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 教育技术学 学号: 1911120107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人文科学) 题 目: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院(系、部): 教育学院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职 称 副教授 2016年 6月 5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资料目录 1.学术声明11 页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18页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12 页4.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4 页5.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11 页6.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11 页7.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汇总表12 页8.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13 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院(系、部)名 称 : 教育学院 专 业 名 称: 教育技术学 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2016年5月28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学 术 声 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人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摘 要摘 要微课代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发展趋势,它是指在一定时限内,明确教学目标,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动画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表现和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或知识点的教学过程1。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半结构化和良好交互等特征优势使其备受广大在线学习者和教学者的青睐,为知识的呈现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微课而言,微课程更具系统化,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度更加紧密。本文基于对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专题的知识结构、该课程的教学实际需求以及相关的微课程的对比与分析,提出了设计和开发该微课程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该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开发的技术实现以及设计原则和策略等。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设计了工具、图层、通道、路径、滤镜、蒙版、色彩、综合8个专题,涵盖了课程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关键技术点。期望学习者通过微课程的学习,能够在掌握及应用图像处理技能的同时,最终能够实践系统思考的方法,学会通过比较和归纳研究方法的运用实例,养成元认知的学习习惯,强化基于网络学习的能力。关键词:微课;微课程;图像处理技术全套设计加扣3012250582 AbstractMicro class represents a new way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trend. It means that within a certain time limit, clear teaching objectives, through video, audio, text, pictures, animation in one or more forms of performance and focus on a problem or knowledge point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Dapper, highlight the theme, semi-structured and good interactive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of the highly the majority of onlin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favor, knowledge presentation provides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Compared with the micro class, the micro curriculum is more systematic, and becoming more closely with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Photoshop computer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the course of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teaching and related micro Curriculum, I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 course necessity, detailing the micro course teaching design,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s well as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e Photoshop computer image treatment technique micro course design in the layers, channels, paths, filters, masks, and color, comprehensive 8 topics, it covers the heavy and difficult points as