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回顾历史,认识亲人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生:是清明节。 师:这一天你们要跟着大人们做件什么事呢? 生:给去世的亲人扫墓。 师:在去年的清明节,我们的前任总理温家宝和朝鲜人民去扫墓,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视频。(播放1) 师:中国志愿军烈士永远地留在了朝鲜,让我们穿过时光的隧道,一起来了解一下60多年前这场抗美援朝的战争。(播放中国志愿军军歌)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志愿军经过八年抗战后离开朝鲜回国的情景,成千上万的朝鲜人民来送别的场面让人十分感动。随战记者魏巍记下了这感人得一幕,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14课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 师:谁能告诉我,在你的身边谁是你的亲人? 生: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我的亲人。 生:我的外婆、外公也是我的亲人。 生:我的兄弟姐妹们都是我的亲人。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和我有血缘关系。师:很好。请坐,在生活中,一般指有血缘关系的才是亲人。 二、整体感知,了解“亲人” 师:说说文中的亲人指的是谁?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亲人指得是谁? (出示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中亲人指得是谁? 生:大娘、小金花、大嫂。(师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师: “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生:中国志愿军对朝鲜人民说的。(师板书中国志愿军|) 师: 从血缘关系来说,他们是不是亲人? 生:不是。(师板书不是亲人) 师:为什么志愿军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呢? 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现在就让我们默读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出令你感动的事例,并在旁边这作上简单的批注。(出示问题) (学生默读) 师:年迈的大娘,年幼刚强的小金花,处着拐杖的大嫂,他们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动!每个人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出示表格) 感动的事 付出的代价 大娘 洗衣服 送打糕 救伤员 小金花 救老王 大嫂 挖野菜 生:我知道了大娘为志愿军洗衣服、送打糕和救伤员,失去了自己的小孙孙。 生:小金花为了救老王而失去了妈妈。 生: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了双腿。 师:在当年的朝鲜战场上,像大娘、小金花、大嫂这样的朝鲜亲人又何止千千万万。而作者仅仅选取了三个有代表老年、中年、少年的人物来说,这就是作者写作的巧妙之处。 三、精读课文,走近“亲人” (一)走近大娘 师:孩子们,在送行队伍中,有一位年迈的大娘。现在,就让我们走近大娘,看看大娘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动!谈谈让你感动的语句。 生:令我感动的句子是(出示句子)“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因为大娘为了我们实在是太累了,为了帮我们洗补补衣服,她都几夜没合眼了,我都仿佛能看到她双眼红肿着。 师:对呀,大娘就像我们的慈母,八年来,从未间断为我们的付出。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让我们不由的想到了孟郊的一首诗游子吟慈母手。 师:在志愿军的心目中,大娘早已是自己的亲人,就是自己的慈母。为我们付出太多太多。 师:令你感动的句子还有哪些? 生:令我感动的句子是“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因为从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大娘是冒着生命危险在给我们送 打糕。 出示句子: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师:这是怎样一位大娘啊!孩子们,仔细看看,谁来说说? 生:这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娘; 这是一位满脸皱纹的大娘; 这是一位双眼布满血丝的大娘; 这是一位双手粗糙、裂着大大小口子的大娘; 这还是一位弯腰驼背的大娘等等。 师:就是这样一位大娘,她竟然带着全村妇女: 生接: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师:就是这样一位大娘,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为我们送来打糕的呢? 生:是在志愿军空着肚子饿了三天三夜的情况下送来的 是在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的情况下给我们送来的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个词语 生:冒着炮火,穿过硝烟 师:透过炮火、硝烟这两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面?(出示声音)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颗炮弹从敌人的飞机上扔下来,在大娘身旁爆炸 我仿佛看到了战场上的机关枪不停的在扫射 我仿佛看到了忙尸横遍野的战场 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的鲜血已经把战场染红了 我还仿佛听业炮弹爆炸的声音 我还仿佛听到了机关枪扫射发出的声音 师:就在这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是您: 生接: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师:大娘,战场上这么危险,快回去吧! 生:我不能回出啊!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的战士已经空着敌人跟敌人拼了了三天三夜 因为我们的战士正在前线为了我们舍生忘死的打拼啊师:就是这样一位大娘,在志愿军空着肚子跟敌人空着肚子拼了三天三夜的时候,带着全村女: 生接: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师:这真是: 师生一起读:雪中送炭啊!(出示词语) 师: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这里指的是什么? 生:送的打糕。 师:大娘啊!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赢了那次阻击战,可您在回家的途中,却累得昏倒在路旁。您说: 生接:(出示)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师:还有哪个句子也令你感动? 生汇报:(出示):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师:说说你的感受 生:大娘为了救志愿军伤员,不惜牺牲自己惟一的小孙孙,在令人感动了。 师:“惟一”是什么意思? 生:只有一个 师:独一无二,仅此一个。那失去惟一的亲人,对大娘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大娘今后的生活将无依无靠 大娘今后的生活将孤苦伶仃 大娘的心情肯定还很难过 师:是啊!小孙孙对她来说是这么重要,可是,为了抢救志愿军伤员,她却失去了这惟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能忘怀吗? 出示: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生接:不能。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师:我们不能忘怀,所以,分别时才这样难舍难分。(出示照片、音乐) 看,这就是当年中国青年报上登载的75岁的李大娘和战士张喜武挥泪告别的情景。回首往事,情更深,意更浓。大娘你这么大年纪,我们怎能让您送了一程又一程呢? 出示: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生:读(请求读) 师:就是这样请求,大娘也没有停下送别的脚步,您能支持得住吗?我们只好恳求道: 生:读(恳求读) 师:可是,大娘的脚步仍然没有停住。志愿军为了让大娘早点回家休息,再一次地乞求大娘 生:读(乞求读) (二)、 走近小金花(5分钟) 师:我们不会忘怀这位朝鲜阿妈妮,我们也不会忘怀 生接:小金花。 