统、留言板以及系统维护子系统等,这几个子系统包括了图书馆管理的主要业务工作,可以全面实现对图书馆的查询、借还、下载、留言等在线功能实现。考虑到图书馆各项业务当中的存在的具体问题系统为各个层次的用户在实际操作方面加强了方便性,在业务规则实现方面更加注重智能化,使用户在使用当中更轻松 ,在系统进入直接的只明途径,这样更加有助于全面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改善了书刊的科学管理及工作人员的管理,图书馆各类功能全面实现。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图书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同时大型图书馆用手工来查找图书信息或统计借阅信息既费时费力又非常容易出差错,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第一代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当时由于技术条件和需求的限制,用户非常少,它的出现为图书借阅的管理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即用计算机的高速度和自动化来代替手工的巨大工作量,用计算机的高准确性来避免手工的错误和误差。第二代的图书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计算机的普及性,还是计算机系统工具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都为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阶段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未能系统地考虑图书借阅的需求和理念。图书管理系统的革命性变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信息爆炸、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个人、单位、社会对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由于个人电脑的普及,数据库技术、客户/服务器技术,特别是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使得第三代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出现成为必然。第三代图书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从图书借阅管理的角度出发,用集中的数据库处理几乎所有与图书借阅相关的数据。友好的用户界面,强有力的报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的共享使得图书借阅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图书借阅规划和政策。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作为现代人类生活主要工具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现今,科技水平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作为今天使用最广的现代化工具正在成为未来社会的重要支柱。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图书馆工作,管理和服务平台发生的变化,图书馆已由传统的手工记录管理转变为计算机系统自动管理。读者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图书馆也是现代人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图书馆的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图书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因此要对读者资源,图书资源,借书信息进行管理。对于我的大学阳江广播电视大学,已经拥有的很好的图书管理系统,根据学校图书管理系统对我的启发,我自已设计了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其意义在于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测试,也在于想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为迈入社会做准备。1.4 本论文内容安排在第一章前言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实用与必要性。说明了本系统存在的价值。在第二章技术介绍部分,针对在该课题中涉及到的系统开发部分所要用到的技术,本章会作简单介绍。在第三章系统分析中,将对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做详细介绍。为系统的开发提出方向。在第四章系统设计部分,详细介绍系统数据库、页面、功能模块的设计。解决如何开发的问题。第五章是系统的测试部分,介绍测试情况与运行结果。第六章结论部分,对本次系统的成果做了简单总结并浅谈了自己的收获。2相关技术简介软件系统的开发是一个极其繁琐的过程。在开发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等一系列开发前准备工作。