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测密度的方法.doc_第1页
专题:测密度的方法.doc_第2页
专题:测密度的方法.doc_第3页
专题:测密度的方法.doc_第4页
专题:测密度的方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密度的方法一、等体积法:天平(或测力计)、小瓶、水(一)测液体密度1、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21所示(1)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114g 第二步:用天平测出小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44g 第三步:用天平测出小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3,图乙为瓶中装满酱油后天平再次平衡时的砝码与游码位置,m3 g. 。(2)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 g/cm3。2、小刚想测量家中酱油的密度,但家里没有量筒,只有天平、砝码、小空瓶、水。他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测量。(1)请将小刚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调节天平平衡,测量小空瓶的质量m1,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用天平测量小瓶装满酱油的总质量m3 ,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根据和测量数据,计算酱油的密度,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2)请写出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酱油密度的表达式:酱油= 。3、小刚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主要步骤如下:把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然后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整到零刻度线处;在塑料杯中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后,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23甲所示;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向塑料杯中注入体积相等的待测液体,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23乙所示。由此可知,塑料杯中待测液体重_N;密度为_kg/m3。如果小刚同学把这个弹簧测力计面板上的物理量的单位改为“kg/m3”,他改造的这个“液体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是_kg/m3。他计算待测液体密度所依据的原理是_ _。4、小明最爱喝的饮料是可乐。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想在家里自己动手测可乐的密度。能用得上的器材只找到了:弹簧测力计、可乐瓶、水,还有一些线绳。下面是小明测出可乐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线绳将可乐瓶系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重力G1 (2)往可乐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测出此时的总重力G2; (3) 。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计算可乐的表达式为: 。(二)测固体密度1、(补水法)小林很想知道西瓜的密度有多大?就和妈妈去市场买回几个小西瓜,并用图乙中的物品以及足量的水和细绳进行了测量,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请你补充完整,并在下面的空白处设计实验表格.用体重秤测出一个西瓜的质量m1; 将水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体重秤测出其质量m2;将西瓜用细绳捆好后慢慢浸没在水中(没有水溢出),在水面处做标记,然后将西瓜取出并_,用体重秤测出此时它的质量m3;实验表格: 则西瓜密度的表达式西瓜_.(用符号表示)2、用天平、瓶子、水测金属颗粒的密度(1)、某烧杯装满水后总质量是350克,放入一合金后溢出一些水,这时总质量为500克,取出合金块后总质量为300克,求合金密度。(2)、实验室中有一只空玻璃瓶、天平和配套的砝码以及足够的水,现要用这些器材测出某种金属颗粒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待测金属颗粒足够多)(1)小明同学设计了一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将未完成的实验步骤及所要测的物理量(字母表示)填写完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天平横梁使天平平衡 将玻璃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1;用天平测出待测金属颗粒的质量2 根据密度公式:=和测量数据,计算金属颗粒的密度。(2)待测金属颗粒的密度表达示为:金= 。(用已知及测量的物理量表示)(3)、一烧杯盛满水称得质量为m1,将一质量为m的金属块A放入烧杯中总质量为m2,将一质量为m的金属块A和一质量为m的金属块B放入烧杯中总质量为m3 ,计算金属块A与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二、等质量法:量筒(或刻度尺)、水1、实验桌上有一架没有砝码的托盘天平、一只量筒、水、两个相同的烧杯、细线、小石块、滴管。请你完成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1)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将一只空烧杯和小石块放在左盘, ,直到天平重新平衡。 ,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0。 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使其浸没在量筒水中。读出水面所对的刻度值V2。(2)石块密度表达式: 。2、桌上有烧杯、大水槽和量筒(如图18所示)及足够的水,要求用这些器材粗略测出碎石子的密度(碎石子未画出)。小刚同学根据要求,设计出了一种测量方法,写出了下列基本实验步骤,但是实验步骤没有书写完整,请你帮助小刚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碎石子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图18(1)将碎石子放入烧杯中,使烧杯直立漂浮在大水槽中,用笔在烧杯上标出水面的位置;(2)用量筒测出碎石子的体积为V1;(3)_;(4)_。碎石子的密度为: _。三、测力计双称法(三称法)测密度:测力计、水、(待测液体)1、小东同学想测出液体B的密度,他手边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线、一个小石块、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小东同学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请你将小东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B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2)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4) ;请根据小东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液体B的密度:B= 。2、小刚同学在测量一木块密度的试验时,由于木块的密度木小于水,因此他在测量时采取了如下的方法:将木块悬挂在竖直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木块的重力G1;取一个铁块悬挂在竖直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铁块的重力G2;将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1)为了测出木块的密度,小刚接下来的操作与测量应该是: ,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2.(2)根据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和水的密度水,得出计算木块密度的表达式木= 。四、浮沉法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密度:量筒(或刻度尺)、水、小容器1、小华同学利用量筒、水、平底试管 测一小石块的密度,下面是小华测出石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将平底试管放入水中,使它漂浮,读出量筒示数为V1并记入表格中。