well as the key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course. Through the micro course of study, learners can master and apply image processing skills. In addition, learners can be able to get methods of the system in the end. Learning to use the comparative and inductive research methods by examples, forming the learning habit of Meta cognition, and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web-based learning.Keywords: Micro-class; Micro-course;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III目 录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一、绪论2(一)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概述2(二)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相关现状2(三)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意义3二、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的教学设计3(一)学习者特征分析3(二)教学目标分析4(三)教学内容组织4(四)学习活动设计5(五)教学策略选择51.支架式教学策略52.抛锚式教学策略6(六)微课程教学资源设计原则6(七)教学评价设计6三、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的开发7(一)微课程开发工具的选择7(二)微课程核心典型专题微视频的设计与开发71.工具专题72.图层专题83.通道专题94.路径专题95.滤镜专题106.蒙版专题107.色彩专题108.综合专题11四、课程专题教学实践的评价12总结12参考文献13III致谢14IV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设计一、绪论(一)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概述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课程类型中属于平面类课程。该课程在本专业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属于计算机辅助软件。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辅助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制作网站、网页设计过程中,对网页主板面设计、图像设计和图像处理,增强网页感染力,提升网站设计水平及使用率2。同时,该软件已成为电脑美术中不可或缺的图像设计软件,在商业设计、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行业中广泛应用,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拓宽了空间3。(二)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相关现状目前国内外高校对于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教师还是这门课程作为一款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来看,主要讲授其工具的使用,结果是学生对软件的用法很熟,却做不出自己的东西来。教学方法单一、学习资源匮乏、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这些问题仍有待解决。在网络上搜索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教程,形形色色的网络资源并不少见,资源质量参差不齐,且以网络课件和视频为载体的居多,其中我要自学网中平面设计模块里对Photoshop CS5有系统的视频教程,但是其适用对象有所限制,主要针对的是平面设计人员,许多非计算机专业非平面设计但对Photoshop有实际需求人员,例如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在利用网络教程进行自主学习时容易出现诸多问题。除了适用对象范围小,学员还容易受到学习条件的限制,许多相关网络资源并不是完全免费。学习者在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后继的教程观看条件限制而极大地消磨了学习的积极性。像勤学网里的平面教程就是全程收费,且其费用并不便宜。很多可以直接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到的相关免费资源,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画面清晰度低、音质效果差、广告的植入等。综合所找的相关网络教程内容以及实际课堂教学效果来看,目前关于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在慢慢减退;第二,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点、案例,学生都能听明白,可是在实际操作时,却因为记不清个别步骤而无法完成;第三,许多网络教程画面清晰度低、音质效果差、讲解内容枯燥等诸多问题,容易让学习者产生视觉疲劳;第四,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审美能力和创意等方面的欠缺,导致作品缺乏美感4;第五,通过课程学习,很多学生基本上能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但在应用技术解决实际图像处理中的问题时仍存在许多困难。总体来看,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网络教学,在进行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这门课程的过程中,由于学习者人群的多样性以及教学者对课程、教学设计把握不到位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并促进他们有效学习,导致学习效果并不显著。(三)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意义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如雨后春笋般经过开发被应用到计算机领域,Photoshop软件因为其强大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在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及数码照片处理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地应用。