在确定了系统的方向后又要对系统的体系架构进行设计,对开发技术、开发语言、开发工具进行选择。对WEB系统的开发,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总体上也是遵循这些步骤的。本章对WEB系统开发常用的体系结构:三层技术架构,动态网页技术ASP,以及ASP语言等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进行简要介绍,作为开发前的准备。2.1 ASP简介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由Microsoft公司推出的支持Internet的动态服务器网页技术,在Internet风行的早期,WEB网页只是静态的图文组合,浏览者可以在网页上阅读信息,但无法做进一步的查询、发表意见或进行电子商务、在线交谈、问卷调查、预约订票、访客留言簿、讨论区、电子贺卡、E-mail自动回复、数据库管理等工作,这显然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为此,开始有不少公司提出动态网页的解决方案,所谓的“动态网页”指的是浏览器端和服务器端可以互动,也就是服务器端可以实时处理浏览器端的请求(request),然后将处理结果响应给浏览器端,而ASP便是微软用来建立动态网页的解决方案。由于它的功能强大,可以支持当前所有的浏览器,便于WEB数据库的开发,因而倍受推崇。同时ASP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其功能可以充分满足大多数开发者的需求,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Internet应用程序的发展。ASP是一种服务器端的指令环境,用来建立并执行交互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你可以使用ASP来结合服务器端指令、HTML网页及COM组件,换句话说,ASP程序包含“脚本语言程序(Scripting Language)”、“嵌入HTML(Embedded HTML)”、“COM组件调用”等3个部分,前者可由VBScript、Jscript(微软版的JavaScript)、Perl Script、Python、PEXX等程序语言编写而成。也正由于ASP程序可以嵌入HTML,因此,现有的HTML文件(扩展名为.htm)很快便可以转换成ASP程序(扩展名为.asp)。ASP程序只能在WEB服务器端执行,当浏览器向服务器要求运行ASP程序时,服务器会读取该程序,然后执行该程序并将结果转换为HTML文件,再将HTML文件传送给浏览器,待浏览器收到HTML文件后,便会将执行结果显示在浏览器上。2.2 用Asp开发Web数据库的优势通用网关接口CGL和Microsoft Information应用程序接口ISAPI是开发交互式的WEB应用常用的两种接口方式,CGI是基于WEB服务器与数据库之间进行联系的服务器端进程,它可以完成对数据库的底层操作,客户通过Get/Post向WEB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服务器端的守护进程通过标准输入Stdin和环境变量将参数传送给指定的CGI程序,执行结果将以HTML格式返回给客户。对于大多数Internet应用程序,CGI为开发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CGI在性能方面却有很多缺陷。ASP很好地把HTML和脚本开发融合在一起,提高了编程的灵活性,降低了开发难度。ASP中的脚本在WEB服务器端运行,而不是传统的在客户浏览器中运行,这一措施使客户的浏览器无需担心服务器端的网页使用哪种脚本,ASP都会生成一个符合HTML标准的网页送回给客户端,ASP在性能方面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完全与HTML融合在一起、创建简单,不需要编译和链接,脚本可以在ASP环境下直接运行、面向对象,功能可以由ActiveX服务器构件扩展、由于脚本在服务器端执行,因此它几乎可以支持任何一种浏览器。 而ASP在性能和效率方面优于CGI、ISAPI,这主要源于它先进的体系结构,ASP直接建立于WEB服务器中,并且是作为WEB服务器的一个服务运行,支持多用户,多线程。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WEB服务器不能记忆客户浏览器过去曾发送过的请求信息,客户的每次请求都是独立的,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因而服务器的许多时间都花费在处理请求上,服务效率受到了影响。ASP拥有强有力的会话管理机制,它可以实现各请求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了效率。ASP在安全性方面也作了细心的考虑,包括:设定虚拟目录访问权限,用户身份检测,隐含脚本等措施。ASP支持多种脚本,比较常用的有VBScript和Jscript。WWW上很重要的应用是访问WEB数据库,用ASP访问WEB数据库时,必须使用ADO组件,ADO是ASP内置的ActiveX服务器组件(ActiveX Server Component),通过在WEB服务器上设置ODBC和OLEDB可连接多种数据库:如SYBASE、ORACLE、INFORMIX、SQL SERVER、ACCESS、VFP等,是对目前微软所支持的数据库进行操作的最有效和最简单直接的方法。2.3 ASP与数据库ASP是通过一组统称为ADO(ActiveX Data Objects)的对象模块来访问数据库,无论你采用的是Access,SQL Server,Visual FoxPro,Informix,Oracle,dBase或其他数据库,只要该数据库具有对应的ODBC或OLEDB驱动程序,ADO对象就能加以访问。