(2)将小石块放入平底试管中, 仍是其漂浮读出量筒示数为V2并记入表格中。(3) 。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石的表达式为:_。图52、请利用图5中所示的器材,测出小金属块的密度。补充完成实验步骤(用字母表示测出的物理量,水的密度用水表示)及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实验步骤:(1)让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边沿的距离h1。(2)量出 时水面到槽上边沿的距离h2。(3)将金属块从小容器中取出用细线系住没入槽内水中,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边沿的距离h3。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金属 = 。图112011/如图11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50 cm2的烧杯装有某种液体,把小石块放在木块上,静止时液体深h1=16cm;如图11乙所示;若将小石块放入液体中,液体深h2=12 cm,石块对杯底的压力F=1.6N;如图11丙所示,取出小石块后, 液体深h3=10cm。则小石块的密度石为 kg/m3。(g取10N/kg) 2.41032011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一只装有配重的薄壁长烧杯放入圆柱形容器的水中,烧杯静止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1为20cm,如图15甲所示。将金属块A吊在烧杯底部,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h1为5cm,容器中水的深度H2为35cm,如图15乙所示。将金属块A放在烧杯中,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h2为1cm,如图15丙所示。已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2倍。则金属块A的密度为 kg/m3。7.51032011小明在户外捡到一颗漂亮的小石头,回家后他利用一把刻度尺,一条细线,一个厚底薄壁圆柱形的长杯子(杯壁厚度不计)和一桶水来测这颗小石头的密度。请你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长杯子中装入适量水,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深度h1 ;(2)将杯子放入桶内的水中,使杯子竖直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杯子露出水面的高度h2 ;(3)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并放入杯内水中,杯子继续竖直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杯子露出水面的高度h3(4) ;(5)已知水的密度为水 ,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石= 。五、利用物体对液体的压力等于浮力测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1、小明想: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 物体对液体一定有向下的压力,那么浮力的大小和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1)小明和小红利用烧杯、水、天平、合金圆柱体、细线和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烧杯中盛适量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体的重力G; 如图所示,将圆柱体部分浸入烧杯的水中,静止在某一深度,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则圆柱体所受水的浮力为 (用弹簧测力计所测得的量来表示);此时向天平的右盘加上适量的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记下天平的读数m2,则圆柱体对水的压力为 (用天平所测得的量来表示)。 (2)下表为小明和小红记录的实验数据:(表中h2h1) 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此外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写出一条即可)。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圆柱体的密度为 kg/m32、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一个实心小物体的密度时,采用了如下的实验操作:首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0o;然后在小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再用细线将物体系好后,用手提着细线使物体浸没在此烧杯的水中(水无溢出且物体不接触烧杯),此时天平平衡时测量值为m2,如图6所示。则物体的密度为 。3、35.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小红利用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红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1;(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3)_ _,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3;(4)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石的表达式为:石= 。4/实验桌上备有器材:托盘天平、砝码盒、盛有适量水的烧杯A,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B、细绳、石块各一个。小刚想测量烧杯B中盐水的密度。请你帮他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A和水的总质量m1,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用细线拴住石块,手提细线将石块 ,天平平衡时读出天平的示数m2,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用天平测量烧杯B和被测盐水的总质量m3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将石块擦干后,手提细线将石块仿照步骤2操作,天平平衡时读出天平示数m4,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根据及测量数据,计算出被测盐水的密度盐水= ,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图215/、现有一架天平、一个空烧杯、适量的水、石块、细线、待测液体。小红想利用上述器材测量待测液体的密度,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1)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2)如图21所示,用细线拴住石块,使其全部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水未溢出),且不与容器相接触。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测出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数值的总和为m2;(3)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净,再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为m3;(4)_。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测出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数值的总和为m4;(5)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6、如图9甲所示,装有部分水的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试管壁粗细均匀、厚度不计;现将一物块完全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发现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仍为h,如图9乙所示,若试管横截面积与容器横截面积之比为1:5,则新放入的物块密度为_ kg/m3 。 1.25103图25六、利用浮力和杠杆平衡条件测密度1、图20小文用一根硬直尺设计出测果汁饮料密度果汁的实验方案。