然而,由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原因对Photoshop图像处理技能有实际需求而又非计算机专业或对计算机及Photoshop软件所学甚少的人仍不在少数。在此情况下,设计开发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大学习环境要素相结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将课程的核心技术划分专题并通过案例进行巩固迁移,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学习者在掌握及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技能的同时,最终能够实践系统思考的方法,学会通过比较和归纳研究方法的运用实例,养成元认知的学习习惯,强化基于网络学习的能力,向着成为一个真正的会学习的数字时代的居民迈进。二、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一)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是教学的四要素之一,学习者的特征是指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一定知识与技能基础,及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5。此外,还包括学习者对专题内容学习而产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特点。不同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一般特征、知识储备、认知结构变量,学习目的和学习需求都不尽相同,因此对学习者的分析对整个微课程的有效实施非常重要。本微课程主要面向有一定计算机操控基础和软件使用能力,对Photoshop图像处理有需求及感兴趣的学习者,其一般学习特征、认知能力、学习背景都不同,因此本微课程特别强调了知识内容及操作的通俗性、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协作方式的设计,以满足大众学习者对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的学习需求。此外,对于学习者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绝大多数以移动手机为主,而微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注册微博,不论是笔记本还是手机、Ipad等终端设备,都能方便快捷地使用微博,且微博的使用也比较简单,容易上手,新手也不必对使用方面有所顾虑。加上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具有短小精悍碎片化、广播式发布、交互方式多样、移动式等特点。微博的这些特点与微课程在集成性、推广性、互动性、碎片化以及人人参与等五个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耦合性,这五个方面的耦合决定了微博作为微课程开发平台的可行性。因此,本微课资源最终选择在新浪微博平台进行发布,利于传播和分享,方便管理和交流。(二)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能够对教学活动起引导作用,可以检测学习效果,是学习者在网络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标准。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的目标是:第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掌握Photoshop基本操作,熟练应用工具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第二,学习者最终能够实践系统思考的方法,学会通过比较和归纳研究方法的运用实例,养成元认知的学习习惯,强化基于网络学习的能力。第三,通过课程的学习,使教师对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设计有所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技能迁移能力,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三)教学内容组织Photoshop图像处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与课程的核心软件Photoshop 的操作应用性质等因素息息相关。综合以往对与平面设计的课堂体验以及同学的学习效果反应,对于此类侧重应用方面的课程,教学者对课程内容的设计如果只是单独对软件的基本功能、基本操作的讲解或者只是结合各种案例进行相关演示,学习者往往容易感觉到枯燥和杂乱。对于这门课程,内容和功能都比较多,例如软件界面各个模块、各类工具、选项命令等。许多内容过于细致化,有些知识点例如通道、路径,如果不对学习者进行相应的引导,学习者很难在理解概念知识的基础上而学到拓展应用等技术方面更为重点的内容。本微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根据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总结出课程的核心技术要点,将其分为8个专题:工具、图层、通道、路径、滤镜、蒙版、色彩、综合,涵盖了课程的教学重难点。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由易入难,由分离到综合,循序渐进。具体内容如下:第一讲 工具箱概述。主要对工具栏进行结构分析、拓展工具的打开方法以及工具的快捷键的介绍,让学习者对工具栏有个整体的认知。第二讲 工具的使用。主要对选择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作用和特性的分析以及具体使用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启发学习者运用类似的方法对其他工具进行自主探究、比较和归纳。第三讲 图层样式。主要对软件预设的各种样式的应用、管理、图层样式的自定义以及将其添加在样式面板的方法的演示和指导。第四讲 通道抠像。主要讲解和演示利用通道建立选区的核心步骤:挑选通道、复制通道、调节色阶、载入选区,并讲解每一步的具体意义和目的。第五讲 路径描边。主要对矢量形状和文字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其路径描边如何实现进行相应的演示和讲解。第六讲 滤镜的应用。主要对滤镜属性的设置和调整作相应的讲解和说明。第七讲 图层蒙版。主要对图层蒙版的添加、作用以及黑白灰颜色的作用进行了演示和讲解。第八讲 色彩调整。主要讲解和演示如何通过色彩调整纠正偏色问题,核心内容是阴影、中间调及高光的含义和作用。第九讲 综合练习一。主要通过对PPT背景的制作对滤镜、锐化工具等进行综合运用。第十讲 综合练习二。主要通过对简历封面的制作对工具、图层样式等进行综合运用。第十一讲 综合练习三。