要知道系统安装哪些DOBC或OLEDB驱动程序,Windows2000的用户可以打开“控制面板”,依序在“系统管理工具”,“ODBC数据源”上双击鼠标左键,而Windows98的用户可以在“控制面板”的“ODBC数据源”上双击鼠标左键。事实上,ASP提供了六个内建对象,供用户直接调用: Application对象:负责管理所有会话信息,可用来在指定的应用程序的所有用户之间共享信息。Session对象:存贮特定用户的会话信息,只被该用户访问,当用户在不同WEB页面跳转时,Session中的变量在用户整个会话过程中一直保存。Session对象需cookie支持。Request对象:从用户端取得信息传递给服务器,是ASP读取用户输入的主要方法。Response对象:服务器将输出内容发送到用户端。Server对象:提供对服务器有关方法和属性的访问。Object Context对象:IIS 4.0新增的对象,用来进行事务处理。此项功能需得到MTS(Microsoft Transaction Server)管理的支持。Ad Rotator组件:用来按指定计划在同一页上自动轮换显示广告,用于WWW上日益重要的广告服务。Browser Capabilities组件:确定访问WEB站点的用户浏览器的功能数据,包括类型、性能、版本等。Database Access组件:提供ADO (ActiveX Data Objects)来访问支持ODBC的数据库。File Access组件:提供对服务器端文件的读写功能。Content Linking组件:生成WEB页内容列表,并将各页顺序连接,用于制作导航条。此外,还可安装Myinfo、Counters、Content Rotator、Page Count等组件,用户也可自行编制Active组件,以提高系统的实用性。2.4 IIS服务IIS是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的缩写,它是微软公司主推的服务器,最新的版本是Windows2000里面包含的IIS 5.0,IIS与Window NT Server完全集成在一起,因而用户能够利用Windows NT Server和NTFS(NT File System,NT的文件系统)内置的安全特性,建立强大,灵活而安全的Internet和Intranet站点。 IIS支持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以及SMTP协议,通过使用CGI和ISAPI,IIS可以得到高度的扩展。IIS支持与语言无关的脚本编写和组件,通过IIS,就可以开发新一代动态的,富有魅力的Web站点。IIS不需要开学习新的脚本语言或者编译应用程序,IIS完全支持VBScript,JScript开发软件以及Java,它也支持CGI和WinCGI,以及ISAPI扩展和过滤器。IIS支持服务器应用的Microsoft BackOffice系列,Microsoft BackOffice系列包括以下内容: 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客户/服务器通讯和群组软件; Microsoft Proxy Server 代理服务器;用于连接IBM企业网络的Microsoft SNA Server;用于集中管理分布式系统的Microsoft Systems Management Server; Microsoft Commercial Internet System(MCIS)。IIS的设计目的是建立一套集成的服务器服务,用以支持HTTP,FTP和SMTP,它能够提供快速且集成了现有产品,同时可扩展的Internet服务器。IIS相应性极高,同时系统资源的消耗也是最少,IIS的安装,管理和配置都相当简单,这是因为IIS与Windows NT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紧密的集成在一起,另外,IIS还使用与Windows NT Server相同的SAM(Security Accounts Manager,安全性账号管理器),对于管理员来说,IIS使用诸如Performance Monitor和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之类的NT已有管理工具。IIS支持ISAPI,使用ISAPI可以扩展服务器功能,而使用ISAPI过滤器可以预先处理和事后处理储存在IIS上的数据。用于32位Windows应用程序的Internet扩展可以把FTP,SMTP和HTTP协议置于容易使用且任务集中的界面中,这些界面将Internet应用程序的使用大大简化,IIS也支持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多用于Internet邮件扩展),它可以为Internet应用程序的访问提供一个简单的注册项。 IIS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支持ASP。IIS 3.0版本以后引入了ASP,可以很容易的张贴动态内容和开发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对于诸如VBScript,JScript开发软件,或者由Visual Basic,Java,Visual C+开发系统,以及现有的CGI和WinCGI脚本开发的应用程序,IIS都提供强大的本地支持。2.5 Dreamweaver MX 2004开发工具Dreamweaver MX 2004 是一款专业的 HTML 编辑器,用于对 Web 站点、Web 页和 Web 应用程序进行设计、编码和开发。无论是喜欢直接编写 HTML 代码的驾驭感还是偏爱在可视化编辑环境中工作,Dreamweaver 都可以提供帮助良多的工具,丰富Web 创作体验。