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新津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新津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新津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新津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津中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一非选择题(252=50分) 1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农民的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下列措施能体现他的这一改革理念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陶片放逐法 C成立五百人会议 D向低等级公民发放津贴2.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的政治权利是()A.参加雅典执政官和十将军选举 B.免除陶片放逐法的惩罚C.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D.有将欠债的生意伙伴收为自己奴隶的权利3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维护井田制 D保护私有财产4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5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 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6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 B免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7.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 B. C. D. 8.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呼、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实力和地位有所上升 C.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统治的阶级基础9造成右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 ()A甲午战争的取胜 B1889年宪法的颁布C“殖产兴业”的政策 D军事工业的刺激10学者认为:日本学习西方的“征兵制”从一开始就转向为天皇制服务建立的“皇军”成为一台极端忠诚于天皇的战争机器。这说明日本()A社会结构极不稳定 B具有军国主义传统C继承对外扩张政策 D士兵享有崇高地位11.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有()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A B C D12.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A.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B. 提倡投资设厂 C. 废除八股取士 D. 撤并闲散衙门、冗员19世纪下半期东亚的日本和中国先后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结果一成一败。据此回答13-14小题。13.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 B. 民族危机的加剧 C.统治者的的大力倡导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4.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下列关于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处理这个难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日本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大大减轻了阻力 B.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舆论宣传,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大大减轻了阻力 C.两国都是利用皇帝的绝对权威,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化解阻力的 D.两国都通过思想宣传,积极发动社会民众参与,以减轻改革的阻力15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下列主张在今天仍有积极现实意义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议论政事)”ABCD16、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17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取项合适的是 (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18、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张艺谋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一张巨大的“纸”,向世界呈现一幅中国的长卷、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以下有关造纸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在甘肃天水汉墓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 B、西汉时期的“蔡侯纸”,造价低廉,质地细腻,便于书写 C、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D、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19“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A市民阶层壮大B农民娱乐的需求C文人士大夫的雅好 D宫廷贵族的消遣20、北宋时期,居住在汴京的人生活中可能做到的有( ) A欣赏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B向京剧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学习京剧演唱艺术 C到“瓦子”去欣赏窦娥冤 D阅读欣赏三国演义21、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22、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在新史学写道:“夫所以必求其公理公例者,非欲以为理论之美观而已,将以施诸实用焉,将以贻诸来者焉。历史者,以过去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梁启超的主要观点是:( ) A.史学应追求理论的美观 B.历史研究应为现实服务 C.历史研究具有永恒的价值 D.史学研究贵在博古23、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如此普遍地阅读到白话文,新文化运动中的两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是( ) A.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 B.海国图志和狂人日记 C.庶民的胜利和文学革命论 D.孔子改制考和文学改良刍议24、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C新民主主义理论 D社会主义理论25、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二非选择题(50分) 26(28分)改革是社会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知识分子阶层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6分)请用具体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的任一个观点(如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2分)材料二 九州之民,贫富不均,风俗不齐,版籍之高下不足据。今一旦变之,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 摘自王安石论五事札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的免役法对北宋的差役制度作了哪些调整?其目的是什么?(4分)材料三:他(马丁路德)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材料四:宗教改革的起因当中一个原因,即是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在宗教改革的运动中,一项中国的科技发明,为这一运动的推动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维基百科宗教改革材料三中“他”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他”阐述了怎样的宗教改革理论?(4分)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这项科技发明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推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4分)材料五: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户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材料六: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习惯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因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根据材料五、六,指出俄、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有何不同(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革对两国的近代化进程的影响。(6分)26、(22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好些新的因素推动着人们更新对西方和中国的认识: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至189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达64种,加上香港地区的6种,共达70种之多,努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近日新闻,为中国士子的视野与世界连接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至70年代末已达80万以上。 袁伟时帝国落日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据【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整理材料三 图文材料: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材料四 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4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4分)(3)透过材料三中的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4分)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认识。(4分)高二月考试题(4月)答案一选择题:1-5ACDBD 6-10DABCB 11-15ADCAA 16-20BBBAA 21-25BBACC二非选择题26(1)【答案】(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生产力显著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私学出现,学术环境宽松。(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例)史实说明:(2分)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孟子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井田制;奖励军功、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秦国实力逐渐强大。(2)调整: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