主要通过名片设计案例的制作对路径、图层等技术的进行综合运用。(四)学习活动设计微课程的教学互动起着很大的作用,可以将其插入在教学活动的相应环节,也可以通过创建或利用实时互动学习社区,让学习者及时交流,分享信息,将个性化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微课程资源不仅仅是向学习者传输,在教学设计时应注重学习交流等交互,可以通过利用这种资源来创建。在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所建立微博平台及时交流、分享信息和反馈问题,通过这种互动的形式,教学者能够及时对课程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善课程质量,提高学习效果。(五)教学策略选择1.支架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设计是在进行自主性学习设计时,围绕先前所确定的学习内容,建立一个概念性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这种教学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方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层次的自主性学习策略的设计方法6。在以学为主的学习设计中,教师应为学生创建“有援”的学习环境,学习支架就是其中一个显著表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帮助时,教师能及时地给予支持,若没有必要时就可以拿掉支架。支架式教学策略由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步骤组成。在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中可以选择支架式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在利用通道抠图中,通过前几个专题的学习,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有魔棒、磁性套索等抠图方法,为了完成实践任务,学习者就需要在教学者的帮助下建立通道的相关知识理解。通过实践,学习者对抠图的方法形成了一个体系,同时对路径的功能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2.抛锚式教学策略 抛锚式教学策略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7。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它由创建情境、明确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步骤组成。 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中可以选择抛锚式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在课程综合专题的课后习题电子版证件照的设计与制作中,可以提示让学习者在自主学习前选择一个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比如照片打印工作室,且有客户在短时间内需要一张符合要求的电子版证件照,具体要求为照片细节清晰可见并且小于20K。在此情境下,明确目标是帮助这位客户在一定时间内制作符合要求的电子版证件照,学习者通过教学者提供的解决该问题的相关线索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最后教学者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效果评价。(六)微课程教学资源设计原则微课程教学资源的建构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微课程视频资源内容简洁性原则微课视频资源以“短”、“精”著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8。因此在进行微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时要符合简洁性原则。切入课题要迅速,讲授线索要鲜明,结尾要快捷干脆,做到详略得当,一针见血。第二,微课程视频资源之间遵循逻辑性原则:一个完整的作品包含众多知识点,在进行微课教学资源设计时,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进行分割,从而使系列微课之间保持一定的逻辑关系,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第三,微课程视频资源的实用性原则:微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应以实用为导向。所以在进行微课选题时,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或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能切实帮助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第四,微课程视频资源播放环境的多样性原则:为了配合时下流行的移动学习,能够让学习者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微课资源应兼容不同的播放环境,能适用于个人电脑、手机、IPAD等众多终端设备。(七)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9。网络学习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形成性评价指的是网络教学过程中的评价,通过它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更好地修正学习的方法。终结性评价是指对学习活动的总体评价,包括在学习一个单元或整个课程之后的总体评价10。如在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中,学习者在每个专题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应的习题对自己具体图像处理技能的把握和应用程度。整个学习内容学习完成后,学习者可以选择进行综合案例的制作,根据最终的制作程度和效果进行评价,这种形式的评价是对整门课程的总体评价,属于总结性评价。三、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的开发(一)微课程开发工具的选择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开发的主要工具是Camtasia Studio,主要辅助工具是Word、Premiere、Photoshop、PowerPoint、新浪微博等。Camtasia Studio,该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屏幕录像、视频的剪辑和编辑、视频菜单制作、视频剧场和视频播放功能等11。在微课程中,微视频的录制、字幕的添加等都通过Camtasia Studio来完成。