Dreamweaver是Macromedia公司的出品的一款所见即所得的网页编辑工具。与 FrontPage不同,Deamweaver采用的是Mac机浮动面版的设计风格,Dreamweaver的直观性与高效性是Frontpage所无法比拟的。Dreamweaver提供代码输入提示功能,可以不必去记大量的标签,方法和函数,只要对它们有一定印象,即可根据提示写出完整的代码。对于网页设计中常用的代码,Dreamweaver提供了现成的模块,插入即可。而这些往往是很困扰开发者的烦琐操作,如:布局,框架,表格,表单等。Dreamweaver具有建立web站点和ftp站点的功能。能够和IIS很好的结合,免去了在使用IIS的过程中,需不断的输入地址的操作。Dreamweaver对于DHTML(动态网页)的支持特别好,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出很多眩目的互动页面特效。插件式的程序设计使得其功能可以无限的扩展。Dreamweaver几乎支持现有的网页开发技术,如:ASP VBSCRIPT,ASP JAVASCRIPT,ASP.NET VB,ASP.NET C#,JSP等。Dreamweaver与Flash、Firework 并称为 Macromedia的网页制作三剑客,由于是同一公司的产品,因而在功能上有着一个非常紧密的结合。因此,Dreamweaver非常适合开发动态网页。当然Dreamweaver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它站用的系统资源较多,运行时速度较慢,因此适合开发大型的网页,当只需要对网页进行一些调试时很不较方便。2.6 B/S数据库访问模式B/S结构是真正的三层结构,它以访问WEB数据库为中心,HTTP为传输协议,客户端通过浏览器(Browser)访问WEB服务器和与其相连的后台数据库,我们称之为B/S(Browser/Server)模式。第一层是客户端即浏览器,主要完成客户和后台的交互及最终查询结果的输出功能。在客户端向指定的Web服务器提出服务器请求,Web服务器用HTTP协议把所需文件资料传给用户,客户端接受并显示在WWW浏览器上;第二层Web服务器是功能层,完成客户的应用功能,即Web服务器接受客户请求,并与后台数据库连接,进行申请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返回Web服务器,再传至客户端;第三层数据库服务器是数据层。数据库服务器应客户请求独立地进行各种处理。与传统的C/S模式相比,B/S结构把处理功能全部移植到了服务器端,用户的请求通过浏览器发出,无论是使用和数据库维护上都比传统模式更加经济方便。而且使维护任务层次化:管理员负责服务器硬件日常管理和维护,系统维护人员负责后台数据库数据更新维护。由以上的比较分析可知,三层结构也可以理解为增加WEB服务器的C/S模式。采用B/S模式,突破传统的文件共享模式,为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借助ASP的WEB应用程序,用户通过Browser软件连接后台数据库并完成做操作,使本网络考试系统的更新数据的方式为动态。2.7 ACCESS 2003 技术简介Access2003 就是关系数据库开发工具,数据库能汇集各种信息以供查询、存储和检索。那么什么叫数据库呢?数据库(Database)是由一些有意义和有关系的数据(data)所组合而成。一个数据库中,包含了许多条记录(Record),而每条记录是由多个字段(Field)所组成,不同的字段存放这不同的数据。所以数据库的严格定义是一组相关记录的集合,而字段则是最基本的数据项,也是数据库中最小的单位。在计算机中用来帮我们管理数据库的系统,我们称之为数据库管理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架构在一个或多个数据库之上,并针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运用。 Access 的优点在于它能使用数据表示图或自定义窗体收集信息,数据表示图提供了一种类似于 Excel 的电子表格,可以使数据库一目了然。另外,Access 允许创建自定义报表用于打印或输出数据库中的信息。Access也提供了数据存储库,可以使用桌面数据库文件把数据库文件置于网络文件服务器,与其他网络用户共享数据库。如上所述,Access 作为关系数据库开发具备了许多优点,可以在一个数据包中同时拥有桌面数据库的便利和关系数据库的强大功能。2.8 SQL语句简介2.8.1 SQL 语句介绍SQL全称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包含4个部分:(1)数据查询语言DQL-Data Query Language SELECT。(2)数据操纵语言DQ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INSERT, UPDATE, DELETE。 (3)数据定义语言DQ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CREATE, ALTER, DROP。(4)数据控制语言DQL-Data Control Language COMMIT WORK, ROLLBACK WORK。2.8.2 SQL的优点 (1)非过程化语言。(2)统一的语言。SQL为许多任务提供了命令,包括:查询数据、数据更新、在表中插入记录、在表中修改记录、在表中删除记录、建立、修改和删除数据对象、控制对数据和数据对象的存取 、保证数据库一致性和完整性 、以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上述各类操作提供单独的语言,而SQL将全部任务统一在一种语言中。