师:请孩子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生:为了救老王,小金花的妈妈居然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 师:同归于尽是什么意思? 生:一起死了。 师:小金花的妈妈,为了别人,牺牲自我。这种高尚的品质令我感动。 生:侦察员老王被敌人关在一所小房子里,而且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情况相当危险,但小金花和妈妈仍然冒着生命危险混进敌战区。 师:她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她们的勇敢令人感动,也叫人佩服。 生:在救老王的时候,她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 师:明知危险,还要这样做了,她的视死如归的精神让人敬佩。 生:小金花的妈妈牺牲了,同志们都伤心的痛哭起来,只有小金花没哭,而是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的刚强我感动。 师: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动的很多,我们感动妈妈的勇敢、视死如归,但我们更感动小金花的刚强。听到妈妈牺牲的噩耗后,同志们都伤心地痛哭起来,只有你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出示:“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抽生读、齐读) 师:妈妈牺牲后,你一滴泪都没留,为什么没有哭?生:她把悲痛化为力量 师: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她把悲痛化为力量,要像妈妈一样坚强勇敢,为妈妈报仇,一起读读这句:(小金花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师:可是今天,小金花,你为什么哭了呢? 出示: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生:自由汇报(23名) 师:为了救志愿军,小金花失去了妈妈,她早已把志愿军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亲人就要走了,所以,小金花伤心的哭了起来,志愿军真不忍心看着小金花哭泣,忍住自已的泪水,安慰到:“出示: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 (三)、 走近大嫂 师:在送行的人群中,还有一个拄着双拐的大嫂,她也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这个段落的结构和前两段一样,仔细的同学就和发现有许多相似之处,谁来说说这三段的相同之处?生:每段开头都是祈使句。 生:结尾是反问句。 生:中间都分别举了事例。 师:既然三段都一样,这段的学习也可以用前两段抓住令人感动的语句或词,体会中朝人民间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出示问题) (学生自学) 师:谁来讲讲大嫂的故事。 生: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了双腿。 师:读出感动的语句吧。 生:后山的野菜。 师:当你读到失去了双腿这里,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大嫂付出了太高的代价,这真是无价之宝呀! 出示: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师:大嫂啊!从此以后,您只能架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 生接读: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师:当你看到大嫂背着孩子,拄着双拐,在崎岖的山路送了几十里时,你想说什么? 师:是啊!大嫂,您一步不送,我们也不会忘记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 不忘记你对中国人得友谊。 师:对于大嫂来说,这样高的代价指失去了双腿。 师:那对于大娘、小金花来说,他们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生汇报:大娘失去了自己惟一的小孙孙; 小金花失去了自己的妈妈 师:是啊!他们虽然与志愿军没有血缘,但他们他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他们的情谊比亲人还亲。所以说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板书) 四、感悟亲情 师: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同样,志愿军也为朝鲜人民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出示:(图片资料,配乐 )。 师:咱们的志愿军就是这样浴血奋战,上演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 师:忘不了上甘岭战役中舍身赌机枪的黄继光; 忘不了战火焚烧中纹丝不动的邱少云; 忘不了英勇杀敌的战斗英雄杨根思; 也忘不了永远长眠于朝鲜土地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 忘不了五次战役后的尸横遍野; 忘不了松骨峰战斗后的惨烈场面。 师解说: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14万英烈的忠骨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师:孩子们,在持续了八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了比山高、比海深的深情厚谊。可以说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师相机板书不是亲人,又胜似亲人) 五、告别亲人 师:如今,亲人即将离别,在火车站台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有道不完的离别话,诉不完的离别情,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出示: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师:汽笛已经鸣响,火车徐徐开出,亲人们追着火车不停的奔跑,紧握的双手怎么舍得松开,志愿军只能深情的呼唤: 出示: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师:火车越开越快,那隆隆的车行声牵动着志愿军的心。今朝分别不知何时再相见,他们唯有轻声呼唤: 出示:列车啊,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师:火车越开越快,那隆隆的车行声牵动着朝鲜人民的心,他们唯有希望: 出示:列车啊,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中国的亲人,请你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师:火车越开越远,亲人已经分别,再也看不见那亲切的面容,再也看不见那熟悉的身影,他们只能在心头一次又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炒法与炒炭法精要
- 离婚协议书翻译及海外法律文件认证合同
- 商业综合体物业租赁及配套设施服务合同
- 网络直播平台合同中多元化收入模式下的价格确定
- 农户耕地杂地租赁及农产品加工销售合同
- 数学光盘配套课件
- 汉字互动游戏课件
- 脑梗死教学课件
- 六职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丹东市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浙江名校协作体(G12)2025年9月2026届高三返校联考英语(含答案)
-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 - 第1课 上网查
- WB/T 1066-2017货架安装及验收技术条件
- GB/T 37963-2019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模型及数据手册
- 《土地管理学》第一章课件
- 旧楼加装电梯安装合同范本
- 道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大全
- 小说写作的基础知识短篇小说的写作
-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参考模板范本
- 新媒体营销实务(慕课版)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水机施工技术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