Word,利用Word主要完成课程专题视频导学案的制作,帮助学习者在自主学习前对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以及学习目标的确定,辅助学习。Premiere,在Premiere中主要进行视频片头片尾的制作,以及背景音乐和特效音等的合成等。Photoshop,Photoshop既是本微课程的内容主体软件,也是开发的辅助软件。课程视频的录制通过Camtasia Studio Pro录制,同时在Photoshop中进行图像处理技术的讲解和演示。此外,也借助Photoshop制作和处理视频中所要用的相关图片素材。新浪微博, 可以对信息进行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具有多种交互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它与微课程具有很高的耦合性。因此,整个微课程资源最终在新浪微博上呈现,方便管理和交流。(二)微课程核心典型专题微视频的设计与开发本微课程主要面对学习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这门课的学生或有一定计算机操控基础和软件使用能力的自学者,他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工具、图层、通道、路径、滤镜、蒙版、色彩、综合。1.工具专题熟练掌握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是进行图像处理的基础和前提,在工具专题中设计了两节课的微视频:对工具箱的概述以及工具的使用。在第一讲中,通过讲授法和演示法对Photoshop CS6中的工具栏进行结构分析、拓展工具的打开方法以及工具的快捷键的介绍,引导学习者形成对工具栏的整体认知。第二讲在第一讲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工具:选择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作用和特性的分析以及具体使用方法的演示,能够让学习者从中受到启发,应用类似的方法对其他工具进行自主探究、比较和归纳,找出它们之前的共同属性或使用的相似性,从而能够在熟悉工具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具体工具如图1所示:图1 工具栏2.图层专题图层专题主要以图层样式为核心内容进行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对于图层面板、图层的基本操作等内容在该微视频中不作相应的讲解和演示,这一部分的内容属于基本知识,不具备太多的技术难点,学习者可以借助网络或相关的书籍进行相应的自主学习。在图层样式微视频中,对软件预设的各种样式的应用以及管理,如何将所需的样式替换或者追加在原有的样式后方、样式的删除等进行了讲解。此外,对图层样式的自定义并将其添加在样式面板的方法也有介绍。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结合实际需要,利用图层样式强大的效果制作功能,通过软件预设以及自定义的图层样式,简单快捷地给图像添加各种立体投影、质感以及光景效果等相应的图像特效。其中,学习者如果需要经常使用某一种或几种特殊的图层效果,就可以运用自定义创建一个包含所需效果的样式集合的方法,将其添加在样式面板中,这样在以后使用时,就能够直接在样式面板中进行调用,不需要每次都重新定义,提高了效率。在图层样式微视频中,对小鸟图形运用了不同的样式,如图2所示:图2 图层样式的应用3.通道专题通道是很多初学者理解和掌握上的难点,但是它具有很强的使用性。例如:利用通道可以建立精确的选区,实现对比较复杂的图像的抠取。在通道抠像微视频中,选取了一张比较典型的以椰子树为主体的海滩图片为素材,由于椰子树的树枝呈锯齿状,且整个主题与背景之间的颜色对比也比较不明显,如果想实现对这棵树的抠取,利用平常的选区工具,例如磁性套索、魔棒等,除了不仅工作量大以外,最终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由此,引入了利用通道建立选区的主题。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和演示,总结出利用通道建立选区的必需步骤是:挑选通道、复制通道、调节色阶、载入选区,并讲解每一步的具体意义和目的。通过学习,学习者最终能够掌握通道抠像的技巧,并将其巧妙地应用在实际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4.路径专题路径是用钢笔或其他矢量工具绘制的线条。在这一专题微视频的导入部分,明确的告知学习者,单纯的路径对于图像来说没有任何效果,需要将其加以应用才能对图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视频的主体内容是路径描边,利用路径建立选区,从而对选区进行描边,具体的描边内容可以是颜色、图案等。在路径描边微视频中,分别选取了矢量形状和文字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其路径描边如何实现进行了相应的演示和讲解。最后路径描边的一般步骤是:绘制矢量图形、利用路径创建选区、选择合适的画笔、执行路径描边命令。在微课程活动过程中,有几个比较小的细节需要提醒学习者。例如,在利用矢量工具绘制图形前,在矢量工具的对应属性栏中需要切换到路径按钮,而不是形状和像素;在对文字路径转化为选区前,一定要将文字进行栅格化处理。在使用Photoshop处理图像时,有许多类似这样的细节,虽然微小,可往往是这样的细节对全局有着很大的影响,需要特别注意。在微视频的的结尾部分,设计了一个小拓展:路径的其他应用,提示通过路径还可以建立矢量蒙版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分配学习。其中路径描边效果如图3所示:图3 路径描边5.滤镜专题滤镜是用来实现图像的各种特殊效果。在Photoshop软件中,滤镜根据效果和性质分成许多种类,但是其在操作时都是相类似的,从滤镜菜单中执行相应的命令即可。因此,在该专题的微视频中,通过对一张人像图片素材应用几种滤镜,对滤镜属性的设置和调整作相应的讲解和说明。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知道如何使用各类型的滤镜效果,学习者对各个滤镜的参数、效果感知的熟悉需通过自己不断练习。在此基础上,将滤镜与通道、图层等结合使用,才能将滤镜用的恰到好处,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不断提高图像处理技能。6.蒙版专题蒙版可以让人物和背景过渡得自然、柔和,不会有临界线让图片看上去显得生硬,它可分为图层蒙版、剪贴蒙版和矢量蒙版等。在这里选择图层蒙版进行微视频的设计与开发。在视频的导入部分,以提出任务的形式实现对两张图片素材的局部融合,并且要求自然柔和,不显生硬。通过演示平常的方法:降低不透明度或者改变混合模式,以效果来说明这些方法的不可行性,从而引出图层蒙版,让学习者在复习透明度和混合模式的同时,也明确图层蒙版的作用。在蒙版状态下,对黑白灰三种颜色作用的理解和把握是重点内容,课程进行到这一环节时,对黑色的隐藏作用、白色的保留作用、灰色的半透明通过具体的情景演示,让学习者看到实际效果,从而对每种颜色的作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7.色彩专题这一专题的微视频主要以纠正图像的偏色问题以及通过调整色彩达到自己想要的颜色分布为核心内容。