(3)是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由于所有主要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支持SQL语言,用户可将使用SQL的技能从一个RDBMS转到另一个。所有用SQL编写的程序都是可以移植的。SQL是大多数关系型数据库用做查询语言的语言。它是可以移植的,并且容易学习使用,但是所有SQL语句都必须由数据库服务器独立地执行。这就意味着客户端应用必须把每条查询发送到数据库服务器,等待它处理这个查询,接收结果,做一些运算,然后给服务器发送另外一条查询。所有这些东西都会产生进程间通讯,并且如果客户端在另外一台机器上甚至还会导致网络开销。3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分析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通常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编码、系统测试等步骤。系统需求分析主要回答系统“需要做什么”的问题,从而为系统的开发提供方向。本章以系统要达到的目标和系统功能要求出发,揭示了本系统应具有的功能需求,为系统的设计打下基础。3.1 应用需求分析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两方面的需求,这两个方面分别是图书借阅者和图书馆管理人员。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查询图书馆库中现有的图书、个人借阅情况及个人信息的修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功能,包括对图书借阅者的借书、还书、续借、查询、以及对图书的添加、修改、删除和对用户资料的查询、添加、删除、修改,还要对系统及时的查看更新。图书借阅者可通过输入学号及密码登陆系统,直接查询图书馆图书情况和本人借书情况,如果图书借阅者根据本人借书证号的变更,还可以进行新用户注册。一般情况下,图书借阅者只应该查询图书馆内藏书,本人的借书情况及个人信息,而且必须要通过本人用户名及密码的验证,所以这一点就满足了图书借阅者的要求,还保护了图书借阅者的个人隐私,体现了保密性。图书管理人员功能最大,管理员必须通过管理员帐号和管理员密码登陆管理员操作平台。其功能实现对图书信息、借阅者信息、总体借阅情况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图书馆管理员可以实现对图书的查询、添加、删除、修改,对图书借阅者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对图书借阅者对图书的借阅功能、换书功能、续借功能、查询功能的实现。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该管理系统要实现以下目标。1) 模块要全部用B/S系统开发,用户无需在本地机器安装软件,就可通过浏览器登录系统进行操作。2) 模块采用ASP开发,具有完全的开放性,可以运行在任何支持ASP标准的服务器上,非常方便以后的维护和系统升级。3) 只要系统允许,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办公,包括出差在外地都可以使用该系统。4) 模块维护费用很低,所有的维护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外地管理员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上网即可进行维护和升级,这对人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相当可观的。5) 模块采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分离的方式,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因此得到很大提高。6) 系统界面合理,使用方便,易操作。3.2 系统非功能需求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通常是指系统的安全性、健壮性、可移植性等方面。而之中又以安全性为主。保障系统安全性,首先要保证数据库的安全。为防止数据库信息被恶意修改,需要对系统的数据库做严格的权限控制,只允许特定的系统用户访问和修改数据库。在本系统中,对系统的各类用户进行了不同的权限划分。网站访客除了获取产品信息外没有任何权限,所以没有涉及到数据库的“写”操作。 本系统为基于WEB的图书管理系统统是为了满足网络服务应用而生的,所以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速度快,成本低(High speed, low cost); 、图书的查阅不受地域的限制; 、学生可通过多种方法查询到图书信息; 、能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3.3 设计思路及流程经过对所作课题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分析,根据站点主题和内容要求在草稿纸上画出比较合理的框架结构,设计好数据库。在PhotoShop里开始实现草稿纸上的框架,加上色彩、素材图片等等,然后再对整体加以美化。将切成片的网页用Dreamweaver打开,进行一些小调整,添加表格,利用表格对内容进行精确的排版。内容添加到预先想好的位置后,就可以在相应位置添加ASP代码编写功能模块,连接数据库,在IIS上全面检验该站点,找出错误并改正。系统设计前思路流程如图1所示。