首先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使硬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铁的小铁块A挂在硬直尺左端C处,把一块橡皮B挂在硬直尺右端,调节橡皮B的位置,使硬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橡皮挂在硬直尺上的位置为E,如图25所示。下面是小文测量果汁的部分实验思路,将其补充完整。(1)在直尺上读出OE的长度Lo;(2)把铁块A浸没在果汁中,把橡皮B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直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3)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写出计算果汁的表达式: 。图202、小李想测量食用油的密度油,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李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找来一根均匀轻质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将一密度未知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D,如图18所示。下面是小李测出油 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o;(2)将适量水倒入烧杯(水的密度为水 为已知),金属块B没入水中且不碰烧杯,把重物A从D处移动到E处时(E点未标出),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将金属块B取出;(3)将适量油倒入另一烧杯,金属块B没入油中且不碰烧杯,将重物A从E处移动到F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将金属块B取出,用抹布擦干;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的表达式为:_ 。3、小东想利用身边的器材:直刻度尺(测量范围060cm)、3根细线、两个烧杯、水和某种油、两个小石块、铁架台来测出某种油的密度油,下面是小东测出油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步骤补充完整。(1)用细线拴住直刻度尺的中间,悬挂在铁架台上制成杠杆,调节细线悬挂位置,直到杠杆 。(2)将两个小石块用细线系好,分别悬挂于杠杆两侧,并使左侧石块悬挂位置不动,调节右侧石块所挂位置,直到杠杆水平平衡,读出并记录支点到右侧石块所挂位置的距离L1;(3)将左侧石块浸没在水中,且不碰烧杯壁和底,调节右侧石块所挂位置, ,读出并记录此时支点到右侧石块所挂位置的距离L2;(4)将左侧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且 ,调节右侧石块所挂位置,直到杠杆重新水平平衡,读出并记录此时支点到右侧石块所挂位置的距离L3;(5)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计算油的密度的表达式油= ;(6)整理实验器材。4、小明想估测某种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明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待测固体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如图22所示,下面是小明估测固体密度B的实验步骤,请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记为L,记录在记录表中;(2)把待测固体B浸没在水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3)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B的表达式为: 。5、小明利用轻质硬棒(可视为杠杆)和透明塑料小桶等器材制作了如图23所示的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用细线做成提纽在O点将硬棒吊起,棒的一端悬挂塑料小桶(小桶中可装水或其他待测液体)。另外找一个重物作为秤砣,通过调节秤砣在硬棒上悬挂的位置,可使硬棒(杠杆)处于水平平衡。以下是小明测量某种待测液体时的实验步骤的一部分,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小桶内不加液体,手提O点处的提纽,移动秤砣位置,当秤砣置于A位置时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测量并记录此时O点到A点的距离L0;(2)将适量的水注入小桶中,在桶壁上标注水面位置。移动秤砣到某一位置,使杠杆再次处于水平平衡,测量并记录 ;(3)将小桶内的水全部倒出, ;(4)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计算待测液体密度液的表达式:油= 。图2七、密度计问题1、欢欢利用小试管、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土密度计”在酒精(酒精0.8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土密度计”在水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cm;“土密度计”在硫酸铜溶液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8cm。则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kg/m3。2、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实验步骤: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14所示)。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水=1.0 g/cm3,F浮=液gV排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 。(2)密度计是利用 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选填“越小”或“越大”)。(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盐水= (不计铅丝体积)(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 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 cm3,盐的密度为2.6 g/cm3,则盐水中含盐 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水/g.cm-3盐水/g.cm-3酒精水/g.cm-31.01.10.83、一根均匀木杆的一端缠绕一些铅丝,使得木杆放在液体中可以竖直飘浮。从而制成一只密度计,将自制密度计放在水中,水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16.5cm,再把它放到盐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14.5cm。若把它放入酒精中,则液面木杆下端的距离为 cm。(三种液体的密度如上表所示)22cmAB图11C4、如图10所示,有一个重为0.8N的密度计,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分别为刻度A和刻度B。若刻度A和刻度B分别表示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和1.0103kg/m3,则密度计A、B之间这部分体积的大小为 cm3。5、一个密度计如图11所示,其刻度部分的A、B 两点,分别是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刻度位置,这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00103kg/m31.60103kg/m3,把这个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B的中点C处,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 g/cm3。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6、小明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盐水的密度。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在木棒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小明又找来一颗钉子、一个足够深的盛液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 在木棒的下端钉入钉子,制成“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用L表示; (2) 将“密度计”放入盛水的容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