视频的开头部分,以常遇到图像偏色的问题的为例,引入偏色问题选取一张偏色比较严重的风景图片为素材,使前后效果对比更加明显。视频中对图片的调色先后以色彩调整和曲线顺序进行,以色彩调整为主,对色彩调整面板作了相应介绍,着重讲解演示阴影、中间调及高光的表示意义和作用。阴影对应图像当中较暗区域,高光对应较亮区域,介于两者之间的则为中间调,对应图像的暗与亮综合区域。通过色彩调整对图像的明暗进行调整以后,再利用曲线调节整体的明亮度,最后完成对图像理想颜色的调整达到纠正偏色的效果。在视频结尾部分,设计了学习内容的拓展:尝试通过其他的调色工具纠正偏色或者调成自己想要的颜色分布效果。本微课视频中对素材图片纠正偏色前后对比,如图4所示:图4 色彩调整8.综合专题综合专题设计了三个实用案例,分别是:PPT背景的制作、简历封面的制作、名片的设计与制作,一个案例设计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名片设计案例:主要对路径、选区、图层等技术进行综合运用,使用钢笔工具绘制路径,将路径转化为选区,再通过渐变工具选择合适的颜色实现对选区渐变效果的填充。利用自定义形状工具绘制名片中的心形,对图像添加斜面和浮雕、投影以及图案叠加的图层样式,其中图案叠加所使用的图案需要新建一个宽和高都为1厘米、分辨率为72像素的Photoshop文档,在文档中进行图案的绘制,最后通过定义图案将其添加在库中,这样才能进行调用。此外,案例的选取源于实际生活中的需求,通过设计和制作,在顺应需求的同时能够将之前所学的分散知识点通过案例进行整合,巩固和提升学习者的综合运用能力。名片最终的效果如图5所示:图5 个性名片四、课程专题教学实践的评价根据对学习该微课程的小部分学习者人群(微博途径)的反馈来看,通过课程专题的学习,基本上能够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目标,把握和领悟到图像处理的核心技术操作要领,学会通过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对课程中没有讲解到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并能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同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将所学技术综合运用在图像处理过程中,达到自己的想要的效果,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当然,也有部分学习者反馈,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和全面,尤其体现在对专题设计这一部分,与所讲的知识点并列的其他技术没有设计相关视频的制作,例如在蒙版专题,只设计和制作了图层蒙版微视频,没有对矢量蒙版和剪贴蒙版设计视频,导致学习者在一些知识和技术上的空白,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应该对这一块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此外,应尽可能丰富地给学习者提供课程内容的相关链接,将优质资源分享到微博平台上共享,给学习者提供更多优秀的学习资源,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丰富课程资源。总结Photoshop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实现基本上完成了前期规划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但是在课程的教学设计、资源的整合等方面仍有待完善。本微课程在内容方面应该更丰富一些,习题的测试形式也比较单一,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应该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优秀案例。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课程的完整性与重要性,只有微视频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完整的微课程还应该有与微视频相关的若干辅助性部分,如“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及学习支持系统,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境,辅助资源应具有针对性,能够做到和视频合理搭配,最大程度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同时,要能即时对学习者的反馈作出回应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不断促进教与学。参考文献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2吴隆鑫.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2):1755-1756.3叶裴雷.关于 Photoshop 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 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6(1):93-94.4何文涛,张选明.基于微课程的电子课本内容整合及其教育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89-95. 5单从凯,王丽.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74-77.6王逢贤.学与教的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朱琦,李兆君.大学英语课程微型学习的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2,(8):77-79.8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9姜玉莲.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23):64-73,84.10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19.11王竹立.微课:课堂还是网络?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16-18.12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5):31-35.13李小刚,王运武,马德俊等.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31-35.14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15田秋华.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5):3-8.16张一春.微课是什么? EB/OL.http:/blog.sina.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