系统设计前先画好页面框架设计好数据库写好总共要编写的页面设计数据库在photoshop里画出框架图形编写ASP功能代码把框架图形用photoshop切片将切片导入DreamWeaver在DreamWeaver里整理网页在DreamWeaver加入ASP图1系统设计前思路流程图4 系统总体规划设计经过前面系统需求分析,明确了系统的开发任务和目标。按照规划所制定的技术路线和计划目标,进行系统设计,规划系统实现功能。本章探讨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和页面设计等问题,为系统的开发做最后的准备。4.1 系统功能结构管理员用户操作管理图书管理用户管理图书借阅图书查询图书修改图书归还图书续借图书添加图书删除查询用户添加用户删除用户图2 系统功能结构图4.2 系统各功能模块具体分析4.2.1 图书查询在本系统中,任何人都有权限使用查询功能,不做任何限制。由于实现的查询功能有多种,如按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单价、图书类型等字段进行完全体配查找。4.2.2 借阅者登录当借阅者正确登录到系统后,此功能将被激活,使用户能查看到自身的借阅情况。在这里跟据借阅者的不同要求实现借阅情况的查询,有检查所有的借阅情部、某本书的借阅情况和根据图书书号及借阅者学号来查询。4.2.3图书借阅在这个功能中,工作人员输入借阅者的借阅证号和所要借阅的图书的图书编号,然后点击确认按钮就可进行图书借阅。考虑到实际中可能会出现只知图书编号而不知图书名的情况,在此界面下只需要输入图书编号便可以查找到该图书,并实行图书借阅。在借阅完成后会显示借阅成功和借阅失败的提示。4.2.4图书归还在此功能中,工作人员根据借阅者的学号和归还的图书书号进行图书的归还工作。并且根据现实中可能会出现的只知图书编号而不知图书名的归还情况,所以加入了按图书编号及学号进行归还的功能。归还完成后,同样会显示图书归还成功和归还失败的提示。4.2.5图书续借此功能非常简单,是管理员用户通过借阅者用户的学号查出该用户最新的借书情况,然后确认续借。4.2.6操作平台功能界面在图书馆管理员用户操作平台界面上,显示出了管理员用户对图书和借阅者用户操作修改的功能模块,包括了管理员用户对图书的查询,对借阅者用户图书的借阅、归还、续借,对图书的修改、删除、添加和对借阅者用户资料的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等等。4.2.7图书的修改、删除、添加功能在此三大功能中能对图书进行修改、删除、添加。图书的修改是根据图书号,然后由管理员输入新的需要修改的项目名称进行修改。删除用户是根据图书书号、书名、出版社、图书类型等对图书资料进行删除。而添加图书是通过管理员用户输入需要添加的图书及相关图书资料,然后确认添加即可。这样达到管理员用户对图书书籍的操作管理。4.3 数据库设计4.3.1 数据库技术简介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软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IBM公司推出的IMS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从开始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管理阶段。Access是Office系列软件中用来专门管理数据库的应用软件。所谓数据库是指经过组织的、关于特定主题或对象的信息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分为两类:文件管理系统和关系型管理系统。Access应用程序就是一种功能强大且使用方便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也称关系型数据库管理软件。它可运行于各种Microsoft Windows系统环境中,由于它继承了Windows的特性,不仅易于使用,而且界面友好,如今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Access使用标准的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作为它的数据库语言,从而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通用性,使其成为一个功能强大而且易于使用的桌面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生成器。4.3.2 数据库设计的特点数据库设计既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项目。有人讲“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础数据”是数据库建设的基本规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技术与管理的界面(称之为“干件”)十分重要,数据库建设是硬件、软件和干件的结合,这是数据库设计的特点之一。数据库设计应该和应用系统设计相结合,也就是说,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把结构(数据)设计和行为(处理)设计密切结合起来。这是数据库设计的特点之二。传统软件工程忽视对应用中数据语义的分析和抽象。例如结构化设计和逐步求精的方法着重于处理过程的特性,只要有可能就尽量推迟数据结构设计的决策。这种方法显然对于数据库应用系统是不妥的,数据库模式是各应用程序共享的结构,是稳定的、永久的,不像以文件系统为基础的系统。数据库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中各个处理过程的性能和质量。4.3.3数据库需求分析本系统采用Access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